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赵安听说他会武功的时候,就已经动了学武的心思,又听说他在军中学武,便问道,“你是军人吗,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胡笙闻言静默了一下,突然想到了一个打消赵安那点小心思的方法,便将自己的情况说了出来,“我曾经在边军中当过一任偏将,后来因为得罪了上官被发配到胶州总兵手下,做一个小小的伍长。因为心中不满,直接带着手下几人逃进了大青山里当了一个山大王。”
赵安看到胡笙这张脸,这一身的气度,怎么也无法想象他是一个山大王。
以前看小说的时候看到有人喜欢上反派或者作恶多端的男主,他都无法理解主角为什么会对那些恶事视而不见。可是得知自己有好感的人是个山大王之后,他就在心里不停的给对方找起了各种各样的理由,觉得他应该是逼不得已。
但是他终究还是迈不过心里那道坎,追问道,“那你抢过百姓吗。”
胡笙原本心里还有点忐忑,看到赵安丰富多彩的表情,却又忍不住生出了些兴味。沉默了许久,看到对方越来越焦躁的表情才说,“没有。”
“地主富户呢”,赵安紧接着又问道。
“也没有。”胡笙如实说。
“难道是过路的行商和行人。”好像大部分的土匪都只会抢劫商队,对自己周围那些种地的百姓秋毫不犯甚至可能很好,那些百姓还会反过来给土匪帮忙。这就跟后来的一些帮派收保护费一个道理,充当了官府职权之外的管理者。
胡笙终于笑起来说,“我手下的人少,偶尔去打劫一些别的山寨就够活了。”
赵安松了一大口气的同时却又不安起来,“我们这附近有很多山寨吗。”
无论是原身的记忆,还是通过那本书的描写,他都不知道蜀州靠近胶州这个地方还有土匪的存在。
然而胡笙的回答却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走遍旭朝上下,那里没有匪患,边疆有马匪,江南有水匪,咱们西南边最厉害的还不是山匪,而是那些深山里的瑶寨和苗寨,平时做点杀人越货的小买卖,只要朝廷逼急了他们的土司就要谋反。”
瑶寨和苗寨反叛的事情似乎一直贯穿着整个封建时代,他们不像倭寇或者草原民族那样令人印象深刻,但只要翻几本古典小说就都有这方面的描写。
“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让大家的日子都过好就行了,其实草原民族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过对于这些恶狼来说,还是必须要先打服了才能驯化。”
毕竟是经历过资讯大爆发洗礼的人,赵安对这些问题看的还是比较透彻,也就情不自禁的将这种观点说了出来。
胡笙听完之后微笑着点头说,“你说的也有一点道理,可惜我们都不是掌权的人,何况我们和苗瑶之间的仇怨可不是轻易就能洗干净的。”
那些勋贵之家出来的少爷将军,对普通百姓尚且能够杀良冒功,对待那些外族自然不会手软,由此产生的仇怨,即便用了怀柔政策,起码也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抹平一代人的仇恨。
而朝廷绝对不可能用几十年的怀柔政策,只为了让这些只能在山里躲着的苗瑶寨子归心。
海伯看到他们两人在屋檐下聊天,似乎还有畅谈天下的架势,所以一直没有打扰,直到琴童重新煮开水,烧了一壶红糖姜茶,才叫两人进来喝一碗姜茶驱寒。
喝了茶,时间也不早了,用剩下的热水洗了脚,也就到了睡觉的时间。
赵安把胡笙带到自己的房间,“我们家没有多余的床,海伯拿了新的被子来,我们一人盖一条被子,抵足而眠应该没问题吧。”
说完就飞快跑到床上,裹紧了自己的那一条被子。这么快就睡到一张床上,还是让人怪不好意思的,即便只是单纯的睡觉。
【作者有话要说】
走过路过的小天使,求收藏,求评论。
第十三章 成了恶霸
赵安以为床上多了一个人,而且还是他喜欢的人他会睡不着,可是胡笙自从躺下来之后就没有了动静,听着那清浅的呼吸,他竟然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只是他始终惦记着早上要去催熟草莓的事情,所以天才刚蒙蒙亮他就睁开了眼睛。然后偷偷的从床头爬起来,又做贼心虚的小声说了一句,“我去出恭”,然后才走出了房间。
