第262章
  “山上河边,市井百态,每天逛逛走走,权当强身健体了。”
  崇昭帝心中一动:“如海可有武师父推荐?”
  “这,没有。臣是文官,跟武将那边没交情啊。”林如海挠了挠头,忽然想起来,问道,“陛下今儿是不是新提拔了一位京营节度使冯将军?”
  崇昭帝点点头,皱了皱眉,又摇头道:“冯唐古板,又宠溺孩子。听说他自己的儿子都没练出来,教不了陶哥儿。”
  “不是。臣正想说他那个儿子,听说虽然任性,却讲义气,肯护短,是一群小纨绔的头头,会说会玩的。
  “只是年纪大了些,似乎已经十二三岁了。不然的话,倒是能给端王当个伴读。”
  林如海的眼里闪过一道精光。
  崇昭帝的眼睛眯了眯:“十二三岁么?倒也无妨,可以再选三个,十岁的,八岁的,七岁的,有大有小,才好玩嘛!”
  又问庆海:“你知道冯家的儿子么?”
  庆海语塞。
  崇昭帝无奈地宣了陈铎来问。
  陈铎很快赶来,听了躬身道:“冯唐这个儿子是续弦所生,今年才十周岁,名唤冯紫英。
  “这孩子早慧、胆大,只是不读书,拳脚功夫有一点,却没接着学。
  “听说是冯家夫人不舍得他将来上战场,拼死不肯让再教下去。冯将军老夫少妻拗不过,也只好随他去了。
  “如今京城里横行霸道的一群小子,都跟这冯紫英好。倒算得上是京城街面上的一霸了!”
  崇昭帝听了,满意地笑:“看来,如海的眼光不差。
  “你点数一下,这孩子的手下、对头,一共挑四个,让他们进宫来给陶哥儿伴读!”
  陈铎讶然:“是。”
  这么草率吗?
  跟皇后商量了吗?
  跟贵妃商量了吗?!
  最要紧的,跟端王本人商量了吗?
  第352章 一群靶子
  果然,莫皇后听说后脸色便不好看,想来想去,且问甘蓝:“舅舅家可有合适的哥儿?”
  甘蓝想了半天,迟疑着摇了摇头:“舅老爷家中幼子今年十三岁,然而是庶出。
  “至于孙辈,大姐儿今年才五岁,哥儿还吃奶呢~”
  莫皇后生平最厌恶的便是“庶出”——南安府的那个所谓的“小世孙”,她从知道便不喜欢。
  只是王熙凤解释得清楚:
  若没了这个小童,那南安家要不然王妃“病逝”,小南王再娶一个世家小姐,生个嫡出的幼子;要不然,妾生子记在王妃名下。
  再没有其他办法。
  ——那还不如就现有的这个,养在嫡母跟前,忘了生母便是。
  可自己的陶哥儿,怎么能跟庶孽混在一起?!他们配吗?
  哪怕是舅舅家的孩子,也一样。
  莫皇后摇了摇头:“那就算了。”
  想到这里,莫皇后忽然又笑了笑,心头一暖:若是皇帝想要把南安王府握在手里,其实把这个所谓的小世孙弄进宫来给陶哥儿当伴读,是最名正言顺的。
  可是皇帝这是分明知道自己很介意嫡庶,所以才没动用这个最便捷的法子。
  说明皇帝心里即便不再给自己情爱,但仍旧是尊重自己这个原配嫡妻、中宫皇后的!
  这便,很好。
  想到这里,心情舒畅,含笑让人出去说一声:“陶哥儿的事情有陛下做主,妾身无有不放心的。
  “若定了人选,告诉妾身一声儿,妾身会补了帖子,邀他们的母亲趁着花会进宫来叙一叙话。”
  礼数十分周全。
  崇昭帝听了也满意,又问贵妃那边的说法。
  鉴忠缩了缩头:“贵妃让问端王去。说,说,又不是她的伴读,关她什么事……”
  崇昭帝笑了起来。
  王氏聪明,在端王的事情上,只传话,不提建议,置身事外,分寸拿捏得十分讲究。
  陈铎在旁听着,想了想,小心地问:“其实,南府的小世孙,也五岁了……若是能接进宫里来教养……”
  崇昭帝怦然心动!
  但那孩子是庶出,皇后必定不肯——
  崇昭帝抬脚去找王熙凤,面谋此事。
  王熙凤一口否决:“现下不合适,不是好时机!”
  崇昭帝一愣。
  “此事一来须得小南王回来,陛下亲自跟他说,他点了头才合适;
  “二来人家孩子的亲爹才死,怎么着也得等他守孝几个月再说,不然外头议论起来,该说您是想扣下人质了!”
