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二人的性情的确不大相合。如今吴良媛既然已经把这件事闹在了明面上,想来若是您不发话,她就该去求太子了。”
万俟姑姑垂眸道。
太子妃深吸一口气,咬了咬嘴唇,低声问:“依你怎么着?”
“既然太子给了王良娣那样的权势,那此事就该着让她出头才是。
“娘娘昨儿高兴得坐了一顿晚膳的功夫,胸前后背又有些不适,呼吸也憋闷,只怕一时半会儿帮不上吴良媛的忙了。”
万俟姑姑张嘴就把锅甩到了王熙凤手里。
太子妃放松下来,满意一笑,点了点头,哦了一声,又想起来刚才吴良媛的话,招手叫了万俟姑姑近前,悄声说了几句话。
万俟姑姑立即点头称是,退了出去。
不过一顿午膳的功夫,全后殿便都知道了周奉仪已经醒了,而且是王良娣和施昭训一起去添了灯油之后,周奉仪便睁了眼。
众人虽然躲躲闪闪的,但路过两宫时,都会下意识地好奇看向二人的宫殿一眼。
尤其是施昭训。
听说这个人是异族人……
她爹是异族人,她亲娘也是……
她还信佛,进东宫第一件事就是去告诉王良娣她要去佛堂院跪经……
“啧啧啧,若不是神女,那就只能说是邪法了!
“听说不久前王良娣刚去佛堂院诵经百遍,也没见有这么大效用……”
西池院里,新入宫的小姑娘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邓奉仪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挽着受惊的兔子一般的宋奉仪的胳膊,捂着嘴小小声音,却一惊一乍的:
“我父亲有时候带了案子的卷宗回家,我都会悄悄翻看。
“我跟你说,那些邪门古怪的案子不是没有!一个都破不了!最后只好胡乱拉一两个无赖顶罪罢了!
“还有前朝的志怪,多是从刑部的库里翻出来的案卷,你以为都是野史胡编吗?可真不是呢!”
宋奉仪捧着手里的绣绷子战战兢兢:“好姐姐,你别说了,我这会儿已经吓得心扑通扑通地跳了!”
坐在上首,正低头绣一幅裙摆上的兰花的桑昭训叹了口气,抬头看向她二人:“你们这是从哪里听来的闲话?”
“外头的宫女都在传说啊!”邓奉仪丢下脸色发白的宋氏,起身坐到了桑昭训身边,小声道,“都说施昭训身怀异术呢!”
桑昭训摇头叹息道:“天下乱,妖孽出。奴婢无知,传这些混话。你若说,回头让人较真,问你一个诅咒朝廷,你冤不冤?”
邓奉仪一把捂住自己的嘴,噫噫呜呜:“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那就禁约着你宫里的下人都谨言慎行。”桑昭训又看宋氏。
宋氏颤声忙道:“多谢桑姐姐提醒!我回去就戒饬我的宫人,绝对不让他们在这件事上再多说一个字!”
桑昭训微笑着点头,又轻声提点她两个:“蓬莱宫中岁月长。咱们还有长长的一辈子要在这里过,动不如静。
“瞧瞧那边两宫。
“宜春宫里的三位都是高位,听说良娣和良媛早就暗暗过招数次,不分胜负。
“那位大理寺正卿家的姑娘,第二天便闹着往娘家退侍女,也是令人开了眼了。
“宜秋宫就更别提,正殿忽然有了身孕,又忽然动了胎气。偏殿便降了一位,还赶去了佛堂院伺候病人。
“而跟她同住的那位原本都不想跟着咱们一起去大慈恩寺,这才换成了在佛堂拈香,谁知又传出了这种话。
“这刚几天便接二连三的大戏?
“树欲静而风不止。
“咱们躲是非还来不及,难道反而主动往这漩涡里头迈步不成?
“谁不想好好活着呢!”
宋奉仪听一句便点一个头,到了最后连连称是,又拉着邓奉仪小声道:“你刚才的话,咱们姐妹自己说说就罢了,万不能再让第四个人听见了!”
邓奉仪这时候早怂成一团,忙不迭点头:“我都听桑姐姐的!”
第218章 万俟姑姑
王熙凤听说这个消息时已经是午睡起身,还是被段嬷嬷差了她那个跑腿的内侍高节来提醒了一句。
“这个居心叵测的。”王熙凤皱了皱眉,便让春暖出去也传闲话去,“就说,梅良媛这一胎乃是神女临凡,普泽众生,周奉仪乃是第一个受益的人。
“再看看东宫谁最近遇见什么好事儿了,都拿出来说一说。”
就站在旁边的高节、夏守忠、孟姑姑、安儿和春暖都无语地看着王熙凤。
这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神道手段,就这么大剌剌地坦承出来了?
