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皇帝来了,众人行礼。
太医跪在皇帝身前,说着“已经太迟了……”的告罪话语。
外庭,十三爷清秀的脸上痕迹未干,他呆呆坐着,双眼空洞。
等看见四哥和他身后的小侄女,才突然站起了身:“我、我该去神龟殿,为额涅多多祈福……”
【不应该啊,我不是留下了提醒。】
【永寿宫、永和宫都留了的……敏嫔娘娘不是还答应得好好的。】
【怎么可能一场小小的风寒就夺了她的性命……】
十三爷听见了,再顾不得心声的忌讳,掩面放声哭泣:“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有照看好额涅,没有让她好好吃药……”
一旁的贴身太监拦住小主子:“爷,您可不能再哭了,两位小公主还在等着你,你且得支棱起来!”
廊下煮药的奶嬷嬷也在抹泪:“是啊,十三爷,这事要怪只能是我们这些做奴才的,没能劝住娘娘。”
“她看着外表柔弱,可素来内里最是好强。先前贵妃娘娘殡天之后,她就强撑着继续料理宫务,从不喊一声苦,叫一声累。”
“打小她就是这个性子,好忍执拗,做什么都想同自己的身子搏上一搏,不到极限她就不肯撒手。”
“也怪奴才们无能,否则她一位金尊玉贵的娘娘,哪里就能累着她。”
“这次八公主和十公主先后染了病,娘娘贴身照看了数十日,两个小的好了,她自个儿就倒下了。”
“偏偏也是硬扛着,不肯传太医,怕叫人认为永寿宫的风水有碍,一屋子的病人,不免晦气。”
“要不是真的撑不住了,娘娘定然不会叫十三爷你为她操心的……”
胤禛听了,若有所思。
甜甜却是一下明白了。
【原来是皇帝不在皇城里的缘故……】
【往常若是有天子在,敏嫔也不必怕什么晦气的说法。】
【只是这大半年的,宫里无人主事,若敏嫔一宫的人出事,闹到外头还不定谁能保得住,可不是得强撑!】
若是风寒传染性强,一屋子的人都病了,其实是常事。
可皇城里向来忌讳,若是有人盯着永寿宫不放,硬说成是旁的也是有的。
敏嫔诞育三位孩子,在后妃中都是少有,更何况她还能将两位公主养在身边。
这在寂寥深宫,是何等的福分!便是她向来安分守己,也难免有人眼红的。
她要是病了,无疑是给了旁人将公主们领走的机会。
之前大家更加看重皇子,可在福瑞小公主出生之后,又有草原上三公主、四公主掌了蒙古政权的消息传来,后妃们想着,有一位公主在膝下都是极好的。
敏嫔只是没想到,她忍过了这几个月,却是把自己的身子直接熬到了头。
否则皇城里太医传召而来,几碗药汤下去,又何至于此?
甜甜纵然留下了数道提醒,把该点的人都点了,可也拦不住章佳氏她轻视自己的病体。
【难怪后来的常务副皇帝十三爷……同样的病躯强撑,为新朝殚精竭虑,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自个儿身患鹤膝风,还没好全,就去南边亲自勘验河道,上水利绘图,又查验亏空、开了海禁……】
【敢情,这都是遗传自母亲敬敏皇贵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真正的一代贤王!】
雍郡王抚扳指的动作停了。
敬敏皇贵妃的封号,开海禁,便是鹤膝风的病,他都还听得懂。
……常务副皇帝,这又是个啥?
一更剃发降爵
第177章 剃发降爵
十三爷何等聪慧,自也是一下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他双拳紧握在身侧。
人生也总有哪怕早知道,却无法避免要面对的结局。
至于关于他自己的命运,后头那些预示,胤祥压根没往脑子里走。
“爷,娘娘唤您……”宫女凄声传唤。
胤禛父女俩知道,大抵是敏嫔回光返照之时。
胤祥飞身入内,扑在床前,听着额涅断断续续的嘱托:“你向来懂事,一直很好……”
“是额涅、无能,今后便要劳烦你照看好两位妹妹了……”
十三岁的孩子只能在床前,又是摇头又是点头,忍着眼泪不敢落下。
在场众人无不默默落泪。
康熙红着眼,敏嫔一连为他诞育一儿两女,自也是十分宠爱过的。
章佳氏薨逝。
皇帝追封其为敏妃,丧仪照妃制大办。
守灵之时,十三爷和两位妹妹跪在一起,眼泪都哭干了……默默无言。
礼毕,太子特意到他的身边安慰:“十三弟,节哀。”
“往后若有需要帮助的,尽管到毓庆宫找孤。”
兄弟之中,谁也比不得他自出生便丧母。
胤祥这些年已然成长,看得出又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好苗子。
多了这一个“丧母”的共同条件,不愁不能将他笼络在自己的身边。
况且,看看十阿哥就知道,康熙对失去了母亲的孩子,总是难免多加爱护一些的,他提前过来宽慰弟弟,自然会叫皇帝满意。
比起太子在人前的高调,同样丧母的十阿哥,则是悄悄私底下给弟弟送了不少东西。
钮祜禄氏的家底,自然是比父亲只是二等侍卫的章佳氏来得厚些。
胤珴主要送女孩子的用度,话没有多说,意思就是从此以后你的妹妹就是我的亲妹妹。
还引来了胤禟的好奇:“十弟,你最近怎么老喜欢拍那些女儿家的物件?”
