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393节
  杜思苦剥了一颗吃了,还真是。
  彭师傅手艺那真是不是吹的。
  之前在食堂没见过的菜,今天全端出来了,有一道酱汁鸭子,酱汁浓郁醇厚,鸭肉鲜嫩入味。
  还有一道五香熏鱼,也不知道用的是什么鱼,说是先卤制,再熏制,外皮香脆,肉质鲜嫩,这吃起来完全停不下来。
  “彭师傅,外头酒店的大厨手艺都比不过您!”杜得敏边吃边夸。
  彭师傅倒是不谦虚,“那是,我这手艺可是祖传的!”要不是彭厂长请他过来,他现在还在外头的国营大饭店当掌勺师傅呢。
  工资可不比这里低!
  一顿饭下来,盘子都吃空了,桌上的酱汁也给倒到碗里拌了饭。
  下午。
  杜思苦在机修厂溜弯消食去了。
  消食的时候顺便去了一下女工宿舍,进去一看,张阿姨回来了。
  “张阿姨,新年好。”
  “小杜,你也一样,”张阿姨脸上笑着,可是眉眼满是愁色。
  杜思苦看出来籽,没细问,只把开水房的事说了,“田同志跟孔同志去找我,我看天色不早了,她们又催得紧,就把开水房的锁给开了,给您添麻烦了。”
  “没事。”张阿姨长叹一口气,“早上我走得急,该把钥匙给她们的。”
  就这一会的功夫,眉头就又皱了三次。
  今天大年初一。
  杜思苦觉得,还是不听这些愁苦的事的好,都说今天过得好,这一年都过得舒坦。
  “张阿姨,您这边没事我就放心了,我等会要去凤敏家,时间紧,我走了啊。”
  “……这就走了?”
  张阿姨话都到嘴边了,可看到杜思苦说要去余凤敏家拜年,便不好再说什么了。
  后来。
  杜思苦还真去余凤敏家了,骑着自行车去的,把宋良给她的大苹果装了四个,又装了些过年发的罐头,一起提着去了余凤敏家。
  去的巧。
  她去的时候,余凤敏姐妹俩刚好出来。余家今天拜年的人多,余凤敏喊了一早上的人,嘴巴都喊干了,下午就约着姐姐出来看电影。
  朱安早上来过了,下午他要回家走亲戚。
  “思苦!走,我们看电影去!”余凤敏看到杜思苦高兴得很。
  “我先去屋里,跟叔叔阿姨拜个年,马上出来。”杜思苦道,好不容易来一趟,还提了东西,总要见一面。
  “我带你去!”
  下午。
  电影是下午四点的场,杜思苦跟余凤敏从电影院出来,都五点半了。
  杜家。
  杜母催着杜老三去杨家,“拜个年,再约小杨去看场电影,多好。”
  杜老三:“妈,明天不是要去姥姥家吗,我不能空着手去吧,舅舅家也得买东西吧。”再说了,“我不知道杨姑娘她家在哪。”
  杜母吃惊:“你没送她回家?”
  杜老三:“没让我送,说要去供销社买东西。”说到这,杜老三还有一件事要问杜母,家里有不少客人,杜老三带杜母去了屋里,低声问,“妈,我下乡的事你是不是没跟杨家人说?”
  杜母表情一变,她一把拉住杜老三,“这事你可不许说,先瞒着。要是他们知道你下了乡,只怕这婚事又要生波折。”
  杜老三道:“总不好瞒着。”那不是骗人吗。
  杜母:“行了行了,不去就不去,把嘴给我闭好了,不许在外头瞎说!要是这亲事黄了,你这下乡的事传了出去,以后谁还愿意嫁过来?”
  老三脸上那表情明显是不想听她的。
  杜母一巴掌拍过去:“你奶奶还指望着孙媳妇侍候她呢。”
  杜老三嘀咕:“这样是不对的。”
  杜母:“要不你顶了你爸的工,调回来?”
