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423节
  “好了。”杜思苦收工。
  余凤敏坐着没动。
  杜思苦指着梳妆台,“镜子在那。”
  “我知道。”余凤敏不敢去看,杜思苦从来都没给人化过妆,这,这刚才的动作看着熟练,可真的能行吗?
  会不会把她画成了猴屁股?
  袁秀红在旁边说:“好看的,真的很好看。”
  余凤敏这才起来,去照镜子了。
  这是谁啊!
  这眼睛怎么这么大!这脸蛋怎么会这么好看,红润又显气色!
  这脸,这脸怎么小了一圈啊?
  余凤敏都不敢相信镜中的人是自己!
  “这是我的吗!”
  余凤敏对着镜子照了足足十分钟,都舍不得走。
  还是余母过来带她出去的。
  “凤敏?”余母都没认出闺女来,迟迟不敢认。
  第190章 190
  ……
  “妈, 你瞧我,今天这打扮漂亮吧!”余凤敏那炫耀语气都不加掩饰。
  真好看!
  余母一听语气,就知道是亲闺女没错了。
  这性子一点都没变。
  她家姑娘养得脾气有些大, 嫁给条件太好的家庭会受气,还不如找朱家这样的, 日子不差,又能拿捏住。
  “好看, 好看!”余母道, “哟,你这头发怎么还没弄好啊?”
  余凤敏都忘了还有头发这回事, 赶紧又回到杜思苦那去了。
  杜思苦:“这头发我还没弄过呢。”不太会啊。
  余凤敏道,“我梳妆台那边有发蜡,你看着抹, 只要光亮顺滑就行。”
  余母原本是想帮忙的,可看到余凤敏非要杜思苦帮着弄, 就没有多说, 只道:“那得快点,我等会再过来。”
  杜思苦叹了口气, “梳子在哪?”
  没办法,只能试试了。
  不过她提前说好, “你可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余凤敏露齿一笑:“当然了。”
  她把铁皮发夹和要戴的红花都递了过去。
  杜思苦着想这年代不好太张杨,于是将余凤敏的卷发扎起来, 盘在脑后,下面细短的碎发用铁皮发夹固定,然后把大红花戴了上去。余凤敏的前额部分挑了些头发出来, 稍微修剪一下修饰脸型。最后用发蜡, 把所有的头发固定, 尤其是前额两边的微卷刘海。
  “好了。”
  余凤敏期待满满的去照了镜子,半响,才道:“会不会太干净了,我记得杂志上有一种蜂窝式盘发……”
  杜思苦知道,是那种高耸盘发,但是不行。
  “太张杨了,今天可是有不少革委会的人,咱们还是小心一点。”杜思苦提醒。
  别看余主任是革委会的,但是啊,这革委会内部也有不一样的声音,万一有人在余凤敏结婚这事上做文章,要斗倒余主任,那也不是没可能。
  位置就那么多,有人想出头,上面就有人得把位置空出来。
  一个萝卜一个坑。
  杜思苦又帮余凤敏调整了一个花的位置。
  这时余母进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相机,“来,大家站在一起,拍张照。”闺女出嫁的大日子,多好看啊,肯定要多拍几张。
  余凤敏跟杜思苦三人来了一张合照。
  之后,杜思苦又帮余凤敏跟余母拍了一张母女照,一共有两卷胶卷,得省着用点。
  外头。
  朱安他们到了,按照规距,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来到了新娘子跟前。他看到余凤敏的时候,都呆住了。
  眼中满是惊艳。
  她怎么这么好看!
  是不是娶错人了?
  朱安又仔细瞧了瞧,这瞪眉的模样,确实就是余凤敏。
  他傻笑起来:“你今天真好看!”
  余凤敏下巴微抬,“那当然!”
  等日后她要跟杜思苦学习怎么化这种漂亮的妆!
  “新娘子出来了!”
  “今天的新娘子真好看,你瞧这眼睛多大啊!”
  “是啊,气色也好,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
  杜思苦跟袁秀红也跟着去了朱安,坐在女方这边亲友的桌上,她们随的礼直接给了余凤敏,没登记。
  吃过午饭,两人就约去着附近的街道跟供销社、商店逛了逛。
  两人都买了些东西。
  袁秀红在带东西回老家跟爷爷一起过年,杜思苦要置办几样年货,在机修厂的筒子楼过年。
  除夕那天。
  杜母一早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杜老三也在里面帮忙,苏皎月本来说帮着洗洗菜什么的,杜母见了,赶紧让她去屋里休息,“家里活少,不用你帮,你啊要是嫌屋里闷,就让老二带你去出转转。”
  杜父也在屋外忙,他正在给鸡拔毛呢。
  这鸡是杜二买的,买了三只,都是活鸡,也不知道是从哪买的。今天家里杀了一只,还有两只活的,说是明后天吃。
  杜二还真的带苏皎月出去了,他带苏皎月去了铁路家属院附近的学校,那是他上学的地方,这稍微一转,就快中午了。
  等两人回到家时,杜二才发现家里来了客人。
  小姑带着新姑父,一家五口都过来了。
  杜母很生气。
  大程的两个孩子倒是不怕人,趁着大人吵架,偷偷的溜上桌,伸手要抓肉汤里的大排骨!手刚伸过去,后脖就被人提起来了。
  两人哇哇大叫。
  回头一看,见是个笑眯眯的高个子叔叔。
  “放我下来!”
  “爸,他欺负我们!”
  两个孩子大声嚎着,硬是假哭起来。
  杜二把两孩子提到大程身边,“小姑父,长辈没上桌,孩子怎么伸手抓东西?家里没教规矩?”
  杜得敏抱着自个孩子站在旁边不吭声。
  大程尴尬,“孩子就是饿了,他们年纪小……”
  杜二:“他们年纪小不懂事,小姑父您也不懂这些?”
  “孩子他妈去得早……”
  “小姑父,孩子他们妈去得早,不是还有你吗,你这个爸也不管教?还是只能口饭吃?”杜二道,“今天除夕,我奶奶也不在这边,小姑你今天过来不合适。
  要是小姑带着小孩过来也就罢了,偏偏带了五张嘴,杜母今天这饭是按着五人的份量做的,这五张口一过来,那得做十人份的饭,那可就不够吃了。
  “老二,我觉得都是一家人……”杜得敏挤出笑脸。
  杜二打断她:“行了,我媳妇头一回见公婆,第一次在我家过年,自家人都见不过来。回头你样要过来,明天或者后天吧。”
  杜得敏:“来都来了。”
  杜二:“今天我妈做的饭菜不够十人份的。要不小姑你下午出去买点菜买点肉,晚上来我家吃。”
  他个子高,往门口一站,很有压迫感。
  杜父觉得今天过年,不好这么计较,人多没事,每个人少吃两口就行了。他正在张嘴,杜二就看了过去,“爸,你要是护着外人,往后我们可就不回来了。”
  杜父闭了嘴。
  跟妹妹相比,还是儿子更重要。
  尤其是老二这脾气,当初老爷子还在的时候,都受了老二的气,更别说他了。
  杜得敏妥协了,低声说:“大程,你带两个大的先回去。”她跟自个的孩子留下,这样大哥一家总不能赶她了吧。
  大程不肯:“一家人,年夜饭总要一起吃的。”
  又僵住了。
  杜二直接把苏皎月喊进屋,“过来吃饭。”
  至于小姑一家愿意在门口站着,那就站着。
  杜母听儿子的。
  杜得敏巴巴的看着杜父,眼中满是委屈,“大哥,大程的那个后妈,我早上一去,她嘴里就没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