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272节
  “好的。”
  杜思苦答应。
  杜老三坐下跟杜思苦一起吃饭,“老四,信我寄出去了。”给二叔还有大哥二哥的信,信的内容正是小姑要再婚的事。
  寄出去就好。
  杜思苦道:“三哥,你跟二哥他们说你工作的事吗?”
  杜老三脸上带笑:“说了,都写在信上了,给二叔信的写得最多。”是二叔介绍他过来的,他把自己怎么考核通过的,全告诉二叔了。
  至于大哥,大嫂有喜,大哥部队又忙,他写得简单,只说自己找到了一份工作,正式厂。
  二哥那边,他不光写了自己得到拖拉机厂保卫科的工作,还提醒二哥,要是想回城里,爷爷留的那份派出所的工作信有效。
  现在天冷,乡下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两兄妹聊了杂事,又聊起正事,杜老三道,“最近厂里外来人员多,你自己要好好的注意安全。”
  “你们那个叫陈白虎的队长,不是查得挺严的吗,还有漏网之鱼?”杜思苦问。
  “查出了两个身份不明的。”杜老三低声说,“都是看着一脸正气的。”说实话,要不是陈队长盯上那两人,他们还看不出有问题呢。
  那两人的模样,真不像坏人。
  说起来,杜老三还是很佩服这位陈队长的。
  杜思苦若有所思。
  拖拉机厂除了军用坦克的保密任务,可能还有其他的秘密,要不然保卫科不会查这么紧,还增加人手。
  “你住哪?”
  “招待所。”
  铁路家属大院。
  杜家。
  自从杜母的存折再一次缩水后,杜家的伙食再一次跌到了水平线以下,昨天,杜母去菜市场买了二十斤的大白菜。
  从昨天开始,不是白菜汤就是炒白菜。
  杜母还准备再买一些,过年做成腌白菜。
  以前两天有一顿白米饭,现在顿顿都稀的,连煮面条都是水多面少。
  杜父吃得一脸菜色。
  连着吃了好几天,11月的最后一天,杜父休假,他早上起来,就看到了院里又有了一堆的新白菜。
  他终于忍不住了:“彩月,咱们就不能吃的别的吗?”
  杜母伸手:拿钱来!
  杜奶奶吃药要钱,杜得敏吃饭倒是不费钱,但是,文秀在家吃啊,杜得敏一毛钱的生活费都不给,杜母看着文秀那小身材,也没好意思为难,索性就苦一苦大家了。
  至于老五,杜母私下买了鸡蛋,老五每天都有一个鸡蛋补身体,她悄悄给的。
  杜父:“我工资不都给你了吗?”
  杜母:“这都十二月了,这马上就备年货了,不省着点用过年怎么办?”再穷,这腊鱼腊肉得备一些,就不说年夜饭了。去亲戚家拜年,也得提着东西去。还有大年初一老爷子的清香,纸钱、香炉、鞭炮都得买……
  这花钱的地方杜母掰着手指头跟杜父算,“你自己看看,你这点工资够吗?”
  不省着点花怎么办。
  杜父半天说不出话。
  杜母瞧了眼屋里,想到杜得敏上班去了,这才低声跟杜父说:“我查过日历,百天就是腊八节那天。你妹子要嫁人,这事好不好的咱们不说。但有一点,咱们今年家里没什么余钱,这添妆什么的事你想要出自己想法子,我这边是真没有。”
  小姑子回冰棒厂当临时工后,把钱看得特别重,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这再嫁,就以小姑子现在这性子,估计还要再从娘家挖一笔钱。
  老太太愿意出,那就出。
  但是杜母他们两口子手里是没有余钱的。
  杜父摇头:“不会的。”
  杜母笑了一声:“你就瞧着吧。”
  松县,五沟大队。
  下了几天的雨,又刮起了风。
  于月娥又冷又饿,家里的柴火快烧完了,米缸里空空的,玉米面也只剩薄薄的一层了。再这么下去,她会她爸会饿死的。
  奶奶那边也不能去了,上次从城里回来,只去吃了两顿,大伯娘就骂天骂地了,就差拿棍子赶人了。
  “爸,家里没有米了。”于月娥准备问问家里还有没有余钱,能不能去跟别人家换点米面,邻居家能借的都借遍了,现在人家看到她就躲。
  于月娥喊了半天,发现于强没有反应,扒开被子一看,于强闭着眼睛,额头滚烫。
  这是病了!
