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窗外不知何处,有乌鸦在叫。
夜色越发清冷起来。
自从和恪去了永宁公主府,王熙凤的日子过得便有些无聊。
晚上尤其安静。
她便给自己加了个小游戏:算账、查账。
借着管理东宫后殿事务的机会,她把这十年东宫所有的账本都要了过来,正殿寝间旁边的一个小耳房,堆了半屋子。
她寻了内坊一个积年的老账房,教了自己打算盘。安儿和如儿自然也跟着一起学、一起练。
然后慢慢地拿着这些账本练手——看账她不用人教,什么是套账什么是假账,甚至这十来年间市面上日常用物的卖价,她心里都有数得很。
如今已经玩了半个月,她的算盘即便还算不上精通,但也跟普通的账房无甚差别了。
安儿如儿也打得颇像些样子。
于是,她便发明出来一个新玩法:跟安儿如儿在就账本里挑错儿,谁运气好先挑着,第二天早上另外两个人便得多喝三杯水。
——天还冷,水喝多便要多上茅房,委实有些不便。
今儿正是这个玩法的第三天,三个人按着顺序掏出来的,正是先废太子在东宫住着的最后一年的账本。
“要说这先废太子,也是真够奢靡的……”安儿看着手里的账本,忍不住低声嘲弄,“一顿常例菜,大夏天的,还十个热菜八个凉盘,合计四百六十两银子……
“他若再不被废,光他自己就能把皇上的库吃空了!”
王熙凤嗤地一声笑:“那就是个傻子,从不知民间疾苦的!采买的跟他说鸡蛋十两银子一个,他也能信!”
如儿咋舌:“不会吧?不是说先废太子十几岁就跟着皇上常常微服出去?他便街上只买过一个饼吃,也该能推测出这个价钱绝不可能是真的啊!”
“装傻呗。”王熙凤漫不经心地翻着自己手里的账本,“反正这油水是落在他的人手里。邀买人心……”
忽然,王熙凤顿住了话头。
未必是邀买人心。
也许就是这样左手倒右手,把明面上的银子收到了暗地里——不然,他谋反时的私兵,又是怎么养起来的呢?
再往深里想一层时,王熙凤的额头慢慢地渗了汗出来,她抬头向外,轻声问:“今儿外头是谁?”
夏守忠应声:“今儿是老奴值夜。”
“你进来。”王熙凤顺手把已经散下来的长发绾了个低低的纂儿。
安儿如儿自是衣饰整齐。
如儿还快步走了过去,替夏守忠挑起了棉门帘。
“良娣有何吩咐?”
“我跟安儿如儿打算盘查账玩儿,盘到了这一箱,是十年前的。忽然想起来,这账本都是内坊搬来的,那会儿这账归谁管?”
王熙凤定定地看着夏守忠。
夏守忠的脸色果然在她意料之中的一点一点变得僵硬,头低下去,双手也悄悄地缩回了袖子里,想来已经握成了拳:
“那时的中允,如今荣国府的一等将军,大老爷,贾赦。”
王熙凤悄悄地深吸一口气,放轻了声音,又问:“先太子被废,内坊的账本竟然还这么好好地放着,没人查过么?”
“查过。因为没查出来什么,所以就又还回来了。”夏守忠垂眸。
王熙凤紧跟着他的话便问:“谁查的?”
夏守忠抬眸看向她,带着三分疑惑:“自是当时的宗正寺会同三法司……”
第189章 旧账新算(下)
“如今的宗正寺正卿乃是康王,那时的呢?”王熙凤问道。
夏守忠皱眉:“康王做了三十年的宗正寺正卿了。没换过。”
康王。
便是那位除夕宴上倚老卖老、专揭升平帝伤疤的老皇叔。
可是……
“老夏,咱们私下里闲聊天儿啊!”王熙凤忽然开始笑嘻嘻,声音也轻悄了许多,“我听说,先前的那几位皇子,不是圈禁在京郊么?
“听说有一年过年,皇上加恩,赐了酒席,让当时还圈着的几位皇子一起打个牙祭。
“可是宴席上有人暴起杀人,摔碎了盘子,割了一个的喉,然后自己也自尽了?
“有这事儿没有?”
夏守忠吓得四下里看,尤其两扇窗子。
可安儿如儿也凑过来,二脸好奇:“夏叔,真有这事儿吗?是哪位杀了哪位啊?”