这时候胡笙也的确已经醒来了,只是没有睁开眼睛,过了没多久赵安又回来了,从床头一点一点的爬进被窝,似乎还打算再睡个回笼觉。
胡笙现在也睡不着了,他听着赵安的呼吸逐渐变的规律,悄悄翻了个身,看见一只踢出被子的脚,圆圆的脚趾透着一点薄薄的粉色,原本应该是没有经历过任何劳动的脚,可是脚底板的位置却新长出了几个茧子,看来他最近这段时间日子过得的确不太好。
在鸡鸣犬吠声中,太阳渐渐越过远处的山顶洒下橙黄色的朝晖。赵安终于醒来的时候,胡笙早已经起床离去了,只在桌上留下了五十两银子,并一张纸条。“海伯和琴童的赎身钱我已取回,剩下的这些是赵通明给的赔偿。”
看到这些银子和纸条的时候,赵安的第一反应却是今天早上偷偷摸摸起来做的准备没用了。他放下纸条跑到屋外去,钻进胡笙昨天晚上搭的那个麻布帐篷,果然看见那些红彤彤的草莓一个也没有少。
他有些责怪自己不该睡懒觉,又觉得胡笙实在太过无情,连打个招呼都不愿意就离开了。最可恨的便是这老天爷,昨天晚上还那么大的雨,今天早上起来就是晴空万里。
然而草莓已经种出来了,想要送人都送不出去,就只能拿去卖给如意楼。只是他照例带着琴童一起出门的时候,一再嘱咐看家的海伯,“除非我们回来,无论谁来也不给开门。”
海伯应承了,赵安依旧觉得不放心,想了想又说,“等我们回来之后,就在村里找找,买两条看家狗回来养。”
海伯听见这话之后就建议道,“不如再去买两个小童回来,好好的养大,肯定会对少爷忠心的。”
毕竟养两条狗其实跟养两个人耗费的粮食差不多,最多就是买狗的价格比买人便宜一些。
然而赵安的脸色立刻变了,“海伯你自己想想,被人卖掉时是什么感觉,怎么还要去买人呢。”如今他让海伯和琴童两人跟在自己身边,已经是他这个身份所带来的附属品了,如果再叫他去买人的话,实在过不去心里那关,说他是虚伪也好,虽然他管不了别人,但至少能管住自己。
海伯想反驳赵安说,有些人家里根本养不活孩子,买下这些孩子,给他们一口饭吃其实就是在做善事。可是转头又感同身受的想,被人卖掉的确不是什么好的感觉。
于是反驳的话终究没有说出口,只能对赵安点头道,“等少爷回来,我们一定去挑两只最好的小狗。”
赵安这才心满意足了,带着琴童去村头等刘虎的牛车,可是等了许久依旧没见人来。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大娘,赵安忙跑上去叫住人,“上城去的牛车已经走了吗。”
结果那个大娘看到赵安之后,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转头就跑。琴童被这番景象搞得不明所以,赵安摸摸鼻子突然想起昨天自己大发神威的英姿,可能是把村民们都给吓着了。
赵安没办法,恶霸的形象既然已经形成,他反而不想要纠正了。拿过琴童身上的背篓说,“去把他给我追回来。”
老大娘的脚步,怎么能跟琴童这样灵活的小少年相提并论,没过多久他就把人给捉住,他把人捉住之后,还不解地问道,“刘松娘,你做了什么亏心事吗,干嘛见到我家少爷就跑。”
原来这人就是跟海伯经常去换东西的刘松的亲娘,他被琴童捉住,来到赵安面前战战兢兢的说,“昨天晚上下暴雨冲坏了村里许多人家的秧苗,刘虎家也遭了灾,所以他最近应该不会再去拉车了。”
“多谢大娘指点。”赵安文邹邹的道了歉,这才示意琴童把人放了。然后就看见这位老大娘用了比刚才快上许多的步伐,赶紧离开了赵安的视线。
找不到车的情况下,他们就只能步行去城里,可即便是官道上,依旧泥泞不堪,以至于赵安即便是什么也没有背,还杵着一根棍子,竟然都差点儿摔了一跤。
琴童的情况就比赵安好多了,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到处跑着砍柴,熟悉了山间的道路,这种泥泞的道路走起来,下盘就要比赵安稳建得多了。
如此这一般缓慢前进,他们两整整花了一个时辰才赶到城里,等他们来到如意楼的时候,冯掌柜竟然笑着说,“我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昨晚下了好大的一场雨,今天来城里赶集的人都少了许多,酒楼的客人也少了一半。”
赵安听到他这话,便直接道,“如意楼今天生意不好的话,这些草莓正好不用卖了,我想送给一个朋友。”
冯掌柜刚想压点价,就听到这样的回答,心里有点不高兴,却听到赵安接着说,“我那位朋友名叫做胡笙,长了一双蓝眼睛的,冯掌柜应该也认识吧。他昨晚借宿在我家里,我还说要送他一些草莓,结果他今天一大早有急事先离开了,我却找不见人,如果掌柜不介意的话,可以帮我送几十个草莓给他吗。”
