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她抬手欲召回五光石,却见杨戬抬眼望来,手中一拢,所有五光石皆被他攥在掌中,根本召不回来。
邓婵玉大惊,她练了这么多年,还从没见过五光石不听她使唤的时候,这人额上有疤,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杨戬来着?不是说他也进了九曲黄河阵,被削了三花五气吗?怎么还这么厉害?那五光石可是她的家传法宝,独门绝技,绝不可落入他人之手!思及此,邓婵玉也顾不得这人修为深浅了,直接提刀跃马来夺。
杨戬看了哮天犬一眼,哮天犬立刻大叫一声,冲了上去。
邓婵玉哪里和这么灵巧的狗斗过,直接被哮天犬在颈上咬了一口,鲜血淋漓,痛不欲生,大败回营。
杨戬得了胜,带着哮天犬回了城楼,却也没什么喜色。
哪吒伸着脑袋想来扒拉他的手,将那五光石看个明白,杨戬却将手一*背,道:“我先走了。”
哪吒还想再说什么,看见他的脸色,又默默闭上了嘴,目送他径自离开。
殷商军营,军医为邓婵玉包扎伤口,邓婵玉疼痛难忍,呜咽不绝。
邓九公捂着自己的伤臂,看女儿如此受罪,心疼不已。
正逢土行孙督粮回营,听闻邓家父女双双战败,立刻来见邓九公:“末将有丹药,请将军及小姐服用,可立时止痛。”
邓九公命人取了药,用水化开,自己和邓婵玉各自服下,果然立竿见影,疗效奇佳。
邓九公总算是高兴了一回,看土行孙这矮小身材也顺眼起来。想到他还是帝辛亲自派来的人,便问道:“今日我等与西岐交锋,屡战屡败,军心难免浮动。不知道长可有良策,以振我军士气?”
土行孙笑道:“若是邓将军早派末将上阵,如今定已收服西岐多时了。”
邓九公:“敢问道长有何战术?”
“无甚战术,末将一人便可。”
邓九公一噎,心道这矮子好大的口气,但转念一想,既然是帝辛举荐,说不定他真有几分本事呢?更何况他说一人即可,即便是失败了,也连累不到军中,不如便让他一试。
于是邓九公道:“道长有此本领,真乃我大商之福也!敬道长一杯,望道长明日旗开得胜,重振我大商旗鼓!”
土行孙哈哈大笑:“必不让将军失望!”
宴饮过后,土行孙离帐,邓婵玉从里帐走出来,看着邓九公皱眉道:“父亲,你真让他去吗?”
邓九公:“他既口出狂言,我岂有不依之理?他若顺利,那是最好,他若战败,那也是他道行浅薄,绝非我埋没人才。”
邓婵玉撇了撇嘴。
邓九公:“你不喜欢他?”
“瞧着不像个正经人。”邓婵玉说,“长得矮也就罢了,对面那哪吒也没比他高多少,可哪吒虽然可恶,但瞧着总比土行孙正经些。”
邓九公:“这些话你与我说说也就罢了,往后就放心里,切不可对外人道。毕竟人家是大王亲派,你还用了人家的药,承了人家的情。”
邓婵玉勉强嗯了一声,心想这土行孙不知天高地厚,正好让他去西岐那里碰碰硬茬,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在他们邓家的地盘耍风头。
可她万万没想到,她第二天躺在营帐里养伤,压根没去观战,就听人接二连三地来报:“小姐,土行孙道长方才生擒了对面哪吒,已将他捆着送去将军帐中了!”
“小姐,土行孙道长又生擒了对面黄天化,也捆去将军帐中了!”
邓婵玉听得惊坐而起:“什么?他怎么做到的?”
这两个人昨天她也交过手,必须得承认,若不是有五光石,她恐怕战胜不了他们。这土行孙到底哪来的本事?他不是擅长遁地吗?难不成是把人拉到地底下去打的?
“属下也没看清,就见他们打着打着,一道金光闪过,土行孙道长凭空就把对面的人给绑起来了!”
还有这种事?
邓婵玉问:“那现在呢?对面又派谁应战了?”
“对面不肯应战了。”下属回答,“任凭土行孙道长如何叫阵,也紧闭城门,不再理会了。”
“那个杨戬也没出来?”