  她赶紧把被子盖上,出门就往于奶奶家跑。
  “奶奶,我爸病了!”于月娥喘着大气,巴巴的看着于奶奶。
  大伯娘原本在里屋的,听到这话冲了出来,一声冷笑,“你那病爹什么时候好过,我可告诉你,想来我家蹭饭,门都没有!”两张大嘴咵咵一顿吃,半点都不知道客气!之前说什么,月莺嫁到城里了,日子就过好了,拉拔亲戚。
  瞧瞧!
  拉拔谁了?
  这于月莺是落到城里了,可连亲爹都不管,还指望帮一帮他们家,做梦呢。
  于奶奶面色为难。
  她倒是心疼二儿子,可是上回为了于月莺的嫁妆,她在这边帮着凑了一回钱,这钱到现在都还没有还上呢,她也是有心无力。
  “奶奶,求您了,你借我一点钱吧,等我长大就还你。”于月娥抹着泪求道。
  没人动。
  于月娥泪流得更凶,“奶奶,我家米也没了,柴火也烧完了,昨天起了大风,窗户上的油纸被风吹破了没东西糊。您知道的,我妈回娘家一直没回来,家里什么都不好,爸在市里本来就病了一回,好不容易冶好了,回来又是挑水,又是捡柴火……”
  于奶奶听得鼻子一酸。
  她带着于月娥回了屋,扣扣索索的摸出了五角的零碎钱,一分二分的,五分的,一毛的,都有,最大面额也不超过二角钱。
  “我这就剩这么些了。”
  她都给了于月娥。
  大伯娘已经在外头骂骂咧咧摔摔打打了。
  于月娥知道,再不走,只怕这五毛钱都保不准。她抹着泪飞快的跑回了家,心里想着,这会要是还在城里就好了。
  那里有姐姐,起码能挤出钱来。
  于月娥拿着这仅有的一点钱去赤脚大夫那抓了些药,赤脚大夫说这药要熬着喝下去。家里没柴火,于月娥试着去捡,可是捡不到,周围的树都快被砍光了,冬天各家各户都是抢柴火,有的为了柴火还打起来。
  于月娥想了个法子,去了心善的村里人家借了些,“我爸快死了。”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那心善人家果然借了柴火。
  晚上,于月娥生了火,给于强熬了夜,又不知道从哪弄来一块破木板,把窗户上漏风的地方挡住。
  于强昏昏沉沉。
  那药被于月娥煮了又煮,药渣都加了水煮好好多遍,煮得都喝不到苦味了,她才扔掉。
  水很凉,水桶很重,外头很冷。
  于月娥第一次觉得冬天是这样难熬。
  直到12月2号那天早上,于强像是好了些,能起来了。于月娥端着从外头借来的糙米粥,看着对着她笑的父亲,喜得眼泪都出来了:“爸!”她本来想冲进父亲的怀里,可怕粥洒了,只能小心的端着粥过去。
  “爸,喝粥。”于月娥一边抹泪一边把粥递了过去。
  于强接过粥,喝了一口,然后将粥给了于月娥,“你喝。”
  几天没见,女儿都瘦得不成样子了。
  于月娥直摇头,“爸,我不饿。”
  她爸病着,她爸喝。
  人病了得吃东西,得补充营养,可惜家里没什么好吃的。
  于强看着于月娥,又望了一眼门外,外头不知道什么时候飘起了雪,下雪了,以前于月娥最最近堆雪人了。
  可现在她恨透了这该死的冬天,这该死的雨雪天气。
  于强摸了摸于月娥的头:“月娥,要是爸不在了,你去阳市找你姐。她要是不管你,你就去杜家,找你姨妈,让她送你去你妈那。”
  “爸,你胡说什么!”于月娥急急道,“你不是好了吗!”
  能穿衣了,能起来了,能说话。
  怎么能说自己不行了呢!
  于强起身,去了房间,把家里的宅基地使用证找了出来,跟户口本一起,他带着于月娥去了一趟大队,交待了一些事。
  又跟大队借了五块钱,打了欠条的。
  “月娥,这宅基地证跟户口拿好,谁问你要都不要给。”于强把五块钱也给了于月娥。
  “爸,这你拿着,我不要,我还小。”于月娥摇着头。
  她不知道她爸为什么要把这些给她!
  给她干什么!
  于强:“不要怪你妈,她也不容易。以后好好跟你妈生活,不要耍小脾气。”他摸了摸女儿的头顶。
  天黑之前,于强去了一趟大哥家,见了母亲。
  于奶奶拉着于强的胳膊,欣慰道:“我就知道你福大命大,会好的。”她去瞧过儿子,确实看着不太好,现在可算是好了。
  “妈,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