  杜老三不说话了。
  程家。
  杜得敏没想到回家是回‘老程’家,一屋子人挤着住,一大早家里就来了客人,这后婆婆带着客人过来敲门。
  说亲戚们要见见这‘儿媳妇跟肚子里的孩子’。
  这分明就是故意的。
  杜得敏没开门。
  这后奶奶就在外头嚼舌根,话难听得很。
  什么“老儿媳妇当家做主,不听公公婆婆的”,什么‘跟回娘家,一住就是几个月,也不回来瞧一眼。
  什么‘连大程的儿子都不照顾……”
  说来说去,就是嫌杜得敏又懒又爱花钱,还不顾家。
  杜得敏听得心里冒火,都睡不着了。
  等大程拜完年回来,听程家人说,家里来了亲戚,杜得敏不起来见就算了,还把门一锁,不让亲戚进屋……
  晚上。
  两口子就闹得有些不愉快。
  杜得敏坐在床头抹泪,一晚上都没睡。
  第二天一早,就闹着回娘家。
  大年初二。
  一早,杜母就带着杜老三去了客运站,买票上车,赶的是最早的那班车。
  杜得敏红着眼从程家过来的时候,家里就剩杜父跟杜奶奶。
  “大哥,大嫂呢?”
  “回娘家了。”
  杜得敏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她昨天在程家受的委屈,这会回家大嫂又嫌她回了娘家,这会再也受不住了,“大嫂是不是嫌我在家住久了?”
  杜父:“今天初二,回娘家天经地义。”他又说,“本来我也该一起去的。”可惜杜家这边离不了人。
  好好的家,三个大儿子,两个闺女,怎么谁都不回来?
  尤其是在离得最近的老四,过年了,人影都不见。
  想到这,杜父脸又沉下来了。
  这闺女真是白生了。
  机修厂。
  杜思苦觉得这年过得太快了,天亮起床,一日三餐,吃完去溜达溜达,晚上早睡。这一晃,时间就过去了。
  新车间的工人初三初四都陆陆续续的上岗了。
  杜思苦这初五去了,她晃了一圈,上级领导都没到,她去了也没什么活,就又回去了。索性等到初七上班。
  袁秀红跟余凤敏都回机修厂了。
  二月发工资的时候,杜思苦惊喜的发现自己的工资又涨了五块钱。现在她的工资一个月四十块钱了!
  这没高兴太早,杜思苦发现,她身上的担子又重了。
  禇老回来上班了。
  可是这手一直没好全,太精细的活禇老现在干不了。禇老去找过一次厂长,跟厂长说了这事,想退下来。
  厂长没同意。
  后来,两人选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教杜思苦。
  在这一年内,把杜思苦给教出来,希望杜思苦在五年内,能接禇老的衣钵。
  杜思苦有这个潜力。
  这之后,禇老对杜思苦更加严厉了,除了每天必练的基本功多加半个小时,平常更是从修修补补,跟在禇老后面学跟看,到后面让杜思苦承担更复杂、精度要求更高的零件加工和设备维修任务。
  杜思苦早出晚归,手心的手茧一天比一天厚。
  一个毫无保留的教,一个刻苦的学,杜思苦这技术手艺也是这突飞猛进。更别说,禇老还拿出了自己珍藏许久的旧笔记,这都是他以前学过的用过的、解决过的疑难问题。
  这几本笔记,是禇老大半辈子的心血。
  “师傅,你真要给我?”杜思苦看着这些东西,越发担心禇老的身体,“师傅,要不您去医院看看?”
  “我没事,就是人老了。”禇老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禇老说道,“这笔记你看完再还我,记得,自己买几个本子写下来,记好。”
  “是,师傅。”
  一晃就到了三月。
  机修厂新车间的机床又增加了几个,新式自行车卖到了更远的省会,厂里人手不够,又开始招人了。
  去年北方防滑链的大笔款项已经收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