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男人大多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二十几年前更甚。即使温泠月家中有钱有势,她又长相出众,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做上门女婿。
在少数几个愿意的人中,李文宇学历高、外貌优越,很快便和温泠月领证,入了她的户口,靠着温家的关系找了一份城里的工作。
两人也算是过了一段时间的甜蜜婚后生活,可家中他是独子,家中母父对李文宇入赘这件事十分不满,也怨恨上了温泠月。
每次温泠月跟着李文宇回老李家,总被李母李父用各样的话刺,最开始的时候李文宇还会劝阻她们,但类似的话听多了,竟然也觉得有道理,之后便只在一边冷眼旁观。
温泠月也从来不是会委屈自己的人,摸砸出其中意味后渐渐便不再跟着李文宇一起回去了。
后来又有了温淼,温淼生出来是个女孩,小小一个,看起来像是一只白玉团子,软糯可爱。
李文宇和温泠月因为孩子的原因关系近了些,但后来温淼上了户口,随了温泠月姓,即使这是入赘前早就强调过的要求,李文宇的心里还是横了一根刺。
单位里的同事知道他是入赘的,看他的眼神也不一般,李文宇心中的介怀被放得越来越大。
后来遇见了王瑶。
王瑶是他的小学同学,长相和家世都比不上温泠月,可她是个乡下姑娘,没有主见,性格温柔和顺,什么事都顺着李文宇,看向李文宇的眼神中也永远带着崇拜。
和清冷傲然的温泠月截然不同,在家里,李文宇只能看着温泠月的眼色行事,可在王瑶面前,他似乎变成了她最崇拜的人,他想要对王瑶做什么都可以。
他也从温家拿了不少钱,便时不时给王瑶一些,两个人的关系就这样在暗中维持下去。
李文宇害怕被温泠月发现,王瑶也怕自己贸然去宣示主权会招惹麻烦,加上温泠月对李文宇的在意不多,两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她们之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王瑶甚至还给李文宇生了个孩子,也是女儿,但却是姓的李。
再后来,温泠月去世,户主变迁为李文宇,而顾忌着温向荣,温淼依旧保持原姓,后来他和王瑶结婚,也不知道怎么的,温向荣竟然也没把温淼的户口迁到她名下。
后来,王瑶给他生了个儿子,他的心彻底偏向了乖巧的妻女还有能够传宗接代的儿子。
不过他自认为从来没有亏待过温淼,只是缺钱的时候会去找温淼。
这丫头的身上不少钱,都是温家给的,还有温泠月留下来的遗产。
温淼长大之后,和他的关系疏远了,也被温家人教育得越来越不听话。
不过说实话,知道下乡的名额落到她们家的时候,李文宇并没有想过要让温淼下乡。
温淼就是个娇娇大小姐,而且就算是他同意,温家人肯定也不同意。
他心里想的是让李欣下乡,之后再想办法把她弄回来,实在不行一个姑娘就在农村结婚生子也行。
这么多年来,*他靠着自己的能力往上爬,好不容易进了革委会,自然不敢得罪他的丈母娘。
但也不知道王瑶从哪里先得来的消息,背着他花钱给李欣买了一个工作岗位,儿子李光宗的年纪又太小,这下下乡的名额就落在了温淼的身上。
得到消息后,李文宇焦躁地在家里走了一圈,还摔了个碗。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向乖顺的女人会给自己找这么大的麻烦,竟然敢偷偷拿家里这么大一笔钱给李欣买工作。
王瑶对他哭得楚楚可怜,一字一句对他哭诉她些年来的不容易,听到最后,李文宇就算再生气也没法再对她发火了,最后只能颓然等着温家来收拾他。
但他没有想到这件事揭过得那么顺利,温家没来找他的麻烦,温淼来闹了几次之后最后还是下乡了。
没了温淼在京市,他自知温家也没有理由再盯着他了,这段时间在京市混得简直是如鱼得水。
拿着攒下来的积蓄买了个房子,把他娘爹接到了城里。
到了老李家的时候,李母李父正在逗着李光宗。
王瑶妻夫两个人都重视这个来之不易的儿子,很是娇惯。
以至于让李光宗吃成了一个球,一身的肥肉,跑跑跳跳一会儿就开始大喘气。
今天是全家一起吃个饭,连带着李光宗的四个姐姐姐夫和他叔伯都来了。
屋子不大,满满当当挤满了人。
二叔正在嗑瓜子,看见李文宇进来后,将嘴里的瓜子皮往地上一吐,瞬间唾沫飞溅,瞬间眉开眼笑地站起来迎接。
哟,文宇来了,刚才我们还念着你呢。
听他这么说,几个姐夫叔伯也争先恐后讨好:
是啊,我们家的高中生就是有出息,都混到了革委会主任了。
这个房子买的可真好,比我们乡下的土房子好多了!看看,多大、多气派!
