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王良娣因此放话,再不与贾敏碰面——这也是林大人与这位贾氏和离的缘由。”
  这些事,被陈铎查得清清楚楚,全串了起来。
  太子拿着那供词,沉思了一回,又递还给陈铎:“孤要去大明宫。你把这供词誊抄一份,交给太子妃。”
  陈铎吓了一跳:“这……”
  “就说孤的话,红豆攀污了王良娣,又来攀污她,实在可恨。孤把红豆交给她了,她想怎么处置,都由她。
  “你看好了太子妃的处置手段,回来后告诉孤。”
  太子冷冷地看着天边,声音无比生硬。
  第205章 得要人来
  太子妃对于红豆的背叛又急又气,险些连当天的药都喝不进去。
  所以处置起红豆来极为狠辣——
  堵了嘴、打断了腿,然后发还本家。
  可是本家接到人时,舌头已经没了,只剩了一口气,当天夜里便咽了。
  陈铎听见底下人回报时,眉心狠狠跳了两跳,然后叹了口气。
  后宫之主啊,就这点子粗糙手段,偏还这样心狠手辣。
  可小郡王又实在出色……
  想来想去,这个事儿应该归太子殿下纠结,陈铎便赶紧低头写了个节略,然后便丢在脑后。
  太子仍旧让庆海去知会王熙凤:“殿阁的铺陈装点,请王良娣会同内坊巡看。挪宫之事,也请良娣提前与内坊商议。
  “太子妃多年辛苦,身子亏虚得厉害。趁着这回受伤,便好生养息一段时间。
  “只好偏劳王良娣了。”
  再也不提让太子妃挂名的话。
  王熙凤笑吟吟地答应:“份内事,妾身当仁不让。”
  庆海满意地退走。
  宜春宫正殿忙得脚不沾地,安儿如儿都是一个人当八个人使。
  王熙凤被二人念叨得受不了,只得一边传话内坊给她再拨两个内侍、两个宫女,一边传话出去,请薛王氏进宫一趟。
  薛王氏又惊又喜,略做收拾,连王子腾都来不及知会,便赶忙进了东宫。
  王熙凤看见她竟一个人来,笑了起来:“姑妈真是疼我,竟然连宝钗妹妹都丢下不管了呢!”
  薛王氏摆手:“她都多大了,一天半天的我不在身边,能怎么样呢?”
  又忙拉着王熙凤问,“你这孩子我可太知道了,若没有自己忙不过来的事情,再不会跟人张口。
  “快说,出什么事了?需要姑妈怎么帮你?”
  王熙凤笑着往她身上倒,小声小气地撒娇:“最近,太忙了,累得很……”
  说着,眼圈儿就红了。
  薛王氏心疼得直念佛,捏着她的手腕说着又瘦了,抬眼看看,便抱怨:“不是说给你配了管事姑姑么,还有郡主的教导嬷嬷,怎么都不帮你的吗?”
  “术业有专攻。她们一个是管训导宫女的,一个是半辈子都在教养公主,哪里就懂得东宫这些琐事宫务了?
  “何况,原本事情并不难,只是我信得过的人手少,得绞尽脑汁地把事情插空来做,这才累着我了。”
  王熙凤笑着,悄悄地附在薛王氏的耳边,“要不怎么请姑姑来呢?我得提前把那些人用一用了……”
  所以,终于要把长兄送来京城的那些人用起来了吗?
  薛王氏管了这些人半年,也用了他们半年,只觉得无比顺手——
  如今薛蟠身边的小厮、薛家总柜身边的伙计,都被自己暗地里操作成了那些人。
  她对薛家生意和宝贝儿子的掌控,令她满意得——已经夜夜都能睡个好觉了!
  “太好了!那些人极好用!我早就想催你用起来,又怕搅乱了你的计划!”薛王氏也高兴起来,马上小声道,“我一会儿回去就顺路通知他们。
  “想来你是要得急的,估摸着明后天就能有回音!
  “哦对了,你爹爹给我写了封信。我就怕你有事,特意没带进来。
  “明儿你使人来家一趟,就说取信。到时候我连那边的回音一起给你送来。”
  王熙凤眉眼盈盈,笑得又娇气又妩媚,软软地叫着薛王氏谢她:“姑妈,从小就是您最疼我最宠我……您比我娘对我还要好……”
  “胡说!你娘对你的好又岂是我一个做姑姑的能比的?”薛王氏板了脸,“你这样说话,传到大嫂耳朵里,她要多么伤心呢!”
