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324节
……
机修厂工作区这边虽然冷清了, 但是家属院、家属楼那边却是热热闹闹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贴了新对联。
还请了新门神。
女工宿舍这会没剩几个人了, 晚上,张阿姨上来统计留在宿舍过年的人。
“小杜, 你不回家过年?”张阿姨有点吃惊,杜思苦不是本市人吗?
家这么近, 也不回去过年啊?
“家里人多, 住不下。”杜思苦道,“我吃年夜饭那天回去。”
初一早上可能也要留在杜家。
张阿姨明白了, 她把杜思苦的名字记下来了。
杜思苦过来看:“张阿姨,咱们宿舍有几个留在这边过年的?”
张阿姨道:“除了人之外,还有三个, 有两个是外地的姑娘,”想到这两个姑娘, 张阿姨叹了口气, 但是也没多说,“还有一个是陈婉芳, 208宿舍的。”这个小陈杜思苦应该见过的。
杜思苦记起来了。
上回找她买毛线团的,陈婉芳。
张阿姨道:“保卫科的过年会值班, 这边还是很安全的。”她把名额登记好后,就下了楼。等明天, 女工们走得差不多了,她还得把每间宿舍的门窗检查一下。
食堂那边过年也放假,留下来的几个姑娘得吃饭, 张阿姨开水房有炉子, 到时候多炒几个菜, 大家一起吃。
也热闹热闹。
杜思苦回到宿舍,看到余凤敏还没走,“你不是领了工资吗?怎么还没回家?”领完工资就正式放假了。
余凤敏是图书馆的,那边清闲得很,就算是过完年迟来几天也没事。
余凤敏瞧着杜思苦,“你是怎么想的,真要在这边过年?”
又道,“你瞧瞧,多冷清啊。”
家里多暖和啊。
杜思苦:“你不懂,我回了家,估计就要洗衣做饭了,那一堆的活呢,在这边还舒服一点。”杜家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她回了家就该负责家务,不想干就得跟他们吵架。
这大过年的,杜思苦不想一天到晚的吵吵。
尤其是上次杜父跟杜奶奶都想让她辞职回家,要是这次回去旧事重提,又得吵。
她一想到这些就累。
余凤敏叹了口气,也不劝了。
她掏出筒子楼的钥匙,递给杜思苦:“那边的家具都装上了,床也打好了,不过没被褥,你要是想去住,就把被褥带过去。”
又说,“里头有个炉子,还有锅,我跟朱安用过几次,挺方便的,就是煤不多。”
意思是杜思苦可以去那边做饭,不过煤的问题就要杜思苦自己解决了。
杜思苦接过钥匙。
她是不准备去住的,这可是余凤敏的新房。
她问:“等明天你走的时候,把我那罐头跟麦乳精提回去吧,就当是我给你家拜年的。”
杜思苦从仓库那边拿的年货,都放到余凤敏的新房子里了,不然没地方放。
放宿舍这边太扎眼了。
余凤敏:“行,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我那屋子里还有两包火腿肠,留给你吃。”她想起来,“之前你不是买了朱安家的香肠吗,十斤,也在我屋里挂着呢。”
余凤敏自己那份早拿回家了。
“袁秀咋好像也买了二十斤。”杜思苦问,“她那份也在你新房里?”
“她那份香肠昨天朱安就给送过去了。”
袁秀红已经走了。
回老家了。
昨天袁秀红领完工资之后,就带着行李跟一堆东西去了火车站,她要去赶火车,朱安直接把香肠送到了火车站。
对了,昨天是阮子柏送袁秀红去的火车站。
朱安跟余凤敏说的,在火车站看到阮子柏了,一只手提着满满的行李,还把袁秀红送到了火车上,这才下来。
当然了,朱安也帮忙从窗户递东西上去了。
杜思苦问余凤敏:“他们真在一起了?”这几天她跟着禇老忙前忙后的,压根就没注意身边的这些事。
余凤敏:“有那意思,估计还没成。”
她偷偷告诉杜思苦,“我觉得这次袁秀红回去得问老人的意思。”说到袁秀红,只见余凤敏指着杜思苦的柜子,“袁秀红走之前,放了一些东西在你柜子里,药味很重。”
余凤敏也有,是去疤的药。
她手上的那道疤现在浅得快看不见了。
有药味的东西?