我就说文宇这小子,天生就是当大官的命,看我说的准吧!
听了李三叔这话,其她人都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谁不知道在李文宇入赘温家的时候,最看不起他的就属他李三叔!
不过李文宇倒是被这一番话哄得内心舒坦,故作谦虚:哪有哪有,也就一般般。
飘飘然拉开凳子在主位坐了下来,对李光宗招招手:光宗过来,给爸爸抱抱。
李光宗扑到王瑶怀里,对他做了个鬼脸。
见状,二姐夫笑言:这孩子面相看起来就机灵,以后肯定是干大事的人!
其她人都在一边赞同地点了点头,几个男人说着话,唾沫横飞,菜还没开始上,就已经喝了几杯,酒意上脸,面红耳赤。
女人挤在狭小的厨房做饭,屋外几个小孩子疯玩尖叫。
李三叔又喝了一杯酒,咂了咂嘴。
眼神朦胧地看着李文宇,显然是有些醉了。
他大着舌头开口询问道:文宇小子,怎么没有见到你家大姑娘?叫、叫啥来着?
李、李淼?!
说到兴奋之处,他站了起来:这么多年了,总该改回来你的姓了吧,怎么、怎么没见着她的人?我记得长得可、可标志了!
听了这话,李文宇的表情明显变得难看了几分。
众人见他面色不对,连忙将李三叔按下去。
哎呀,你喝醉了!快、快吃几口菜。
李文宇喝了口酒,淡淡道:淼淼没来,她温家那边就那么多亲戚,哪有时间和我一起过来。
这话一出,李三叔一拍桌子,高声道:我闺女,我管他什么亲戚不亲戚!老子要她来她就得来!
此时,王瑶从厨房过来,端了一盘菜放在桌上,状似不经意说了一嘴:淼淼那孩子不听话,老李说什么都管不了。
下乡几个月的功夫,还和个乡下的泥腿子搞上了,对方还是个女人!
说完这话,她立马捂住了嘴,看向李文宇。
讷讷道:老李,我不是故意说的,只是我刚才心里就一直惦记着这回事。
李文宇摇了摇头,闷头又喝了一杯酒,心情不畅。
那丫头我迟早要好好教训教训她。
教训?我看今天就是个好时候!我们家这么多亲戚,保证给她教育好!
怎么和女人搞上,太不像话了!
一个没看住,李三叔又开始说胡话了。
在一边躲闲的李三婶快步走过来,抓了把花生米就往他嘴里塞。
你给我闭嘴吧你,多吃点花生米少喝酒。
不过李三叔这话却有不少人赞同,李父在一边说:那个丫头就是被温家人教坏了,终究是我们老李家的种,还得我们老李家来教育。
三姐夫往地上吐了口痰:就我说,温淼的眼光也太差了,看上个泥腿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们老李家亏待她了。
一个乡下的土包子能有什么见识!我看啊,还是得给她介绍个合适的男同志,我们村里的牛三不是还没老婆
是啊,哪有女人喜欢女人的说法。
几个人七七八八数着村里的适龄男青年,全然没有思考过他们认识的人几乎也都是些泥腿子,甚至还是些歪瓜裂枣的泥腿子。
-
季白青和温淼一起去玻璃珠厂,到的时候,姜维父亲已经在门口等她们了。
互相打了招呼后,姜父带她们去仓库里挑货,一筐一筐的不同样式的玻璃珠摆开,看得人眼花缭乱。
姜父介绍道:这些都是有些瑕疵的珠子,可以给员工价卖,都是一分钱一个,你们好好挑挑。
季白青和温淼看了一会儿,挑的都是些直径大的颜色鲜亮的珠子,这些珠子串起来肯定好看。
在少数几个愿意的人中,李文宇学历高、外貌优越,很快便和温泠月领证,入了她的户口,靠着温家的关系找了一份城里的工作。
两人也算是过了一段时间的甜蜜婚后生活,可家中他是独子,家中母父对李文宇入赘这件事十分不满,也怨恨上了温泠月。
每次温泠月跟着李文宇回老李家,总被李母李父用各样的话刺,最开始的时候李文宇还会劝阻她们,但类似的话听多了,竟然也觉得有道理,之后便只在一边冷眼旁观。
温泠月也从来不是会委屈自己的人,摸砸出其中意味后渐渐便不再跟着李文宇一起回去了。
