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285节
再看行不行。
晚上,厂长家。
厂长家比杜思苦印像中更朴素一些,虽然是跟阮家一样的二层红砖小院,但是院子里头种满了菜,全是菜。
白菜跟萝卜长得尤其好。
进了屋,就是最寻常的家具,四方桌,木头椅,以前都是原木色的,这会看得出来,起码是用了十几年的。
厅里的灯也就是一个大灯泡,没有其他的装饰,不像阮家,还挂了窗帘摆了桌布。
“伯母,我们来帮你。”
徐丽莲领着杜思苦就往厨房走,“等会多干活少吃菜。”她们就是来厂长家表现的。
杜思苦:“知道了,徐同志。”
徐丽莲在财务科看着懒散,但是一换这种情况情商高得很。
厨房里的炉子跟柜子也都是旧物,那厨柜,看着像是老一辈的物价。
汪大姐看着年轻的姑娘们就开心,多活力多青春啊,这看着小姑娘们说说笑笑的,感觉她整个人都年轻了好几岁呢。
多好啊。
厂长回来的时候,看到家里来了客人,都愣了一下。
很快,他就认出了三人。
小杜,这个他熟一些。
那个是厂卫生所的吧,姓袁还是什么,他媳妇让他调到仓库去的。
另外一个,姓什么不知道,有些眼熟,好像是在哪见过的。
“老彭,这几个是我请回来的,”汪大姐乐呵呵的,“这晚饭都是她们帮着弄的,你快尝尝。”
厂长放下公文包,洗了手过来坐下,“大家别拘束,吃饭。”
也就徐丽莲掏束一些。
杜思苦拿着筷子夹吃的可没客气,汪大姐杀了一只自己养的老只鸡,炖了汤,这就在桌上摆着呢。
袁秀红胃口一直不大,吃饭一向是小口小口的。
她跟汪大姐很熟,也笑汪大姐嘴里听说‘厂长’,在汪大姐的描述中,厂长是一个很好很讲道理的人。
“老彭,厂里最近有些流言,你知道吗?”汪大姐直接在桌饭上说了,“这事你可得帮着小袁解决一下。”
流言?
厂长:“什么流言?”
徐丽莲举手:“我知道,小袁同志跟阮同志处对象的事吧。”
汪大姐一下子哽住了。
厂长疑惑:“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哪个阮同志?”
袁秀红比厂长夫妻俩更震惊。
不是说她是仓库失窃的嫌疑人吗?怎么就传成处对象了?
杜思苦看到袁秀红震惊的表情才想起来,糟糕,下午一直忙着查账,忘了问袁秀红说这事了。
应该,没事吧。
徐丽莲有问必答:“三车间的阮子柏同志,早上的时候,说还拉了袁秀红同志的手呢。”她转头看袁秀红,“是不是?”
这得说出来让厂长知道。
阮子柏家里条件好,要是袁秀红真跟他处上了,这得让厂长帮忙扫清阮家的障碍啊。
女大当婚,这事没什么不可说的。
她这是在帮袁秀红呢。
汪大姐半天才回神:“是这么个流言吗?”
厂长:“小同事处对象的事,你们自己解决。”他是对袁秀红说的。
他们可帮不了。
至于流言,若处对象这事是真的,那就不算流言,而是事实。
事实就不用澄清了。
“我没有跟他处对象。”袁秀红解释着,“上午是个意外,真的。”
徐丽莲沉思了一下:“你们是不是闹矛盾了?”
袁秀红:“没有!压根就没有这事!”
怎么就没人信呢?
她赶紧找杜思苦:“思苦,咱们一块住着,你应该知道的。”
杜思苦:“是,之前是没有。”
她想了想,“不过这流言都传出来了,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一时半会肯定是解释不清的。
汪大姐:“小袁啊,这阮子柏我见过的,这孩子长得俊,家教好,他妈是个好相处的。你说你,一个人在这边,没个帮衬,要是个找对象,日后也会轻松一些。”
汪大姐是老一辈的人,思想传统,觉得处对象这事,谈了就要好好谈。
谁找对象不是奔着结婚去的呢?
袁秀红真是有嘴都说不清。
杜思苦:“伯母,这处对象这事不光得看人,还得看合不合适,你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吧。在是有缘分,总会在一起的。”
要是没缘分,强求不了。
厂长:“对,这是小辈们的事,你啊。”少管。
大家开始吃饭。
吃完,厂长把杜思苦叫到了书房里,“小杜,最近跟褚老学得怎么样了?”