膏药吗。
杜思苦觉得袁秀红真的是个细心周到的人。
次日,余凤敏一早起来就回家去了。
杜思苦拿着余凤敏给的钥匙,去了机修厂家属楼那边,今天腊月二十八了,明年就除夕了,三哥之前提过,二哥回会来。
她这香肠总要带一些回去。
杜思苦过来的时候还特意拿了剪刀。
开了门。
屋里一股子木香味,雷木匠打的家具都装上了,都是纯实木的,都刷了清漆,一水的木家具,瞧着挺不错的。
这中间的家具隔断也尺寸也是刚刚好,下面是栋子,中间留了一片空的,利于采光。门边还有鞋柜。
香肠挂在了窗户那边,下面垫了塑料膜,怕香肠滴油。
除了香肠之外,杜思苦还看到了两刀腊肉,这是余凤敏的。
杜思苦把香肠剪下来,一共拿了六斤,她是准备二斤提到女工宿舍那边,跟张阿姨还有留在这边过年的女工一起吃。
剩下的四斤带回杜家。
杜思苦提好香肠,锁好门。
刚下楼,就在楼底下碰到宋良了,宋良神色不佳,身上的衣服皱巴巴的,瞧着像是几天没睡好的样子。
“你这是?”
“我刚从拖拉机厂那边回来,”宋良疲累得很,“初三还要过去。”算上今天,也就四天假。
杜思苦瞧宋良这样,也不像是准备年货的,唉。
她看着手里的六斤香肠,剪开一截,递了过去,“拿着吧,就当是给你送的年礼了。”
“食堂不开门吗?”宋良愣愣的问。
“食堂也放假。”杜思苦道,“你年货领了吗,要是没领,赶紧去仓库,要不然过年只能自个去外头找馆子了。”
外头的馆子还不一定开门呢。
过年都要休息的。
杜思苦把香肠的提绳塞到宋良的手里,“我走了。”
宋良看了一会香肠,之后提着上了楼,但是很快,他就下来了,匆匆去了仓库。
铁路家属大院。
杜家。
杜老三昨天半夜回来的,他们拖拉机厂保卫科这边是轮休的,他是腊月二十八开始休,然后初二回去上班。
他跟保卫科的科长说了,初一家里要清香,得回来。
“这拖拉机厂怎么才这几天假?”杜母从昨天晚上念到现在,“最少得七天吧,隔壁沈洋,放十多天呢。”
小年的时候,她看到沈洋提了不少东西回来,两桶油,两大袋子米,还有一些调味料,酱油醋什么的。
她们家孩子的单位福利怎么就没这么好。
红光县,小河支队。
林场。
苏母不行了,她从前天开始,就吃不进东西了,找赤脚医生看了,说是没救了,话里话外那意思,就这几天了。
杜二本来都到火车站了,在候车间等火车。
后来是梁会计派人去了火车站,把苏皎月她妈的情况告诉了杜二,至于回不回,那看杜二的意思。
杜二知道情况后,没立刻回大队,而是去了县医院,他拿出烟,跟医院保卫这边套了下交情,之后问了一下医院这边医生的情况。
“那个严医生,上个月被人举报,说成分不好,这会正在查呢。”保卫抽着烟,眯着眼说,“你要是找他,得赶紧的,年后人可就要下放了。”
杜二稍一琢磨:“是不是这严医生医术太好,被人盯上了。”
还真有这可能。
保卫悄悄说:“咱们这医院新换了院长。”
杜二:“这位严医生住哪你知道吗?”
