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两个人躲在才换了的深色床帐里,唧唧哝哝地说私房话。
待到梅若芹忍着笑把那荷叶图说了出来,王熙凤眼珠儿一转,噗嗤一声便笑倒了:“我猜着了!这必是陶哥儿用他那胖乎乎的小屁股印上去的!”
“你这促狭鬼!你从哪里知道的?快说!”梅若芹也笑得腮上发酸,伏在枕上香肩抖个不停!
王熙凤连连摆手,笑得几乎要喘不过来气:“你从没听说过么?民间有个传说,说的就是有这么个屁画和尚啊!”
这下子梅若芹反而愣住了:“真有?”
“真有!”王熙凤一边擦笑出来的眼泪,一边点头,“就去年,我有一回在外头逛累了,在茶楼吃茶,听见楼下茶博士逗客人笑的。
“我还记得呢。那茶楼叫清香茶楼,就开在鼓楼大街,南头!”
梅若芹沉默下去。
王熙凤好奇地凑过去:“怎么了?”
“这若是两个孩子自己想出来的,那便是童趣,是姐弟情深,极好极好的。可若是稗官野史中提到过的,他们只是照搬过来,那就是照葫芦画瓢,是抄袭了。”
梅若芹微微蹙起了眉,“这样的民间笑话,连我都不知道。遑论太子?
“可若是太子觉得有趣,明儿进宫拿去告诉皇上。皇上估摸着也未必知道,后儿觉得有趣,拿去告诉朝臣。
“这可不要被人笑话么?”
王熙凤傻眼:“啊?!”
“你少给我打马虎眼!”梅若芹瞪她,“我才不信你没想到这一层!我今儿叫你来,原本是没抱什么希望的——
“太子连召了你两回侍奉晚膳,这就说明他眼里有你。
“以你这丫头鬼精鬼精的性子,你肯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真跑来跟我玩笑,我还吓了一跳呢。
“如今你这半真半假的,连证据出处都告诉了出来,不就是让我去提醒太子,莫要去陛下跟前出丑么?”
说着便忍不住上手捏她的脸,咬牙道,“小东西,又跟我使心眼儿!”
王熙凤嘻嘻地笑着躲,又抓了梅若芹的两只手都摁住,在她耳边轻声道:“若说郡主身边还有李庶人留下的李家奴才,能告诉郡主这等民间野话,倒也罢了。
“可太子妃把人独个儿接进了承恩殿,李家的人通了天只怕也进不去。
“那郡主这笑话儿是从何而知的?
“姐姐跟太子说,不要查问,查问不出来的,反而令太子妃尴尬。
“不如就当个孩子们之间的笑话儿,爹娘哈哈一笑,日后留着给他们姐弟情谊上添一笔,就很好。
“只是万万不要当了笑话儿跟旁人说。”
梅若芹微微颔首,记在心上。
两姐妹又挤在一起,把近日的新鲜事儿都交流了一回,待说起耿承徽的寿桃,两人顿时相对苦笑。
“耿姐姐的小点心一向做得甜而不腻、入口即化、清香宜人、格外好吃,怎么这回要做上去的寿桃,这样……难吃?”王熙凤十分抱怨。
梅若芹叹口气,又悄声道:“她这寿桃是要经太子妃娘娘的手送上去的。她若做得好吃了,那太子妃送上去了,算谁的?
“而且,果然特别好吃,太子妃送上去的,到底是不是她做的,谁又能说得清?
“可她在宜秋宫每天就琢磨吃食,谁都知道。
“所以,她做了,但是手艺一般,这样的情况,就最合适。”
王熙凤恍然大悟:“这个我还真没想到。吃了两天的那东西,我都快急了。
“今儿下晌逼着孟姑姑写了个宫里寿桃的方子,打算让耿姐姐照着做呢。
“看来,倒是我画蛇添足了。”
梅若芹笑着又伸手捏她的脸:“哎哟哟!可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瞧瞧,这么一会子,你这嘴里可蹦了不少成语出来了!
“这是背着我们读了多少书啊?我的王承徽?!”
王熙凤红了脸,钻到她怀里撒娇。
两姐妹笑闹一回。
声音略大了些,梅染便在外咳嗽。
两个人又忙捂住了嘴,吃吃地再笑一会儿,看看天将三更了,王熙凤这才告辞,又偷偷地翻窗回去了。
第二天上午,太子散朝刚回来,庆海便面色怪异地禀报:“梅良媛送了晨起才画的一幅秋桂图来,请太子品鉴。”
太子挑了眉,拿了画看时,虽然画得不错,却也未见有多好。沉吟片刻,道:“走,去一趟宜秋宫。”
如愿等来太子的梅若芹跟他寒暄一时,关切了康健,又展示了自己即将献给皇帝的万寿贡礼:一套粉紫双色的水晶围棋棋子。
最后才提到头一天的事情。挑挑拣拣地说了从王熙凤那里听来的民间野话,又掩袖笑道:“两个孩子倒是碰得巧,灵慧机敏的,偶合了这传说呢!
