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王氏不敢承宠,太子妃才把宫务权柄分给她,不然早就想法子弄死了!”
“屁!王氏是因为脾气太大,又粗鄙又丑陋,当初本就是皇上挑了来堵四王八公的嘴的!
“太子才不会宠幸这种无盐嫫母!”
“不是不是!是王氏入宫前便有心上人,这是在给她心上人守节呢……”
“不对!是梅氏手段高强,笼络了这个姐妹为她保驾护航,她自己怀了孩子,却又拦着王良娣跟太子圆房。如今拦不住了,又反手把一心为她的好姐妹给卖了!”
“哎哟!这位梅良媛,看起来一副斯文秀雅的样子,怎么心计城府如此恐怖?”
“人家的爹是翰林!以琴棋书画、机智心计着称了多少年!
“王氏连书都是进了宫被皇上和太子看不上,这才找了女官教得认了字——她怎么跟梅良媛比哟!”
“听说太子喜欢梅氏,不喜欢王氏。”
“好像皇后娘娘也更喜欢梅氏,不大作兴王氏。”
“太子妃好像谁都不喜欢她们!”
“太子妃从在承王府就霸道,恨不得太子是她一个人的才好。如今这两个妾室,一个有孕,一个有权,她要能喜欢才见鬼呢!”
“太子这个后院啊,是真的从未消停过。”
“可不是!一个良娣一个良媛还有一个皇后娘娘的亲侄女,说折进去就都折进去了……”
“太子妃手段高明!”
“屁!是太子管不住太子妃……你看太子妃受伤、王良娣掌管宫务之后,东宫是不是安静了许多?”
由王熙凤而梅若芹而皇后而太子妃,大明宫中地位最高的几个女眷,被他们悄悄议论了个遍。
但到了最后,话题落到了太子头上,也是令人惊诧。
王熙凤听了冷笑。
一夜之间,这荒唐的消息飞得满天都是。
这意图便是个傻子都看出来了!
因翌日要忙,王熙凤恐怕自己顾不上,便在头一天入夜后,借着夜色遮掩,走来含凉殿安抚梅若芹:
“姐姐你看,只要咱们不吭声,脏水便泼得满东宫都是,也阻拦不了太子殿下登基!”
梅若芹懊恼自己莽撞,哭得两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这是其中没有旁的波折。
“不然的话,就因为我这一点私心,岂不是连你带太子,都害了呢!”
王熙凤哼了一声,拿着手帕给她擦泪,嫌弃道:“你才知道啊?!
“也就是看在你有孕变傻的份儿上,我饶你这一遭。
“以后你若再犯,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梅若芹红着脸连忙保证:“再也不了。”
段嬷嬷在旁看着她二人欣慰地笑。
“你想开些,好好养胎,这既是你和你梅家忠君爱国,又是你报答太子深恩的机会。
“我和耿姐姐也老早就说过,我们三个以后就指望你肚子里这个了。
“你可给我争点儿气!”
王熙凤连哄带吓收了尾,便站起来告辞,“太子妃身上带伤,明儿大典后段册封皇后时,皇上和太子准了她带一个人一起上殿。
“可韩姑姑她们都没我的力气大,太子妃便执意要让我在旁服侍。
“今儿刚下旨,我回去还要再把明儿大典的流程再过一遍,就先走了。”
梅若芹忙起身相送,又关切道:“那会站许久,她能坐,你未必。明儿的鞋子穿个底儿厚实的,别站得脚疼。”
王熙凤不以为意:“我常年练武,这点子体力还是有的。”
两个人挽着手往外走。
到了殿门口,王熙凤便回身拦住她让她回去,又叮嘱段嬷嬷:“明儿大明宫数得上的主子都不在,我也不在。
“嬷嬷加着点儿小心,阿猫阿狗轻易不可放进来。
“这等节骨眼上,得罪人是小事,梅姐姐的安全和孩子的康健,才是第一件要紧的事。”
段嬷嬷小鸡啄米一般点头,眉开眼笑:“都如良娣所说,老奴必定把梅良媛看得牢牢的。”
王熙凤放了心,这才带着安儿,踏月色而归。
其实这一夜,大明宫和东宫两地,不知有多少人难以入睡。
反而是累急了眼的太子和王熙凤,二更天不到,便都倒在床上沉沉睡去了。