夏守忠便瞪她两个,再一看王熙凤也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自己,只好低声道:
“是有这么回事。
“但不是什么碎了盘子,是十二爷藏了一柄匕首,割了八爷的喉,然后嚷了一声,一家子骨肉惨烈至此,全都怪八爷狼子野心、挑拨离间,才害了兄弟们。
“嚷完,也抹了自己的脖子。
“当时席上本还剩了三爷、五爷、六爷、九爷、十爷。
“第二天大家就都大病了一场。
“两个月,三爷、六爷、十爷,接连病逝。
“第二年,陛下便再也不给那二位消息。年底,五爷也没了。
“到了现在,只有九爷,还在苟延残喘……”
王熙凤听了,便皱眉:“虽然是皇子圈禁,起码的体面都给他们,但私藏利刃这种事,实在不可思议。
“宗正寺可是难辞其咎。
“怎么陛下没罚一罚康王叔么?”
夏守忠点头:“罚了啊!康王家的两个儿子,就是那会儿被御史弹劾了贪墨,免了差事,到现在还在王府里游手好闲呢。
“四个孙子,因当爹的是白身,外家也不出色,所以亲事都不上不下的,如今整整齐齐四条光棍儿。”
王熙凤恍然大悟:“我说他看我们陶哥儿跟和恪这么不顺眼,敢情是打这个上头来!”
“可不!康王家的长孙今年都二十二了,还没娶亲呢!”夏守忠说到这里,微微一顿,目光不由自主地往后罩房的方向溜过去。
那边的一间空屋子里还关了一个贾元春。
王熙凤惊觉,忙阻止他胡思乱想:“再怎么着,康王家也是宗室,日后说不准太子便要用得着。你可别动歪脑筋。”
夏守忠讪讪地笑:“什么都逃不过良娣的慧眼。”
“她的事,我心里自有主意。”王熙凤轻叹,“你不知道她……明儿我把她带去承恩殿,让太子妃发落。
“你若心里不舒坦,便悄悄看一看。
“从实话上论,我这个表姐,不论去了谁家做宗妇,那都是没得挑的!
“只是老子娘都糊涂,心高,非要塞进宫里来当妾室……”
王熙凤摇了摇头,不再往下说。
夏守忠便不服气:“她再好,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她还能好得过梅良媛?她再能干,当家理事、处置庶务,她能赢得过良娣你?”
“一码归一码。不是这么论的。”王熙凤摆手止住这个话题,又问,“东宫谋逆,想来即便是三法司会同审案,刑部和都察院也会悄悄往后撤三步。
“那时候的大理寺是谁?”
夏守忠想了想,方道:“好像是如今外放四川总督的,叫邓鄘。”
“四川可是好地方。这样的肥差,想来陛下当年对他差事办得很是满意啊!”王熙凤微微一笑,“行了,我知道了。”
夏守忠又想了想,眼睛一亮,忙又加了一句:“如今的大理寺正卿,李和风大人,那时正是大理寺的少卿!”
王熙凤满意点头:“嗯嗯,回头打听打听这一位的人品。”
说着,手往桌上的账本上拍了拍,“这里头,我一个内宅妇人,才学着看账,便看出来无数的猫腻。
“想必当年那些位大人,许多事心知肚明,却都没点破。
“自然,那会儿京城大乱,雷厉风行,三五日结案,把局面稳下去,这是陛下乐见的。
“可事后竟然没人接着追究溯源,这可就不大对劲儿了。
“我先拿这账本玩儿着,你呢,就把那时候经手的人都悄悄打听着,回头若是真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线索,咱们俩便捧去太子殿下那里邀功!”
夏守忠顿时眉开眼笑,跪了一跪,这才下去了。
“良娣从来谋定而后动,这件事怎么这样早便直接告诉了夏掌事了?”安儿悄声问她。
王熙凤笑着低头接着看账:“这件事多大啊!我只是偶然撞上。
“若非如此,我才不蹚这趟浑水呢!
“把过去都埋了,闭着眼过安生日子多好啊!”
只可惜,这都是雷。
自己好容易摸着了边儿,再不赶紧引去炸了别人,万一有朝一日被有心人拿出来炸了王家,她便跟王家再翻脸,也抵不住她姓的这个王,就是王子腾那个王啊!