胡笙闻言静默了一下,突然想到了一个打消赵安那点小心思的方法,便将自己的情况说了出来,“我曾经在边军中当过一任偏将,后来因为得罪了上官被发配到胶州总兵手下,做一个小小的伍长。因为心中不满,直接带着手下几人逃进了大青山里当了一个山大王。”
赵安看到胡笙这张脸,这一身的气度,怎么也无法想象他是一个山大王。
以前看小说的时候看到有人喜欢上反派或者作恶多端的男主,他都无法理解主角为什么会对那些恶事视而不见。可是得知自己有好感的人是个山大王之后,他就在心里不停的给对方找起了各种各样的理由,觉得他应该是逼不得已。
但是他终究还是迈不过心里那道坎,追问道,“那你抢过百姓吗。”
胡笙原本心里还有点忐忑,看到赵安丰富多彩的表情,却又忍不住生出了些兴味。沉默了许久,看到对方越来越焦躁的表情才说,“没有。”
“地主富户呢”,赵安紧接着又问道。
“也没有。”胡笙如实说。
“难道是过路的行商和行人。”好像大部分的土匪都只会抢劫商队,对自己周围那些种地的百姓秋毫不犯甚至可能很好,那些百姓还会反过来给土匪帮忙。这就跟后来的一些帮派收保护费一个道理,充当了官府职权之外的管理者。
胡笙终于笑起来说,“我手下的人少,偶尔去打劫一些别的山寨就够活了。”
赵安松了一大口气的同时却又不安起来,“我们这附近有很多山寨吗。”
无论是原身的记忆,还是通过那本书的描写,他都不知道蜀州靠近胶州这个地方还有土匪的存在。
然而胡笙的回答却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走遍旭朝上下,那里没有匪患,边疆有马匪,江南有水匪,咱们西南边最厉害的还不是山匪,而是那些深山里的瑶寨和苗寨,平时做点杀人越货的小买卖,只要朝廷逼急了他们的土司就要谋反。”
瑶寨和苗寨反叛的事情似乎一直贯穿着整个封建时代,他们不像倭寇或者草原民族那样令人印象深刻,但只要翻几本古典小说就都有这方面的描写。
“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让大家的日子都过好就行了,其实草原民族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过对于这些恶狼来说,还是必须要先打服了才能驯化。”
毕竟是经历过资讯大爆发洗礼的人,赵安对这些问题看的还是比较透彻,也就情不自禁的将这种观点说了出来。
胡笙听完之后微笑着点头说,“你说的也有一点道理,可惜我们都不是掌权的人,何况我们和苗瑶之间的仇怨可不是轻易就能洗干净的。”
那些勋贵之家出来的少爷将军,对普通百姓尚且能够杀良冒功,对待那些外族自然不会手软,由此产生的仇怨,即便用了怀柔政策,起码也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抹平一代人的仇恨。
而朝廷绝对不可能用几十年的怀柔政策,只为了让这些只能在山里躲着的苗瑶寨子归心。
海伯看到他们两人在屋檐下聊天,似乎还有畅谈天下的架势,所以一直没有打扰,直到琴童重新煮开水,烧了一壶红糖姜茶,才叫两人进来喝一碗姜茶驱寒。
喝了茶,时间也不早了,用剩下的热水洗了脚,也就到了睡觉的时间。
赵安把胡笙带到自己的房间,“我们家没有多余的床,海伯拿了新的被子来,我们一人盖一条被子,抵足而眠应该没问题吧。”
说完就飞快跑到床上,裹紧了自己的那一条被子。这么快就睡到一张床上,还是让人怪不好意思的,即便只是单纯的睡觉。
【作者有话要说】
走过路过的小天使,求收藏,求评论。
第十三章 成了恶霸
赵安以为床上多了一个人,而且还是他喜欢的人他会睡不着,可是胡笙自从躺下来之后就没有了动静,听着那清浅的呼吸,他竟然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只是他始终惦记着早上要去催熟草莓的事情,所以天才刚蒙蒙亮他就睁开了眼睛。然后偷偷的从床头爬起来,又做贼心虚的小声说了一句,“我去出恭”,然后才走出了房间。
这时候胡笙也的确已经醒来了,只是没有睁开眼睛,过了没多久赵安又回来了,从床头一点一点的爬进被窝,似乎还打算再睡个回笼觉。
胡笙现在也睡不着了,他听着赵安的呼吸逐渐变的规律,悄悄翻了个身,看见一只踢出被子的脚,圆圆的脚趾透着一点薄薄的粉色,原本应该是没有经历过任何劳动的脚,可是脚底板的位置却新长出了几个茧子,看来他最近这段时间日子过得的确不太好。
