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386节
  这这么拖着。
  刘揣阳本来就有气, 而且现在天气转冷,化工厂的同志们该回去了。
  时间不多了。
  这下刘瑞阳坐不住了, 直接就找到阮家了。
  这事就这么爆出来了。
  小道消息说, 刘瑞阳之所以这么气,这么急, 是因为阮子柏勾搭的那位正是他的媳妇。
  阮副厂长气坏了。
  “刘同志,你放心, 这事我肯定会查清楚给你一个交待的。”阮副厂长压着火给了刘瑞阳保证。
  刘瑞阳是化工厂刘书记的儿子,化工厂体量不小, 还是要重视的。
  “那我就等副厂长的好消息。”刘瑞阳嘴上这样说,可心里是不信阮副厂长的,他决定私下偷偷查。
  过了几天。
  化工厂的同志都走了, 小道消息也随着他们的离开渐渐平息下来。
  就这样。
  余凤敏私下跟杜思苦谈过, “你说这事要不要告诉袁秀红?”毕竟是阮子柏的事, 两人看着像在处对象。
  杜思苦:“那位阮同志不像这样的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咱们又不解了他,谁知道他私下是什么样的人。”余凤敏还告诫杜思苦,看男人尤其不能只看表面。
  像革委会的,有些男的很不是东西,利用革委会的特权,干着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平常瞧着倒是人模狗样的。
  杜思苦看了余凤敏好几眼,“你又听到谁的事了?”
  余凤敏憋了半天,没说:“是外头的事,你还是不知道的好。”是听她妈说的。“你不知道,有的男的在外头怕这个怕那个,谁都不敢惹,回到家就打老婆打孩子出气,把人往死里打……”真是贱骨头。
  有这力气对妻儿下死手,在外头受了气怎么不知道还手呢?
  杜思苦:“后来怎么样了?妇联的没调解离婚吗?”
  余凤敏叹气,直摇头:“没法离,五个孩子呢,那女同志宁愿挨打也在留在那个家^……”除了舍不得孩子外,更是没地方可去。
  一是找不着工作,二是娘家不给力,那边日子过得不怎么样,不让闺女回去。
  杜思苦听着这种事难受,妇联的活也不是好干的。
  这话一下子就扯远了。
  余凤敏忽然道,“我爸妈说,年底可以见见朱安的父母,要是顺利,明年可能就把婚事定下来了。”
  杜思苦很吃惊,“这么快?”
  这才毕业多久,就要定下来?结婚?
  余凤敏道,“我爸说朱安挺好的,踏实,长得也精神。”朱安最近没少去她家,只要去,就是肉啊火腿肠肉罐头的提过去,很有心的。
  杜思苦:“你姐不是还没对象吗?”
  余凤敏道:“家里给介绍了一个,正处着呢。”就是异地,平常见面难。
  她瞧了瞧杜思苦。
  “别看我。”杜思苦,“工作忙着呢。”
  可别打给她介绍对象的心思。
  余凤敏哼道:“我是想告诉,你那个姑姑,来了厂里三回了,次次都要找你。”一来就是三回,这样的天气,还大着肚子。
  真是不死心。
  杜思苦听到这样的事就心烦。
  又来,又来!
  她都回绝多少次了,那些人没长耳朵,还是理解不了她的话?
  后来,
  厂里的小道消息余凤敏还是去了人民医院,跟袁秀红说了。
  “先前不知道谁传的消息,后来就平息了,”余凤敏瞧了瞧袁秀红,“我跟思苦商量着,这事还是跟你说一声的好。”
  袁秀红点点头,“我知道了。”
  才说了一句,后面就传来消息,“袁医生,一号手术室那边大出血,麻烦您过去一趟。”
  “来了。”
  袁秀红转头对余凤敏道,“我先去忙了!”
  她穿着白大卦,跟风一样的跑了过去。
  这就怪了。
  袁秀红不是过来学习的吗,怎么还上手术室了?
  余凤敏在人民医院转悠了一圈,她发现了一个问题,这边的医生都好年轻啊。
  老医生去哪了?
  又过几天。
  杜家。
  杜父终于收到了老二老三的来信。
  老二说,过年不回来了,至于杜父说的顶工回城的事,他不愿意。
  不用再劝。
  老三的信也是一样的意思,他在拖拉机厂的服务点干得特别好,拖拉机开得非常顺手,上回秋收他出了力,心里特别得劲,他喜欢这样的生活。
  至于杜父说的铁路工作,他不想接班。
  不过,老三过年会回来。
  杜母看了信,脸色白得很:“这铁路的工作,铁饭碗,这两个孩子怎么个个都不乐意?”这哪不好了?
  不比下乡强?
  杜父原本还舍不得放弃自己的工作,现在看儿子们都拒绝了,心里也堵得很。
  儿子不回来,他就得上班。
  他上班,家里就杜母跟杜奶奶,还有时不时回家的杜得敏,为这事,杜母发了好几次火。
  这日子过得没滋没味的。
  杜母忽然有了一个主意:“老三过年不是回来吗,上回媒人介绍的那杨家姑娘,她家里都来问好几回了。要不这样,跟他们家说一说,过年把婚事定下来,把酒办了,让那姑娘嫁过来。”又低声说,“那姑娘是个好性子,又会干活,老三就算回了乡下,她可以留在咱们家,家里家外搭把手。”
  杜父觉得这主意不错。
  正说着。
  杜家院外头来了信,是大程。
  他一脸着急,“得敏送到医院去了,流了好多血,医院把人收了,但是钱不够……”
  杜母:“怎么会流血,这还没到日子呢?”
  大程吭哧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总不能说是自己儿子撞的吧。
  杜父回头看杜母。
  杜母直接道:“我手上可没钱,你跟你妈说,找她要。”老太太手里还有一点棺材本。
  杜父进屋,去找了杜奶奶。
  “得敏大出血去医院了?”杜奶奶惊得下了床,现在天冷,老人家身子弱,气血不足,窝在被窝里暖和一些。
  “那姓程的是这么说的。”杜父道,“也没说是怎么弄的,只说钱不够。”
  杜奶奶骂了姓程的几句,她好好的姑娘,嫁到程家出了这样的事,不赖他赖谁?
  杜奶奶转身从床底下的砖逢里掏出了一个铁皮盒,颤颤巍巍的打开盒子,把里头一半的钱都掏了出来,递给杜父,“快送到医院去!”
  她闺女的命要紧!
  杜父去了。
  钢铁厂。
  唐工没事了。
  俄文书倒是找到了,可是上面没有借阅者的名字,管理员借书簿那边的名单好像丢了,具体哪些人借了什么书,也查不出来了。
  厉主任供销社那边请的假到期了,她是最先回去的。
  唐小棠书店那边自由一些,她在确定父亲这边平安渡过了这场风波后,这才考虑回去的事。
  不过她没有马上走。
  “爸,钢铁厂这边最近动荡得很,要不你休个长假吧。”唐小棠劝唐工,“钢铁厂是个大厂,上面斗得厉害。”
  还是避一避的好。
  唐工:“不行,合金钢这边缺不了人,小宋不在,要是我也因为怕沾事走了,大伙都学我,那这合金钢还怎么研究?”
  合金钢是制造炮弹的,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钢铁厂除了内部技术员工在研究外,也寻求了外厂的合作,这其中困难重重。
  唐小棠心情沉重。
  她爸要是还呆在钢铁厂,明年的祸事能避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