“可是看上了哪家的千金小姐?”
胤珴没搭理他,还瞪了大咧咧的九哥一眼。
九阿哥难得被弟弟这么怒视,不明所以,但只是帮着多多搜罗了小东西,反正平日里他就会找这些物什送给可爱的福瑞小侄女。
至于胤禛更是别提,自从那日听见了女儿的心声,已经开始在民间搜寻会治疗鹤膝风的专业大夫。
最好把这个病提前预防上,开始不叫胤祥海鲜鱼类和酒一道吃,将他的贴身太监和嬷嬷拉来,耳提面命。
叫宫人们面面相觑,但也不敢不记。
伤心崩溃的胤祥,在照顾妹妹们的同时,仍是细细将哥哥们的关心一一记着。
只是不到百日,皇帝训斥了忍不住剃发的诚郡王,将其降为贝勒,府里自长史以下皆被惩处。
降了罪,骂了儿子的皇帝,之后自己出发去巡幸塞外。
胤祉自觉没脸,他一个受命祭祀过曲阜孔庙的皇子,又在礼部任职,历来最为守礼,谁知却做出了最为无礼之事,叫全城知晓,还因此被降了位分。
事发后,他一直称病在家,直到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才上朝进宫办事。
只是人在上书房的胤祥,一听说三贝勒终于出现了,顾不得其他,当下来到礼部把人堵住了。
六部官员见了,无不围观,更有人立刻去给雍郡王通风报信。
胤禛连忙撇下在议事的官员,赶了过来,看到胤祥只是抓着三哥,坐下来“喝茶”,心下不免松了一口气。
幸好,十三弟不是十四弟,没打起来!
另一边,人正好在慈宁宫,也收到消息的甜甜,立刻也飞奔过来。
她早就想知道,诚郡王到底是发什么疯,这个头发是一定非要在这个时候剃不可吗?
胤祉若是没在敏妃丧礼百日内剃头,便不会得罪十三爷,从此兄弟反目。
要知道未来的雍正,是无论何时何地永远站在十三爷这一边的,哪怕只是为了亲亲胤祥,也不可能对三哥慈眉善目。
更何况,他是三哥,比雍正年长。
在废太子、直郡王相继被圈禁后,是雍正唯一还能在外头活动的哥,占了一个法理的位置。
在雍正“得位不正”的谣言声中,这次的剃发,便成了三阿哥身上最好的处罚由头,从此他在雍正朝便无法分明了。
自己的母亲不受兄弟敬重,身后还要“受辱”,任是再乖巧懂事的胤祥也忍不下这一口气。
他今日过来,也是想看看,三哥到底是怎么个事。
只见他铁青着脸,短短数月就瘦削得见骨的身子,泡好了茶,端在三贝勒的面前:“三哥,好久不见,叫弟弟甚是想!念!”
胤祉自知理亏,只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可能拉不下这个脸来示弱。
他已经挨了这样大的罚,难道这件事就不能让它过去了吗?
胤祥作为弟弟,敏嫔也不过是后来的一个庶妃,在荣妃的面前且还得恭恭敬敬,还想要他如何?
胤祉不语,也不接茶,只是起身打算直接离去。
十三爷如何能应:“三哥,这是没有什么话想对弟弟说了吗?”
胤禛深吸一口气,上前想带走十三:“胤祥,你来得正好,四哥有一事,正想找你帮忙。”
胤祥乖乖任四哥将他拽起,只是仍不甘心:“三哥得闲许久,四哥不想也找三哥帮忙吗?”