在鸡鸣犬吠声中,太阳渐渐越过远处的山顶洒下橙黄色的朝晖。赵安终于醒来的时候,胡笙早已经起床离去了,只在桌上留下了五十两银子,并一张纸条。“海伯和琴童的赎身钱我已取回,剩下的这些是赵通明给的赔偿。”
看到这些银子和纸条的时候,赵安的第一反应却是今天早上偷偷摸摸起来做的准备没用了。他放下纸条跑到屋外去,钻进胡笙昨天晚上搭的那个麻布帐篷,果然看见那些红彤彤的草莓一个也没有少。
他有些责怪自己不该睡懒觉,又觉得胡笙实在太过无情,连打个招呼都不愿意就离开了。最可恨的便是这老天爷,昨天晚上还那么大的雨,今天早上起来就是晴空万里。
然而草莓已经种出来了,想要送人都送不出去,就只能拿去卖给如意楼。只是他照例带着琴童一起出门的时候,一再嘱咐看家的海伯,“除非我们回来,无论谁来也不给开门。”
海伯应承了,赵安依旧觉得不放心,想了想又说,“等我们回来之后,就在村里找找,买两条看家狗回来养。”
海伯听见这话之后就建议道,“不如再去买两个小童回来,好好的养大,肯定会对少爷忠心的。”
毕竟养两条狗其实跟养两个人耗费的粮食差不多,最多就是买狗的价格比买人便宜一些。
然而赵安的脸色立刻变了,“海伯你自己想想,被人卖掉时是什么感觉,怎么还要去买人呢。”如今他让海伯和琴童两人跟在自己身边,已经是他这个身份所带来的附属品了,如果再叫他去买人的话,实在过不去心里那关,说他是虚伪也好,虽然他管不了别人,但至少能管住自己。
海伯想反驳赵安说,有些人家里根本养不活孩子,买下这些孩子,给他们一口饭吃其实就是在做善事。可是转头又感同身受的想,被人卖掉的确不是什么好的感觉。
于是反驳的话终究没有说出口,只能对赵安点头道,“等少爷回来,我们一定去挑两只最好的小狗。”
赵安这才心满意足了,带着琴童去村头等刘虎的牛车,可是等了许久依旧没见人来。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大娘,赵安忙跑上去叫住人,“上城去的牛车已经走了吗。”
结果那个大娘看到赵安之后,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转头就跑。琴童被这番景象搞得不明所以,赵安摸摸鼻子突然想起昨天自己大发神威的英姿,可能是把村民们都给吓着了。
赵安没办法,恶霸的形象既然已经形成,他反而不想要纠正了。拿过琴童身上的背篓说,“去把他给我追回来。”
老大娘的脚步,怎么能跟琴童这样灵活的小少年相提并论,没过多久他就把人给捉住,他把人捉住之后,还不解地问道,“刘松娘,你做了什么亏心事吗,干嘛见到我家少爷就跑。”
原来这人就是跟海伯经常去换东西的刘松的亲娘,他被琴童捉住,来到赵安面前战战兢兢的说,“昨天晚上下暴雨冲坏了村里许多人家的秧苗,刘虎家也遭了灾,所以他最近应该不会再去拉车了。”
“多谢大娘指点。”赵安文邹邹的道了歉,这才示意琴童把人放了。然后就看见这位老大娘用了比刚才快上许多的步伐,赶紧离开了赵安的视线。
找不到车的情况下,他们就只能步行去城里,可即便是官道上,依旧泥泞不堪,以至于赵安即便是什么也没有背,还杵着一根棍子,竟然都差点儿摔了一跤。
琴童的情况就比赵安好多了,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到处跑着砍柴,熟悉了山间的道路,这种泥泞的道路走起来,下盘就要比赵安稳建得多了。
如此这一般缓慢前进,他们两整整花了一个时辰才赶到城里,等他们来到如意楼的时候,冯掌柜竟然笑着说,“我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昨晚下了好大的一场雨,今天来城里赶集的人都少了许多,酒楼的客人也少了一半。”
赵安听到他这话,便直接道,“如意楼今天生意不好的话,这些草莓正好不用卖了,我想送给一个朋友。”
冯掌柜刚想压点价,就听到这样的回答,心里有点不高兴,却听到赵安接着说,“我那位朋友名叫做胡笙,长了一双蓝眼睛的,冯掌柜应该也认识吧。他昨晚借宿在我家里,我还说要送他一些草莓,结果他今天一大早有急事先离开了,我却找不见人,如果掌柜不介意的话,可以帮我送几十个草莓给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