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从主仆论,王熙凤是半个主子,贾元春只是仆役。
从品级论,王熙凤是正六品承徽,而贾元春是个未入流的女史,没有品级。
所以,当贾元春仗着是皇后身边的女史,便昂头挺胸地假惺惺跟王熙凤论亲戚的时候,王熙凤是决然不会给她面子的。
当下,王熙凤恭恭敬敬地欠身回了个半礼:“回贾女史的话,妾承徽王氏,得太子、太子妃悉心教诲,又有良媛姐姐们耐心照看,一切都极好。”
贾元春的脸皮顿时红透了。
她一个女史,算是个什么东西?再是皇后身边的人,也不敢这样公然受太子嫔御的礼、还让人家给她“回话”的!
“表妹在家时一向与我亲近,如何进了宫便生分至此?这岂不是当着东宫各位娘娘的面儿打我的脸?敢情是我哪里得罪了你么?还是我家里谁得罪过你?”
贾元春红着眼圈儿,满脸委屈。
王熙凤仍旧欠着身,声音也仍旧平静:“回贾女史的话,你我在宫外时种种,譬如昨日死;如今身在宫中,皇威规矩便大过天。
“妾身虽然不像贾女史腹内早存五车书,却也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
“至于贾女史指鹿为马等言语,妾身如今不是王家的一个小小女儿,由得人欺侮;妾身已是太子嫔御、东宫之人,贾女史想要兴风作浪,也请三思而后行。
“毕竟,妾身虽然守着规矩没带鞭子,但凑合凑合,大耳刮子也是能打肿你那嘴的。”
第153章 宫宴规矩
这对表姐妹之间竟然是这样的相处方式?!
东宫的四个人都傻了眼。
梅若芹急得额角的汗都冒出来,偷偷地伸手出去拽王熙凤的袖子。
吴良媛则是惊愕之余便显出了满脸的兴味,甚至开了口下场搅和:“王承徽不得无礼!这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女史,又是你表姐,你有话不会好好说么?”
贾元春已经泪流满面,却自己擦了,回头叫小宫女们进来帮忙。
王熙凤一声不吭,也往后退了一步,老神在在地等着被检查衣饰。
忽然间交锋消失,半中间开口的吴良媛倒成了小丑一般,顿时恼羞成怒,似笑非笑地转向贾元春:“贾女史,本宫替你说话呢,怎么你倒哑巴一样,对本宫不理不睬起来?
“敢情是想让本宫也如王承徽一般,用上回话,才能得了你的正眼不成?”
贾元春面上平静,向她微微屈膝:“回吴良媛的话,您只是太子嫔御,不够资格在大明宫自称本宫。
“至于您训诫东宫嫔御事,想必是太子妃赐了您代掌之权。
“下官只是个小小女史,实不敢置喙东宫内事,还请吴良媛明鉴。”
“你!”吴良媛气得脸都青了。
贾元春只有对上王熙凤这种一言不合便要挥拳相向的,才会心生怯意、进退失矩;但吴良媛是个什么样的人,该怎么跟她说话,贾元春在大明宫三年,早已习练得纯熟无比。
见两个人僵住,梅若芹便想出言转圜,却被王熙凤翻手死死抓住,只得咬着唇也跟着一起低了头。
“耿承徽全身装束都很合规矩。只是今夕忠肃王妃也戴了一只红宝簪子。您这支怕是就不大合适了。”
贾元春温和地指了指耿思渺头上的红宝金簪。
耿思渺呆了一呆,有些茫然地转头看向梅若芹。
她头上只有这么一支簪子,若是也摘了,头发散了不说,竟然那样素净地参加除夕宫宴,更犯忌讳。
梅若芹抬手把自己头上的一支靛蓝葫芦如意簪拔了下来递过去:“你换我这个吧!”
耿思渺脸上红着答应了。
贾元春温和地看着她换好,请她到一旁等着。
然后是王熙凤,贾元春从头打量到脚,忽然指着她的鞋子说:“福字履无妨,但王承徽所用花样过于繁复,竟然还装饰了珍珠,这实在奢靡。”
别的不合适能换,鞋子不合适怎么换!?
王熙凤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子,青布红梅,小米珠点缀花心,如此而已。
这也算繁复?
若是此刻拽下小米珠,绣线残断,在除夕宴上被人发现,岂不忌讳?!
眼珠儿一错,王熙凤看见了旁边小宫女手里正在记录的笔墨,笑吟吟上前:“这位姐姐,可否借你的笔一用?”
