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420节
  甚至怀疑是不是厂里财务部门汇错了。
  当天下午,她就借了学校的电话,拔给了机修厂的传达室,要找财务科的徐丽莲。
  等了半个小时,那边回电话了。
  是徐丽莲的声音。
  “丽莲,我今天查了汇款,多了一笔钱,是不是财务科汇错了?”杜思苦询问。
  这要是六十,那她就当是过年费也。
  可这是整整六百块钱啊,没谁一个月有六百块钱的工资。
  就算是一年工资六百,在这会都算是多的。
  电话那端,传来了徐丽莲的声音:“放心吧,我昨天都核对过六回了,上上下下都问了,确定过了,就是这个钱,没错!”
  她语气笃定。
  她可是出纳,这一下子汇这么多钱,她也慌啊。
  不问清楚她能汇过去吗?
  杜思苦惊道:“这是什么钱?”既然没汇错,那就是额外的钱。
  电话那端徐丽莲压着声说道:“咱们厂跟家具厂合作的床垫你知道吧,出口了,上个月海运把货运到国外了。我估计是外汇到账了,进出口公司给咱们厂打钱了。”
  她悄悄说,“你这钱是厂长那边另拔的专用款。”
  她们主管跟她说的。
  床垫这项目杜思苦的功劳很大,这次出口之后价钱不便宜,听说是狠赚了一笔。
  反正,按功劳分钱。
  厂卫生院的几位医生都分到了钱了,说是顾问费。
  杜思苦听明白了。
  徐丽莲倒是想多聊一会,但是这电话费贵啊,传达室这边的工作人员进出好几趟了,那眼神就是催着她挂电话呢。
  “思苦,我不跟你说了,回头给你写信。”徐丽莲捂着话筒,“这边在催了,我挂了啊。”
  挂断电话。
  徐丽莲瞪了传达室的人一眼,“不就聊了两句吗,真是的,机修厂现在又不缺钱!”这新招了多少人,哼,也没见财务科多招两个。
  她们这边都快忙死了。
  另一边。
  杜思苦在想,厂长一下子给她发了六百块钱,也就是说,弹簧床垫这个业务让厂长很满意,满意就是赚到钱了。
  同时也意味着这后续还有极大可能出口。
  这是一个长久的买卖。
  好事。
  杜思苦白得了一笔巨款,这下买特产也不拖拖拉拉了,下午她就去了首都这边本来想买一些特色吃食的。
  最后没买成,这烤鸭只能现吃,第二天皮就软了。再说这点心,顶天放一两周,也只能短期保存,要是寄到外地,怕是会坏。
  没法寄。
  杜思苦只好放弃,她想着等学校放假之后,她买一些捎带回去。
  随着元旦过去,一晃就到了69年。
  一月初,杜思苦收到了余凤敏的来信,结婚的日子定下来了,2月12号,双日,两家人一起商量的好日子。
  这日子离过年近,大家都能来。
  学校是一月二十左右放的假,其他同学一放假就走了,杜思苦多留了两天,去买了些能放的特色点心,买了六份。
  再多就拿不动了。
  之后她就买了火车票,在车站碰到了几个附近学校的学生,都是阳市那一片的,几人约好明天上午九点来火车站集合,到时候一起回去。
  年关近了,小偷小摸的就多了。
  这些贼过年也想多赚些钱。
  次日。
  杜思苦换了件半旧的袄子,宁愿冻一会,也不愿意露财,至于那些点心,全都装进了带着补丁的包里。
  反正,她穿着旧衣,带着破包跟蛇皮袋,一看就是穷酸相。
  昨天约好的几个外校的同学看到她这副模样,差点没认出来。
  好在学生证上的名字是不会错的。
  杜思苦坐了两天的火车,回到阳市后,直接去了机修厂。
  按照推荐入学制度,她在校期间应该定期回原单位参加生产实习的,不过,去的时候她跟厂里商量过了,改成了寒暑假。
  现在寒假,正好回厂里继续干活。
  机修厂大门口,保卫科看到一身旧衣背着破旧背包的杜思苦,吃了一惊,“你是被抢了?”怎么成这样了?