春暖把苦笑咽回去,小心翼翼地问:“既是传言,如何不说是个佛子临凡,偏要说神女呢?”
是啊,这不是咒梅良媛生不出儿子么?
王熙凤一摆手:“人心不可试探!若是真有神迹预言,说梅姐姐这一胎必是女儿,那她八成能平平安安生下这个孩子。
“可若是此刻便说这一胎乃是个贵重无比的儿子。不论真还是不真,你们信不信,接下来这七个月,会有层出不穷的手段对付她和她腹中的孩儿。
“我是要保东宫安稳、梅姐姐顺利生子,可不是只为了跟这流言打擂台,反而把梅姐姐赔进去!”
众人恍然,都点着头让春暖快去。
高节也踏踏实实笑着告退回去报给了段嬷嬷。
段嬷嬷赞叹不已:“真是,聪明无比!”
“还厚道。”高节也忍不住夸,“说起来跟梅良媛也不过入宫才相识,可如今小的瞧着这二位的情谊,竟丝毫不比一起长大的手帕交少半分呢!”
段嬷嬷笑了笑,忽然想起来,问他:“你过去瞧见和恪郡主了没有?”
“没有。因小的头一回去,春和送了小的出来。
“小的打听了一句,他说郡主和她那伴读在斋戒,翁嬷嬷陪着,不让出门。
“不过,春和也跟小的打听事儿来着。”高节皱了皱眉。
段嬷嬷心中微动:“什么事儿?”
“他说,承恩殿忽然冒出来一个万俟姑姑,好大威势,连甘蓝姑娘的话都敢驳。问我可知道底细。”高节茫然,“小的进东宫两年多了,还是头一回听见这个姓氏。”
段嬷嬷的眼睛轻轻眯了一眯。
是了。
王良娣也发现了太子妃最近的行事忽然多了些章法,所以她也留意了一二,发现了这么个人。
但是她不肯查……
段嬷嬷笑了起来。
对,此人若是有本事能劝得住太子妃,想来必定不是内坊的手笔,而是外头送进来的人。但是谁送进来的——
这一条,王良娣查不到。
但是她段嬷嬷没问题。
“晚间提膳的时候,你去说一声,让他们查这个万俟。”
“是。”
然而紧接着传来的消息,便是万俟姑姑去了宜春宫,面见王良娣。
段嬷嬷挑眉:“这就,对上了?”
王熙凤也觉得奇怪,但还是笑脸相迎:“不知太子妃有什么示下,让姑姑来传令?”
“倒也谈不上。”万俟姑姑身姿如松,谦恭有礼,“吴良媛私下里告诉奴婢说,穆姑姑体力不支,有心辞去,却又惦记着吴良媛无人辅佐,所以只强撑着。
“一场主仆,吴良媛自是要替她寻一条出路。便来找奴婢,想换一个合适的教导姑姑来,再伺机去恳求太子妃。
“咱们是做奴婢的,这等要紧的话,自是要回禀主子。
“可太子妃因为梅良媛的孕事高兴,这两天有些劳累。
“何况太子刚也说了,后殿一应事务都请王良娣做主,让太子妃不要多操心、好生养伤。
“所以奴婢才来回良娣,请良娣安排就好。”
王熙凤恍然大悟:“哦,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
转头直接命安儿,“即刻去请吴良媛来。”
万俟姑姑顿时傻了!
这,这是要,对质?!
万俟姑姑笑容开始勉强:“倒也不必这样着急……”
“我这个人,性急。记性也不大好。
“所以既然是吴良媛的要紧事,又有太子妃发话派给我的差事,妾身自是赶着办下来才好。”王熙凤说着话,看看天色,又叫了春草,
“去跟翁嬷嬷说,给郡主歇一刻钟。午睡起来就开始写字,都到现在了,也不怕孩子握笔太久抽筋儿了!”
春草抿嘴笑着不肯去:“嬷嬷说了,她心里有数,不会的,还请主子不要妨碍她教课。”
“这话可不能乱说!”王熙凤立即坐直了身子大惊小怪,“和恪跟林姐儿如今的授课先生乃是翟县主。
“这斋戒么,写写字、抄抄经,静心而已。
“嬷嬷若是这个时候教课,那可不对啊!你快去跟她说!”