太医跪在皇帝身前,说着“已经太迟了……”的告罪话语。
外庭,十三爷清秀的脸上痕迹未干,他呆呆坐着,双眼空洞。
等看见四哥和他身后的小侄女,才突然站起了身:“我、我该去神龟殿,为额涅多多祈福……”
【不应该啊,我不是留下了提醒。】
【永寿宫、永和宫都留了的……敏嫔娘娘不是还答应得好好的。】
【怎么可能一场小小的风寒就夺了她的性命……】
十三爷听见了,再顾不得心声的忌讳,掩面放声哭泣:“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有照看好额涅,没有让她好好吃药……”
一旁的贴身太监拦住小主子:“爷,您可不能再哭了,两位小公主还在等着你,你且得支棱起来!”
廊下煮药的奶嬷嬷也在抹泪:“是啊,十三爷,这事要怪只能是我们这些做奴才的,没能劝住娘娘。”
“她看着外表柔弱,可素来内里最是好强。先前贵妃娘娘殡天之后,她就强撑着继续料理宫务,从不喊一声苦,叫一声累。”
“打小她就是这个性子,好忍执拗,做什么都想同自己的身子搏上一搏,不到极限她就不肯撒手。”
“也怪奴才们无能,否则她一位金尊玉贵的娘娘,哪里就能累着她。”
“这次八公主和十公主先后染了病,娘娘贴身照看了数十日,两个小的好了,她自个儿就倒下了。”
“偏偏也是硬扛着,不肯传太医,怕叫人认为永寿宫的风水有碍,一屋子的病人,不免晦气。”
“要不是真的撑不住了,娘娘定然不会叫十三爷你为她操心的……”
胤禛听了,若有所思。
甜甜却是一下明白了。
【原来是皇帝不在皇城里的缘故……】
【往常若是有天子在,敏嫔也不必怕什么晦气的说法。】
【只是这大半年的,宫里无人主事,若敏嫔一宫的人出事,闹到外头还不定谁能保得住,可不是得强撑!】
若是风寒传染性强,一屋子的人都病了,其实是常事。
可皇城里向来忌讳,若是有人盯着永寿宫不放,硬说成是旁的也是有的。
敏嫔诞育三位孩子,在后妃中都是少有,更何况她还能将两位公主养在身边。
这在寂寥深宫,是何等的福分!便是她向来安分守己,也难免有人眼红的。
她要是病了,无疑是给了旁人将公主们领走的机会。
之前大家更加看重皇子,可在福瑞小公主出生之后,又有草原上三公主、四公主掌了蒙古政权的消息传来,后妃们想着,有一位公主在膝下都是极好的。
敏嫔只是没想到,她忍过了这几个月,却是把自己的身子直接熬到了头。
否则皇城里太医传召而来,几碗药汤下去,又何至于此?
甜甜纵然留下了数道提醒,把该点的人都点了,可也拦不住章佳氏她轻视自己的病体。
【难怪后来的常务副皇帝十三爷……同样的病躯强撑,为新朝殚精竭虑,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自个儿身患鹤膝风,还没好全,就去南边亲自勘验河道,上水利绘图,又查验亏空、开了海禁……】
【敢情,这都是遗传自母亲敬敏皇贵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真正的一代贤王!】
雍郡王抚扳指的动作停了。
敬敏皇贵妃的封号,开海禁,便是鹤膝风的病,他都还听得懂。
……常务副皇帝,这又是个啥?
一更剃发降爵
第177章 剃发降爵
十三爷何等聪慧,自也是一下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他双拳紧握在身侧。
人生也总有哪怕早知道,却无法避免要面对的结局。
至于关于他自己的命运,后头那些预示,胤祥压根没往脑子里走。
“爷,娘娘唤您……”宫女凄声传唤。
胤禛父女俩知道,大抵是敏嫔回光返照之时。
胤祥飞身入内,扑在床前,听着额涅断断续续的嘱托:“你向来懂事,一直很好……”
“是额涅、无能,今后便要劳烦你照看好两位妹妹了……”
十三岁的孩子只能在床前,又是摇头又是点头,忍着眼泪不敢落下。
在场众人无不默默落泪。
康熙红着眼,敏嫔一连为他诞育一儿两女,自也是十分宠爱过的。
章佳氏薨逝。
皇帝追封其为敏妃,丧仪照妃制大办。
守灵之时,十三爷和两位妹妹跪在一起,眼泪都哭干了……默默无言。
礼毕,太子特意到他的身边安慰:“十三弟,节哀。”
“往后若有需要帮助的,尽管到毓庆宫找孤。”
兄弟之中,谁也比不得他自出生便丧母。
胤祥这些年已然成长,看得出又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好苗子。
多了这一个“丧母”的共同条件,不愁不能将他笼络在自己的身边。
况且,看看十阿哥就知道,康熙对失去了母亲的孩子,总是难免多加爱护一些的,他提前过来宽慰弟弟,自然会叫皇帝满意。
比起太子在人前的高调,同样丧母的十阿哥,则是悄悄私底下给弟弟送了不少东西。
钮祜禄氏的家底,自然是比父亲只是二等侍卫的章佳氏来得厚些。
胤珴主要送女孩子的用度,话没有多说,意思就是从此以后你的妹妹就是我的亲妹妹。
还引来了胤禟的好奇:“十弟,你最近怎么老喜欢拍那些女儿家的物件?”
