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307节
  何主任眼睛一眯,有主意了。
  “小杜,这事你可不要往外说。”得悄悄的办。
  杜思苦伸手,在嘴上做出拉链的手势。
  保证不说。
  铁路家属大院。
  杜母从早上等到下午,都没见于月莺过来,这是不打算把亲妹子给领走了?
  于月娥也不挪位置,就坐在冰凉的门口,手扒着手框,哪里也不去。杜母一走近,她就把门框扒紧,生怕杜母把她扯走。
  中午,杜家吃饭,杜母心一狠,没给于月娥端,她怕于月娥赖着住下来。
  饿上一顿不会死。
  她怕对于月娥太好,这孩子就更不走了。
  “彩月。”屋里传来杜奶奶的声音。
  杜母过去了。
  于月娥见杜母走了,飞快的起来,把桌上的水壶拿起来,对着壶嘴,咕噜咕噜的喝着水。
  之后,又去了厨房,翻了一卷,把地上的生萝卜给啃了。
  屋里。
  “那孩子走了吗?”杜奶奶问。
  “没呢,”杜母正说着,发现外头声音不对,把门一拉开,就看到于月娥拿着两个大萝卜,泥都没洗干净,一口一个的啃着,两个萝卜都沾了她的口水。
  于月娥被发现偷吃东西,也不慌。
  发现了又怎么样,大不了被打一顿。
  杜奶奶挪到床尾,伸着脑袋一瞧,看到于月娥啃生萝卜,眉头一皱。
  “彩月,毕竟是个孩子,晚上她要是没走,给她点吃的吧。”杜奶奶这辈子没受什么大罪,心肠慈善。
  尤其于月娥还是个饿得啃萝卜的孩子,瘦不拉叽的,瞧着实在可怜。
  “妈,她要是赖着住下怎么办?”杜母低声说,“她亲姐姐在食堂呢,食堂的宿舍,两姐妹住一个屋子不挤。”
  听小朱说,跟于月莺同屋的买了平房搬走了。
  杜奶奶:“这天冷,你瞧她还坐在地下呢,这寒气重,外头还下着雨呢,让她坐椅子上吧。”
  杜母叹了口气。
  这婆婆也没比当初的公公好多少,对可怜的外人,总是爱搭救。
  机修厂。
  厂长办公室,何主任把刘队长带过来了。
  厂长询问了一下刘队长平常的业务跟完成情况,又仔细问了几个刁钻的问题,刘队长都答得上来。
  尤其是运输路上其中的门路,刘队长更是游刃有余。
  厂长放心了。
  之后让何主任先出去,他准备跟刘队长开始商谈运钢材的事。
  “厂长,我这边有件难事。”何主任不仅没走,还趁机把一车间的缺钢材的事跟厂长说了,“厂长,这防滑链是刘运队长他们急需用的,要不您让三车间匀一点给我们。”
  “缺多少?”
  何主任说了一个数。
  厂长写了批条,签了名字,然后交给了何主任:“把这个给小冯,他知道怎么做。”
  何主任神情轻松的离开了。
  没过多久,厂长跟刘队长达成了合作。
  三车间。
  冯主任看着何主任递来的批条,脸色铁青:“我们这边也不够用。”其实够的,可他就是不想拿出去。
  何主任脸色严肃:“这是厂长批的,冯主任要是不满意,您去厂长室跟厂长说。”
  冯主任知道,厂长决定的事不会轻易改变,只能憋气的把何主任要的钢材数交了出去,“下次可不能这样了。”冯主任还说,“你们车间技术不行,要这么多钢材做什么。”
  这话何主任听着就不高兴。
  一车间顺利的拿到了钢材,八天后,刘队长要的十五套防滑链做成了。
  而且这时,刘队长带着四辆货车,跑了一趟邻省的钢铁厂,运了足足四大车钢材过来。与刚才一起过来的,还有钢铁厂的同志。
  一共有四位同志,他们是来跟机修厂谈合作的。
  第128章 128
  ……
  一车间。
  “主任, 这是十五套防滑链,您检查一下。”
  何主任仔细检查,又问:“确定跟之前定制的那套是一样的吧?”可不能偷工减料。
  杜思苦:“主任, 您就放心吧,这钢材是有三车间拉过来的, 比咱们车间原先的钢料还有好一些呢。”
  不会差的。
  何主任检查完后,让人把防滑链搬到了车间小仓库, 锁起来。
  厂里的三个大仓库这会刚换了人, 要是把防滑链搁那放着,好进不好出。虽然那边有保卫科的同志看着, 安全一些,但是手续麻烦。
  三个仓库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不单只有仓管, 保卫科的人也派了人手过去,每天二人, 专门看着仓库。
  尤其是晚上, 还有值班的。
  年底了,这仓库东西多, 容易被人惦记。
  中午。
  杜思苦去食堂吃饭的时候,看到了刘队长, 他边上坐着几个眼生的人。那几个人是哪来的?不像厂里的人。
  杜思苦走了过去,跟刘队长打了招呼:“刘队长。”
  “小杜啊。”刘队长看杜思苦站了起来, “来,这边坐。”
  “不了,我饭打好了, ”杜思苦道, “我就是过来跟您说一声, 防滑链做好了,你这边回头去验验,看看还有什么不贴合的地方,到时候我们再改改。”
  “做好了?!”刘队长又惊又喜,“我还说等会去找何主任,让你们赶赶工呢,我们明天就要装货出发了。”
  现在就做好了,那可太好了。
  不过,“小杜,下午还有点事要麻烦你。”
  “您说。”
  “是这样,你下午能不能抽个空,教我们的同事安装一下,有时候车队加油买干粮,要分两路,这就我一个人会装,这日后有些麻烦。”刘队长道。
  “没问题。”杜思苦想了想,“这样吧,等会我吃完去给你们写一个使用指南,怎么安装,怎么修理,我都写给好。到时候您带着。”
  她又道,“当然了,这边教你们安装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下午我跟何主任说一声。”
  刘队长过来,握着杜思苦的手,热情的晃动:“小杜,这可真是太感谢你了。”
  杜思苦:“份内的事。”
  她道,“那我先过去了,您们忙。”又多问了一句,“这几位是你们运输队的吧。”瞧着个头比刘队长矮了一些。
  之前她听何主任说运输队的都是又高又壮的,这也不全是嘛。
  “他们是钢铁厂的,这次顺路坐我的货车过来的。”刘队长道。
  钢铁厂?
  杜思苦多瞧了两眼。
  这四人穿的都不是工作服,头发最少的那个,仔细看,倒是有几分邻导的样子。
  难怪瞧着不像运输队的。
  铁路家属大院。
  杜家。
  八天过去了,于月娥还在杜家。不是没把于月娥送走过,足足送了三次,送到铁路食堂的宿舍,送到于月莺手里。
  可过不了一天,于月娥就会偷偷跑来,翻墙进屋,就在杜家大门口坐着。现在于月娥身上的衣服倒是换了,是老四之前不肯要的旧袄子。
  杜母头疼得很。
  杜父今天休假,一早起来,就看到于月娥挂着鼻涕站在杜家大门口,他脸色一沉。
  于月娥丝毫不在意,她往厨房望了望。
  不知道今天吃什么。
  自从杜奶奶觉得于月娥可怜后,吃饭时,只要于月娥在这边,杜奶奶总会要杜母送一份给于月娥。孩子小,不懂事,别跟孩子计较。
  说来说去就是这几句话。
  杜母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杜父看到于月娥后,回屋去找了杜母:“彩月,把那孩子送到她妈那去吧。这都一月了,总不能让她在咱们家过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