“没出来。”
邓婵玉不由翘起嘴角,哼笑一声。虽然心里仍对土行孙抱有怀疑,但看西岐吃瘪,她心中还是很痛快的。
“走,随我去父亲帐中瞧瞧那两个刚来的俘虏。”她心情大好,立刻收拾起身,背着手往邓九公帐中走去。
第53章
与殷商军营的喜气洋洋相比,西岐城楼上的气氛要凝重不少。
“你们可都看清楚了?那土行孙用的究竟是何物?”姜子牙问众人。
雷震子挠头:“就看见是个什么绳子,离得远,看不太清楚。”
黄飞虎担忧自己的儿子,不由急道:“这个土行孙我闻所未闻,不是殷商的臣子,看起来是个修道的,不知怎么为邓家所用!那绳子定是什么法宝,都不用人动手,它自己就捆上去了,挣都挣不开!”
姜子牙望向杨戬:“你觉得呢?”
杨戬依旧是那一副冷淡样子,只是这次,他的语气略微慎重了些:“弟子瞧着那绳,有些眼熟。”
姜子牙:“这种时候,有话直说便可。”
杨戬道:“像是惧留孙师伯的捆仙绳。”
“惧留孙?”姜子牙愕然,“怎会是师兄之物?他才从九曲黄河阵中脱身回去休养,总不可能突然要来害我等吧!”
杨戬:“弟子与师伯不熟,或许是记错了。”
姜子牙皱眉,定定地看了杨戬一会儿,摇了摇头:“不,我信你。既然你说那是师兄的捆仙绳,那说不定是因为什么缘故,才落到了土行孙手里。时间紧迫,不如便由……”他看向雷震子,“不如便由你去夹龙山飞云洞一趟,问问师兄吧。”
雷震子:“啊?弟子吗?那,那也行吧……”
“还是弟子去吧。”杨戬打断他,“如今哪吒和黄师弟被俘,那土行孙可能还会来战,需得有人应对。雷师弟有风雷二翅,土行孙离得远,不好对雷师弟下手,雷师弟便大有可为。至于弟子……”他顿了顿,“弟子如今不好妄与人动手,这等问话之事,由弟子去最合适。”
姜子牙表情有些复杂。
杨戬知道姜子牙在想什么。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去做这种跑腿小事了,上一次,就是姜子牙担心他状态不好,不让他留下破阵,让他去借定风珠,才发生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如今相似事件再次上演,姜子牙选择让他留下,由雷震子去跑腿,可这一次,他却自己拒绝了。
扪心自问,杨戬并不想离开西岐。他白日里与同门共商军机,夜里都宿在小九房间,大家早已默契不谈。
她是他的心魔,玉鼎真人曾告诉他,倘若有朝一日他能破除心魔,释怀重生,那便是他勘悟大道的时候。
如果说勘悟大道就代表他要放下过去,心如止水,那他不愿。
可心里同时还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如果小九泉下有知,她亦不会希望他永远被困在这里,走不出去。
他不可能一辈子留在西岐,留在相府。
不如出去走走,散散心境。他们曾说好的,等到封神结束,他们就一起去过逍遥自在的生活。如今她不在了,可他还得替她一起活下去。
姜子牙默然片刻,道:“你可以吗?”
杨戬:“弟子虽不好动武,但驾云御风之术,未受影响。”
姜子牙长叹一声:“那便辛苦你了。”
时间紧迫,杨戬带着哮天犬当即启程,前往夹龙山。
正如他所说,他与惧留孙并不十分相熟,也鲜少去到夹龙山。但总算方向并未出错,他顺利抵达夹龙山,入了飞云洞。
惧留孙上次被削了三花五气,如今正在洞中休养,见杨戬前来,十分吃惊。
杨戬开门见山:“弟子前来,是有要事要询问师伯。不知师伯的捆仙绳可在身边?又可认识土行孙此人?”
惧留孙一愣:“你怎知我捆仙绳丢了?前些日子寻找不得,还以为是我记错了地方,误放在了别处。至于土行孙,此人是我门下弟子,只是性情顽劣,屡教不改,我耻于示人,不曾引见你等相识。怎么,莫非是他偷了我的捆仙绳么?你遇到他了?”
杨戬脸色微冷:“闻太师战死后,帝辛派了邓九公征伐西岐,那土行孙便在邓九公麾下做事,还用捆仙绳捆了哪吒与黄天化师弟带回殷商军营。弟子今日便是特来询问师伯此事。”
惧留孙大惊失色:“竟有此事?我回山见他不在,还以为是溜下山玩耍去了,谁知他竟如此胆大包天,害我不浅!”