春草无奈地答应着,去了。
几句话的功夫,吴良媛穿着家常的裙衫便匆匆跟着安儿走了进来。
万俟姑姑垂眸道。
太子妃深吸一口气,咬了咬嘴唇,低声问:“依你怎么着?”
“既然太子给了王良娣那样的权势,那此事就该着让她出头才是。
“娘娘昨儿高兴得坐了一顿晚膳的功夫,胸前后背又有些不适,呼吸也憋闷,只怕一时半会儿帮不上吴良媛的忙了。”
万俟姑姑张嘴就把锅甩到了王熙凤手里。
太子妃放松下来,满意一笑,点了点头,哦了一声,又想起来刚才吴良媛的话,招手叫了万俟姑姑近前,悄声说了几句话。
万俟姑姑立即点头称是,退了出去。
不过一顿午膳的功夫,全后殿便都知道了周奉仪已经醒了,而且是王良娣和施昭训一起去添了灯油之后,周奉仪便睁了眼。
众人虽然躲躲闪闪的,但路过两宫时,都会下意识地好奇看向二人的宫殿一眼。
尤其是施昭训。
听说这个人是异族人……
她爹是异族人,她亲娘也是……
她还信佛,进东宫第一件事就是去告诉王良娣她要去佛堂院跪经……
“啧啧啧,若不是神女,那就只能说是邪法了!
“听说不久前王良娣刚去佛堂院诵经百遍,也没见有这么大效用……”
西池院里,新入宫的小姑娘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邓奉仪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挽着受惊的兔子一般的宋奉仪的胳膊,捂着嘴小小声音,却一惊一乍的:
“我父亲有时候带了案子的卷宗回家,我都会悄悄翻看。
“我跟你说,那些邪门古怪的案子不是没有!一个都破不了!最后只好胡乱拉一两个无赖顶罪罢了!
“还有前朝的志怪,多是从刑部的库里翻出来的案卷,你以为都是野史胡编吗?可真不是呢!”
宋奉仪捧着手里的绣绷子战战兢兢:“好姐姐,你别说了,我这会儿已经吓得心扑通扑通地跳了!”
坐在上首,正低头绣一幅裙摆上的兰花的桑昭训叹了口气,抬头看向她二人:“你们这是从哪里听来的闲话?”
“外头的宫女都在传说啊!”邓奉仪丢下脸色发白的宋氏,起身坐到了桑昭训身边,小声道,“都说施昭训身怀异术呢!”
桑昭训摇头叹息道:“天下乱,妖孽出。奴婢无知,传这些混话。你若说,回头让人较真,问你一个诅咒朝廷,你冤不冤?”
邓奉仪一把捂住自己的嘴,噫噫呜呜:“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那就禁约着你宫里的下人都谨言慎行。”桑昭训又看宋氏。
宋氏颤声忙道:“多谢桑姐姐提醒!我回去就戒饬我的宫人,绝对不让他们在这件事上再多说一个字!”
桑昭训微笑着点头,又轻声提点她两个:“蓬莱宫中岁月长。咱们还有长长的一辈子要在这里过,动不如静。
“瞧瞧那边两宫。
“宜春宫里的三位都是高位,听说良娣和良媛早就暗暗过招数次,不分胜负。
“那位大理寺正卿家的姑娘,第二天便闹着往娘家退侍女,也是令人开了眼了。
“宜秋宫就更别提,正殿忽然有了身孕,又忽然动了胎气。偏殿便降了一位,还赶去了佛堂院伺候病人。
“而跟她同住的那位原本都不想跟着咱们一起去大慈恩寺,这才换成了在佛堂拈香,谁知又传出了这种话。
“这刚几天便接二连三的大戏?
“树欲静而风不止。
“咱们躲是非还来不及,难道反而主动往这漩涡里头迈步不成?
“谁不想好好活着呢!”
宋奉仪听一句便点一个头,到了最后连连称是,又拉着邓奉仪小声道:“你刚才的话,咱们姐妹自己说说就罢了,万不能再让第四个人听见了!”
邓奉仪这时候早怂成一团,忙不迭点头:“我都听桑姐姐的!”
第218章 万俟姑姑
王熙凤听说这个消息时已经是午睡起身,还是被段嬷嬷差了她那个跑腿的内侍高节来提醒了一句。
“这个居心叵测的。”王熙凤皱了皱眉,便让春暖出去也传闲话去,“就说,梅良媛这一胎乃是神女临凡,普泽众生,周奉仪乃是第一个受益的人。
“再看看东宫谁最近遇见什么好事儿了,都拿出来说一说。”
就站在旁边的高节、夏守忠、孟姑姑、安儿和春暖都无语地看着王熙凤。
这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神道手段,就这么大剌剌地坦承出来了?
