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林如海拱手笑道:“微臣岂敢。
  “不过,两位小公子若是有些寻章摘句的字眼儿不认得,倒是可以来找我。我替你们寻大儒去查。”
  永宁公主笑意深深,趁着太子上车时,走到跟前,扣着窗子说了一句:“哥哥,遇着事儿,记得跟心腹人商议,不要自己硬扛。”
  太子手指微蜷,含笑颔首:“你也是。进去吧。”
  看着众人行礼,摆摆手,放下车帘,带着两个孩子回了东宫。
  莫家此次来的乃是太子妃的母亲梁氏、堂妹莫雅慧和庶弟莫林。
  太子回来,进入承恩殿,恰好莫林被太子妃从正殿支出来,让人带着他去前殿御膳那边用饭。
  太子也不多问,呵呵笑着抓了莫林的手,重新又回了承恩殿,笑着见了梁氏和小莫氏,对太子妃道:
  “永宁听说我把岳母丢下去了公主府,埋怨了我半天。
  “可是年前就这么几天,得给和恪把读书的事儿定下,所以太子妃就原谅孤这一遭罢?”
  太子妃面上有光,含笑道:“殿下说笑了。”
  先让人带着陶哥儿与和恪下去净面洗手换家常衣服,又问,“乐安县主怎么说?可定好了开笔的日子?”
  太子笑道:“乐安县主倒没说什么。只是永宁自幼跟她要好,看出她一个寡居之人,不愿意入宫的意思。
  “孤琢磨了半天。恰好之前把林家的宅子安排在了公主府旁边,他家的姐儿跟和恪也投契。
  “孤便跟永宁说了,让和恪年后去公主府上学,这样林家姐儿也方便。
  “永宁不是还有个小女儿,今年三岁的?到时候跟在姐姐们后头一起混一混,学个三百千的,也挺好。
  “永宁不乐意,嫌麻烦。
  “孤拿这个妹妹一向没辙,签了城下之盟,许了不少好东西,才说动了她。
  “这些日子,她会在她府里收拾出来一个小院儿,到时候和恪住过去,乐安县主在那儿教她。
  “开笔时间么,就定在正月二十二。”
  梁氏巴不得这一声,眼睛亮亮的,抢在太子妃之前道:“若是爇姐儿需要伴读,我们雅慧也是可以的……”
  “可以什么可以?”太子妃不耐烦地打断她,“永宁公主的小女儿才三岁,林家姐儿六岁,和恪九岁。雅慧呢?雅慧都十六了!
  “人家去学三百千、学四书,雅慧若是这个年纪连这些都还没读过,那这辈子就直接当睁眼瞎好了!”
  小莫氏红了眼圈儿,咬着嘴唇,低声嘤嘤:“我,我都学完了的……姐姐别生气……”
  太子额头上的青筋都快要暴起来。
  太子妃见状,越发面露恨色,狠狠地瞪了梁氏一眼,然后看向莫林,挤出一个僵硬笑容:“小弟饿了么?”
  清俊的莫林很体贴地摸了摸肚子,不好意思地看向太子:“有一点。”
  太子立即站起来,呵呵笑着:“那咱们吃饭!”
  又冲着太子妃摆摆手,“你们吃你们的,我不在这里,不然岳母和堂妹都不自在。我带莫林去前殿。
  “一会儿岳母走的时候,你让人来说一声,我让人送莫林去门口等着。”
  太子妃站起来送他们出门,颔首微笑:“好。”
  待和恪带着陶哥儿出来,跟梁氏和小莫氏正式见过了礼,太子妃立即微笑道:“你出去了一趟,想来王承徽便惦记了一上午。
  “我这里有客人,也顾不上你们姐弟。不如你们一起去宜秋宫吧,让王承徽给你们弄些好吃的。”
  和恪迟疑地看了陶哥儿一眼。
  陶哥儿却眼睛亮亮地冲着她猛点头。
  和恪这才笑着屈膝:“那好,我带着陶哥儿去吃饭。他上午玩得也累了。一会儿我就带着他在那边睡一觉。等睡醒了,我再送他回来。”
  交待得清清楚楚。
  太子妃满意点头:“好,弟弟交给你,我是最放心的。去吧。”
  眼看着姐弟两个出去,太子妃挥手斥退了满殿的下人,看向母亲,目光冷厉:
  “您现在满意了?
  “殿下本来回来是打算赏你们面子,要带着郡王郡主,跟你们一起用膳的。
  “你一句话,算盘打得震天响,直接恼了太子!
  “他走了!
  “带着那贱人生的庶子走了!说不得这一顿饭后,就要给那庶子赐出身!
  “就凭你刚才那句蠢话,东宫以后的郡王郡主,莫家休想沾上半点!