众人茫然。
唯有吴良媛眼中异色一闪。
小宫女看了一眼贾元春,得了她的首肯,这才迟疑着把笔递过去。
王熙凤蹲身下去,两边鞋子上的小米珠上轻轻点了几点,墨色晕开,鲜艳的红梅花便都只剩了花瓣轮廓,瞬间低调了许多。
“聪明!”吴良媛脱口而出,满面激赏。
梅若芹心里发愁,听见她说话,忙趁机也跟着笑道:“这只要别有人特意提起,想来是看不出来的!”
贾元春看了她一眼。
你在说我?
梅若芹淡淡地看回去。
没错,就是在说你。
两个人的目光一触即分。
待王熙凤收拾完毕,贾元春便挑剔地看了梅若芹两圈儿,却也只得服气她周身并无半分不妥,规矩做得足足的。
最后到了吴良媛,贾元春有些无语,过了一时,才道:“吴良媛,按规矩,您的衣服上,不能绣凤。您的首饰,也不能用九尾凤。还有,您也没资格佩戴明黄色的荷包……”
众人这才发现吴良媛腰间的荷包香袋,居然是用明黄的线绣的花草。
吴良媛笑眯眯:“啊,不行吗?那我换了就是。”
眷眷一脸木然地走上来,抱着一个大包袱,陪着她去重新换了一身葱绿八团云蝠妆花缎外袍、堕马髻上斜插了三根白玉簪、腰间只佩了一个金香囊。
显得格外清新温婉,却又令人眼前一亮!
贾元春笑了笑:“良媛这一身极好。”
王熙凤和梅若芹对视一眼,意味深长地也笑了笑。
唯有耿思渺真心实意地哇了一声,赞叹道:“吴良媛这样装扮,简直清丽无双!”
吴良媛回头看了她一眼,得意一笑:“是吧?寻常我是不大打扮的,随手有什么便穿什么。只要我想打扮,你们这些人,哪个能有我好看?!”
耿思渺怯怯地闭上嘴重又缩了肩走在最后去。
王熙凤轻轻地拉了她的手,把她排到自己前面。
梅若芹也回头冲着她安抚一笑。
耿思渺这才再次鼓起勇气,挺直了后背。
温室殿的家宴上,升平帝和墨皇后并肩坐在主桌。
硕果仅存的皇伯景王和皇叔康王,带着他们各家的子女;升平帝如今最年长的、瘸了一条腿的十一子忠勇王,十七子忠肃王、十八子忠允王、十九子忠慎王;永宁、永昌两位公主;还有几位平日里比较得宠的郡王郡主们,都按照辈分坐在皇帝的左手边。
太子和太子妃带着两个孩子则坐在这些宗室的最前头。
皇后的右手边则是甄妃和几个宫妃。
因升平帝年高,于女色上不再留意,所以宫中的妃嫔只剩了这十来个而已。跟对面枝繁叶茂的宗室比起来,显得格外势单力孤。
哪怕是王熙凤她们四个也安顺地加入了宫妃一侧,坐在了后头,也仍是显得有些空旷。
忠肃王看着两边的对比便乐起来,对升平帝道:“父皇瞧瞧,对面儿的人也太少了些。明年再选秀,您怎么也得给太子哥哥挑她十七八个美人儿才对!”
“然后像你的后院那样三天两头儿闹腾?”升平帝沉了脸,哼了一声,喝命他,“好酒好菜还堵不上你的嘴!”
墨皇后忙道:“谚儿醉了,休要信口开河!快来人,给他端醒酒汤来!可不能让他接着吃酒了!”
皇后开了口,旁边想要接着皇帝的话也教导忠肃王几句的景王和康王也只好把话咽了回去。
唯有忠顺王笑着从侧面丢了一颗枣子过去,砸在忠肃王的脸上,吓他一跳:“兄长的后院儿也有你当兄弟的置喙的?被骂了吧?!该!”
众人一阵嘻嘻哈哈。
忠肃王也跟着嘿嘿两声,这件事便无痕过去了。
太子妃端着假笑,只看眼前的碟子碗筷。
太子则微微笑着,平静道:“他随口说说罢了。小孩子不懂事,慢慢教便是。”
墨皇后松了口气。
升平帝的眼神越发幽深。
第154章 论教孩子
前面五六个端庄大气的妃嫔,对面黑压压一片目光闪烁的宗室。
王熙凤虽然被安排在最角落的位置,却坐得格外怡然自得,甚至有些想要靠在椅背上翘起二郎腿。
这是一个微笑恭维中都带着刀光剑影的修罗场。
伸手亲热拥抱的二人,影子可能正厮杀得惨烈。
她未来,就要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了。
一念及此,王熙凤就忍不住热血沸腾!
这些人的名字,可都耳熟的很——秦广王的生死簿上,咱们可有个不见不散的约呢!
