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说说4月1日那天晚上的事。”
  “那天,李光旗等着烧完了最后一个,其他人都下班了,大约十二点多吧,他才回到办公室,我陪着他吃完晚饭。吃完饭,他说要去我家,然后我俩骑着三马子就回我家了。本来,本来......”季敏面露羞赧,头更低了,“本来,他要跟我干那事,可是他酒喝太多了,不行,在我家躺了一会儿,就走了。”
  “当时是几点,你还记得吗?”
  季敏思考了一会儿,摇摇头,“不记得了,我没看表,送走他,我很累,进屋倒炕上就睡了。”
  魏正亮核实了一下从殡仪馆摘抄的记录,李光旗结束工作时间以及他们离开时间和季敏说得基本一致,讯问结束,“咱俩留个电话,如果有需要,我还会联系你。"
  夏松和魏正亮刚要出门,季敏又叫住了他们。
  “那个,我问一下,李光旗死了,他借我的钱我还用还吗?”季敏双手绞着衣服前襟。
  魏正亮划拉手机通讯录,调出赵蔷薇的电话,“你把这个电话记一下,赵律师,你就说我介绍的,有什么法律问题,你问她。”
  季敏赶紧记下。
  魏正亮和夏松从季敏家出来,没走多远,就看到刘俊伟躲在一棵大树后,鬼鬼祟祟偷看他们。
  魏正亮本能意识,把夏松掩在身后。
  刘俊伟得病这事,也是魏正明跟他俩说的,村
  里其他人即使知道也是靠猜想,再说上面有刘军顶着,一般人也不敢瞎说。
  魏正明的意思是提醒他俩没事离刘俊伟远点。
  刘俊伟形容若枯槁,将死之人。
  他往魏正亮和夏松的方向走了两步,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他说话的声音虚弱,却刚刚好让他们听见。
  “我表叔他?”他的嘴唇干到发白,没有一点血色,纯上的皮翘起来。
  “案件正在侦查中,我不方便透露信息。”魏正亮说。
  论私交,魏正亮一点也不想搭理他,夏松脸上也带着怒气。
  在徐玉米这件事上,他们心知肚明,彼此看破不说破。
  魏正亮和夏松转身就走,看都不想再看他一眼。
  “你们要是看到徐玉米了,替我跟她说声对不起。”虚弱的声音从二人背后传来。
  “你什么意思?”魏正亮问。
  “我表叔说,她没死。”
  魏正亮让夏松站在原地,自己一个人走到刘俊伟面前问他:“李光旗跟你说过徐玉米没死?”
  “我爸说徐玉米死了,但是我表叔说,他没杀她,但是没有告诉我徐玉米的去处,只说她不能再回来了。其实,我早就后悔了,我没想到我爸能对徐玉米下黑手。我表叔是徐玉米杀的吗?”
  “我们正在侦查。”魏正亮惊讶于刘俊伟如此坦诚地告诉他这个事实。
  “我快死了。”
  魏正亮看着他,心情复杂,他不知道说什么。
  “如果徐玉米没死,李光旗有没有跟你说过,夏松家菜园地里的骨灰是谁的?”
  刘俊伟摇头,“表叔没说,但我想他找点骨灰还是方便的吧。”
  “那个孩子……”刘俊伟还想再问什么,但看到魏正亮的表情他就彻底明白,即使到他死,有些事他也不可能知道了,重要的是,他可能等不到了。
  比如,徐玉米到底是不是还活着,那个孩子是他的吗?
  刘俊伟转身走了。
  魏正亮和夏松往家走,路上听见一伙人在吵吵。
  “你们这是犯法,知道吗?”
  魏正亮听到声音,赶紧跑过去。
  落柏村几个村民,手里拿着棍棒,站在河边围攻三个年轻人,两男一女。
  “干什么呢!”魏正亮大呵一声。
  几个村民看见是魏正亮,赶紧收了手里的棍子。
  “他们要打人!”那个女孩儿冲过人墙,跑到魏正亮身边。
  村民们知道魏正亮是警察,拿着棍子要撤退。
  “站住!没交待清楚谁也不许走!”
  “是亮吧,我是你大爷。”其中一个人站出来,嬉皮笑脸走到魏正亮面前,“这帮小年轻不知道干什么的,这两天鬼鬼祟祟总在村里转悠,刘书记说让我们看着点。”
  大爷拿刘军出来压事,没想到魏正亮最烦这一套。
  “看着就看着,拿什么棍棒,打坏了人,他刘军能保你吗?法治社会,能让你跑了?”