杨戬:“既然并非师伯授意,还请师伯速速随弟子回西岐处理此事。”
惧留孙迅速起身,道:“此等逆徒我非亲手收拾不可,我这便动身,你不必着急。”见杨戬微怔,反应过来,补充了一句,“上次师尊将我等救出九曲黄河阵,后授予我等金仙纵地金光法,比驾云御风更为迅捷。”
邓婵玉大惊,她练了这么多年,还从没见过五光石不听她使唤的时候,这人额上有疤,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杨戬来着?不是说他也进了九曲黄河阵,被削了三花五气吗?怎么还这么厉害?那五光石可是她的家传法宝,独门绝技,绝不可落入他人之手!思及此,邓婵玉也顾不得这人修为深浅了,直接提刀跃马来夺。
杨戬看了哮天犬一眼,哮天犬立刻大叫一声,冲了上去。
邓婵玉哪里和这么灵巧的狗斗过,直接被哮天犬在颈上咬了一口,鲜血淋漓,痛不欲生,大败回营。
杨戬得了胜,带着哮天犬回了城楼,却也没什么喜色。
哪吒伸着脑袋想来扒拉他的手,将那五光石看个明白,杨戬却将手一*背,道:“我先走了。”
哪吒还想再说什么,看见他的脸色,又默默闭上了嘴,目送他径自离开。
殷商军营,军医为邓婵玉包扎伤口,邓婵玉疼痛难忍,呜咽不绝。
邓九公捂着自己的伤臂,看女儿如此受罪,心疼不已。
正逢土行孙督粮回营,听闻邓家父女双双战败,立刻来见邓九公:“末将有丹药,请将军及小姐服用,可立时止痛。”
邓九公命人取了药,用水化开,自己和邓婵玉各自服下,果然立竿见影,疗效奇佳。
邓九公总算是高兴了一回,看土行孙这矮小身材也顺眼起来。想到他还是帝辛亲自派来的人,便问道:“今日我等与西岐交锋,屡战屡败,军心难免浮动。不知道长可有良策,以振我军士气?”
土行孙笑道:“若是邓将军早派末将上阵,如今定已收服西岐多时了。”
邓九公:“敢问道长有何战术?”
“无甚战术,末将一人便可。”
邓九公一噎,心道这矮子好大的口气,但转念一想,既然是帝辛举荐,说不定他真有几分本事呢?更何况他说一人即可,即便是失败了,也连累不到军中,不如便让他一试。
于是邓九公道:“道长有此本领,真乃我大商之福也!敬道长一杯,望道长明日旗开得胜,重振我大商旗鼓!”
土行孙哈哈大笑:“必不让将军失望!”
宴饮过后,土行孙离帐,邓婵玉从里帐走出来,看着邓九公皱眉道:“父亲,你真让他去吗?”
邓九公:“他既口出狂言,我岂有不依之理?他若顺利,那是最好,他若战败,那也是他道行浅薄,绝非我埋没人才。”
邓婵玉撇了撇嘴。
邓九公:“你不喜欢他?”
“瞧着不像个正经人。”邓婵玉说,“长得矮也就罢了,对面那哪吒也没比他高多少,可哪吒虽然可恶,但瞧着总比土行孙正经些。”
邓九公:“这些话你与我说说也就罢了,往后就放心里,切不可对外人道。毕竟人家是大王亲派,你还用了人家的药,承了人家的情。”
邓婵玉勉强嗯了一声,心想这土行孙不知天高地厚,正好让他去西岐那里碰碰硬茬,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在他们邓家的地盘耍风头。
可她万万没想到,她第二天躺在营帐里养伤,压根没去观战,就听人接二连三地来报:“小姐,土行孙道长方才生擒了对面哪吒,已将他捆着送去将军帐中了!”
“小姐,土行孙道长又生擒了对面黄天化,也捆去将军帐中了!”
邓婵玉听得惊坐而起:“什么?他怎么做到的?”
这两个人昨天她也交过手,必须得承认,若不是有五光石,她恐怕战胜不了他们。这土行孙到底哪来的本事?他不是擅长遁地吗?难不成是把人拉到地底下去打的?
“属下也没看清,就见他们打着打着,一道金光闪过,土行孙道长凭空就把对面的人给绑起来了!”
还有这种事?
邓婵玉问:“那现在呢?对面又派谁应战了?”
“对面不肯应战了。”下属回答,“任凭土行孙道长如何叫阵,也紧闭城门,不再理会了。”
“那个杨戬也没出来?”
