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说到这里,慢慢地向着自己的身侧,伸出了手。
  紧跟着她的安儿,低着头弯着腰,双手高举,恭恭敬敬地把那条丈二的皮鞭奉了上来。
  “郑副总管,你既不应声,也不遵令,就这么人高马大的站在这里,是打算威胁我,还是威胁太子妃,亦或者,是想要给我们整个东宫女眷,一点颜色看看?”
  王熙凤的手已经抓住了皮鞭的手柄。
  第266章 魏难的嘴
  郑烦被架在了那里。
  其实王熙凤一开始说的话,他听懂了。
  这位东宫良娣只是想让他拿出奴才的姿态,“差人”去请太医,而不是让他亲自去请太医。
  是他为了周殆那一句“陈铎看来已经彻底投靠了王氏”,所以故意歪曲了王熙凤的话,变成了她要逼着自己这个有功于陛下的腿脚不好的人大老远跑一趟去请太医。
  当今陛下虽然决定禅让,却依旧身康体健,至少还有三五年的日子。
  皇后娘娘虽然卧病,如今却又醒了过来——且皇后和太子妃婆媳不睦,在他们这些近人的眼睛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所以,这王氏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良娣、暂掌六尚,应该是个聪明人。
  何况这位良娣出身王氏,却跟娘家和姻亲故旧们都早已闹翻。这种情形之下,她若是再把自己等人得罪了,那她以后拿什么跟太子妃抗衡?!
  所以,一则蔑视东宫太子妃,二则笃定这良娣不过狐假虎威,郑烦才没把她当回事。
  即便是周殆再三跟自己这位大师兄申明王熙凤的厉害,郑烦也没听进去。
  待他于嬉笑间领略了良娣王氏言语如刀时,已经来不及了。
  骑虎难下。
  郑烦越发僵住。
  “师兄,你这是,耳朵又出问题了?”魏难往前迈了一步,拽了郑烦一把。
  郑烦一愣。
  王熙凤冷冷地看着魏难。
  魏难怡然,不惧,微笑,拱手向上:“我们大师兄早年那回受伤的后遗症,这两年开始,有时候会忽然听不见。
  “如今也不是故意抗命,只怕是忽然间又耳背了。
  “还望良娣海涵,恕罪。”
  王熙凤盯着他,忽然花开一笑:“原来是这样啊!那我就不问他的罪了!
  “你回头瞧瞧,周殆吓得脸都白了,想必也没那个胆色,把这件事原原本本、把我的话逐字逐句都转告戴内相。
  “你不错,你肯定能做到。
  “就由你,把这件事转致戴内相吧——
  “不过,太子妃跟前,你是不是先自报家门,再来给我玩这侃侃而谈啊?”
  魏难丝毫不觉得尴尬,仍旧微微笑着,长揖道:“奴才魏难,领内常侍之职,管领内寺。
  “家师戴内相有四大弟子。大师兄郑烦,内侍,内务府副总管,总领内务府诸事宜;奴才魏难,行二;这是三师弟吴危,掖庭令。
  “周殆是小师弟,揽总管着皇家内库和陛下私库。刚才去请太医的那个小内侍,则是周殆的小徒弟,名叫钱罡。”
  竟然将几个人都介绍了一遍。
  又若无其事地转向六尚:“这几位……”
  王熙凤含笑看着他表演。
  太子妃的脸色也渐渐阴冷。
  如入无人之境。
  郑烦傲慢,可恶;魏难何尝不亦是如此?!
  周殆下意识抬手,擦了一把汗。
  外头忽然有脚步走动。
  王熙凤目光微动,抬头看去,却是各宫的嫔御带着自己宫里的宫女内侍们都来了。
  根本就不管魏难在下头喋喋不休,王熙凤一个转身,附身在太子妃跟前,恭敬低声:“各宫都来了,您看是不是先准她们来行个礼?”
  太子妃沉吟片刻,轻声道:“本宫如今头疼得紧,实在无力周旋。
  “你跟外头说,让她们在殿外行个礼,就也都回去歇着吧。
  “至于这些位,打交道的日子远着呢,不急在这一时。”
  下属在前头冲锋陷阵,她身为主子,自己撤后一步不说,还要把其他有可能帮忙的人也都赶回去。
  王熙凤的笑容越发盛了:“还是太子妃娘娘冷静,又肯忍辱负重、宽厚待人。
  “妾身还是年轻,沉不住气,好好的发这么大的脾气,倒给人看了笑话。”
  转身,冲着众人越发笑得艳丽,“太子妃娘娘说了,来日方长,今儿就不跟你们计较了。
  “来人,出去告诉外头,太子妃娘娘微恙,她们不用进殿了,外头磕个头就走吧。”
  安儿答应一声,出去传话。
  王熙凤的鞭子仍旧拿在手里,轻轻甩了甩,笑看魏难:“怎么着?聋了一个也就罢了,都聋了?