有罪的请罪,无罪的出首。
把过去真真正正地清洗干净了,日后进了大明宫,她才能毫无顾忌地……挥洒……
主仆三个又玩了半个时辰,到底是安儿赢了,定了明儿早膳,王熙凤要多喝三碗汤,如儿则要多喝三碗粥,这才吹灯睡了。
夜色越发清冷起来。
自从和恪去了永宁公主府,王熙凤的日子过得便有些无聊。
晚上尤其安静。
她便给自己加了个小游戏:算账、查账。
借着管理东宫后殿事务的机会,她把这十年东宫所有的账本都要了过来,正殿寝间旁边的一个小耳房,堆了半屋子。
她寻了内坊一个积年的老账房,教了自己打算盘。安儿和如儿自然也跟着一起学、一起练。
然后慢慢地拿着这些账本练手——看账她不用人教,什么是套账什么是假账,甚至这十来年间市面上日常用物的卖价,她心里都有数得很。
如今已经玩了半个月,她的算盘即便还算不上精通,但也跟普通的账房无甚差别了。
安儿如儿也打得颇像些样子。
于是,她便发明出来一个新玩法:跟安儿如儿在就账本里挑错儿,谁运气好先挑着,第二天早上另外两个人便得多喝三杯水。
——天还冷,水喝多便要多上茅房,委实有些不便。
今儿正是这个玩法的第三天,三个人按着顺序掏出来的,正是先废太子在东宫住着的最后一年的账本。
“要说这先废太子,也是真够奢靡的……”安儿看着手里的账本,忍不住低声嘲弄,“一顿常例菜,大夏天的,还十个热菜八个凉盘,合计四百六十两银子……
“他若再不被废,光他自己就能把皇上的库吃空了!”
王熙凤嗤地一声笑:“那就是个傻子,从不知民间疾苦的!采买的跟他说鸡蛋十两银子一个,他也能信!”
如儿咋舌:“不会吧?不是说先废太子十几岁就跟着皇上常常微服出去?他便街上只买过一个饼吃,也该能推测出这个价钱绝不可能是真的啊!”
“装傻呗。”王熙凤漫不经心地翻着自己手里的账本,“反正这油水是落在他的人手里。邀买人心……”
忽然,王熙凤顿住了话头。
未必是邀买人心。
也许就是这样左手倒右手,把明面上的银子收到了暗地里——不然,他谋反时的私兵,又是怎么养起来的呢?
再往深里想一层时,王熙凤的额头慢慢地渗了汗出来,她抬头向外,轻声问:“今儿外头是谁?”
夏守忠应声:“今儿是老奴值夜。”
“你进来。”王熙凤顺手把已经散下来的长发绾了个低低的纂儿。
安儿如儿自是衣饰整齐。
如儿还快步走了过去,替夏守忠挑起了棉门帘。
“良娣有何吩咐?”
“我跟安儿如儿打算盘查账玩儿,盘到了这一箱,是十年前的。忽然想起来,这账本都是内坊搬来的,那会儿这账归谁管?”
王熙凤定定地看着夏守忠。
夏守忠的脸色果然在她意料之中的一点一点变得僵硬,头低下去,双手也悄悄地缩回了袖子里,想来已经握成了拳:
“那时的中允,如今荣国府的一等将军,大老爷,贾赦。”
王熙凤悄悄地深吸一口气,放轻了声音,又问:“先太子被废,内坊的账本竟然还这么好好地放着,没人查过么?”
“查过。因为没查出来什么,所以就又还回来了。”夏守忠垂眸。
王熙凤紧跟着他的话便问:“谁查的?”
夏守忠抬眸看向她,带着三分疑惑:“自是当时的宗正寺会同三法司……”
第189章 旧账新算(下)
“如今的宗正寺正卿乃是康王,那时的呢?”王熙凤问道。
夏守忠皱眉:“康王做了三十年的宗正寺正卿了。没换过。”
康王。
便是那位除夕宴上倚老卖老、专揭升平帝伤疤的老皇叔。
可是……
“老夏,咱们私下里闲聊天儿啊!”王熙凤忽然开始笑嘻嘻,声音也轻悄了许多,“我听说,先前的那几位皇子,不是圈禁在京郊么?
“听说有一年过年,皇上加恩,赐了酒席,让当时还圈着的几位皇子一起打个牙祭。
“可是宴席上有人暴起杀人,摔碎了盘子,割了一个的喉,然后自己也自尽了?
“有这事儿没有?”
夏守忠吓得四下里看,尤其两扇窗子。
可安儿如儿也凑过来,二脸好奇:“夏叔,真有这事儿吗?是哪位杀了哪位啊?”