后来又有了温淼,温淼生出来是个女孩,小小一个,看起来像是一只白玉团子,软糯可爱。
李文宇和温泠月因为孩子的原因关系近了些,但后来温淼上了户口,随了温泠月姓,即使这是入赘前早就强调过的要求,李文宇的心里还是横了一根刺。
单位里的同事知道他是入赘的,看他的眼神也不一般,李文宇心中的介怀被放得越来越大。
后来遇见了王瑶。
王瑶是他的小学同学,长相和家世都比不上温泠月,可她是个乡下姑娘,没有主见,性格温柔和顺,什么事都顺着李文宇,看向李文宇的眼神中也永远带着崇拜。
和清冷傲然的温泠月截然不同,在家里,李文宇只能看着温泠月的眼色行事,可在王瑶面前,他似乎变成了她最崇拜的人,他想要对王瑶做什么都可以。
他也从温家拿了不少钱,便时不时给王瑶一些,两个人的关系就这样在暗中维持下去。
李文宇害怕被温泠月发现,王瑶也怕自己贸然去宣示主权会招惹麻烦,加上温泠月对李文宇的在意不多,两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她们之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王瑶甚至还给李文宇生了个孩子,也是女儿,但却是姓的李。
再后来,温泠月去世,户主变迁为李文宇,而顾忌着温向荣,温淼依旧保持原姓,后来他和王瑶结婚,也不知道怎么的,温向荣竟然也没把温淼的户口迁到她名下。
后来,王瑶给他生了个儿子,他的心彻底偏向了乖巧的妻女还有能够传宗接代的儿子。
不过他自认为从来没有亏待过温淼,只是缺钱的时候会去找温淼。
这丫头的身上不少钱,都是温家给的,还有温泠月留下来的遗产。
温淼长大之后,和他的关系疏远了,也被温家人教育得越来越不听话。
不过说实话,知道下乡的名额落到她们家的时候,李文宇并没有想过要让温淼下乡。
温淼就是个娇娇大小姐,而且就算是他同意,温家人肯定也不同意。
他心里想的是让李欣下乡,之后再想办法把她弄回来,实在不行一个姑娘就在农村结婚生子也行。
这么多年来,*他靠着自己的能力往上爬,好不容易进了革委会,自然不敢得罪他的丈母娘。
但也不知道王瑶从哪里先得来的消息,背着他花钱给李欣买了一个工作岗位,儿子李光宗的年纪又太小,这下下乡的名额就落在了温淼的身上。
得到消息后,李文宇焦躁地在家里走了一圈,还摔了个碗。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向乖顺的女人会给自己找这么大的麻烦,竟然敢偷偷拿家里这么大一笔钱给李欣买工作。
王瑶对他哭得楚楚可怜,一字一句对他哭诉她些年来的不容易,听到最后,李文宇就算再生气也没法再对她发火了,最后只能颓然等着温家来收拾他。
但他没有想到这件事揭过得那么顺利,温家没来找他的麻烦,温淼来闹了几次之后最后还是下乡了。
没了温淼在京市,他自知温家也没有理由再盯着他了,这段时间在京市混得简直是如鱼得水。
拿着攒下来的积蓄买了个房子,把他娘爹接到了城里。
到了老李家的时候,李母李父正在逗着李光宗。
王瑶妻夫两个人都重视这个来之不易的儿子,很是娇惯。
以至于让李光宗吃成了一个球,一身的肥肉,跑跑跳跳一会儿就开始大喘气。
今天是全家一起吃个饭,连带着李光宗的四个姐姐姐夫和他叔伯都来了。
屋子不大,满满当当挤满了人。
二叔正在嗑瓜子,看见李文宇进来后,将嘴里的瓜子皮往地上一吐,瞬间唾沫飞溅,瞬间眉开眼笑地站起来迎接。
哟,文宇来了,刚才我们还念着你呢。
听他这么说,几个姐夫叔伯也争先恐后讨好:
是啊,我们家的高中生就是有出息,都混到了革委会主任了。
这个房子买的可真好,比我们乡下的土房子好多了!看看,多大、多气派!