“可是看上了哪家的千金小姐?”
胤珴没搭理他,还瞪了大咧咧的九哥一眼。
九阿哥难得被弟弟这么怒视,不明所以,但只是帮着多多搜罗了小东西,反正平日里他就会找这些物什送给可爱的福瑞小侄女。
至于胤禛更是别提,自从那日听见了女儿的心声,已经开始在民间搜寻会治疗鹤膝风的专业大夫。
最好把这个病提前预防上,开始不叫胤祥海鲜鱼类和酒一道吃,将他的贴身太监和嬷嬷拉来,耳提面命。
叫宫人们面面相觑,但也不敢不记。
伤心崩溃的胤祥,在照顾妹妹们的同时,仍是细细将哥哥们的关心一一记着。
只是不到百日,皇帝训斥了忍不住剃发的诚郡王,将其降为贝勒,府里自长史以下皆被惩处。
降了罪,骂了儿子的皇帝,之后自己出发去巡幸塞外。
胤祉自觉没脸,他一个受命祭祀过曲阜孔庙的皇子,又在礼部任职,历来最为守礼,谁知却做出了最为无礼之事,叫全城知晓,还因此被降了位分。
事发后,他一直称病在家,直到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才上朝进宫办事。
只是人在上书房的胤祥,一听说三贝勒终于出现了,顾不得其他,当下来到礼部把人堵住了。
六部官员见了,无不围观,更有人立刻去给雍郡王通风报信。
胤禛连忙撇下在议事的官员,赶了过来,看到胤祥只是抓着三哥,坐下来“喝茶”,心下不免松了一口气。
幸好,十三弟不是十四弟,没打起来!
另一边,人正好在慈宁宫,也收到消息的甜甜,立刻也飞奔过来。
她早就想知道,诚郡王到底是发什么疯,这个头发是一定非要在这个时候剃不可吗?
胤祉若是没在敏妃丧礼百日内剃头,便不会得罪十三爷,从此兄弟反目。
要知道未来的雍正,是无论何时何地永远站在十三爷这一边的,哪怕只是为了亲亲胤祥,也不可能对三哥慈眉善目。
更何况,他是三哥,比雍正年长。
在废太子、直郡王相继被圈禁后,是雍正唯一还能在外头活动的哥,占了一个法理的位置。
在雍正“得位不正”的谣言声中,这次的剃发,便成了三阿哥身上最好的处罚由头,从此他在雍正朝便无法分明了。
自己的母亲不受兄弟敬重,身后还要“受辱”,任是再乖巧懂事的胤祥也忍不下这一口气。
他今日过来,也是想看看,三哥到底是怎么个事。
只见他铁青着脸,短短数月就瘦削得见骨的身子,泡好了茶,端在三贝勒的面前:“三哥,好久不见,叫弟弟甚是想!念!”
胤祉自知理亏,只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可能拉不下这个脸来示弱。
他已经挨了这样大的罚,难道这件事就不能让它过去了吗?
胤祥作为弟弟,敏嫔也不过是后来的一个庶妃,在荣妃的面前且还得恭恭敬敬,还想要他如何?
胤祉不语,也不接茶,只是起身打算直接离去。
十三爷如何能应:“三哥,这是没有什么话想对弟弟说了吗?”
胤禛深吸一口气,上前想带走十三:“胤祥,你来得正好,四哥有一事,正想找你帮忙。”
胤祥乖乖任四哥将他拽起,只是仍不甘心:“三哥得闲许久,四哥不想也找三哥帮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