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379节
杜思苦听了都想笑了,杜父要是真能这么做,那正合她意。最近几个月家里不是杜母过来就是杜父过来,弄得她也烦得很。
既然杜父这么说了,那杜思苦正好可以不用回去了。
她户口在厂里,有工作,有工资,不回家还真没什么影响。
杜思苦收敛了一下神情,表现出沉痛的语气:“吴队长,谢谢你,这事我知道了,我会想办法的。”
电话那端吴队长劝,“小杜,和解归和解,但是,不工作不能丢,知道吗。”
他怕杜思苦为了家里人放弃机修厂的工作。
“您放心,我不会的。”
当天晚上。
杜父看了眼院门口,想着老四会不会赶回来。
没回来。
第二天。
杜父想着,机修厂的人应该把他的话带到老四那了,怎么着今天晚上老四也该回来了吧。
杜父原想着不用做饭了。
下班回来就没买菜,等到晚上七点,院门外半个人影都没有,他饿得肚子都叫了,还不见老四回来。
或许,是机修厂的人耽误了。
之后,杜父去了食堂,因为来得晚,剩的吃的不多了,他随便买了些,拎回家跟杜奶奶一起吃了。
第三天。
杜父早上出门的时候隐隐有些不安,难道老四今天还不回来?
他说的那些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家里没人照顾,老四要是这次真的不管家里,只顾自己快活,那他真当没老四这个女儿!
直到第十天,杜思苦不说回来,连封信都没往家里寄过。
第十一天。
杜家倒是来人了,杜父听着动静赶紧出来,以为是老四服软回来了。结果一看,竟然是杜得敏挺着大肚子回来了。
大程在她身后,拎着东西,看到杜父就直笑:“大哥。”
杜父脸色阴沉:“你们过来干什么?”
还带行李,难道要住下?
本来一个杜奶奶都让杜父照顾得很艰难了,现在还来个怀孕的,谁照顾?
杜得敏看到杜父冷脸,心情一下子就坏了,“大哥,我回娘家,也不需要你同意吧。”
杜父:“你要是回来看妈,我欢迎。你要是想回来住下有人照顾,那就从哪来回哪去!”
杜得敏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医生说我年纪大了,得好好休养,不能动气。大哥,我都这样了,你是我亲哥,就不能照顾照顾吗?”
这赖谁?
还不是你自找的?
四十多岁的人了,这把年纪,还要孩子。
杜父心里这样想,但没说出来。
他只道:“你嫂子回娘家了,这几天回不来,家里就妈在,你要是回来,那衣服自己洗,饭做好了给妈端一份过去。”
杜得敏愣了:“大嫂不在?那谁照顾妈?”
杜父没答。
杜得敏眉头紧皱,“家里孩子呢?”
“老五下乡去了。”杜父道。
“怎么是老五下乡,老四呢?她没下乡?”杜得敏忽然道,“她没下乡怎么不回来?”
她觉得自己现在脑子太好使了,直接跟杜父道,“大哥,家里都这样了,让老四把工作辞了回来吧。正好我这边也需要人照顾。”
杜父看傻子似的看着她。
要是老四叫得回来,还用得着她说?
他在机修厂留了狠话,让人告诉老四,这次要是不回来,以后永远别回来。
都这么说了。
老四跟没事人似的,压根就不露面。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不回来的意思!不想回杜家的意思!
次日。
机修厂门口又来了一个人,姓程,说是找杜思苦的。
是亲戚。
下午。
还在家具厂的杜思苦就得到了消息,还是吴队长打的电话。
“说是你姑父,你姑姑怀了孩子,月份大了,没人照顾,去了你家,想让你回去搭把手。”吴队长表情一言难尽,“语气倒是恳切。”
什么?
小姑回娘家了?
还要她回去照顾?
杜思苦直接道:“吴队长,我跟家里人闹掰了,以后就不回去了。以后他们不管他们谁来,你都不用搭理,也不用告诉我。”
她想了想又说了一句,“要是我三哥他们过来,那就麻烦你们跟我说一声了。”
其他人来找她,就是想让她‘奉献’的,她又不傻,上赶着去吃亏。
杜得敏还是住到了杜家。
杜家这边虽说没人照顾,可是清净。大程家里有两个孩子,虽说看着听话,可不知怎么的老往她身上撞,杜得敏实是在不放心。
杜父下班回来。
听就杜得敏问:“大哥,大程都去了机修厂给老四带话了,她怎么还没回来?”杜得敏从早上等到天黑,都没看到杜思苦的影子。
杜父看了她一眼,往屋里去了。
“大哥,晚上吃什么啊?”