我就说文宇这小子,天生就是当大官的命,看我说的准吧!
听了李三叔这话,其她人都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谁不知道在李文宇入赘温家的时候,最看不起他的就属他李三叔!
不过李文宇倒是被这一番话哄得内心舒坦,故作谦虚:哪有哪有,也就一般般。
飘飘然拉开凳子在主位坐了下来,对李光宗招招手:光宗过来,给爸爸抱抱。
李光宗扑到王瑶怀里,对他做了个鬼脸。
见状,二姐夫笑言:这孩子面相看起来就机灵,以后肯定是干大事的人!
其她人都在一边赞同地点了点头,几个男人说着话,唾沫横飞,菜还没开始上,就已经喝了几杯,酒意上脸,面红耳赤。
女人挤在狭小的厨房做饭,屋外几个小孩子疯玩尖叫。
李三叔又喝了一杯酒,咂了咂嘴。
眼神朦胧地看着李文宇,显然是有些醉了。
他大着舌头开口询问道:文宇小子,怎么没有见到你家大姑娘?叫、叫啥来着?
李、李淼?!
说到兴奋之处,他站了起来:这么多年了,总该改回来你的姓了吧,怎么、怎么没见着她的人?我记得长得可、可标志了!
听了这话,李文宇的表情明显变得难看了几分。
众人见他面色不对,连忙将李三叔按下去。
哎呀,你喝醉了!快、快吃几口菜。
李文宇喝了口酒,淡淡道:淼淼没来,她温家那边就那么多亲戚,哪有时间和我一起过来。
这话一出,李三叔一拍桌子,高声道:我闺女,我管他什么亲戚不亲戚!老子要她来她就得来!
此时,王瑶从厨房过来,端了一盘菜放在桌上,状似不经意说了一嘴:淼淼那孩子不听话,老李说什么都管不了。
下乡几个月的功夫,还和个乡下的泥腿子搞上了,对方还是个女人!
说完这话,她立马捂住了嘴,看向李文宇。
讷讷道:老李,我不是故意说的,只是我刚才心里就一直惦记着这回事。
李文宇摇了摇头,闷头又喝了一杯酒,心情不畅。
那丫头我迟早要好好教训教训她。
教训?我看今天就是个好时候!我们家这么多亲戚,保证给她教育好!
怎么和女人搞上,太不像话了!
一个没看住,李三叔又开始说胡话了。
在一边躲闲的李三婶快步走过来,抓了把花生米就往他嘴里塞。
你给我闭嘴吧你,多吃点花生米少喝酒。
不过李三叔这话却有不少人赞同,李父在一边说:那个丫头就是被温家人教坏了,终究是我们老李家的种,还得我们老李家来教育。
三姐夫往地上吐了口痰:就我说,温淼的眼光也太差了,看上个泥腿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们老李家亏待她了。
一个乡下的土包子能有什么见识!我看啊,还是得给她介绍个合适的男同志,我们村里的牛三不是还没老婆
是啊,哪有女人喜欢女人的说法。
几个人七七八八数着村里的适龄男青年,全然没有思考过他们认识的人几乎也都是些泥腿子,甚至还是些歪瓜裂枣的泥腿子。
-
季白青和温淼一起去玻璃珠厂,到的时候,姜维父亲已经在门口等她们了。
互相打了招呼后,姜父带她们去仓库里挑货,一筐一筐的不同样式的玻璃珠摆开,看得人眼花缭乱。
姜父介绍道:这些都是有些瑕疵的珠子,可以给员工价卖,都是一分钱一个,你们好好挑挑。
季白青和温淼看了一会儿,挑的都是些直径大的颜色鲜亮的珠子,这些珠子串起来肯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