从品级论,王熙凤是正六品承徽,而贾元春是个未入流的女史,没有品级。
所以,当贾元春仗着是皇后身边的女史,便昂头挺胸地假惺惺跟王熙凤论亲戚的时候,王熙凤是决然不会给她面子的。
当下,王熙凤恭恭敬敬地欠身回了个半礼:“回贾女史的话,妾承徽王氏,得太子、太子妃悉心教诲,又有良媛姐姐们耐心照看,一切都极好。”
贾元春的脸皮顿时红透了。
她一个女史,算是个什么东西?再是皇后身边的人,也不敢这样公然受太子嫔御的礼、还让人家给她“回话”的!
“表妹在家时一向与我亲近,如何进了宫便生分至此?这岂不是当着东宫各位娘娘的面儿打我的脸?敢情是我哪里得罪了你么?还是我家里谁得罪过你?”
贾元春红着眼圈儿,满脸委屈。
王熙凤仍旧欠着身,声音也仍旧平静:“回贾女史的话,你我在宫外时种种,譬如昨日死;如今身在宫中,皇威规矩便大过天。
“妾身虽然不像贾女史腹内早存五车书,却也知道‘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
“至于贾女史指鹿为马等言语,妾身如今不是王家的一个小小女儿,由得人欺侮;妾身已是太子嫔御、东宫之人,贾女史想要兴风作浪,也请三思而后行。
“毕竟,妾身虽然守着规矩没带鞭子,但凑合凑合,大耳刮子也是能打肿你那嘴的。”
第153章 宫宴规矩
这对表姐妹之间竟然是这样的相处方式?!
东宫的四个人都傻了眼。
梅若芹急得额角的汗都冒出来,偷偷地伸手出去拽王熙凤的袖子。
吴良媛则是惊愕之余便显出了满脸的兴味,甚至开了口下场搅和:“王承徽不得无礼!这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女史,又是你表姐,你有话不会好好说么?”
贾元春已经泪流满面,却自己擦了,回头叫小宫女们进来帮忙。
王熙凤一声不吭,也往后退了一步,老神在在地等着被检查衣饰。
忽然间交锋消失,半中间开口的吴良媛倒成了小丑一般,顿时恼羞成怒,似笑非笑地转向贾元春:“贾女史,本宫替你说话呢,怎么你倒哑巴一样,对本宫不理不睬起来?
“敢情是想让本宫也如王承徽一般,用上回话,才能得了你的正眼不成?”
贾元春面上平静,向她微微屈膝:“回吴良媛的话,您只是太子嫔御,不够资格在大明宫自称本宫。
“至于您训诫东宫嫔御事,想必是太子妃赐了您代掌之权。
“下官只是个小小女史,实不敢置喙东宫内事,还请吴良媛明鉴。”
“你!”吴良媛气得脸都青了。
贾元春只有对上王熙凤这种一言不合便要挥拳相向的,才会心生怯意、进退失矩;但吴良媛是个什么样的人,该怎么跟她说话,贾元春在大明宫三年,早已习练得纯熟无比。
见两个人僵住,梅若芹便想出言转圜,却被王熙凤翻手死死抓住,只得咬着唇也跟着一起低了头。
“耿承徽全身装束都很合规矩。只是今夕忠肃王妃也戴了一只红宝簪子。您这支怕是就不大合适了。”
贾元春温和地指了指耿思渺头上的红宝金簪。
耿思渺呆了一呆,有些茫然地转头看向梅若芹。
她头上只有这么一支簪子,若是也摘了,头发散了不说,竟然那样素净地参加除夕宫宴,更犯忌讳。
梅若芹抬手把自己头上的一支靛蓝葫芦如意簪拔了下来递过去:“你换我这个吧!”
耿思渺脸上红着答应了。
贾元春温和地看着她换好,请她到一旁等着。
然后是王熙凤,贾元春从头打量到脚,忽然指着她的鞋子说:“福字履无妨,但王承徽所用花样过于繁复,竟然还装饰了珍珠,这实在奢靡。”
别的不合适能换,鞋子不合适怎么换!?
王熙凤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子,青布红梅,小米珠点缀花心,如此而已。
这也算繁复?
若是此刻拽下小米珠,绣线残断,在除夕宴上被人发现,岂不忌讳?!
眼珠儿一错,王熙凤看见了旁边小宫女手里正在记录的笔墨,笑吟吟上前:“这位姐姐,可否借你的笔一用?”
