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妾没有!”莫皇后矢口否认,但瞧见儿子越发失望委屈的眼神后,咬了咬牙,怀了万一的希望,轻声开口,“妾今儿给娘家送节礼时,想起来家中的堂妹。
  “又恰好瞧见陶哥儿,想起如今教导他的那位林先生,自从去岁与他夫人和离之后,尚未娶亲。
  “林家女儿幼小,又跟着和恪陪读,家中还是得有个女主人照看教导才好。
  “不然日后这父女两个出门,有个什么疏忽的地方,人家该说咱们不体恤了。
  “妾便想着,妾那个堂妹,跟林先生,倒能算是一个辈分……”
  崇昭帝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莫皇后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终至无声。
  崇昭帝这才低头问陶哥儿:“这难道不是好事,怎么你不愿意帮着你母后跟父皇说?”
  陶哥儿红着眼圈儿撅起嘴:“我才六岁,却给自己的先生牵红线做媒人,这不是君子所为。”
  “你听见了?”崇昭帝微笑着看莫皇后,“你儿子被人家林先生教导得很好,至少知道爱惜羽毛、不肯轻易败坏自己的名声。
  “倒是你,朕看你幼时实在是没受到好教导,行为做事,这几年越发没了经纬。
  “皇后啊,要不然,朕把你送去别宫吧?
  “一来那里有温泉,你也能养好身体;二来,你也去陪陪太后。
  “她那里颇有几位太妃太嫔是百年书香世家,很是知晓礼义廉耻,为人处事更是规矩大方。
  “你跟她们好好学学。
  “等学好了、伤也好了,哥儿也长大了,可以出宫开府了,你再回来。”
  之前的几句话还好,可落到最后一句,言下之意,却是再也不想让皇后见到陶哥儿!
  莫皇后的脸色终于大变,顾不上自己的“伤”,直接从床上滚落,跪倒叩头:“皇上恕罪!
  “妾也只是闲极无聊,所以才胡思乱想得多了些!
  “既然皇上不喜妾身牵涉进臣工家事,妾身以后再也不管了就是!”
  话说得还算体面。
  崇昭帝已经冷到粹冰的眼神终于恢复了三分温度,嗯了一声,漫声道:“朕的确不喜欢你管。
  “朕的臣子们,朕都有安排。
  “你乱插手,朕就容易生气。
  “学学你儿子,有了时间,多读书、多写字,少管那些乱七八糟的。
  “伤神,也容易伤身。”
  莫皇后的鬓角细细密密地渗出汗来,伏地称是。
  陶哥儿看了崇昭帝一眼。
  崇昭帝含笑微微颔首。
  陶哥儿这才过去,把莫皇后扶起来:“母后,你伤还没有好,快起来,躺好。”
  崇昭帝眼看着莫皇后战战兢兢地上了床僵硬地躺下,便当着她的面,和煦地跟陶哥儿一长一短地说起了话。
  又问学了什么,又问最近的点心吃的怎么样,又问没有伴读是不是有些寂寞。
  陶哥儿迟疑了好一会儿,才仰头道:“林先生也为难。
  “他说,我聪慧,学东西快,这样一来,伴读想要跟上我的进度,便得是年纪大些的。
  “可那样的人,万一背了人欺负我、或者引诱我入歧途,我自己只怕反抗不得。
  “若是给我挑年纪相当的,又都太幼稚,我倒要替他们家带孩子,没这个道理。”
  说着,又红了眼瘪了嘴,“可是别人都有伴读,就我没有。连个陪我玩的朋友都没有。”
  崇昭帝皱起了眉:“这倒真是个问题。”
  陶哥儿的眼泪又要往下掉。
  莫皇后实在忍不住,小声道:“其实,王公贵族家里的孩子们,也应该有聪慧聪明的。不必非得同哥儿一样,稍微机灵些的,大个一两岁、两三岁的,也行啊!”
  崇昭帝苦笑摇头:“都太聪明了,怕是要结着对子地淘气。到时候再互相打个埋伏掩护,闯祸就是大祸!”
