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太子妃摇头:“不了。我现在伤着,气不得动不得。我好好将养,赶紧好起来,不比那些事要紧?”
  “您若能这样想,那可是奴婢们的福气!”甘蓝拍了拍胸口松了口气,灿烂笑着应了她的话,又细心查问太子妃午膳想吃什么。
  到了下晌未时,又累又饿、走路时像踩了棉花一样的贾元春被送了回来。
  听完甘蓝的话,王熙凤睁大了眼睛:“啊?她要吃住在我这里?”
  甘蓝含笑:“承恩殿里住不下。”
  睁眼说瞎话!
  那么大一座承恩殿,又没有旁的嫔御,陶哥儿还搬出去读书了,跟着他的人也都搬去了前殿,怎么可能连一个小小的元春都住不下?
  太子妃这就是不想沾这个明摆着的烫手山芋。
  王熙凤只得悻悻接手:“想来除了陶哥儿,太子妃娘娘也不大想看见贾氏在眼前乱晃的。
  “正好我这里人少,还接着让她住昨儿晚上的空屋子便好!”
  想了想,又派了红豆去看管:“瞧瞧那屋子,缺什么短什么,去内坊说一声,赶紧给她配齐。”
  这红豆早就因为跟着和恪在大明宫怒怼墨家小少爷,而名扬东宫了。
  甘蓝听说这差事派给她,挑了挑眉笑了出来:“还是良娣想得周到。”
  回去说给太子妃听。
  太子妃抿着嘴笑:“这王良娣,真是促狭!东宫里最会磋磨人的,怕就是这个小宫女了!”
  “何止是会磋磨人!”甘蓝撇嘴,附耳跟太子妃低声道,“他们那的巧莲告诉我说,那妮子满心满眼都是太子爷!
  “这贾氏敢把主意打到太子爷头上,还害得您受伤,红豆早就恨得牙根痒痒了!
  “这回还不定做出什么来呢!”
  太子妃脸色一变:“一个宫女,敢觊觎太子?你从哪里听说的?”
  甘蓝便把红豆曾经擦胭脂抹粉地去见太子,被太子无视,却被巧莲等一眼看穿了她的小心思,等事,一一都悄声报给了太子妃。
  太子妃脸色一沉,拳头捏了好久,才低声问道:“这等人,王良娣怎么还留在身边?她不觉得此人……不安分么?”
  “王良娣自己都不张罗着承宠……”甘蓝嘀嘀咕咕。
  太子妃恍然。
  对啊……
  这样在外人看来,已经算是东宫后殿位高权重的嫔御,竟然还没有开始承宠……
  她不急。
  太子也不急。
  怎么看,怎么不像是男女之间的恩情深厚;倒像是上司对下属的格外倚重。
  太子妃垂眸不语。
  所以,这个王氏,并不是陛下给太子赐来侍奉开心、繁衍子嗣的嫔御,而是太子给他的后殿挑选出来的一位女管事。
  “后殿事务,王良娣协理这一个月,可有……宫人抱怨?”太子妃低声问道。
  甘蓝摇头:“并不曾有任何错漏。奴婢甚至听人说,好似只在头三天瞧着王良娣有些忙乱,后头只觉她游刃有余的。
  “内坊那边原本最是欺软怕硬,奴婢还以为必要跟王良娣别别苗头的。
  “谁知竟然乖顺得跟兔子一样!”
  太子妃扯扯嘴角:“夏守忠这些年的典内可不是白做的,内坊不会给她使绊子的。”
  说到这个,甘蓝不禁酸溜溜的:“太子爷就是偏心。
  “有这样在东宫待了半辈子的内侍掌事,再加上孟繁霜那等混了一辈子大明宫的姑姑帮衬,王良娣便是个木头人,也一样能把后殿管好!
  “哪像咱们……”
  里外里就只有莫家的家生奴才而已。这在宫里,哪里便能顶上用了?
  太子妃看了她一眼。
  甘蓝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我乏了,扶我躺下。”太子妃重新躺了回去,摆手令众人都下去了。
  其实,太子并不算偏心。
  想当年她刚刚接掌王府时,太子特意把段嬷嬷派到了自己身边,做管事嬷嬷。
  是自己觉得段嬷嬷管得太宽,费尽了心思把人家赶了出去。
  自那以后,太子才再不干涉后院的人、事。
  她那时只觉得这是太子尊重自己的表现,很是沾沾自喜了一阵子。
  可如今看来,焉知这不是因为失望?
  更何况,甘蓝不知道,她却一清二楚:当年太子就是从王熙凤的亲戚贾家大老爷手里,救下的夏守忠!