四更天。
所有要参加大典的人都起身了,盥洗、梳妆,只敢喝一两口水、啃一两块点心,保证自己不会饿到晕厥不会渴到干咳,就好。
王熙凤反倒是所有人里打扮得最简略的。
一来她的位份的确是最低的,二来,她充当的乃是韩姑姑甘蓝的角色——
主要是为了保证太子妃登上含元殿那高高的台阶时,不会因为体力不支而摔倒。
禅让大典分了升平帝退位、升平帝传位于太子、太子登基三个动作步骤。
这其中的角色转换、位置变动,既要顾及到前后两位帝王的尊严体面,又要把二人的父子之情在天下好生表演一番,还要让禅让这件事得到昊天上帝的祝福。
凡此种种,复杂异常。
王熙凤陪着太子妃在翔鸾阁坐等。
一开始二人都站着。
过了没一刻钟,王熙凤便悄悄问了礼部要来椅子和靠垫,让太子妃坐下,还给她垫了腰。
太子妃面色微霁,又过了一时,便出言让人也给王熙凤搬了张椅子来,让她也坐下等:
“你我的头饰比他们都重,站着脖子更累。”
其实都知道要等至少两个时辰,王熙凤甚至想劝说太子妃回去睡个回笼觉,两个时辰后再从含冰殿出发不迟——
尤其是她们连翔鸾阁门口都不许去,根本连外头的仪典都看不见。
只能时不时听见雅乐高一阵低一阵的,自己在心里默默计算着该到了哪一步。
午时。
终于,太子坐上了宝座,含元殿内外众臣开始都站了起来,整理衣冠。
太子妃和王熙凤也被告知该向新帝行礼了。
太子妃激动得双目含泪,身子摇摇晃晃,几乎此刻便要站不稳了!
王熙凤轻轻扶了一把她的胳膊,沉静低语轻问:“娘娘,您还能行礼吗?”
“娘娘”二字入耳,太子妃心里狠狠一跳,立即两个深呼吸,精神恢复,后背挺得笔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宫,含元殿,丹凤门,内外山呼。
王熙凤跟着众人拜倒。
一口气长长地呼了出来:终于,太子即位了。
第294章 王氏贵妃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大明宫丹凤门往北的第一座大殿,乃是大雍朝最重要的宫殿。
唯有皇帝登基、皇后册封、冬至新春的大朝会,以及关乎天下的重大事件发生时,才会动用这里。
升平五十四年四月廿八,升平帝以老病禅位,太子十二皇子沈证即天子位,改元崇昭。
禅让大典接近尾声,进入最后一件大事,那便是册立皇后。
“太子妃莫氏,贤良淑德,仰承太上皇、皇太后谕旨,可册立为后,钦此。”
礼官捧着一轴明黄帛卷,高声宣布。
太子妃有些不高兴,垂下了眼帘。
哪一家的皇后册封之时,不是长篇累牍、骈四俪六地极尽赞美之词?为什么到了自己这里,一句“贤良淑德”就敷衍打发了?!
她忍不住暗恨自己为了偷懒,只让王熙凤陪着演练了一遍流程,就回床上躺着去了。
若是自己能勤快些,让人到前殿多关注一下,是不是礼部就会给自己看一眼这个册封圣旨了?
她在王熙凤的搀扶下神思不属地跪拜叩头、谢恩接旨完毕,又被王熙凤导引着扶到了崇昭帝身边,帝后并立,百官拜见,成了礼。
这就完事了。
崇昭帝接下来要奉太上皇去皇太后墨氏宫中磕头,她要跟从。但是鉴于她的伤势,所以可以先去含元殿的偏殿坐着暂候。
王熙凤恭敬上前,就要伸手扶她。
可就在这时,太上皇忽然看了一眼戴权。
戴权微笑着上前一步,拂尘一甩,阻止了王熙凤:“慢来。”
又冲着自己身侧的吴危点了点头。
吴危含笑上前,展开另一轴圣旨:“良娣王氏,职宜佐内、淑慎持躬,仰承太上皇、皇太后谕旨,册为贵妃,钦此。”
封、封为贵妃!?
莫皇后目瞪口呆。
王熙凤也愣住了,不知所措。
一双会说话的丹凤眼,直瞪瞪地从太上皇转到崇昭帝,又从崇昭帝转到莫皇后——
于是她便看到了一张嫉恨到了扭曲的丑脸。
王熙凤不动声色移开目光,看向宣读旨意的内侍吴危。
吴危笑着往前递了递卷轴:“贵妃娘娘,还不快领旨谢恩?”