第117章 117
……
“还在练基础。”杜思苦说了一下自己最近的练习情绪, 纸刀刮削,还有去拖拉机厂出差完成的工作,当然, 她是挑能说的说的。
拖拉机厂的履带板她含糊了过去。
这可是签了保密协议的。
这一问一答,像是在报告工作。
这说着说着, 杜思苦觉得有件事可以跟厂长商量一下:“厂长,现在天冷了, 月底只怕会下雪。这几天厂里一直在加快速度搞拖拉机培训班的事, 我觉得这事不能急。”
她认真的分析,“像昨天, 阮子柏同志学车的时候,拖拉机就跟货车撞上了。其他学车的同志也是新手,这天冷地滑, 万一上路,这车坏了是小, 可若是人伤了, 只怕不好。”
冬天,如果天气太冷, 地上有水,会结冰的。
会发生事故的。
杜思苦宁愿让厂长觉得她教不好, 也不想拿大家的性命开玩笑。
厂长看着杜思苦:“那开这培训班的意义是什么?”
杜思苦:“厂长,可以明天开春再学, 趁着这段时间让他们多练练,专业课跟实践两把抓,明年开春考了证, 就能上路了。”
这样才名正言顺。
明年?
厂长倒是没说什么, 而是问杜思苦:“拖拉机厂那边想把人借调过去一年, 你怎么看?”
一年?!
杜思苦:“这会不会太久了?”
厂长道:“确这太久了,明年咱们厂新车间就该好了,到时候你另有任务。”
所以,他是不准备让小杜去的。
杜思苦:“厂长,新车间咱们是要对外出口吗?”
厂长笑了,“小杜,你是怎么想到这事上的?”
杜思苦道:“顾主任说让我继续设计最新款的自行车,咱们国内是不讲究这些款式的,只要好用。国外就不一样,他们要的东西不光要外观好看,还有质量好,性能好。我听说这次挖新车间地基,人多,工程大,这样一来,那新车间的面程肯定不小。”
她一一分析。
年轻,脑子灵活,还肯学。
真是的个好苗子。
厂长越发看好杜思苦了,他问过下头的人,杜思苦在厂里的时候,每天到了车间就开始练基础,就算是有事耽误练习了,回头也会补上来。
难得见到这么毅力的姑娘。
书房外。
徐丽莲瞧了眼里头,这都过了一个小时了,杜思苦还没出来,厂长跟她在聊什么呢?上回她就听说杜思苦跟着二车间的肖师傅去过厂长室几回。
现在看来,杜思苦是真的入了厂长的眼。
汪大姐正跟袁秀红说着种地的事,她会种田养鸡,后来跟着老彭到机修厂家属院,就闲了下来。
这种了大半辈子地的人,这人一闲,这身上不是这疼就是那疼。
毛病就都来了。
“汪姨,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袁秀红站了起来。
杜思苦进书房很久了,她有点担心。
晚上,厂长家。
厂长家比杜思苦印像中更朴素一些,虽然是跟阮家一样的二层红砖小院,但是院子里头种满了菜,全是菜。
白菜跟萝卜长得尤其好。
进了屋,就是最寻常的家具,四方桌,木头椅,以前都是原木色的,这会看得出来,起码是用了十几年的。
厅里的灯也就是一个大灯泡,没有其他的装饰,不像阮家,还挂了窗帘摆了桌布。
“伯母,我们来帮你。”
徐丽莲领着杜思苦就往厨房走,“等会多干活少吃菜。”她们就是来厂长家表现的。
杜思苦:“知道了,徐同志。”
徐丽莲在财务科看着懒散,但是一换这种情况情商高得很。
厨房里的炉子跟柜子也都是旧物,那厨柜,看着像是老一辈的物价。
汪大姐看着年轻的姑娘们就开心,多活力多青春啊,这看着小姑娘们说说笑笑的,感觉她整个人都年轻了好几岁呢。
多好啊。
厂长回来的时候,看到家里来了客人,都愣了一下。
很快,他就认出了三人。
小杜,这个他熟一些。
那个是厂卫生所的吧,姓袁还是什么,他媳妇让他调到仓库去的。
另外一个,姓什么不知道,有些眼熟,好像是在哪见过的。
“老彭,这几个是我请回来的,”汪大姐乐呵呵的,“这晚饭都是她们帮着弄的,你快尝尝。”
厂长放下公文包,洗了手过来坐下,“大家别拘束,吃饭。”
也就徐丽莲掏束一些。
杜思苦拿着筷子夹吃的可没客气,汪大姐杀了一只自己养的老只鸡,炖了汤,这就在桌上摆着呢。
袁秀红胃口一直不大,吃饭一向是小口小口的。
她跟汪大姐很熟,也笑汪大姐嘴里听说‘厂长’,在汪大姐的描述中,厂长是一个很好很讲道理的人。
“老彭,厂里最近有些流言,你知道吗?”汪大姐直接在桌饭上说了,“这事你可得帮着小袁解决一下。”
流言?
厂长:“什么流言?”
徐丽莲举手:“我知道,小袁同志跟阮同志处对象的事吧。”
汪大姐一下子哽住了。
厂长疑惑:“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哪个阮同志?”
袁秀红比厂长夫妻俩更震惊。
不是说她是仓库失窃的嫌疑人吗?怎么就传成处对象了?
