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又过了两天,街面上的流言就换了新鲜的:
那贾氏元春乃是正月初一的生辰,命格贵重,天生就该做娘娘!
原本贾氏进宫就是要给皇帝或者太子当嫔妃的,但皇后和太子妃都不肯留她,便赏给了北静王赐婚,毕竟王妃也算是娘娘。
结果肃王出手抢了这贾氏回府,显然就是为了这个“娘娘命”!
——先前的流言只是幸灾乐祸的风月故事,可这一回,剑锋直指肃王意欲“不臣”!
这可就是大事了!
长安县京兆府都坐不住了,急忙把传播这流言的人抓的抓、打的打,最后查出来的源头,却是寿山伯家的小儿子。
这下子捅了马蜂窝。
寿山伯吓得赶紧把小儿子送回了原籍,说孩子摔傻了,送回去看祖坟,一辈子不再进京。
肃王还不依不饶,想要找北静王的麻烦。
北静王心平气和地表示:“若是肃王爷并无此意,那贾氏病体交瘁,想来二位尚未圆房。那本王倒也不介意再纳那贾氏为侧妃。”
肃王顿时哑了。
围观的众臣各自啧啧地散开。
太子扶额:“真不中用!”
只得又上去亲自岔开话题,开解二人。
事情传出去,肃王被嘲笑得狼狈不堪;北王也没落下什么好名声;最可怜的贾元春在肃王后院,过得更是生不如死。
深宅大院之内,原本并不知道女儿艰难处境的贾王氏,三月初一,意外地得到了东宫王良娣赏下来的若干春装贡缎。
她一腔爱女之心,自然是要截留部分,带去肃王府给女儿裁制新衣的。
可是肃王府左推右推,就是不肯让她见元春。
贾王氏这才觉得不对,趁着三月初三上巳,又是女儿节;给肃王府正式递了帖子,请元春回府与妹妹们一起过节。
这等邀请实在推脱不得,肃王府只得放了贾元春回荣国府。
待看到颧骨青紫、臂上鞭痕的女儿,贾王氏直接晕了过去!
贾府众人等也震惊得目瞪口呆。
尤其是贾母,当即便让更衣,要去敲登闻鼓:“他只是个皇子,闲散王爷,并无实权,又是坏了我们贾家女儿的名声,生抢了进府的!
“他竟然还敢这样凌虐我的长孙女!这是冲着元春吗?这是欺负我荣宁二府无人!”
贾赦贾政险些被老太太吓死,跪下磕着头苦劝,这才拦住了贾母。
元春被李纨和谢氏扶到贾母卧室。
两个嫂子流着泪解了她的衣裳,看着满身的鞭痕,忍不住失声哭出来,又给上药,又让人出去告诉长辈们:
“这日子实在是过不得,若是让妹妹回去,只怕要不了多久,就会死在肃王府了!”
刚才悠悠醒转的贾王氏推开贾政,直接冲进了内室,却看见女儿正要伸手去够旁边的剪刀,吓得一声尖叫,腿都软了。
还好谢氏眼疾手快,一把抢了剪刀过去,抱住了元春放声大哭:“妹妹这不是要摘了老太太和老爷太太的心肝去么?”
贾王氏这才被扶着上前,看着元春木然的脸庞和满身的伤痕,碰又不敢碰,问也不知该如何问,便只能拉着她的手,哭得抬不起头来。
外头贾政听说,脸色铁青,身子发僵:“欺人太甚!”
贾赦一声长叹,挥手便令众仆役们都退下,跟哭得几乎要背过气去的贾母正经商议:
“嫁去肃王府,原是我们答应了的。
“此刻即便去告御状,肃王若是拼着玉石俱焚……”
话未说完,被贾母兜头一口啐在了脸上:“什么玉石俱焚?谁是玉,谁是石?
“人家皇子龙孙,人家才是玉!现在是他得要脸,而不是咱们胳膊折了藏进袖子里!
“不论先前他答应了你们什么,就他这样待我的元春,他就是根本没想着把你们当成正经亲戚!
“你们想的那些美事儿,那都是泡影,假的!
“这哪里是结亲?这分明是拿我们贾家当仇敌!
“我一世精明,怎么生了你们这两个蠢货?!
“来人!
“准备车马,老身要进宫面圣!
“我孙女元春,不堪为皇家妇,明日便断发修行、替我这将死的老太婆出家祈福去!”
第239章 上折子!
“母亲,元春正是妙龄,且淑雅端庄、秀外慧中,即便不给皇子王爷们做正妃,也该是大家宗妇,岂可落发出家?”