  “亮说的是,我们这就走。”那挑头的大爷一跑,后面几个人也撒丫子撤了。
  几个人一走,魏正亮就问那三个年轻人,“你们是本村的吗?”
  三人摇头。
  “那你们来这儿干嘛?”
  “大哥,你谁啊?”其中一个男孩子乍着胆子问,经了刚才的事,心里不踏实,显然他们也是怕的,表面的镇定也不过是虚势。
  “警察。”魏正亮给他们看警官证。
  “哦,我们是大学生,不是这个村的,但是这个镇的。临近毕业,我们要做毕业论文,项目就是家乡水质调查及其影响。落柏村这条河臭是出了名的,其实去年我们就来过一次,河流各项检测指数严重超标。我们就把污染情况举报给了政府,”男孩挠头,查看了一些魏正亮和夏松的脸色,“政府派人下来查,竟然说检测结果达标。我们几个不服,打算今年再试一次。”
  “你们还年轻,应该好好上学,如果再遇到刚才的情况,多危险。你们要是出了事,你们想没想过父母怎么办?”魏正亮年龄也不大,但遇到更年轻的,立马就进入长辈角色。
  “哥,你这话说得不对。我们是大学生,祖国的未来,如果人人遇事都往后躲,我们以后的子孙后代怎么办?而且我们查了这个地方的县志,但凡是这条河流经的地区,村民得癌症的机率都大,这几年人口数量不断下滑,难道说跟环境污染没有关系?这可不是小事。”
  魏正亮听他一说,如五雷轰顶,他想到了母亲王水彬。
  他心心念念想要逃离的家乡,现在有几个外乡青年,怀着一腔热情,想要让它变好!
  “反正,这事我们还要做下去,你别管!”
  三人说完,还是拿瓶子取了水。
  “大哥,今天谢谢你,我们还得去上游取水,先走了。”
  “河水的事你知道吗?”魏正亮问夏松。
  夏松点头,“前几年污染的事就被举报过,上头下来人了,几个人去了刘军家,你哥也去了。回来,他跟我说,刘军说让注水,抽了深井水往河流里注,然后检查的人从上流取水,检测出来能不合格吗?你哥干过一次,后来就没干了。这些年,村里的买卖不行了,刘军的合作社也黄了,污水排放倒是少了,不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哪能那么容易驱除?估计,刘军也是不想交罚款。他也钱紧,刘俊伟有病,需要大把的钱,他还有一个小儿子要养。”
  “嗯,回家吧。”
  魏正亮心情沉重,晚饭吃得也不多。魏正明问他是不是和媳妇吵架了。
  夜里,他梦见村民们变成了一只只待宰的羔羊,他们眼里没有惊恐,纯粹的天真无知,而滴血的屠刀就握在杀红了眼的刘军手里。
  魏正亮睡了一晚,第二天和魏正明给母亲上坟烧纸,回家看了一眼魏长海,留了一千块钱就返回县城了。
  夏松给徐玉米打电话,说:“你说的,我都跟魏正亮说了,时间一点不差。”
  “好,谢谢。”徐玉米的声音冷静异常。
  夏松觉得徐玉米变了,从外貌到性格,变得让她感到陌生。
  徐玉米的过往,那天见面,夏松问过,却被她简单一句“我也不记得了”带过。
  夏松不认为李光旗是徐玉米杀的,案发时她们在一起,可是肯定跟她有关系,不然为什么一再让她跟魏正亮强调时间?
  李光旗不是最终的凶手,真正的凶手是刘军,所以李光旗的死不是终点。
  下一个是谁呢?刘俊伟?刘军?
  夏松有生以来第一次迷茫,她要告诉魏正亮还是成为徐玉米的帮凶?
  第17章 ☆、chapter17迷雾
  周子玉告诉魏正亮,贾艳的事解决了。
  陈所长亲自排查了近期贾艳单位、家附近的所有摄像头,确实发现有人跟踪她。
  跟踪她的人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张洋,戴着口罩、帽子,浑身裹得严实,只有一双眼露在外面。
  警察通过视频图像,找到了她居住的地方,上门找她。即使警察给她看了监控视频,她依然抵死不认。
  关键是,贾艳也不认识她。
  最后警察警告她了,如果再发生类似的事,她肯定是要被请去公安局喝茶水的。再之后,贾艳确实没有再被跟踪过了。
  “贾姐说了,过两天要请你和陈所长一起去她的别墅吃饭!”周子玉早晨跟魏正亮说,她心情特别好,“贾姐说了,她已经跟市区北实验小学校长说好了,等暑假结束,妞妞就可以去上学!贾姐多有本事,这都能给人整进去,这人脉咱还得好好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