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我不是黏粘的人,我喜欢有事儿说事儿、有话说话,干脆痛快!
  “娘娘既然不嫌弃,那便来吧。咱们乡亲,好好聊聊金陵城。”
  两个人都是笑容满面,但眼神一个比一个冷静,却又亲亲热热地挽着手,一起去了承香殿。
  进殿在外间桌边坐下,王熙凤命人上了新茶、点心,又命人去尚食端两碗鸡头米炖银耳来。
  甄妃的眉骨一跳,嫣然笑道:“看来王良娣跟六尚相处十分融洽么!连我最近爱吃鸡头米都知道了。”
  “不知道。不过是春末夏初,鸡头菱角都正当时。甄妃娘娘自幼长在江南,想必爱吃,所以随口点的。”
  王熙凤抬手打了个呵欠,摆手令众人退下,只留了如儿一个人服侍,这才问道,
  “甄妃娘娘执意要来,想是有以教我,敢问有何要事啊?”
  甄妃笑一笑,从袖笼里摸出一张折好的纸,推到王熙凤面前,温声道:
  “咱们几家子,都在一条船上。
  “这是当年我入宫后,荣宁二府和贵府给我的人手名单。
  “我只动用过一两个,也已经送出了宫。
  “剩下的,我也不清楚他们如今心意如何、是否会忠于你,但这是你们家和你们亲家的人手,我把他们还给你,是应该的。”
  王熙凤看着那张一瞧就有了年头、但仍旧保存极为完好的纸,没有动,抬头看向甄妃:
  “娘娘怎么没把这个交给贾元春?”
  “那时候我还在呢,皇上也没露出要禅位的意图,这些人自然都还应该是我的人。
  “何况,当时皇后对贾家大姑娘监看甚严,孙虔几乎时时刻刻都在盯着她。
  “我跟她这三年,一共也没说过两三句话。这东西自然就更不能给她了,万一被孙虔得了去,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甄妃欣赏地打量王熙凤,“说实话,我这张纸拿给你,也不过是锦上添花。
  “你如今有太子撑腰,戴相又遭劫,只怕不得已之下,他手里的人都要留给你。
  “你有的是可用之人,这张纸上的名字,竟是别动它才好。
  “我今儿一定要跟了来,就是想赞你一声:你给咱们江南女子争了脸了!
  “人人都道江南女子性情温婉,说白了就是好欺负。
  “你很好,回手就把这些人的脸都打肿了!
  “我瞧着你,可真是满心欢喜!”
  甄妃笑意盈腮,眼神中又是敬佩又是骄傲,任谁看了都得觉得心头暖暖的。
  只除了王熙凤。
  “我娘就是长安本地人,性烈如火。
  “我随我娘。”
  第288章 不欢而散
  “若是你娘在这里,瞧见你爹当年废了无数心血留在宫里的这些势力,想来也是会不客气地让你收下的。”
  甄妃丝毫不被王熙凤的话影响,只是微微笑着,把那张纸又往王熙凤这边推了推。
  可这句话一说出来,王熙凤却轻轻地笑出了声:“甄妃娘娘,您这是,图穷匕见了?
  “这么着急就要把这等大逆不道的行径扣在我父亲头上了?”
  甄妃闭上了嘴。
  “退一万步说,若是这些人都是我父亲安插在宫里的,那我还用得着你给我名单?!”
  王熙凤有趣地打量甄妃,眼看着她的笑容变得浅淡,“至于荣宁二府,我与他们中间发生过的种种,只会让他们恨死我。
  “他们的人即便不会趁机害死我,也决然不会忠心耿耿地听我调遣。
  “又或者,甄妃娘娘的这张名单里,除了贾王两家的人,还有旁人安插进来的人手?
  “你甄家么?
  “还是,哪一位,王爷???”
  甄妃笑容敛尽:“王良娣,你王家内事不绥,你尽可告知你父亲,让他们兄弟去解决。
  “江南世家大族众多,我甄家,贾王史薛,还有东王穆家。
  “就算贾王史薛都得罪了你,我甄家和东王一家却不曾对你有过任何伤害。
  “你这样忽然之间,不仅要陷害我甄家,竟然还想把四王也拉下水,你是不是自视太高了?”
  王熙凤挑眉:“哦?我如何自视过高?”
  “你不过一个小小的东宫嫔御,哪怕太子即位后你成了贵妃,在诸位勋贵眼里,你也算不得什么!
  “江南多美女。”甄妃冷笑,“皇上已经说了,明年就要再次采选。你以为,大家会停止往宫里送人的步伐么?”
  王熙凤连连点头:“您说得极对。既然如此,不如明年采选之后,您再把这个名单交给那位被你们送进宫的美人儿,如何?”