  王熙凤正大光明的理由说完,又凑到皇帝跟前,小声道,“真把那小孩子接进宫,那不是逼着小南王生幼子么?”
  这倒是……
  崇昭帝放弃了这个便宜,悻悻地硬留在饮羽殿蹭了一顿午饭。
  席间把西南兵权换手之事告知了王熙凤,又调侃道:“朕这也算是开始重用外戚了,贵妃不谢个恩么?”
  王熙凤屁股挪都没挪一下,只淡定地给他夹了一筷子芹菜:
  “我跟王家二房是势不两立的情分,陛下重用他,就是打我的脸,我还谢恩?没恩,不谢!”
  崇昭帝险些笑喷出来,呛得咳了两声,指着王熙凤的鼻子笑骂:“得了便宜还卖乖!
  “你爹跟王子腾兄弟俩在一处站得结结实实,再加上他们那个姻亲贾家,一群人那样显眼!”
  “我也瞧见了啊!”王熙凤边吃边答,目光都在菜上,“一群靶子。
  “别说您了,妾身猜着,只怕还有不少人也看上了他们呢!
  “您就等着吧,要不了多久,骂我狐媚君上、骂他们结党营私、攀扯裙带的就该冒出来了!”
  崇昭帝好笑地看着她:“你既然都知道,怎么也不帮着你爹爹说说话,劝朕高抬贵手?”
  “不是,我爹的官儿不是现场就升了,这事儿都已经板上钉钉了啊?
  “妾身再护短,也知道分寸。陛下既然已经有了腹稿,那如何善后必定也已经有了成算。
  “妾身便聪明上天,那也是个深宫妇人、一介女流,有些事情不知道,有些局面也猜不着。
  “而且,妾身相信陛下!”
  王熙凤说着,往崇昭帝那边不远不近地靠了一下,笑容也比平常甜了三分,
  “妾身一直都知道陛下雄才大略,胸中自有丘壑!
  “许多您安排下去的事情,妾身看不懂,但是妾身知道,必是为了皇朝千年万年,为了后代子孙为政通顺,为了百姓们吃饱穿暖!
  “所以,妾身不着急,也不多打听。
  “妾身的父亲是个谨小慎微的人,早年间犯错也是因为孝悌。现如今只要他行的依旧是忠孝节义的正路,陛下自然不会亏待了他。
  “旁的都是小节!
  “妾身这个人最好的就是不贪,够用就行。”
  王熙凤一番轻描淡写的剖白,听得崇昭帝胸怀大畅,竖起大拇指夸她:
  “通透!
  “贵妃这份儿通透,整个后宫加起来,甚至半个朝堂加起来,都未必比得上你!
  “父皇那时替朕选了你做身边人,真是好眼光!”
  王熙凤微微红了脸,嗔他一眼:“吃饭!即便是夏日,饭菜凉了也对身子不好!”
  崇昭帝乐呵呵地吃了个肚儿圆,慢慢地走路散食回去了。
  他一走,王熙凤疲惫地往床上一瘫,吩咐一声:“我睡了,谁都不见!”
  合上眼沉沉睡去——
  昨晚忙的太晚,困死人了。
  这一觉一直睡到申初,安儿觉得她再睡下去晚上该不睡了,才硬把她拖了起来:
  “娘娘,花会定的地方你还没去看呢!宴席怎么排、大家都怎么坐,你总得跟六尚商议啊!”
  王熙凤迷迷糊糊地坐起来,看看天色,打个呵欠:“都这会儿了,来不及了,明儿再说吧!”
  “可是望仙台那边早就告诉了人家您今儿要过去,上午忙中午忙下午还忙,这借口多难看啊!”
  安儿哄她,“望仙台上看日落月升,听说极美的,走吧?逛累了,就在那儿吃了晚饭再回来,也是美事啊!”
  这句话倒是动了王熙凤的心,登时清醒过来,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
  “你现在就去跟和恪、林姐儿和翟县主说,我带她们去逛望仙台!
  “再跟蔡香椿说,我晚上要在那边对着月亮吃酒,让她给我预备一份至少四个大人、两个孩子的席面!
  “来,给我梳洗装束,再通知一声望仙台,说我这就过去!”
  第353章 望仙醉晚
  望仙台上的二人听说王贵妃竟然要带着和恪公主、翟县主以及太子少傅林大人的独女一起来用晚膳,都吓了一跳。
  忙请教来传话的宫人,得知是想看风景,都松了一口气。
  桑容华背了人,又细细叮嘱施容华:“不许说昨晚瞧见的事儿!”
  施容华一脸茫然:“昨晚什么事儿?星相吗?”
  “星相什么星相!?你还观星呢?这个若说了,明儿皇上就把你当妖孽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