  所以她心里格外明晰,三年前太子让夏守忠去服侍王熙凤,一起头儿,那可是没安好心的。
  只是王熙凤人家自己有本事,这才收服了夏太监,罢了。
  太子妃只觉得心里有些燥热,躺不住,便吃力地慢慢地翻了个身,接着忽然想到一件事——
  若这么说的话,贾元春岂不是夏守忠正经的仇人?!
  呀,那把贾氏送回宜春宫,不会出乱子吧……
  想到这里,太子妃忽然觉得心情舒畅,遂轻轻挪了挪,让自己躺得更舒服了些,闭上眼,睡去。
  第192章 不用客套
  元春在东宫的前五天,竟然就安安生生地过去了!
  丽正殿、承恩殿和宜春宫都觉得匪夷所思:“她\/她\/他竟然没动手!?”
  就连吴良媛都莫名诧异:“他们竟然没一个人动手?!”
  倒是乌金告诉了王熙凤:贾元春正在留心观察后殿宫人们的每一张脸,显然是没安着好心。
  “所以,她在东宫,是有接应的。但是太子妃和我两边都不想担责任,所以交接得格外严谨,她才到了今日还没找到机会……”
  王熙凤寻思了半天,忽然眼睛一亮,“采选如何了?”
  夏守忠和孟姑姑对视一眼。
  你说。
  不,你说。
  这种事儿让我怎么说?
  我更没立场了啊!
  两个人打了半天眉眼官司,最后夏守忠败下阵来,咳了一声摸摸鼻子:
  “回良娣的话,今儿上午选完了。
  “除了年幼的逍遥王,陛下给各王府各赐了一名侧妃,东宫……赐了六个……”
  六个?!
  王熙凤失声笑了出来:“要不怎么说是亲父子呢!皇上才是知道太子这个怕麻烦的性子呢!
  “待他登基,只怕五七年都不肯选人,如今陛下先替他挑一批,他这后院,也就不至于太冷清了不是!”
  两个提心吊胆怕王熙凤妒忌生气失落的中年人,这下子唯有面面相觑、相对无语。
  啊,他们家良娣主子实在是……与众不同啊!
  “行了,咱们的差事来了!”王熙凤精神抖擞,“老夏,你赶紧会同内坊调名册,照规矩先调好了人。
  “等正式的旨意下来,咱们就去转一圈,看看怎么安插~”
  夏守忠一边答应着,一边小心地看王熙凤的表情:“良娣,您,没事儿吧?”
  “我能有什么事儿?”王熙凤笑吟吟,“我是个妾室,我的夫主是太子,日后是天子,他的后院人多不是应该的么?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茶馆子里说书先生嘴里早就说过了!
  “更何况,我如今在太子和太子妃跟前,我就是个管家!
  “管家么,自是家里人越多、东西越多、钱越多,管家越累,可天地,也越宽!”
  权力,自然也更大!
  看着她提起这个来,便妙目流转、神采飞扬,夏、孟二人不知心里是什么滋味。
  身为后宫,别人家的主子都在绞尽脑汁争宠生孩子。
  只有他们家主子,分明已经做到主母一人之下、后院众人之上了,她满脑子里居然都是当个管家婆好开心!
  下晌,太子归来,回丽正殿稍作梳洗,便抬腿去了承恩殿。
  “父皇指了六个人下来。”太子简单交待,“东宫的孩子太少了,不仅父皇和母后不悦,御史台也颇有微词。”
  太子妃的尖尖十指轻轻地抓住了被子。
  东宫的子嗣不丰,御史台不会弹劾太子不近女色,只会弹劾太子妃妒忌失职……
  所以,这回又是冲着自己来的。
  她低下头。
  “进了东宫,还有日后的大明宫,跟咱们在王府不一样。你不要多想。”太子例行提点,然后宽慰了她一句。
  太子妃轻轻应答:“妾就是因为没多想,所以东宫才变成今日的模样。陛下和殿下的担心都是因为妾太天真,不肯审思……”
  太子的眉梢轻轻动了动。
  不言不语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的段嬷嬷闻言,也不由得谨慎地仔细看了看太子妃,然后目光流转,又看了看殿中站着的几个宫女姑姑。
  年后端郡王开蒙,已经搬到了前边的崇敬殿去住,翁嬷嬷自然也跟了去。
  如今的承恩殿,要说有分量的宫人,竟然只剩了甘蓝一个。
  段嬷嬷的嘴唇轻轻抿了抿。
  这不对。
  太子妃是个浅薄、狭隘、执拗的人,能把她劝导成今日这副模样,甘蓝一个自私自利的愚蠢丫头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