王熙凤这才反应过来,忙提裙跪倒,三跪九叩,谢太上皇、皇太后、皇帝隆恩。
“屁!王氏是因为脾气太大,又粗鄙又丑陋,当初本就是皇上挑了来堵四王八公的嘴的!
“太子才不会宠幸这种无盐嫫母!”
“不是不是!是王氏入宫前便有心上人,这是在给她心上人守节呢……”
“不对!是梅氏手段高强,笼络了这个姐妹为她保驾护航,她自己怀了孩子,却又拦着王良娣跟太子圆房。如今拦不住了,又反手把一心为她的好姐妹给卖了!”
“哎哟!这位梅良媛,看起来一副斯文秀雅的样子,怎么心计城府如此恐怖?”
“人家的爹是翰林!以琴棋书画、机智心计着称了多少年!
“王氏连书都是进了宫被皇上和太子看不上,这才找了女官教得认了字——她怎么跟梅良媛比哟!”
“听说太子喜欢梅氏,不喜欢王氏。”
“好像皇后娘娘也更喜欢梅氏,不大作兴王氏。”
“太子妃好像谁都不喜欢她们!”
“太子妃从在承王府就霸道,恨不得太子是她一个人的才好。如今这两个妾室,一个有孕,一个有权,她要能喜欢才见鬼呢!”
“太子这个后院啊,是真的从未消停过。”
“可不是!一个良娣一个良媛还有一个皇后娘娘的亲侄女,说折进去就都折进去了……”
“太子妃手段高明!”
“屁!是太子管不住太子妃……你看太子妃受伤、王良娣掌管宫务之后,东宫是不是安静了许多?”
由王熙凤而梅若芹而皇后而太子妃,大明宫中地位最高的几个女眷,被他们悄悄议论了个遍。
但到了最后,话题落到了太子头上,也是令人惊诧。
王熙凤听了冷笑。
一夜之间,这荒唐的消息飞得满天都是。
这意图便是个傻子都看出来了!
因翌日要忙,王熙凤恐怕自己顾不上,便在头一天入夜后,借着夜色遮掩,走来含凉殿安抚梅若芹:
“姐姐你看,只要咱们不吭声,脏水便泼得满东宫都是,也阻拦不了太子殿下登基!”
梅若芹懊恼自己莽撞,哭得两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这是其中没有旁的波折。
“不然的话,就因为我这一点私心,岂不是连你带太子,都害了呢!”
王熙凤哼了一声,拿着手帕给她擦泪,嫌弃道:“你才知道啊?!
“也就是看在你有孕变傻的份儿上,我饶你这一遭。
“以后你若再犯,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梅若芹红着脸连忙保证:“再也不了。”
段嬷嬷在旁看着她二人欣慰地笑。
“你想开些,好好养胎,这既是你和你梅家忠君爱国,又是你报答太子深恩的机会。
“我和耿姐姐也老早就说过,我们三个以后就指望你肚子里这个了。
“你可给我争点儿气!”
王熙凤连哄带吓收了尾,便站起来告辞,“太子妃身上带伤,明儿大典后段册封皇后时,皇上和太子准了她带一个人一起上殿。
“可韩姑姑她们都没我的力气大,太子妃便执意要让我在旁服侍。
“今儿刚下旨,我回去还要再把明儿大典的流程再过一遍,就先走了。”
梅若芹忙起身相送,又关切道:“那会站许久,她能坐,你未必。明儿的鞋子穿个底儿厚实的,别站得脚疼。”
王熙凤不以为意:“我常年练武,这点子体力还是有的。”
两个人挽着手往外走。
到了殿门口,王熙凤便回身拦住她让她回去,又叮嘱段嬷嬷:“明儿大明宫数得上的主子都不在,我也不在。
“嬷嬷加着点儿小心,阿猫阿狗轻易不可放进来。
“这等节骨眼上,得罪人是小事,梅姐姐的安全和孩子的康健,才是第一件要紧的事。”
段嬷嬷小鸡啄米一般点头,眉开眼笑:“都如良娣所说,老奴必定把梅良媛看得牢牢的。”
王熙凤放了心,这才带着安儿,踏月色而归。
其实这一夜,大明宫和东宫两地,不知有多少人难以入睡。
反而是累急了眼的太子和王熙凤,二更天不到,便都倒在床上沉沉睡去了。
四更天。
所有要参加大典的人都起身了,盥洗、梳妆,只敢喝一两口水、啃一两块点心,保证自己不会饿到晕厥不会渴到干咳,就好。