“日后长大成人,说不得此事还得成了姐弟两个最厚密的童年情谊呢!
“太子和太子妃好福气,有这样一双相亲相爱的儿女,可要省多少心呢!”
太子越听笑容越淡,最后却沉默了下去。
梅若芹有些担心地轻轻碰了碰他:“太子爷,妾身,说错了什么吗?”
太子惊觉,轻轻扯一扯嘴角:“不曾。只是孤忽然想起来有一件事急着处置。你有心了。
“午膳你吃什么?到时候给孤往丽正殿送一份吧!就当是,孤陪着你吃了饭了。”
梅若芹红着脸低头:“还是别了。妾这几天都跟着耿承徽吃她做的那寿桃呢。妾觉得,太子最近忙碌,还是多吃些清淡平和的菜蔬比较好。”
说到这个,太子满脸的一言难尽:“她那寿桃啊……咳,孝心可嘉。”
抬腿走了。
梅若芹含笑相送。
进了丽正殿,坐定了,太子开始发呆。
庆海偷眼看看他那张面无表情的脸,自己琢磨了一会儿,才低声道:“梅良媛倒是聪明,知道及时禀报太子……”
“及时?呵!”太子冷笑,“这种野话,她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她从哪里知道去?
“这分明是王氏在外头听说过,所以昨晚特地告诉了她,让她今天劝我,不要出去丢人的!”
庆海深深地低了头。
——今天永宁驸马去的早,太子跟他一起等上朝的时候,已经把这件事当笑话说给驸马听过了!
第82章 秋雷
“好在,这是孩子们的私密事。陶哥儿又是我长子。想来妹夫应该不会那么没分寸。”
过了一时,太子自己宽慰了自己一句。
然而又过一时,太子又恼怒起来,“这王氏也是太过鸡贼!她既然知道了,为何昨夜不肯早些直接告诉孤?!”
庆海苦笑,没做声。
提醒了,就得说清楚消息来源。
宜秋东殿还封着呢,她的消息来源岂能直接坦白给太子?
坦白给太子,岂不就等于告诉了太子妃?!
那她还能有了好?
但太子此刻已经成功迁怒,自是立即便想到了这一层,冷哼一声道:“你去,把夏守忠打上几鞭子!”
庆海为难地看了太子一眼:“殿下,未必是守忠啊!”
“那还能是谁?!”太子一拍桌子,怒道,“总不可能是孟繁霜吧?更何况,王氏显然昨晚跟梅若芹见面了!她们是怎么见的面?守忠为何不报?!
“难道他还不该打?!”
庆海叹了口气,欠身道:“殿下,守忠就算想报,也得等一早。这不今晨到现在,还没那个空儿嘛!”
“你倒是肯替他说话!”太子阴恻恻看着庆海,“怎么?就在孤的眼皮子底下,你们还结上党了?!”
庆海吓得噗通一声便跪了下去,哭喊起来:“奴才要做出那等事,立时三刻便被雷劈死!”
话音未落,外头不知何时暗下来的天空中,忽然便是一个雷!
整个东宫都吓了一大跳!
接着又是一道闪电!
一阵秋雨绵绵沙沙地,跟着落了下来!
太子瞪了庆海一眼,忙下了座,走到殿门边,皱起了眉头:“今儿,秋分吧?”
庆海也带了一丝担忧抬头:“昨儿。昨儿是秋分。”
“雷打秋分后,遍地是新坟……”太子喃喃一句,叹了口气,“你传话给钦天监,让他们预备着,明儿上朝,父皇必问的。”
庆海答应了一声,又安慰太子:“今年秋老虎,热得晚,想来哪怕秋分之后,偶有雷雨,也属常事。”
“且看看吧。若是这雨不停,那今年秋收可就麻烦了。”太子再也无心后宅里头那些琐事,转而眉心紧锁,担忧起了国事。
转回高台上坐定,神情肃然:“传左庶子立即过来!并传户部、兵部和工部午后过来,跟他们说,不要等着父皇问下来再慌慌张张地胡乱搪塞,该预备什么,赶紧预备!”