那肯定是知道的。
保卫这边都有登记的,很快,他就查出了严医生住的地方。
就在医院宿舍呢。
机修厂工作区这边虽然冷清了, 但是家属院、家属楼那边却是热热闹闹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贴了新对联。
还请了新门神。
女工宿舍这会没剩几个人了, 晚上,张阿姨上来统计留在宿舍过年的人。
“小杜, 你不回家过年?”张阿姨有点吃惊,杜思苦不是本市人吗?
家这么近, 也不回去过年啊?
“家里人多, 住不下。”杜思苦道,“我吃年夜饭那天回去。”
初一早上可能也要留在杜家。
张阿姨明白了, 她把杜思苦的名字记下来了。
杜思苦过来看:“张阿姨,咱们宿舍有几个留在这边过年的?”
张阿姨道:“除了人之外,还有三个, 有两个是外地的姑娘,”想到这两个姑娘, 张阿姨叹了口气, 但是也没多说,“还有一个是陈婉芳, 208宿舍的。”这个小陈杜思苦应该见过的。
杜思苦记起来了。
上回找她买毛线团的,陈婉芳。
张阿姨道:“保卫科的过年会值班, 这边还是很安全的。”她把名额登记好后,就下了楼。等明天, 女工们走得差不多了,她还得把每间宿舍的门窗检查一下。
食堂那边过年也放假,留下来的几个姑娘得吃饭, 张阿姨开水房有炉子, 到时候多炒几个菜, 大家一起吃。
也热闹热闹。
杜思苦回到宿舍,看到余凤敏还没走,“你不是领了工资吗?怎么还没回家?”领完工资就正式放假了。
余凤敏是图书馆的,那边清闲得很,就算是过完年迟来几天也没事。
余凤敏瞧着杜思苦,“你是怎么想的,真要在这边过年?”
又道,“你瞧瞧,多冷清啊。”
家里多暖和啊。
杜思苦:“你不懂,我回了家,估计就要洗衣做饭了,那一堆的活呢,在这边还舒服一点。”杜家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她回了家就该负责家务,不想干就得跟他们吵架。
这大过年的,杜思苦不想一天到晚的吵吵。
尤其是上次杜父跟杜奶奶都想让她辞职回家,要是这次回去旧事重提,又得吵。
她一想到这些就累。
余凤敏叹了口气,也不劝了。
她掏出筒子楼的钥匙,递给杜思苦:“那边的家具都装上了,床也打好了,不过没被褥,你要是想去住,就把被褥带过去。”
又说,“里头有个炉子,还有锅,我跟朱安用过几次,挺方便的,就是煤不多。”
意思是杜思苦可以去那边做饭,不过煤的问题就要杜思苦自己解决了。
杜思苦接过钥匙。
她是不准备去住的,这可是余凤敏的新房。
她问:“等明天你走的时候,把我那罐头跟麦乳精提回去吧,就当是我给你家拜年的。”
杜思苦从仓库那边拿的年货,都放到余凤敏的新房子里了,不然没地方放。
放宿舍这边太扎眼了。
余凤敏:“行,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我那屋子里还有两包火腿肠,留给你吃。”她想起来,“之前你不是买了朱安家的香肠吗,十斤,也在我屋里挂着呢。”
余凤敏自己那份早拿回家了。
“袁秀咋好像也买了二十斤。”杜思苦问,“她那份也在你新房里?”
“她那份香肠昨天朱安就给送过去了。”
袁秀红已经走了。
回老家了。
昨天袁秀红领完工资之后,就带着行李跟一堆东西去了火车站,她要去赶火车,朱安直接把香肠送到了火车站。
对了,昨天是阮子柏送袁秀红去的火车站。
朱安跟余凤敏说的,在火车站看到阮子柏了,一只手提着满满的行李,还把袁秀红送到了火车上,这才下来。
当然了,朱安也帮忙从窗户递东西上去了。
杜思苦问余凤敏:“他们真在一起了?”这几天她跟着禇老忙前忙后的,压根就没注意身边的这些事。
余凤敏:“有那意思,估计还没成。”
她偷偷告诉杜思苦,“我觉得这次袁秀红回去得问老人的意思。”说到袁秀红,只见余凤敏指着杜思苦的柜子,“袁秀红走之前,放了一些东西在你柜子里,药味很重。”
余凤敏也有,是去疤的药。
她手上的那道疤现在浅得快看不见了。
有药味的东西?