贾政下意识地开口反驳。
他觉得自己是在回护女儿,丝毫没发现自己潜意识里的想法,仍旧是让女儿做一个有价值的联姻者。
内间里,原本眼睛里亮起光彩的元春,被亲生父亲的一句话又灰败了脸色。
谢氏看了一眼只顾着痛哭、诸事听不见的贾王氏,再看看旁边木愣愣只会安慰一句:“别伤心了”的李纨,轻轻咬了咬嘴唇。
迎着贾元春不经意间转过来的目光,谢氏把刚从她手里夺下来的剪子放在了一边,然后转过身去:“太太快别哭了,您把大妹妹的心都哭碎了……”
贾元春再不懂这位嫂子是在帮忙、救她的命,那这三年在宫中就算是白活了!
当下甩开贾王氏的手,扑过去一把抢过剪子,扯了自己的头发就往上剪!
被吓得僵住的贾王氏下意识就要往上扑,阻止女儿断发。可谁知被谢氏一把抱住:“太太别冲动!”
又在她耳边低声急道,“妹妹现在只是剪头发,若还不许,逼的急了,她直接戳在脸上怎么办!?”
贾王氏浑身一抖,立时定住了手脚,只敢撑着谢氏的胳膊,哭喊道:“我的儿,你快住手!你放心,你放心!
“娘就算拼了这条命,也绝不让你再回那狼窝去!
“不用你祖母,我这就去换了诰命衣裳,去敲登闻鼓!”
外头听得大惊失色,尤其是贾政,偏还要顾着内外男女之分,又怕女儿在里头解的衣裳尚未穿起,奔到内间门外,隔着帘子跺脚!
“怎么了怎么了?!怎么也不来个人说一声到底怎么了!?”
“大姐姐把头发剪了……娘怕她拿剪子戳自己,正在哭……”一个小儿怯怯的声音响起。
贾政低头一看,却是一直被自己厌弃的次子宝玉,这会儿吓得小脸儿惨白、浑身发抖,一双大眼里全是泪,一只小手想抓自己的衣襟又不敢,正抖抖地伸在半空中。
这孩子心里最亲的人,除了祖母,就是母亲与长姐,如今在里头一个枯槁一个疯魔,他只怕早就吓得魂不附体了。
贾政心里只怜惜了一息,便立即不耐烦地皱起了眉头:“你又在这里添的什么乱?跟你的奶母丫头呢?快来人,把宝玉抱走!”
里外两间听见这话的贾母与贾王氏同时便是一惊,忙命人去看时,却见贾政已经一哈腰把小小的宝玉抱了起来,直直送到了正房门外。
在外头抓耳挠腮又不敢进去的奶娘李嬷嬷早就急得哭,见二老爷亲自送了她的奶儿子出来,三两步跑过去,双手接过宝玉,脱口而出:
“多谢二老爷!奴才正找不着哥儿呢……”
顿一顿,才发觉自己说错了话,吓得噗通一声跪下去,怀里却还稳稳地抱着宝玉,“奴婢失心疯了,胡言乱语,求老爷治罪!”
“看好了他,滚远点。”
贾政一眼看过去,见这乳母待小主子尽心尽力的样子,自然不会狠狠怪罪。正好屋里又是大事,只斥骂了一句,转身便又回去。
这时候贾母已经气得捶胸顿足地狂哭怒喝:“你们两个再拦着不让我去替元春辞婚,我便去京兆府告你们忤逆不孝!”
贾赦和贾政实在无法,只得双双跪倒叩头:“不如请母亲写好奏折,明天一早,儿子们代您转呈圣上。”
“这也罢了。”贾母这才停了哭闹,擦了泪,见二人对视,冷笑一声,“你们别想着在我这里用缓兵之计。
“肃王什么性子想来朝中上下都是听说过的。
“今儿谁也别想逼着元春回去!她就睡在我这里间!我的奏折,就让她代笔给我写!”
两兄弟硬着头皮说不敢,面面相觑退下。
这个时候,元春心神乍松,这才眼一闭,软软倒下,晕了过去。
贾母已经扶着丫头进了内间,见状又是一阵心酸流泪,想了想,命人:“去请你姑太太来。”
贾王氏原本惊慌,当即一顿,抬头看着贾母:“姑太太正在养病,又何必叫了她来,徒惹伤心?”
“敏儿不肯跟林如海破镜重圆,我也只能由她。
“前儿她跟我说,想把她住着的梨香院里头修整修整,照着道观的模样铺排。我怕她生了出世之心,迁延着还没答应。
“如今,唉……”贾母长叹一声,举了手帕擦泪,“索性让她们姑侄两个作伴去好了。”
贾王氏沉默下去。
第二天一早,荣国公遗孀、一品诰命国公夫人贾史氏的请罪折子便由其子代递到了升平帝手中。
那贾氏元春乃是正月初一的生辰,命格贵重,天生就该做娘娘!