  杜思苦指了指东西:“坐火车回来的。”
  保卫科的同志一听就明白了,“是,咱们厂最近这段时间在外头蹲点的可不少。”机修厂扩建了,保卫科的人手又不够了,得,还得招人。
  杜思苦顺利进了厂。
  之后,先回了筒子楼,袁秀红在这边住着,杜思苦的东西跟衣服她都没动,只是多搭了一个床,也就是一米的床,不占地方。
  杜思苦这边是边户,比余凤敏家大一些。
  袁秀红下班回来,看到杜思苦很惊喜,“我跟凤敏还在猜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她今年依旧是回爷爷那边过年。
  杜思苦把带回来的糕点打开了一盒,拿了一块递给袁秀红,“尝尝。”这才三天,应该只比出锅那天差一点。
  “好吃!”
  厂卫生院这边发展很好,又招了些护士。
  余凤敏今天不在厂里,她下个月就要结婚了,事情多得很,她家里还得准备嫁妆,余母忙得很,虽然抽了些空闲时间出来,可妇联那边缺不了她。这嫁妆要置办的东西只好余凤敏跟她姐姐两人来了。
  当然了。
  余母这钱还是给足的。
  当天晚上,袁秀红跟杜思苦聊了半宿。
  毕竟小半年没见了,虽然有书信来往,但是毕竟不一样。
  袁秀红还说起了一件事:“厂长又让卫生院的几位医生深入研究你那个人体工学床垫了,听那意思,在国外这东西大有市场。”
  上回运过去的床垫,不到半个月,竟然全销完了。
  轻工业局进出口公司又下了新的份额,比上回多了一部。
  家具厂那边把干家具的工人都抽调到了床垫车间那边,机修厂的包副厂长又去了那边,在盯着呢。
  机修厂这边又加班加点做了不少卷簧机,还有机床,给送了过去。
  杜思苦:“看来外汇的这条路子是走对了。”
  袁秀红点点头。
  杜思苦道:“上个月,厂里这边还给我另汇了一笔钱。”
  “床垫的?”袁秀红一听就笑了,她低声说,“我也有,参加床垫研究的几个医生都给发了钱。”具体多少没说,但是听那意思,大家都很满意。
  说起来,机修厂还是大方的。
  有付出就有回报,所以大家才会这么卖力。
  聊着聊着两人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次日。
  杜思苦提着点心去了厂长办公室,这回来一趟,总得去跟厂长说一声。毕竟,厂里还给她汇了那么多钱。
  厂长看到杜思苦心里挺高兴,也没空叙旧,直接说了件事,“明天春天的广交会咱们厂会去参加。”是轻工业局进出口公司给的名额。
  不过,去参加也得以‘东方’床垫制造商的名义。
  “厂长,真办成了?”杜思苦没想到会这么快。
  今年两季的广交会他们机修厂是没有名额的。
  厂长笑着道:“咱们厂这东西都出口了,还卖得不错,上面给个名额也是应该的。”这一步棋他是走对了。
  瞧瞧,今年厂里的营业额比去年多了好几倍啊。
  盈利不少。
  说起来,小杜功不可没。
  “小杜,这广交会在四月,你们学校忙不忙啊,有没有空去一趟啊?”厂长问。
  广交会新东西多,能碰到外商,说不定还能达成交易呢。
  杜思苦:“我明年跟学校申请看看。”
  要是能请半个月的假,那就能去。
  厂长又与杜思苦说了些自行车的事,折叠自行车已经做出来了,回头让杜思苦去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改进的空间。
  至于山地自行车,这个卡住了,技术一直不达标。
  还是那个意思,让杜思苦再调整调整设计图。
  这床垫都出口成功了,这自行车厂长肯定也是要出口的,国内东西只要做得好,质量过关,能与国外同类型的东西掰手腕,那就卖得上价!
  就能多赚钱!
  国内这买卖上头还是卡得紧,要劵,要票,这就卡了一波人。再说了,真有好东西,那也不能卖太贵,人民也没那么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