众人茫然。
唯有吴良媛眼中异色一闪。
小宫女看了一眼贾元春,得了她的首肯,这才迟疑着把笔递过去。
王熙凤蹲身下去,两边鞋子上的小米珠上轻轻点了几点,墨色晕开,鲜艳的红梅花便都只剩了花瓣轮廓,瞬间低调了许多。
“聪明!”吴良媛脱口而出,满面激赏。
梅若芹心里发愁,听见她说话,忙趁机也跟着笑道:“这只要别有人特意提起,想来是看不出来的!”
贾元春看了她一眼。
你在说我?
梅若芹淡淡地看回去。
没错,就是在说你。
两个人的目光一触即分。
待王熙凤收拾完毕,贾元春便挑剔地看了梅若芹两圈儿,却也只得服气她周身并无半分不妥,规矩做得足足的。
最后到了吴良媛,贾元春有些无语,过了一时,才道:“吴良媛,按规矩,您的衣服上,不能绣凤。您的首饰,也不能用九尾凤。还有,您也没资格佩戴明黄色的荷包……”
众人这才发现吴良媛腰间的荷包香袋,居然是用明黄的线绣的花草。
吴良媛笑眯眯:“啊,不行吗?那我换了就是。”
眷眷一脸木然地走上来,抱着一个大包袱,陪着她去重新换了一身葱绿八团云蝠妆花缎外袍、堕马髻上斜插了三根白玉簪、腰间只佩了一个金香囊。
显得格外清新温婉,却又令人眼前一亮!
贾元春笑了笑:“良媛这一身极好。”
王熙凤和梅若芹对视一眼,意味深长地也笑了笑。
唯有耿思渺真心实意地哇了一声,赞叹道:“吴良媛这样装扮,简直清丽无双!”
吴良媛回头看了她一眼,得意一笑:“是吧?寻常我是不大打扮的,随手有什么便穿什么。只要我想打扮,你们这些人,哪个能有我好看?!”
耿思渺怯怯地闭上嘴重又缩了肩走在最后去。
王熙凤轻轻地拉了她的手,把她排到自己前面。
梅若芹也回头冲着她安抚一笑。
耿思渺这才再次鼓起勇气,挺直了后背。
温室殿的家宴上,升平帝和墨皇后并肩坐在主桌。
硕果仅存的皇伯景王和皇叔康王,带着他们各家的子女;升平帝如今最年长的、瘸了一条腿的十一子忠勇王,十七子忠肃王、十八子忠允王、十九子忠慎王;永宁、永昌两位公主;还有几位平日里比较得宠的郡王郡主们,都按照辈分坐在皇帝的左手边。
太子和太子妃带着两个孩子则坐在这些宗室的最前头。
皇后的右手边则是甄妃和几个宫妃。
因升平帝年高,于女色上不再留意,所以宫中的妃嫔只剩了这十来个而已。跟对面枝繁叶茂的宗室比起来,显得格外势单力孤。
哪怕是王熙凤她们四个也安顺地加入了宫妃一侧,坐在了后头,也仍是显得有些空旷。
忠肃王看着两边的对比便乐起来,对升平帝道:“父皇瞧瞧,对面儿的人也太少了些。明年再选秀,您怎么也得给太子哥哥挑她十七八个美人儿才对!”
“然后像你的后院那样三天两头儿闹腾?”升平帝沉了脸,哼了一声,喝命他,“好酒好菜还堵不上你的嘴!”
墨皇后忙道:“谚儿醉了,休要信口开河!快来人,给他端醒酒汤来!可不能让他接着吃酒了!”
皇后开了口,旁边想要接着皇帝的话也教导忠肃王几句的景王和康王也只好把话咽了回去。
唯有忠顺王笑着从侧面丢了一颗枣子过去,砸在忠肃王的脸上,吓他一跳:“兄长的后院儿也有你当兄弟的置喙的?被骂了吧?!该!”
众人一阵嘻嘻哈哈。
忠肃王也跟着嘿嘿两声,这件事便无痕过去了。
太子妃端着假笑,只看眼前的碟子碗筷。
太子则微微笑着,平静道:“他随口说说罢了。小孩子不懂事,慢慢教便是。”
墨皇后松了口气。
升平帝的眼神越发幽深。
第154章 论教孩子
前面五六个端庄大气的妃嫔,对面黑压压一片目光闪烁的宗室。
王熙凤虽然被安排在最角落的位置,却坐得格外怡然自得,甚至有些想要靠在椅背上翘起二郎腿。
这是一个微笑恭维中都带着刀光剑影的修罗场。
伸手亲热拥抱的二人,影子可能正厮杀得惨烈。
她未来,就要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了。
一念及此,王熙凤就忍不住热血沸腾!
这些人的名字,可都耳熟的很——秦广王的生死簿上,咱们可有个不见不散的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