原本贾氏进宫就是要给皇帝或者太子当嫔妃的,但皇后和太子妃都不肯留她,便赏给了北静王赐婚,毕竟王妃也算是娘娘。
结果肃王出手抢了这贾氏回府,显然就是为了这个“娘娘命”!
——先前的流言只是幸灾乐祸的风月故事,可这一回,剑锋直指肃王意欲“不臣”!
这可就是大事了!
长安县京兆府都坐不住了,急忙把传播这流言的人抓的抓、打的打,最后查出来的源头,却是寿山伯家的小儿子。
这下子捅了马蜂窝。
寿山伯吓得赶紧把小儿子送回了原籍,说孩子摔傻了,送回去看祖坟,一辈子不再进京。
肃王还不依不饶,想要找北静王的麻烦。
北静王心平气和地表示:“若是肃王爷并无此意,那贾氏病体交瘁,想来二位尚未圆房。那本王倒也不介意再纳那贾氏为侧妃。”
肃王顿时哑了。
围观的众臣各自啧啧地散开。
太子扶额:“真不中用!”
只得又上去亲自岔开话题,开解二人。
事情传出去,肃王被嘲笑得狼狈不堪;北王也没落下什么好名声;最可怜的贾元春在肃王后院,过得更是生不如死。
深宅大院之内,原本并不知道女儿艰难处境的贾王氏,三月初一,意外地得到了东宫王良娣赏下来的若干春装贡缎。
她一腔爱女之心,自然是要截留部分,带去肃王府给女儿裁制新衣的。
可是肃王府左推右推,就是不肯让她见元春。
贾王氏这才觉得不对,趁着三月初三上巳,又是女儿节;给肃王府正式递了帖子,请元春回府与妹妹们一起过节。
这等邀请实在推脱不得,肃王府只得放了贾元春回荣国府。
待看到颧骨青紫、臂上鞭痕的女儿,贾王氏直接晕了过去!
贾府众人等也震惊得目瞪口呆。
尤其是贾母,当即便让更衣,要去敲登闻鼓:“他只是个皇子,闲散王爷,并无实权,又是坏了我们贾家女儿的名声,生抢了进府的!
“他竟然还敢这样凌虐我的长孙女!这是冲着元春吗?这是欺负我荣宁二府无人!”
贾赦贾政险些被老太太吓死,跪下磕着头苦劝,这才拦住了贾母。
元春被李纨和谢氏扶到贾母卧室。
两个嫂子流着泪解了她的衣裳,看着满身的鞭痕,忍不住失声哭出来,又给上药,又让人出去告诉长辈们:
“这日子实在是过不得,若是让妹妹回去,只怕要不了多久,就会死在肃王府了!”
刚才悠悠醒转的贾王氏推开贾政,直接冲进了内室,却看见女儿正要伸手去够旁边的剪刀,吓得一声尖叫,腿都软了。
还好谢氏眼疾手快,一把抢了剪刀过去,抱住了元春放声大哭:“妹妹这不是要摘了老太太和老爷太太的心肝去么?”
贾王氏这才被扶着上前,看着元春木然的脸庞和满身的伤痕,碰又不敢碰,问也不知该如何问,便只能拉着她的手,哭得抬不起头来。
外头贾政听说,脸色铁青,身子发僵:“欺人太甚!”
贾赦一声长叹,挥手便令众仆役们都退下,跟哭得几乎要背过气去的贾母正经商议:
“嫁去肃王府,原是我们答应了的。
“此刻即便去告御状,肃王若是拼着玉石俱焚……”
话未说完,被贾母兜头一口啐在了脸上:“什么玉石俱焚?谁是玉,谁是石?
“人家皇子龙孙,人家才是玉!现在是他得要脸,而不是咱们胳膊折了藏进袖子里!
“不论先前他答应了你们什么,就他这样待我的元春,他就是根本没想着把你们当成正经亲戚!
“你们想的那些美事儿,那都是泡影,假的!
“这哪里是结亲?这分明是拿我们贾家当仇敌!
“我一世精明,怎么生了你们这两个蠢货?!
“来人!
“准备车马,老身要进宫面圣!
“我孙女元春,不堪为皇家妇,明日便断发修行、替我这将死的老太婆出家祈福去!”
第239章 上折子!
“母亲,元春正是妙龄,且淑雅端庄、秀外慧中,即便不给皇子王爷们做正妃,也该是大家宗妇,岂可落发出家?”