庆海答应着,转身捉着袍子的前襟,飞跑了出去。
太子这里自己铺开空白纸张,提笔蘸墨,文不加点,开始预备万一减产、可能引起的天灾人祸的各种对策。
待到梅若芹忍着笑把那荷叶图说了出来,王熙凤眼珠儿一转,噗嗤一声便笑倒了:“我猜着了!这必是陶哥儿用他那胖乎乎的小屁股印上去的!”
“你这促狭鬼!你从哪里知道的?快说!”梅若芹也笑得腮上发酸,伏在枕上香肩抖个不停!
王熙凤连连摆手,笑得几乎要喘不过来气:“你从没听说过么?民间有个传说,说的就是有这么个屁画和尚啊!”
这下子梅若芹反而愣住了:“真有?”
“真有!”王熙凤一边擦笑出来的眼泪,一边点头,“就去年,我有一回在外头逛累了,在茶楼吃茶,听见楼下茶博士逗客人笑的。
“我还记得呢。那茶楼叫清香茶楼,就开在鼓楼大街,南头!”
梅若芹沉默下去。
王熙凤好奇地凑过去:“怎么了?”
“这若是两个孩子自己想出来的,那便是童趣,是姐弟情深,极好极好的。可若是稗官野史中提到过的,他们只是照搬过来,那就是照葫芦画瓢,是抄袭了。”
梅若芹微微蹙起了眉,“这样的民间笑话,连我都不知道。遑论太子?
“可若是太子觉得有趣,明儿进宫拿去告诉皇上。皇上估摸着也未必知道,后儿觉得有趣,拿去告诉朝臣。
“这可不要被人笑话么?”
王熙凤傻眼:“啊?!”
“你少给我打马虎眼!”梅若芹瞪她,“我才不信你没想到这一层!我今儿叫你来,原本是没抱什么希望的——
“太子连召了你两回侍奉晚膳,这就说明他眼里有你。
“以你这丫头鬼精鬼精的性子,你肯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真跑来跟我玩笑,我还吓了一跳呢。
“如今你这半真半假的,连证据出处都告诉了出来,不就是让我去提醒太子,莫要去陛下跟前出丑么?”
说着便忍不住上手捏她的脸,咬牙道,“小东西,又跟我使心眼儿!”
王熙凤嘻嘻地笑着躲,又抓了梅若芹的两只手都摁住,在她耳边轻声道:“若说郡主身边还有李庶人留下的李家奴才,能告诉郡主这等民间野话,倒也罢了。
“可太子妃把人独个儿接进了承恩殿,李家的人通了天只怕也进不去。
“那郡主这笑话儿是从何而知的?
“姐姐跟太子说,不要查问,查问不出来的,反而令太子妃尴尬。
“不如就当个孩子们之间的笑话儿,爹娘哈哈一笑,日后留着给他们姐弟情谊上添一笔,就很好。
“只是万万不要当了笑话儿跟旁人说。”
梅若芹微微颔首,记在心上。
两姐妹又挤在一起,把近日的新鲜事儿都交流了一回,待说起耿承徽的寿桃,两人顿时相对苦笑。
“耿姐姐的小点心一向做得甜而不腻、入口即化、清香宜人、格外好吃,怎么这回要做上去的寿桃,这样……难吃?”王熙凤十分抱怨。
梅若芹叹口气,又悄声道:“她这寿桃是要经太子妃娘娘的手送上去的。她若做得好吃了,那太子妃送上去了,算谁的?
“而且,果然特别好吃,太子妃送上去的,到底是不是她做的,谁又能说得清?
“可她在宜秋宫每天就琢磨吃食,谁都知道。
“所以,她做了,但是手艺一般,这样的情况,就最合适。”
王熙凤恍然大悟:“这个我还真没想到。吃了两天的那东西,我都快急了。
“今儿下晌逼着孟姑姑写了个宫里寿桃的方子,打算让耿姐姐照着做呢。
“看来,倒是我画蛇添足了。”
梅若芹笑着又伸手捏她的脸:“哎哟哟!可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瞧瞧,这么一会子,你这嘴里可蹦了不少成语出来了!
“这是背着我们读了多少书啊?我的王承徽?!”
王熙凤红了脸,钻到她怀里撒娇。
两姐妹笑闹一回。
声音略大了些,梅染便在外咳嗽。
两个人又忙捂住了嘴,吃吃地再笑一会儿,看看天将三更了,王熙凤这才告辞,又偷偷地翻窗回去了。
第二天上午,太子散朝刚回来,庆海便面色怪异地禀报:“梅良媛送了晨起才画的一幅秋桂图来,请太子品鉴。”
太子挑了眉,拿了画看时,虽然画得不错,却也未见有多好。沉吟片刻,道:“走,去一趟宜秋宫。”
如愿等来太子的梅若芹跟他寒暄一时,关切了康健,又展示了自己即将献给皇帝的万寿贡礼:一套粉紫双色的水晶围棋棋子。
最后才提到头一天的事情。挑挑拣拣地说了从王熙凤那里听来的民间野话,又掩袖笑道:“两个孩子倒是碰得巧,灵慧机敏的,偶合了这传说呢!