  “太子妃娘娘已经下了令,你们还不磕头、退下?
  “还在这里杵着,是打算逼着娘娘没得着你们的尊重,还得赏赐你们不成!?”
  除了魏难,众人的脸上都有些挂不住,只得各自低头行礼,默默退出。
  等他们都转了身,王熙凤看着郑烦昂首阔步的样子,冷笑一声:“一听能走,这耳朵也不聋了、腿也好了,啧啧啧!”
  周殆忍不住停住步子,满面苍白地回头,想要解释。
  却被王熙凤赶紧抬手止住他:“得得得,你们都是地头蛇,东宫来的几个小小嫔御,哪儿惹得起你们?
  “快请罢!
  “太子妃娘娘还得看大夫治病呢!
  “没空儿跟你们置气!”
  直接将人赶了出去。
  韩姑姑呆滞地看着她。
  太子妃的脸色也不大好:
  “王良娣,这就是你前几天来时面对的情形么?怎么跟你告诉我的不一样?是报喜没报忧?”
  王熙凤摇摇头:“比这恶劣。妾身借了皇后娘娘的势,又惊动了陛下,这才扳回来一局。
  “本以为今儿能依头顺尾,谁知戴内相这四个狂妄自大的徒弟又闹这样事。
  “娘娘休管,妾身会整理好的。
  “您和太子只想着月底的禅让大典。
  “他们不过是想着二位主子必定没空搭理他们才闹腾。偏我就闲着,自会一样一样地跟他们对去!”
  看着王熙凤斗志昂扬的脸,太子妃不由失笑:“我瞧你这样子,倒像是巴不得他们能闹出些事情来呢!”
  “您还真说对了。”王熙凤笑嘻嘻,然后告退。
  外头,众人散去。
  梅若芹有些不放心,频频回头去看殿门口。
  梅染扶了她,小声道:“您快别操心了。王良娣特意嘱咐不让段嬷嬷出来,不就是为了这个时候省得被太子妃当了枪使?
  “王良娣什么脑子,谁能算计得了她?
  “再加上那条皮鞭子……您还是担心一下自己的身子吧!
  “刚才闹那一场,今儿午膳还不知怎么着呢!”
  可待到午膳时,尚食局特意遣了一位姓余的司膳过来,摆了一桌子:“良娣特意嘱咐,梅良媛的膳食都是专用的锅灶,最洁净的。”
  梅若芹忙含笑谢了她,又打赏了,才忍不住打听:“良娣呢?”
  “盘库呢。”余司膳张口便答,笑容灿烂,“上午刚盘完尚食局,各样食材调料米面粮油等等,一样一样对了个清清楚楚!
  “这可好了,以后我们做事,总算是有了章法了!”
  梅若芹看着她真心的笑眼,若有所思。
  第267章 师兄师弟
  周殆最担心的,莫过于王熙凤转身就去太子那里告状,这样一来,原本平稳的权力交接,会因为师兄们的狂悖胡闹,凭空出现波澜。
  皇上的身体,最近一段时间,可没那么好。
  皇后就更别提,张院判私下里已经跟皇上交了底:能撑个一年半载就不错。
  这样一来,这朝廷后宫,只怕要不了三个月,就会是太子妃和王良娣的天下。这种时候跟她们较劲,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周殆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自己这三个师兄都是当年皇上平定天下、得胜还朝后,身边实在是人不够用,从一众七八岁的小内侍里头精心挑出来的。
  就连名字,都是陛下亲口赐的,用字都是那时候每日里焦头烂额的状态:烦难危殆!
  三十多年过去了,百姓安居、四夷宾服,海内无不称颂天子圣明。
  而他的师父戴权靠着这些年与陛下共历风雨的深情厚谊,也成了大明宫掌宫内相,四个徒弟和若干徒孙也都鸡犬升天,各自占据要职。
  自己因是师父后来才收的,所以虽然陛下也赐了名字,跟师兄们是一体共荣的,但毕竟没有共历过当年的举步维艰,隐隐被三位师兄排挤在外。
  可没经历过风雨,不等于他是个草包啊!
  尤其是他入门后三五年,便赶上了夺嫡之乱,皇子是如何手足相残的,朝臣们是如何尔虞我诈的,宫妃们是如何两面三刀的,他看了个全折。
  能活下来的都不是省油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