杜思苦看到袁秀红震惊的表情才想起来,糟糕,下午一直忙着查账,忘了问袁秀红说这事了。
应该,没事吧。
徐丽莲有问必答:“三车间的阮子柏同志,早上的时候,说还拉了袁秀红同志的手呢。”她转头看袁秀红,“是不是?”
这得说出来让厂长知道。
阮子柏家里条件好,要是袁秀红真跟他处上了,这得让厂长帮忙扫清阮家的障碍啊。
女大当婚,这事没什么不可说的。
她这是在帮袁秀红呢。
汪大姐半天才回神:“是这么个流言吗?”
厂长:“小同事处对象的事,你们自己解决。”他是对袁秀红说的。
他们可帮不了。
至于流言,若处对象这事是真的,那就不算流言,而是事实。
事实就不用澄清了。
“我没有跟他处对象。”袁秀红解释着,“上午是个意外,真的。”
徐丽莲沉思了一下:“你们是不是闹矛盾了?”
袁秀红:“没有!压根就没有这事!”
怎么就没人信呢?
她赶紧找杜思苦:“思苦,咱们一块住着,你应该知道的。”
杜思苦:“是,之前是没有。”
她想了想,“不过这流言都传出来了,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一时半会肯定是解释不清的。
汪大姐:“小袁啊,这阮子柏我见过的,这孩子长得俊,家教好,他妈是个好相处的。你说你,一个人在这边,没个帮衬,要是个找对象,日后也会轻松一些。”
汪大姐是老一辈的人,思想传统,觉得处对象这事,谈了就要好好谈。
谁找对象不是奔着结婚去的呢?
袁秀红真是有嘴都说不清。
杜思苦:“伯母,这处对象这事不光得看人,还得看合不合适,你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吧。在是有缘分,总会在一起的。”
要是没缘分,强求不了。
厂长:“对,这是小辈们的事,你啊。”少管。
大家开始吃饭。
吃完,厂长把杜思苦叫到了书房里,“小杜,最近跟褚老学得怎么样了?”
第117章 117
……
“还在练基础。”杜思苦说了一下自己最近的练习情绪, 纸刀刮削,还有去拖拉机厂出差完成的工作,当然, 她是挑能说的说的。
拖拉机厂的履带板她含糊了过去。
这可是签了保密协议的。
这一问一答,像是在报告工作。
这说着说着, 杜思苦觉得有件事可以跟厂长商量一下:“厂长,现在天冷了, 月底只怕会下雪。这几天厂里一直在加快速度搞拖拉机培训班的事, 我觉得这事不能急。”
她认真的分析,“像昨天, 阮子柏同志学车的时候,拖拉机就跟货车撞上了。其他学车的同志也是新手,这天冷地滑, 万一上路,这车坏了是小, 可若是人伤了, 只怕不好。”
冬天,如果天气太冷, 地上有水,会结冰的。
会发生事故的。
杜思苦宁愿让厂长觉得她教不好, 也不想拿大家的性命开玩笑。
厂长看着杜思苦:“那开这培训班的意义是什么?”
杜思苦:“厂长,可以明天开春再学, 趁着这段时间让他们多练练,专业课跟实践两把抓,明年开春考了证, 就能上路了。”
这样才名正言顺。
明年?
厂长倒是没说什么, 而是问杜思苦:“拖拉机厂那边想把人借调过去一年, 你怎么看?”
一年?!
杜思苦:“这会不会太久了?”
厂长道:“确这太久了,明年咱们厂新车间就该好了,到时候你另有任务。”
所以,他是不准备让小杜去的。
杜思苦:“厂长,新车间咱们是要对外出口吗?”
厂长笑了,“小杜,你是怎么想到这事上的?”
杜思苦道:“顾主任说让我继续设计最新款的自行车,咱们国内是不讲究这些款式的,只要好用。国外就不一样,他们要的东西不光要外观好看,还有质量好,性能好。我听说这次挖新车间地基,人多,工程大,这样一来,那新车间的面程肯定不小。”
她一一分析。
年轻,脑子灵活,还肯学。
真是的个好苗子。
厂长越发看好杜思苦了,他问过下头的人,杜思苦在厂里的时候,每天到了车间就开始练基础,就算是有事耽误练习了,回头也会补上来。
难得见到这么毅力的姑娘。
书房外。
徐丽莲瞧了眼里头,这都过了一个小时了,杜思苦还没出来,厂长跟她在聊什么呢?上回她就听说杜思苦跟着二车间的肖师傅去过厂长室几回。
现在看来,杜思苦是真的入了厂长的眼。
汪大姐正跟袁秀红说着种地的事,她会种田养鸡,后来跟着老彭到机修厂家属院,就闲了下来。
这种了大半辈子地的人,这人一闲,这身上不是这疼就是那疼。
毛病就都来了。
“汪姨,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袁秀红站了起来。
杜思苦进书房很久了,她有点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