夏守忠便瞪她两个,再一看王熙凤也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自己,只好低声道:
“是有这么回事。
“但不是什么碎了盘子,是十二爷藏了一柄匕首,割了八爷的喉,然后嚷了一声,一家子骨肉惨烈至此,全都怪八爷狼子野心、挑拨离间,才害了兄弟们。
“嚷完,也抹了自己的脖子。
“当时席上本还剩了三爷、五爷、六爷、九爷、十爷。
“第二天大家就都大病了一场。
“两个月,三爷、六爷、十爷,接连病逝。
“第二年,陛下便再也不给那二位消息。年底,五爷也没了。
“到了现在,只有九爷,还在苟延残喘……”
王熙凤听了,便皱眉:“虽然是皇子圈禁,起码的体面都给他们,但私藏利刃这种事,实在不可思议。
“宗正寺可是难辞其咎。
“怎么陛下没罚一罚康王叔么?”
夏守忠点头:“罚了啊!康王家的两个儿子,就是那会儿被御史弹劾了贪墨,免了差事,到现在还在王府里游手好闲呢。
“四个孙子,因当爹的是白身,外家也不出色,所以亲事都不上不下的,如今整整齐齐四条光棍儿。”
王熙凤恍然大悟:“我说他看我们陶哥儿跟和恪这么不顺眼,敢情是打这个上头来!”
“可不!康王家的长孙今年都二十二了,还没娶亲呢!”夏守忠说到这里,微微一顿,目光不由自主地往后罩房的方向溜过去。
那边的一间空屋子里还关了一个贾元春。
王熙凤惊觉,忙阻止他胡思乱想:“再怎么着,康王家也是宗室,日后说不准太子便要用得着。你可别动歪脑筋。”
夏守忠讪讪地笑:“什么都逃不过良娣的慧眼。”
“她的事,我心里自有主意。”王熙凤轻叹,“你不知道她……明儿我把她带去承恩殿,让太子妃发落。
“你若心里不舒坦,便悄悄看一看。
“从实话上论,我这个表姐,不论去了谁家做宗妇,那都是没得挑的!
“只是老子娘都糊涂,心高,非要塞进宫里来当妾室……”
王熙凤摇了摇头,不再往下说。
夏守忠便不服气:“她再好,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她还能好得过梅良媛?她再能干,当家理事、处置庶务,她能赢得过良娣你?”
“一码归一码。不是这么论的。”王熙凤摆手止住这个话题,又问,“东宫谋逆,想来即便是三法司会同审案,刑部和都察院也会悄悄往后撤三步。
“那时候的大理寺是谁?”
夏守忠想了想,方道:“好像是如今外放四川总督的,叫邓鄘。”
“四川可是好地方。这样的肥差,想来陛下当年对他差事办得很是满意啊!”王熙凤微微一笑,“行了,我知道了。”
夏守忠又想了想,眼睛一亮,忙又加了一句:“如今的大理寺正卿,李和风大人,那时正是大理寺的少卿!”
王熙凤满意点头:“嗯嗯,回头打听打听这一位的人品。”
说着,手往桌上的账本上拍了拍,“这里头,我一个内宅妇人,才学着看账,便看出来无数的猫腻。
“想必当年那些位大人,许多事心知肚明,却都没点破。
“自然,那会儿京城大乱,雷厉风行,三五日结案,把局面稳下去,这是陛下乐见的。
“可事后竟然没人接着追究溯源,这可就不大对劲儿了。
“我先拿这账本玩儿着,你呢,就把那时候经手的人都悄悄打听着,回头若是真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线索,咱们俩便捧去太子殿下那里邀功!”
夏守忠顿时眉开眼笑,跪了一跪,这才下去了。
“良娣从来谋定而后动,这件事怎么这样早便直接告诉了夏掌事了?”安儿悄声问她。
王熙凤笑着低头接着看账:“这件事多大啊!我只是偶然撞上。
“若非如此,我才不蹚这趟浑水呢!
“把过去都埋了,闭着眼过安生日子多好啊!”
只可惜,这都是雷。
自己好容易摸着了边儿,再不赶紧引去炸了别人,万一有朝一日被有心人拿出来炸了王家,她便跟王家再翻脸,也抵不住她姓的这个王,就是王子腾那个王啊!
有罪的请罪,无罪的出首。
把过去真真正正地清洗干净了,日后进了大明宫,她才能毫无顾忌地……挥洒……
主仆三个又玩了半个时辰,到底是安儿赢了,定了明儿早膳,王熙凤要多喝三碗汤,如儿则要多喝三碗粥,这才吹灯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