春暖把苦笑咽回去,小心翼翼地问:“既是传言,如何不说是个佛子临凡,偏要说神女呢?”
是啊,这不是咒梅良媛生不出儿子么?
王熙凤一摆手:“人心不可试探!若是真有神迹预言,说梅姐姐这一胎必是女儿,那她八成能平平安安生下这个孩子。
“可若是此刻便说这一胎乃是个贵重无比的儿子。不论真还是不真,你们信不信,接下来这七个月,会有层出不穷的手段对付她和她腹中的孩儿。
“我是要保东宫安稳、梅姐姐顺利生子,可不是只为了跟这流言打擂台,反而把梅姐姐赔进去!”
众人恍然,都点着头让春暖快去。
高节也踏踏实实笑着告退回去报给了段嬷嬷。
段嬷嬷赞叹不已:“真是,聪明无比!”
“还厚道。”高节也忍不住夸,“说起来跟梅良媛也不过入宫才相识,可如今小的瞧着这二位的情谊,竟丝毫不比一起长大的手帕交少半分呢!”
段嬷嬷笑了笑,忽然想起来,问他:“你过去瞧见和恪郡主了没有?”
“没有。因小的头一回去,春和送了小的出来。
“小的打听了一句,他说郡主和她那伴读在斋戒,翁嬷嬷陪着,不让出门。
“不过,春和也跟小的打听事儿来着。”高节皱了皱眉。
段嬷嬷心中微动:“什么事儿?”
“他说,承恩殿忽然冒出来一个万俟姑姑,好大威势,连甘蓝姑娘的话都敢驳。问我可知道底细。”高节茫然,“小的进东宫两年多了,还是头一回听见这个姓氏。”
段嬷嬷的眼睛轻轻眯了一眯。
是了。
王良娣也发现了太子妃最近的行事忽然多了些章法,所以她也留意了一二,发现了这么个人。
但是她不肯查……
段嬷嬷笑了起来。
对,此人若是有本事能劝得住太子妃,想来必定不是内坊的手笔,而是外头送进来的人。但是谁送进来的——
这一条,王良娣查不到。
但是她段嬷嬷没问题。
“晚间提膳的时候,你去说一声,让他们查这个万俟。”
“是。”
然而紧接着传来的消息,便是万俟姑姑去了宜春宫,面见王良娣。
段嬷嬷挑眉:“这就,对上了?”
王熙凤也觉得奇怪,但还是笑脸相迎:“不知太子妃有什么示下,让姑姑来传令?”
“倒也谈不上。”万俟姑姑身姿如松,谦恭有礼,“吴良媛私下里告诉奴婢说,穆姑姑体力不支,有心辞去,却又惦记着吴良媛无人辅佐,所以只强撑着。
“一场主仆,吴良媛自是要替她寻一条出路。便来找奴婢,想换一个合适的教导姑姑来,再伺机去恳求太子妃。
“咱们是做奴婢的,这等要紧的话,自是要回禀主子。
“可太子妃因为梅良媛的孕事高兴,这两天有些劳累。
“何况太子刚也说了,后殿一应事务都请王良娣做主,让太子妃不要多操心、好生养伤。
“所以奴婢才来回良娣,请良娣安排就好。”
王熙凤恍然大悟:“哦,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
转头直接命安儿,“即刻去请吴良媛来。”
万俟姑姑顿时傻了!
这,这是要,对质?!
万俟姑姑笑容开始勉强:“倒也不必这样着急……”
“我这个人,性急。记性也不大好。
“所以既然是吴良媛的要紧事,又有太子妃发话派给我的差事,妾身自是赶着办下来才好。”王熙凤说着话,看看天色,又叫了春草,
“去跟翁嬷嬷说,给郡主歇一刻钟。午睡起来就开始写字,都到现在了,也不怕孩子握笔太久抽筋儿了!”
春草抿嘴笑着不肯去:“嬷嬷说了,她心里有数,不会的,还请主子不要妨碍她教课。”
“这话可不能乱说!”王熙凤立即坐直了身子大惊小怪,“和恪跟林姐儿如今的授课先生乃是翟县主。
“这斋戒么,写写字、抄抄经,静心而已。
“嬷嬷若是这个时候教课,那可不对啊!你快去跟她说!”
春草无奈地答应着,去了。
几句话的功夫,吴良媛穿着家常的裙衫便匆匆跟着安儿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