一晃,就到了十一月。
新式自行车成品出来了,现在新车间做出来的有三个颜色,白色、红色、黑色。红色这款是专为过年准备的。
过年用红的喜庆。
杜思苦也回到了机修厂。
回来的第二天,她就被顾主任带着去了会议室,厂领导们要开会,为新式自行车的销售问题。
这次会议参加的人不少,杜思苦混在其中并不显眼。
“尹科长,国营百货商店那边谈好了吗?谈了几家?”问话的是厂长。
尹科长是销售科的科长,这事归他负责。
“厂长,谈了三家,都谈好了,给咱们四个柜台。”尹科长脸上带着笑,“还有四家供销社,也愿意卖咱们厂的新式自行车。”
他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柜台多大,能摆几辆车?”
杜思苦在底下连听边写。
七个卖货点,也太少了。阳市的国营百货商店少,但是供销社多,应该还可以多谈些供销社的。
再者,既然是赶过年的趟,那乡镇这边应该也去谈谈,乡镇就未必都是穷人,尤其是过年,婚嫁置办自行车也是有的。
除了自行车的售卖,这售后也是个问题。
自行车是大件,坏了肯定要修好再用的,如果只是补气这等小问题,好解决。可如果是配件出现问题,那就得好好修了。
也就是说,机修厂也在配几个自行车的售后修车点。
一直到会议结束,杜思苦合上自己写的满满的几页纸。
就这样结束了?
她还以为厂长会问她一些问题的。
“散会。”
杜思苦收拾稿纸跟笔,站起来准备跟大家一起走。
“小顾,你留下来。”厂长说。
顾主任应了,之后看了一眼杜思苦,“小杜,你等会,我有事问你。”说着把杜思苦叫了过来。
“主任,什么事?”
“等会随我一起去小会议室。”顾主任道。
还有会?
杜思苦点头,“好。”
小会议室的人不多,除了厂长之外,就是顾主任带着的新车间的人,以及之前一直在家具厂忙活的包副厂长。
既然杜父这么说了,那杜思苦正好可以不用回去了。
她户口在厂里,有工作,有工资,不回家还真没什么影响。
杜思苦收敛了一下神情,表现出沉痛的语气:“吴队长,谢谢你,这事我知道了,我会想办法的。”
电话那端吴队长劝,“小杜,和解归和解,但是,不工作不能丢,知道吗。”
他怕杜思苦为了家里人放弃机修厂的工作。
“您放心,我不会的。”
当天晚上。
杜父看了眼院门口,想着老四会不会赶回来。
没回来。
第二天。
杜父想着,机修厂的人应该把他的话带到老四那了,怎么着今天晚上老四也该回来了吧。
杜父原想着不用做饭了。
下班回来就没买菜,等到晚上七点,院门外半个人影都没有,他饿得肚子都叫了,还不见老四回来。
或许,是机修厂的人耽误了。
之后,杜父去了食堂,因为来得晚,剩的吃的不多了,他随便买了些,拎回家跟杜奶奶一起吃了。
第三天。
杜父早上出门的时候隐隐有些不安,难道老四今天还不回来?
他说的那些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家里没人照顾,老四要是这次真的不管家里,只顾自己快活,那他真当没老四这个女儿!
直到第十天,杜思苦不说回来,连封信都没往家里寄过。
第十一天。
杜家倒是来人了,杜父听着动静赶紧出来,以为是老四服软回来了。结果一看,竟然是杜得敏挺着大肚子回来了。
大程在她身后,拎着东西,看到杜父就直笑:“大哥。”
杜父脸色阴沉:“你们过来干什么?”
还带行李,难道要住下?
本来一个杜奶奶都让杜父照顾得很艰难了,现在还来个怀孕的,谁照顾?
杜得敏看到杜父冷脸,心情一下子就坏了,“大哥,我回娘家,也不需要你同意吧。”
杜父:“你要是回来看妈,我欢迎。你要是想回来住下有人照顾,那就从哪来回哪去!”
杜得敏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医生说我年纪大了,得好好休养,不能动气。大哥,我都这样了,你是我亲哥,就不能照顾照顾吗?”