  “还有堂妹,她今儿要是能文文静静地从头到尾端庄坐好,你们前脚走,我后脚就能替她求个好姻缘。
  “现在?
  “回家赶紧找个殷实人家嫁了吧!太子绝不会把她嫁到重臣家里去!那不是结亲,那是结仇!”
  梁氏傻了眼,帕子捂脸,呜呜呜地哭起来:“我就是蠢啊,你也不拦着我点儿……你妹妹,不着急……
  “等你当了皇后,再嫁也不迟……”
  太子妃只觉得心头突突直跳,闭上眼睛缓了好一会儿,叫了甘蓝进来:“传膳。”
  等甘蓝出去,对梁氏道:“赶紧吃完,你们赶紧走!
  “从现在开始,你们安安静静的,再不要说一句话!
  “不然的话,我怕我都没那个命,能熬到住进大明宫!”
  这句话一说,梁氏终于不再矫揉造作地假哭乱说,只是自己小声嘀嘀咕咕。被小莫氏又拽了一把,这才完全闭上了嘴。
  午时三刻,饭吃完,太子妃便令即刻送她们出宫。
  太子那边发现莫林倒是个情绪稳定、颇有三分城府的,意外之余,也夸了两句:“你姐姐跟孤特意提过你两回。只是孤觉得你还年轻,尚需历练。
  “可如今看来,这历练还是得从做事上来。
  “这样吧,年后开了印,正月二十四五之后,你再来一趟。孤给你找个差事,先做两年贰佐,学习着来!”
  莫林脸上带了感动,又迟疑道:“学生预备今春下场……”
  “哦?那更好了!那你先去考!考完了,咱们再议!”太子笑着说完,命人送他出去。
  莫林恭敬行礼,低头告退。
  庆海凑上来,看着背影消失,低声道:“多少有点儿不知好歹了……”
  “嗯?”太子冷了脸横他。
  庆海缩了缩脖子:“奴才罪该万死。”
  太子看着他,皱着眉,别开脸,叹了口气。
  第151章 还是蠢吧
  到了晚上,和恪不肯回自己的暖阁,赖在王熙凤被窝里,把自己在公主府听到的、在承恩殿看到的,都悄悄地尽情地说给了自己的王娘娘:
  “……承恩殿跟咱们没关系,您以后小心不要被莫家沾上便是。
  “可是我,”和恪红了眼圈儿,抱着王熙凤,“王娘娘,我不想去公主府的。
  “但是爹爹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把咱们两个分开。那我与其住在西池院,让您牵肠挂肚、,还会成为其他人陷害您的靶子,那我还不如去公主府。
  “永宁姑姑虽然有些小心思,但她跟爹爹是亲热手足,关系极好。
  “等我成了她最心爱的侄女,我就让她在爹爹面前给您说好话,升您的位份。等您也成了良娣,我就求爹爹,名正言顺地给您当女儿!”
  王熙凤把和恪紧紧地抱在怀里,鼻子微酸:“我的傻孩子……”
  两个人悄悄地抱头哭了一场。
  等和恪平静下来,王熙凤这才贴着耳朵教她:“你不用管我,只要你孝顺懂事、开朗大方,太子自然会记得我的功劳。
  “可若是你开口替我抢功劳,太子必定认为是我把你教坏了。到时候反而成了我的罪状。
  “所以你只管你,你好我自好。”
  和恪细想,正是这个道理,便点头应下。
  “还有永宁公主那里,她女儿尚幼,你尽心孝顺她,她自然领情。等再过个五七年,她女儿长大了,你可记得要走开一些。
  “人家才是亲母女,没个你这当侄女的却去争宠,这岂不没眼色?”
  和恪迟疑一下:“我只帮着永宁姑姑带妹妹,不行么?”
  还要管永宁公主?
  “她是你姑姑。”王熙凤让她想清楚,“她是你爹爹最亲的人,你和陶哥儿也是你爹爹最亲的人。作为你爹爹,自然希望你们相处和睦,然后一起跟他贴心亲近。”
  和恪咬着嘴唇点了点头:“嗯。纪嬷嬷说,公主算是我师姐。让我想想,该怎么对待一位姐姐。”
  王熙凤笑了笑:“你们既是师出同门,还是姑侄至亲,说起来,性情都有三分像,你不跟她亲跟谁亲?”
  又端详端详和恪的长相,笑问,“你注没注意永宁公主的样貌?跟你像么?”
  和恪细想了一会儿,才道:“像吧。我的眼睛鼻子都像爹爹,姑姑的鼻子和嘴巴像爹爹。”
  “那就好。”王熙凤悄笑,“明儿有了机会,我跟你爹爹说这件事。他说笑的时候自然会跟旁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