“日后长大成人,说不得此事还得成了姐弟两个最厚密的童年情谊呢!
“太子和太子妃好福气,有这样一双相亲相爱的儿女,可要省多少心呢!”
太子越听笑容越淡,最后却沉默了下去。
梅若芹有些担心地轻轻碰了碰他:“太子爷,妾身,说错了什么吗?”
太子惊觉,轻轻扯一扯嘴角:“不曾。只是孤忽然想起来有一件事急着处置。你有心了。
“午膳你吃什么?到时候给孤往丽正殿送一份吧!就当是,孤陪着你吃了饭了。”
梅若芹红着脸低头:“还是别了。妾这几天都跟着耿承徽吃她做的那寿桃呢。妾觉得,太子最近忙碌,还是多吃些清淡平和的菜蔬比较好。”
说到这个,太子满脸的一言难尽:“她那寿桃啊……咳,孝心可嘉。”
抬腿走了。
梅若芹含笑相送。
进了丽正殿,坐定了,太子开始发呆。
庆海偷眼看看他那张面无表情的脸,自己琢磨了一会儿,才低声道:“梅良媛倒是聪明,知道及时禀报太子……”
“及时?呵!”太子冷笑,“这种野话,她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她从哪里知道去?
“这分明是王氏在外头听说过,所以昨晚特地告诉了她,让她今天劝我,不要出去丢人的!”
庆海深深地低了头。
——今天永宁驸马去的早,太子跟他一起等上朝的时候,已经把这件事当笑话说给驸马听过了!
第82章 秋雷
“好在,这是孩子们的私密事。陶哥儿又是我长子。想来妹夫应该不会那么没分寸。”
过了一时,太子自己宽慰了自己一句。
然而又过一时,太子又恼怒起来,“这王氏也是太过鸡贼!她既然知道了,为何昨夜不肯早些直接告诉孤?!”
庆海苦笑,没做声。
提醒了,就得说清楚消息来源。
宜秋东殿还封着呢,她的消息来源岂能直接坦白给太子?
坦白给太子,岂不就等于告诉了太子妃?!
那她还能有了好?
但太子此刻已经成功迁怒,自是立即便想到了这一层,冷哼一声道:“你去,把夏守忠打上几鞭子!”
庆海为难地看了太子一眼:“殿下,未必是守忠啊!”
“那还能是谁?!”太子一拍桌子,怒道,“总不可能是孟繁霜吧?更何况,王氏显然昨晚跟梅若芹见面了!她们是怎么见的面?守忠为何不报?!
“难道他还不该打?!”
庆海叹了口气,欠身道:“殿下,守忠就算想报,也得等一早。这不今晨到现在,还没那个空儿嘛!”
“你倒是肯替他说话!”太子阴恻恻看着庆海,“怎么?就在孤的眼皮子底下,你们还结上党了?!”
庆海吓得噗通一声便跪了下去,哭喊起来:“奴才要做出那等事,立时三刻便被雷劈死!”
话音未落,外头不知何时暗下来的天空中,忽然便是一个雷!
整个东宫都吓了一大跳!
接着又是一道闪电!
一阵秋雨绵绵沙沙地,跟着落了下来!
太子瞪了庆海一眼,忙下了座,走到殿门边,皱起了眉头:“今儿,秋分吧?”
庆海也带了一丝担忧抬头:“昨儿。昨儿是秋分。”
“雷打秋分后,遍地是新坟……”太子喃喃一句,叹了口气,“你传话给钦天监,让他们预备着,明儿上朝,父皇必问的。”
庆海答应了一声,又安慰太子:“今年秋老虎,热得晚,想来哪怕秋分之后,偶有雷雨,也属常事。”
“且看看吧。若是这雨不停,那今年秋收可就麻烦了。”太子再也无心后宅里头那些琐事,转而眉心紧锁,担忧起了国事。
转回高台上坐定,神情肃然:“传左庶子立即过来!并传户部、兵部和工部午后过来,跟他们说,不要等着父皇问下来再慌慌张张地胡乱搪塞,该预备什么,赶紧预备!”
庆海答应着,转身捉着袍子的前襟,飞跑了出去。
太子这里自己铺开空白纸张,提笔蘸墨,文不加点,开始预备万一减产、可能引起的天灾人祸的各种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