王熙凤反倒是所有人里打扮得最简略的。
一来她的位份的确是最低的,二来,她充当的乃是韩姑姑甘蓝的角色——
主要是为了保证太子妃登上含元殿那高高的台阶时,不会因为体力不支而摔倒。
禅让大典分了升平帝退位、升平帝传位于太子、太子登基三个动作步骤。
这其中的角色转换、位置变动,既要顾及到前后两位帝王的尊严体面,又要把二人的父子之情在天下好生表演一番,还要让禅让这件事得到昊天上帝的祝福。
凡此种种,复杂异常。
王熙凤陪着太子妃在翔鸾阁坐等。
一开始二人都站着。
过了没一刻钟,王熙凤便悄悄问了礼部要来椅子和靠垫,让太子妃坐下,还给她垫了腰。
太子妃面色微霁,又过了一时,便出言让人也给王熙凤搬了张椅子来,让她也坐下等:
“你我的头饰比他们都重,站着脖子更累。”
其实都知道要等至少两个时辰,王熙凤甚至想劝说太子妃回去睡个回笼觉,两个时辰后再从含冰殿出发不迟——
尤其是她们连翔鸾阁门口都不许去,根本连外头的仪典都看不见。
只能时不时听见雅乐高一阵低一阵的,自己在心里默默计算着该到了哪一步。
午时。
终于,太子坐上了宝座,含元殿内外众臣开始都站了起来,整理衣冠。
太子妃和王熙凤也被告知该向新帝行礼了。
太子妃激动得双目含泪,身子摇摇晃晃,几乎此刻便要站不稳了!
王熙凤轻轻扶了一把她的胳膊,沉静低语轻问:“娘娘,您还能行礼吗?”
“娘娘”二字入耳,太子妃心里狠狠一跳,立即两个深呼吸,精神恢复,后背挺得笔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宫,含元殿,丹凤门,内外山呼。
王熙凤跟着众人拜倒。
一口气长长地呼了出来:终于,太子即位了。
第294章 王氏贵妃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大明宫丹凤门往北的第一座大殿,乃是大雍朝最重要的宫殿。
唯有皇帝登基、皇后册封、冬至新春的大朝会,以及关乎天下的重大事件发生时,才会动用这里。
升平五十四年四月廿八,升平帝以老病禅位,太子十二皇子沈证即天子位,改元崇昭。
禅让大典接近尾声,进入最后一件大事,那便是册立皇后。
“太子妃莫氏,贤良淑德,仰承太上皇、皇太后谕旨,可册立为后,钦此。”
礼官捧着一轴明黄帛卷,高声宣布。
太子妃有些不高兴,垂下了眼帘。
哪一家的皇后册封之时,不是长篇累牍、骈四俪六地极尽赞美之词?为什么到了自己这里,一句“贤良淑德”就敷衍打发了?!
她忍不住暗恨自己为了偷懒,只让王熙凤陪着演练了一遍流程,就回床上躺着去了。
若是自己能勤快些,让人到前殿多关注一下,是不是礼部就会给自己看一眼这个册封圣旨了?
她在王熙凤的搀扶下神思不属地跪拜叩头、谢恩接旨完毕,又被王熙凤导引着扶到了崇昭帝身边,帝后并立,百官拜见,成了礼。
这就完事了。
崇昭帝接下来要奉太上皇去皇太后墨氏宫中磕头,她要跟从。但是鉴于她的伤势,所以可以先去含元殿的偏殿坐着暂候。
王熙凤恭敬上前,就要伸手扶她。
可就在这时,太上皇忽然看了一眼戴权。
戴权微笑着上前一步,拂尘一甩,阻止了王熙凤:“慢来。”
又冲着自己身侧的吴危点了点头。
吴危含笑上前,展开另一轴圣旨:“良娣王氏,职宜佐内、淑慎持躬,仰承太上皇、皇太后谕旨,册为贵妃,钦此。”
封、封为贵妃!?
莫皇后目瞪口呆。
王熙凤也愣住了,不知所措。
一双会说话的丹凤眼,直瞪瞪地从太上皇转到崇昭帝,又从崇昭帝转到莫皇后——
于是她便看到了一张嫉恨到了扭曲的丑脸。
王熙凤不动声色移开目光,看向宣读旨意的内侍吴危。
吴危笑着往前递了递卷轴:“贵妃娘娘,还不快领旨谢恩?”
王熙凤这才反应过来,忙提裙跪倒,三跪九叩,谢太上皇、皇太后、皇帝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