膏药吗。
杜思苦觉得袁秀红真的是个细心周到的人。
次日,余凤敏一早起来就回家去了。
杜思苦拿着余凤敏给的钥匙,去了机修厂家属楼那边,今天腊月二十八了,明年就除夕了,三哥之前提过,二哥回会来。
她这香肠总要带一些回去。
杜思苦过来的时候还特意拿了剪刀。
开了门。
屋里一股子木香味,雷木匠打的家具都装上了,都是纯实木的,都刷了清漆,一水的木家具,瞧着挺不错的。
这中间的家具隔断也尺寸也是刚刚好,下面是栋子,中间留了一片空的,利于采光。门边还有鞋柜。
香肠挂在了窗户那边,下面垫了塑料膜,怕香肠滴油。
除了香肠之外,杜思苦还看到了两刀腊肉,这是余凤敏的。
杜思苦把香肠剪下来,一共拿了六斤,她是准备二斤提到女工宿舍那边,跟张阿姨还有留在这边过年的女工一起吃。
剩下的四斤带回杜家。
杜思苦提好香肠,锁好门。
刚下楼,就在楼底下碰到宋良了,宋良神色不佳,身上的衣服皱巴巴的,瞧着像是几天没睡好的样子。
“你这是?”
“我刚从拖拉机厂那边回来,”宋良疲累得很,“初三还要过去。”算上今天,也就四天假。
杜思苦瞧宋良这样,也不像是准备年货的,唉。
她看着手里的六斤香肠,剪开一截,递了过去,“拿着吧,就当是给你送的年礼了。”
“食堂不开门吗?”宋良愣愣的问。
“食堂也放假。”杜思苦道,“你年货领了吗,要是没领,赶紧去仓库,要不然过年只能自个去外头找馆子了。”
外头的馆子还不一定开门呢。
过年都要休息的。
杜思苦把香肠的提绳塞到宋良的手里,“我走了。”
宋良看了一会香肠,之后提着上了楼,但是很快,他就下来了,匆匆去了仓库。
铁路家属大院。
杜家。
杜老三昨天半夜回来的,他们拖拉机厂保卫科这边是轮休的,他是腊月二十八开始休,然后初二回去上班。
他跟保卫科的科长说了,初一家里要清香,得回来。
“这拖拉机厂怎么才这几天假?”杜母从昨天晚上念到现在,“最少得七天吧,隔壁沈洋,放十多天呢。”
小年的时候,她看到沈洋提了不少东西回来,两桶油,两大袋子米,还有一些调味料,酱油醋什么的。
她们家孩子的单位福利怎么就没这么好。
红光县,小河支队。
林场。
苏母不行了,她从前天开始,就吃不进东西了,找赤脚医生看了,说是没救了,话里话外那意思,就这几天了。
杜二本来都到火车站了,在候车间等火车。
后来是梁会计派人去了火车站,把苏皎月她妈的情况告诉了杜二,至于回不回,那看杜二的意思。
杜二知道情况后,没立刻回大队,而是去了县医院,他拿出烟,跟医院保卫这边套了下交情,之后问了一下医院这边医生的情况。
“那个严医生,上个月被人举报,说成分不好,这会正在查呢。”保卫抽着烟,眯着眼说,“你要是找他,得赶紧的,年后人可就要下放了。”
杜二稍一琢磨:“是不是这严医生医术太好,被人盯上了。”
还真有这可能。
保卫悄悄说:“咱们这医院新换了院长。”
杜二:“这位严医生住哪你知道吗?”
那肯定是知道的。
保卫这边都有登记的,很快,他就查出了严医生住的地方。
就在医院宿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