  见她如此油盐不进,甄妃知道今日恐怕难以谈拢,顺势袅袅起身,却也没有拿起那张纸,只微笑告辞:
  “良娣再想想吧。
  “毕竟,你爹娘还活着,也已经离开江南直奔京城而来。
  “你不妨听听他们怎么说。”
  点头离开。
  王熙凤坐在那里,沉下了脸。
  如儿小心上前,把那张纸捡起来,收进一个空荷包。然后从柜子里拿了一个空着的红木连环锁的匣子出来,将那荷包锁进去,钥匙则又放在了桌子上。
  王熙凤看都不看那钥匙一眼,咬牙低声:“敢拿我父母的性命来威胁我!”
  “老爷太太进京后,不是会住进太子殿下赐的院子里么?应该,会安全的吧?”如儿偷眼看了看王熙凤。
  那叫什么安全?!
  那根本就是变相的软禁!甚至是从江南迁入京城、放在眼皮子底下的软禁!
  王熙凤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我累了,我睡会儿。”
  如儿小心地扶着她回了寝殿,轻手轻脚地帮她更衣、卸妆。
  “如儿,等我爹娘到京,你去接一下。”王熙凤抬头看她,“我不知道他们来的是几个人。
  “你去看仔细,若是我哥哥嫂子一起来,那你就什么都别管,只替我请了安,便回来。
  “若是我兄嫂不曾来,但来的人里有我父母认下的那个义女,你便让我母亲带着那孩子进宫来见我一面。”
  如儿用力点头,却又微笑宽慰:“事儿还远着呢。您别担心。”
  王熙凤叹了口气,点点头,懒洋洋地躺了下去:“午膳了再叫我。”
  如儿答应了,放了纱帐,关好殿门,退了出去。
  景黎和安儿等人眼巴巴地在外头等着,尤其是孟姑姑,见她出来,忙上前一把抓住她的手:
  “刚才瞧见甄妃怒气冲冲地走了,怎么良娣还没让我们进去?良娣呢?她们说了什么?”
  “吵了一架。良娣气得睡去了。”如儿摇摇头,塌着肩膀,小声抱怨,“怎么一个个的就不能安安生生地过日子呢?”
  富贵儿好奇地把一张大胖脸往如儿跟前伸:“怎么了怎么了?甄妃想干嘛?”
  “我也不明白。”如儿依旧摇头,眼睛里露出迷茫,“那些话我也听不懂,弯弯绕绕的,我也记不住。
  “反正,大约就是想让咱们良娣跟二老爷和好,跟贾王史薛都和好,以后顶替甄妃娘娘,给江南世家大族做靠山?”
  这个揣测,基本上是全大明宫的猜想,根本就用不着如儿说。
  孟姑姑哼了一声:“来来回回都是这么点子破事儿!再折腾也没新鲜的!”
  回了自己房间。
  众人面面相觑,然后讪讪散去。
  一个小宫女躲在殿角外头,听完了,飞也似的跑进西偏殿,进了寝殿,把听来的事情悄悄报给吴良媛。
  吴良媛撇撇嘴:“她这假清高,最让人厌憎的!”
  那样现成的天然盟友,竟然还往外推!
  万俟姑姑在旁听了,再看吴良媛的表现,只得先喝退宫女,又让明明去守了门,旁边只留下眷眷。
  这才仔细地给她解释:“王良娣这般行事才是正理。
  “她跟叔叔姑姑闹翻的事情,世人皆知。
  “若是忽然和好,那先前所为难免没有做戏欺君之嫌。即便只是惺惺作态,她也不会轻易跟江南世家和四王八公的人连成一线。
  “至于甄妃,她本就是寡妇入宫,又得陛下宠爱,皇后娘娘跟她斗了十来年。
  “哪怕是太子之位稳如泰山,皇后娘娘跟她也始终是互有输赢,不免恨她入骨。
  “若是此刻王良娣竟然跟甄妃公然一气,皇后娘娘若要找她的麻烦,太子妃可不会帮她!”
  吴良媛听到这里,有些无聊:“这我还能不明白?可她只是个晚辈,甄妃乃是庶母,她即便做出些恭敬姿态来,也没人说什么。
  “如今她闹得这样刚硬,装腔作势的,不是假清高是什么?!”
  万俟姑姑无奈,只得先赞同她,然后继续讲解:“还有一宗,不知良媛想到没有?”
  吴良媛:“还有?!”
  “甄妃和江南世家、四王八公,她们乃是一线。
  “如今在宫里的,他们这几家,只有王良娣一个人是得了陛下和太子两位的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