贾政下意识地开口反驳。
他觉得自己是在回护女儿,丝毫没发现自己潜意识里的想法,仍旧是让女儿做一个有价值的联姻者。
内间里,原本眼睛里亮起光彩的元春,被亲生父亲的一句话又灰败了脸色。
谢氏看了一眼只顾着痛哭、诸事听不见的贾王氏,再看看旁边木愣愣只会安慰一句:“别伤心了”的李纨,轻轻咬了咬嘴唇。
迎着贾元春不经意间转过来的目光,谢氏把刚从她手里夺下来的剪子放在了一边,然后转过身去:“太太快别哭了,您把大妹妹的心都哭碎了……”
贾元春再不懂这位嫂子是在帮忙、救她的命,那这三年在宫中就算是白活了!
当下甩开贾王氏的手,扑过去一把抢过剪子,扯了自己的头发就往上剪!
被吓得僵住的贾王氏下意识就要往上扑,阻止女儿断发。可谁知被谢氏一把抱住:“太太别冲动!”
又在她耳边低声急道,“妹妹现在只是剪头发,若还不许,逼的急了,她直接戳在脸上怎么办!?”
贾王氏浑身一抖,立时定住了手脚,只敢撑着谢氏的胳膊,哭喊道:“我的儿,你快住手!你放心,你放心!
“娘就算拼了这条命,也绝不让你再回那狼窝去!
“不用你祖母,我这就去换了诰命衣裳,去敲登闻鼓!”
外头听得大惊失色,尤其是贾政,偏还要顾着内外男女之分,又怕女儿在里头解的衣裳尚未穿起,奔到内间门外,隔着帘子跺脚!
“怎么了怎么了?!怎么也不来个人说一声到底怎么了!?”
“大姐姐把头发剪了……娘怕她拿剪子戳自己,正在哭……”一个小儿怯怯的声音响起。
贾政低头一看,却是一直被自己厌弃的次子宝玉,这会儿吓得小脸儿惨白、浑身发抖,一双大眼里全是泪,一只小手想抓自己的衣襟又不敢,正抖抖地伸在半空中。
这孩子心里最亲的人,除了祖母,就是母亲与长姐,如今在里头一个枯槁一个疯魔,他只怕早就吓得魂不附体了。
贾政心里只怜惜了一息,便立即不耐烦地皱起了眉头:“你又在这里添的什么乱?跟你的奶母丫头呢?快来人,把宝玉抱走!”
里外两间听见这话的贾母与贾王氏同时便是一惊,忙命人去看时,却见贾政已经一哈腰把小小的宝玉抱了起来,直直送到了正房门外。
在外头抓耳挠腮又不敢进去的奶娘李嬷嬷早就急得哭,见二老爷亲自送了她的奶儿子出来,三两步跑过去,双手接过宝玉,脱口而出:
“多谢二老爷!奴才正找不着哥儿呢……”
顿一顿,才发觉自己说错了话,吓得噗通一声跪下去,怀里却还稳稳地抱着宝玉,“奴婢失心疯了,胡言乱语,求老爷治罪!”
“看好了他,滚远点。”
贾政一眼看过去,见这乳母待小主子尽心尽力的样子,自然不会狠狠怪罪。正好屋里又是大事,只斥骂了一句,转身便又回去。
这时候贾母已经气得捶胸顿足地狂哭怒喝:“你们两个再拦着不让我去替元春辞婚,我便去京兆府告你们忤逆不孝!”
贾赦和贾政实在无法,只得双双跪倒叩头:“不如请母亲写好奏折,明天一早,儿子们代您转呈圣上。”
“这也罢了。”贾母这才停了哭闹,擦了泪,见二人对视,冷笑一声,“你们别想着在我这里用缓兵之计。
“肃王什么性子想来朝中上下都是听说过的。
“今儿谁也别想逼着元春回去!她就睡在我这里间!我的奏折,就让她代笔给我写!”
两兄弟硬着头皮说不敢,面面相觑退下。
这个时候,元春心神乍松,这才眼一闭,软软倒下,晕了过去。
贾母已经扶着丫头进了内间,见状又是一阵心酸流泪,想了想,命人:“去请你姑太太来。”
贾王氏原本惊慌,当即一顿,抬头看着贾母:“姑太太正在养病,又何必叫了她来,徒惹伤心?”
“敏儿不肯跟林如海破镜重圆,我也只能由她。
“前儿她跟我说,想把她住着的梨香院里头修整修整,照着道观的模样铺排。我怕她生了出世之心,迁延着还没答应。
“如今,唉……”贾母长叹一声,举了手帕擦泪,“索性让她们姑侄两个作伴去好了。”
贾王氏沉默下去。
第二天一早,荣国公遗孀、一品诰命国公夫人贾史氏的请罪折子便由其子代递到了升平帝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