“没出来。”
邓婵玉不由翘起嘴角,哼笑一声。虽然心里仍对土行孙抱有怀疑,但看西岐吃瘪,她心中还是很痛快的。
“走,随我去父亲帐中瞧瞧那两个刚来的俘虏。”她心情大好,立刻收拾起身,背着手往邓九公帐中走去。
第53章
与殷商军营的喜气洋洋相比,西岐城楼上的气氛要凝重不少。
“你们可都看清楚了?那土行孙用的究竟是何物?”姜子牙问众人。
雷震子挠头:“就看见是个什么绳子,离得远,看不太清楚。”
黄飞虎担忧自己的儿子,不由急道:“这个土行孙我闻所未闻,不是殷商的臣子,看起来是个修道的,不知怎么为邓家所用!那绳子定是什么法宝,都不用人动手,它自己就捆上去了,挣都挣不开!”
姜子牙望向杨戬:“你觉得呢?”
杨戬依旧是那一副冷淡样子,只是这次,他的语气略微慎重了些:“弟子瞧着那绳,有些眼熟。”
姜子牙:“这种时候,有话直说便可。”
杨戬道:“像是惧留孙师伯的捆仙绳。”
“惧留孙?”姜子牙愕然,“怎会是师兄之物?他才从九曲黄河阵中脱身回去休养,总不可能突然要来害我等吧!”
杨戬:“弟子与师伯不熟,或许是记错了。”
姜子牙皱眉,定定地看了杨戬一会儿,摇了摇头:“不,我信你。既然你说那是师兄的捆仙绳,那说不定是因为什么缘故,才落到了土行孙手里。时间紧迫,不如便由……”他看向雷震子,“不如便由你去夹龙山飞云洞一趟,问问师兄吧。”
雷震子:“啊?弟子吗?那,那也行吧……”
“还是弟子去吧。”杨戬打断他,“如今哪吒和黄师弟被俘,那土行孙可能还会来战,需得有人应对。雷师弟有风雷二翅,土行孙离得远,不好对雷师弟下手,雷师弟便大有可为。至于弟子……”他顿了顿,“弟子如今不好妄与人动手,这等问话之事,由弟子去最合适。”
姜子牙表情有些复杂。
杨戬知道姜子牙在想什么。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去做这种跑腿小事了,上一次,就是姜子牙担心他状态不好,不让他留下破阵,让他去借定风珠,才发生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如今相似事件再次上演,姜子牙选择让他留下,由雷震子去跑腿,可这一次,他却自己拒绝了。
扪心自问,杨戬并不想离开西岐。他白日里与同门共商军机,夜里都宿在小九房间,大家早已默契不谈。
她是他的心魔,玉鼎真人曾告诉他,倘若有朝一日他能破除心魔,释怀重生,那便是他勘悟大道的时候。
如果说勘悟大道就代表他要放下过去,心如止水,那他不愿。
可心里同时还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如果小九泉下有知,她亦不会希望他永远被困在这里,走不出去。
他不可能一辈子留在西岐,留在相府。
不如出去走走,散散心境。他们曾说好的,等到封神结束,他们就一起去过逍遥自在的生活。如今她不在了,可他还得替她一起活下去。
姜子牙默然片刻,道:“你可以吗?”
杨戬:“弟子虽不好动武,但驾云御风之术,未受影响。”
姜子牙长叹一声:“那便辛苦你了。”
时间紧迫,杨戬带着哮天犬当即启程,前往夹龙山。
正如他所说,他与惧留孙并不十分相熟,也鲜少去到夹龙山。但总算方向并未出错,他顺利抵达夹龙山,入了飞云洞。
惧留孙上次被削了三花五气,如今正在洞中休养,见杨戬前来,十分吃惊。
杨戬开门见山:“弟子前来,是有要事要询问师伯。不知师伯的捆仙绳可在身边?又可认识土行孙此人?”
惧留孙一愣:“你怎知我捆仙绳丢了?前些日子寻找不得,还以为是我记错了地方,误放在了别处。至于土行孙,此人是我门下弟子,只是性情顽劣,屡教不改,我耻于示人,不曾引见你等相识。怎么,莫非是他偷了我的捆仙绳么?你遇到他了?”
杨戬脸色微冷:“闻太师战死后,帝辛派了邓九公征伐西岐,那土行孙便在邓九公麾下做事,还用捆仙绳捆了哪吒与黄天化师弟带回殷商军营。弟子今日便是特来询问师伯此事。”
惧留孙大惊失色:“竟有此事?我回山见他不在,还以为是溜下山玩耍去了,谁知他竟如此胆大包天,害我不浅!”
杨戬:“既然并非师伯授意,还请师伯速速随弟子回西岐处理此事。”
惧留孙迅速起身,道:“此等逆徒我非亲手收拾不可,我这便动身,你不必着急。”见杨戬微怔,反应过来,补充了一句,“上次师尊将我等救出九曲黄河阵,后授予我等金仙纵地金光法,比驾云御风更为迅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