  寻思半晌,道,“朕再找找吧。还是得找两个年纪相当的陪陪你才好。”
  话题落在陶哥儿的事情上,两夫妻终于不再别扭,有商有量起来。
  崇昭帝不欲跟莫皇后计较,莫皇后心里也慌着想要讨好,陶哥儿为了父母不再生气,又努力地多说笑话,一顿午膳,一家三口倒也吃得其乐融融。
  饭后饮了茶,崇昭帝把犯困的陶哥儿抱回了房间睡午觉,又温言安抚了翁嬷嬷两句,回到寝殿,淡淡地看着莫皇后。
  “只要你不给陶哥儿添乱,朕许你一生荣华富贵。
  “陶哥儿,朕寄予厚望。三十年后,也许朕也会仿效太上,退居别宫。
  “但那个前提是,你和你的莫家,都安安静静。”
  崇昭帝眼神复杂地看着莫皇后,到底还是没忍住,叹了最后一句:
  “萧萧,十年前,你也曾是个善良温柔的当家主母。”
  第306章 三口人
  崇昭帝走后,莫皇后哭了个昏天黑地。
  原本天热了,陶哥儿的房门窗子一般都是开着通风的。
  但翁嬷嬷一听见莫皇后的哭声,冷着脸喝命宫女内侍将门窗都紧紧关上,亲自拿了团扇在陶哥儿身边,轻轻地给他打扇。
  韩姑姑和甘蓝姚黄自是围着皇后苦劝,却一个字都没让皇后听进去。
  莫皇后躺在床上,一直哭到华灯初上,才堪堪止住。
  想当年她也只是个天真单纯、善良软糯的小姑娘家,她本也不想嫁进皇室。
  可是亲娘没了,继母浅薄,庶母势大,她实在是不想嫁了人之后还被家里欺凌。
  所以太上当年将将流露出想替承王择王妃时,她就故意凑到了先孝仁皇后跟前,极度乖巧懂事。
  承王的生母墨氏做不得承王婚事的主,她知道。
  后来进了王府,她是女主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轻松。
  她可以小性儿,可以睡懒觉,不想见妾室就可以不见,不想留着承王的乳母就可以不留着——
  她甚至可以把承王府庄子上的收益转个手放进自己的嫁妆里,承王知道了,也不过是一笑置之。
  再后来她生了儿子,儿子聪明孝顺,不仅丈夫看重,便是公婆也因此再不会找自己的麻烦。
  她喜极而泣。
  就这样,她一个丧母长女,从承王妃做到了太子妃。她的东宫,一切都如她所愿。
  直到四年前,皇帝又给太子指了两个秀女进东宫。
  王氏,和梅氏。
  东宫几乎是当天便开始起了风雨波澜,自己一步错、步步错,最后虽然顺势拔掉了自己看不顺眼了七八年的两个高位妾室,却也开始被太子边缘化。
  再后来……
  莫皇后用被子蒙了头,在被子里面,咬了牙,用了最低的声音,一声声地咒骂个不停。
  “凉薄的负心汉……
  “贱婢……
  “狐狸精……”
  没人听见,可窗外站了一只鸟儿,却不耐烦地扇了扇翅膀。
  姚黄站在外间,探着头往外看那只鸟儿,满眼惊诧:“这不是东宫的那只长尾山雀吧?看起来这样眼熟。”
  甘蓝轻轻嗤笑:“快闭嘴吧!既然都是长尾山雀,自然长得像。
  “再说了,便是那只又有什么稀奇,两边离得这样近。
  “如今东宫几乎都空了,吃食少了,这鸟儿们为了找吃的,自然就奔着大明宫来了。”
  韩姑姑赶过来瞪她两个一眼:“噤声!主子娘娘伤心,你们倒说笑起来,不要命了?”
  山雀又低头梳了梳毛,身子一纵,直冲云霄而去。
  “往西去了……”
  山雀落在了饮羽殿的窗口,歪头从窗户缝隙往里看。
  王熙凤正给崇昭帝布菜,又轻声喊和恪:“你上火呢,少吃肉,多吃菜!那个甜的也放下!牙又不疼了对吧?”
  崇昭帝笑着摸和恪的头:“牙疼了?太医说不让吃甜的了?”
  和恪委委屈屈:“我都半个月一口糖没吃了。”
  “太医说,要再戒半个月。”王熙凤一边说,一边毫不留情地指挥着安儿把桌上所有的甜点都端了下去。
  崇昭帝对着撒娇的女儿露出个“爱莫能助”的表情,换了一个白眼,然后乐呵呵地自己吃菜,甚至还一仰头干了一杯雄黄酒。
  和恪撅着嘴别开脸,一眼瞥见窗外的山雀,惊喜地站了起来:“咦?这是那只被春暖追了一刻钟都没抓着的长尾山雀吗?”
  众人都回头。
  山雀吓了一跳,真的双脚往旁边跳了跳,险些从窗台摔下去,只得又往前跳了跳,叽叽喳喳了一声。
  啊吓死了老子了!
  王熙凤抿着嘴笑。
  “春暖!你快来!把它抓住!它的确好看!”和恪眼睛都亮了。
  崇昭帝回头也看见了鸟儿,挑了挑眉:“你抓它做什么?它也常去紫宸殿,鉴诚那里都常备着谷子喂它了!”
  王熙凤呵呵地笑出了声:“哟!这都会骗吃骗喝了?”
  “白绒绒的,好看嘛。庆海也喜欢。”崇昭帝笑了笑,回过头来接着吃菜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