这赖谁?
还不是你自找的?
四十多岁的人了,这把年纪,还要孩子。
杜父心里这样想,但没说出来。
他只道:“你嫂子回娘家了,这几天回不来,家里就妈在,你要是回来,那衣服自己洗,饭做好了给妈端一份过去。”
杜得敏愣了:“大嫂不在?那谁照顾妈?”
杜父没答。
杜得敏眉头紧皱,“家里孩子呢?”
“老五下乡去了。”杜父道。
“怎么是老五下乡,老四呢?她没下乡?”杜得敏忽然道,“她没下乡怎么不回来?”
她觉得自己现在脑子太好使了,直接跟杜父道,“大哥,家里都这样了,让老四把工作辞了回来吧。正好我这边也需要人照顾。”
杜父看傻子似的看着她。
要是老四叫得回来,还用得着她说?
他在机修厂留了狠话,让人告诉老四,这次要是不回来,以后永远别回来。
都这么说了。
老四跟没事人似的,压根就不露面。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不回来的意思!不想回杜家的意思!
次日。
机修厂门口又来了一个人,姓程,说是找杜思苦的。
是亲戚。
下午。
还在家具厂的杜思苦就得到了消息,还是吴队长打的电话。
“说是你姑父,你姑姑怀了孩子,月份大了,没人照顾,去了你家,想让你回去搭把手。”吴队长表情一言难尽,“语气倒是恳切。”
什么?
小姑回娘家了?
还要她回去照顾?
杜思苦直接道:“吴队长,我跟家里人闹掰了,以后就不回去了。以后他们不管他们谁来,你都不用搭理,也不用告诉我。”
她想了想又说了一句,“要是我三哥他们过来,那就麻烦你们跟我说一声了。”
其他人来找她,就是想让她‘奉献’的,她又不傻,上赶着去吃亏。
杜得敏还是住到了杜家。
杜家这边虽说没人照顾,可是清净。大程家里有两个孩子,虽说看着听话,可不知怎么的老往她身上撞,杜得敏实是在不放心。
杜父下班回来。
听就杜得敏问:“大哥,大程都去了机修厂给老四带话了,她怎么还没回来?”杜得敏从早上等到天黑,都没看到杜思苦的影子。
杜父看了她一眼,往屋里去了。
“大哥,晚上吃什么啊?”
一晃,就到了十一月。
新式自行车成品出来了,现在新车间做出来的有三个颜色,白色、红色、黑色。红色这款是专为过年准备的。
过年用红的喜庆。
杜思苦也回到了机修厂。
回来的第二天,她就被顾主任带着去了会议室,厂领导们要开会,为新式自行车的销售问题。
这次会议参加的人不少,杜思苦混在其中并不显眼。
“尹科长,国营百货商店那边谈好了吗?谈了几家?”问话的是厂长。
尹科长是销售科的科长,这事归他负责。
“厂长,谈了三家,都谈好了,给咱们四个柜台。”尹科长脸上带着笑,“还有四家供销社,也愿意卖咱们厂的新式自行车。”
他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柜台多大,能摆几辆车?”
杜思苦在底下连听边写。
七个卖货点,也太少了。阳市的国营百货商店少,但是供销社多,应该还可以多谈些供销社的。
再者,既然是赶过年的趟,那乡镇这边应该也去谈谈,乡镇就未必都是穷人,尤其是过年,婚嫁置办自行车也是有的。
除了自行车的售卖,这售后也是个问题。
自行车是大件,坏了肯定要修好再用的,如果只是补气这等小问题,好解决。可如果是配件出现问题,那就得好好修了。
也就是说,机修厂也在配几个自行车的售后修车点。
一直到会议结束,杜思苦合上自己写的满满的几页纸。
就这样结束了?
她还以为厂长会问她一些问题的。
“散会。”
杜思苦收拾稿纸跟笔,站起来准备跟大家一起走。
“小顾,你留下来。”厂长说。
顾主任应了,之后看了一眼杜思苦,“小杜,你等会,我有事问你。”说着把杜思苦叫了过来。
“主任,什么事?”
“等会随我一起去小会议室。”顾主任道。
还有会?
杜思苦点头,“好。”
小会议室的人不多,除了厂长之外,就是顾主任带着的新车间的人,以及之前一直在家具厂忙活的包副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