  “可是姑妈不会传出去的呀!”王熙凤倒在薛王氏怀里耍赖。
  薛王氏抱着她,乐得合不拢嘴,又叹道:“我们宝钗虽然比你小了快十岁,却已经不肯跟我这样亲近了。
  “我老了,又唠叨,见识也赶不上你们年轻孩子。
  “也就是你了,还不嫌弃我。我这样的碎嘴,你也乖乖地听着,一言一字都有来有回。
  “我当然对你好,当然要疼你宠你。我只怕我做得不够多,不够好,日后连你也嫌弃了我呢!”
  说着话,又红了眼圈儿。
  王熙凤倒没料到竟然招出薛王氏这样一篇话来,忙直起身子,又拿了自己的手帕给她擦泪,关切道:
  “姑妈这话说得不对!
  “这世上冷冰冰的端庄主母、什么都假手他人的大家闺秀多了去了!哪一个能比得上姑妈这样贴心贴肺的事事都想周到的好?
  “敢是表兄和表妹被外头的花花世界迷了眼,竟然对亲娘有了微词不成?
  “若然如此,待我这里大事完了,您把他们叫了来我跟前,瞧我不挨个儿收拾他们的!”
  薛王氏噙着泪笑,又哎哎地答应着,又小心试探道:
  “其实呢,人上了岁数,经历的风浪多了,说话做事,在你们年轻人眼睛里,是有些惹人讨厌、招人恨的。
  “别说我这样,你叔叔、你大姑姑,也都差不多。甚至再往前,你去了的祖母,也未必说的话便半点道理都没有。”
  王熙凤低着头把手帕收回来,慢慢折好,放在桌子上,还轻轻地推得远了一些。
  薛王氏立即便明白这个话题还不到再度提及的时候,笑着岔开:“说到你表兄,前儿王礼还跟我说,他今年可以下场试试考个秀才了。
  “我听了差点笑掉大牙!
  “他这几年说是去读书,其实也不过去识几个字,别在外头胡逛时,被人笑话目不识丁罢了!
  “还什么秀才!
  “不就是最近想要出去玩耍,结果被你叔叔给摁住,说现在外头局势乱糟糟的,许多人居心叵测想要找茬儿闹事么?
  “他们就生出来这个主意,想要一起回金陵,去考试!”
  最后这“去考试”三个字,一字一顿,咬得格外阴阳怪气。
  这下子把王熙凤逗得笑了起来:“他们祖籍都在金陵,回去考试倒也说得通。
  “何况那边还有我父亲看着。
  “既然二叔觉得京中最近有事,那姑妈不如顺水推舟,就让他们回去一趟,下场试试嘛!”
  第206章 姑侄交好
  江南文风盛。
  盛到自从有了科举取士这一条路,能冲杀过桥的便是江南人居多。
  朝廷无奈之下,分了南北榜。
  这样一来,江南读书人的厮杀,简直是腥风血雨、刀刀见血。
  于是,不知多少江南的读书人绞尽脑汁,想法子往北方跑,哪怕去山东考试,也不愿意留在江南。
  可王礼和薛蟠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回金陵“考试”。
  这等鬼话,也就是骗一骗深宅妇人罢了。
  但是王熙凤并不担心。
  他们回金陵搞事,那就要小心被自家的老父亲好生“管教”一番。
  何况,王子腾虽然心黑,政治嗅觉却很灵敏。
  两朝交替本就容易出现党争,更何况这回的交替之中,老皇帝在世,小皇帝刚强。
  这若是不闹上几场大的,都对不起朝中这些人拿的俸禄。
  凡此种种,倒是把王礼和薛蟠都送回金陵去,还让人放心些。
  薛王氏听了王熙凤的话,回家去果然便表示了同意:“良娣说了,你们既是想要上进,我便不该拦着。
  “既然如此,也别耽搁了,收拾收拾就出发吧。”
  仔仔细细地给王子服写了回信,正好让儿子亲手给带回去,又背了王礼千叮咛万嘱咐薛蟠:
  “王家的事儿由着姓王的自己闹腾,你一个姓薛的,身上担的是薛氏一门的兴衰荣辱,千万莫要掺和进去!
  “你娘我姓王,没奈何,躲不开。你妹妹人在内宅,已经尽力躲着了,可终究也没地儿可跑。
  “你不一样。
  “——你若真能考上秀才,日后巴结个正经举人,或者托人捐个官。到时候天高任鸟飞,你躲开他们,自己去闯荡去!
  “所以这一趟回金陵,你小心些。”
  薛蟠满脸懵:“咱们刚来时,母亲只让我跟礼表哥亲近。可我如今跟他这样好了,母亲又让我防着他。我怎么防?他现在进我屋都不敲门了!”
  “我教给你。回了金陵,你就说要去拜见你二叔,然后往薛家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