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251节
  顾主任通情达理:“你手伤就算了。”
  余凤敏心里暗喜。
  旁边。
  阮雨思正在看宋良的字贴,这字苍劲有力,写得真好。
  很有风骨。
  她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前些日子在丁婉身边与宋良见面时的场景,真是,看不出来啊。低调行事的宋同志,字竟然会这么钢劲霸道。
  一时间,阮思雨对宋良有些好奇了。
  他爸说过,人如其字。
  这宋同志怎么会这么表里不一?
  阮思雨把字贴传给了下一个人。
  晚上,扫盲班没课。
  扫盲班的老师倒是在总务会议字写了二小时的字,杜思苦、阮思雨还有周同志的字都入选了。至于朱安跟余凤敏,一个不用写,一个字不好,不印。
  杜思苦写的是顾主任交给她的主席语录,其它人的好像也是一样。
  顾主任写好的字贴收好后,交给了阮思雨:“小阮,你这边清闲一些,这个字贴集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好的,主任。”阮思雨痛快的接下了这个任务。
  图书馆很清闲,尤其是最近还多了一个同事。
  阮思雨侧看了一眼余凤敏,这小余原本是车间的,突然就调到了图书馆,这背后没关系她可不信。
  铁路食堂,宿舍。
  秋姨从晚上开始,就干劲十足,回到宿舍,哼着曲调把自个的东西仔仔细细的收拾了一遍,薄衣服收起来,厚衣服拿出来。
  她高兴啊。
  下午朱妹子带她去看的小两房真不挺,坐北朝南,窗户光线好,外头还有个院子,可以晒衣服。
  离食堂这边也近,走路也就二十分钟。
  好得很。
  说好了,明天她去银行取钱,那家人在房产局等着,到时候一边交钱,一边交房。
  合同一签,这房就是她的了。
  于月莺看秋姨心情好,主动过去,“秋姨,您有多余的被褥吗?我这被褥薄了,睡觉冷得很。”
  秋姨收了笑。
  这几天下来,她对于月莺的印像挺不好的,这下要搬走了,也不想跟于月蓉有什么牵扯。她一个人活了这么些年,还是有些生活经验的。
  这东西借走了就不一定要得回来。
  尤其是她是女的,要是脸皮薄一点,那东西就更要不回了。
  “我也没有多余的被褥,你把自己的衣服拿出来,搭在被子上。要不,晚上穿厚一点睡,或者去卫生所要个吊瓶,灌满热水,放到被子里……”秋姨虽然说不借东西,但还是认真的给了建议。
  于月莺:“我都是薄衣服。”
  秋姨道:“那只能去买了。”这天冷了,谁也没有多余的厚衣服,借出去自己可就没得穿了。
  “我没钱,”于月莺脑子一动,正要试探……
  “那你只能找你家里要了。”秋姨打断了于月莺的话。借钱这事,她年轻那会上过当,家里人、亲戚,没少来借。
  借了就不还。
  过去要还被骂。
  秋姨年纪大了,钱这东西看得更紧,不可能借的。更别说是于月莺这样一个相处才不过几天的人。
  没啥交情。
  于月莺发现,这城里人都一个德性,提到钱就翻脸。
  怎么是这样的品性呢?
  次日。
  机修厂。
  上午,化工厂的同志就过来了,总务的小赖跟三车间的阮子柏去接待的。
  “上次去化工厂的几位年轻同志怎么没来?”化工厂的人问。
  这边的意思是想见见。
  小赖笑着道:“大家都在上班,您要是想见,等下班了 ,让他们过来一起吃外饭。”这化工厂派的也不是厂长书记之类 ,这职位没高多少,想见机修厂工作的同志,也不能耽误人家工作啊。
  阮子柏在旁边点头。
  到中午。
  化工厂的人才在食堂见到了去机修厂的几位同志,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不对,“怎么少了一个?”
  “宋同志!”有人想起来了。
  “宋同志昨天出差去了。”
  杜思苦跟袁秀红去食堂吃饭的时候,看到了化工厂的几位同志,领队的是个年纪大的,其他的同志都很年轻。
  小赖领着他们去了边上的大桌子,这是小赖提前跟食堂的人说的,弄个大方桌,上面摆了圆桌面,下面摆了四张长椅子。
  菜是早就准备着的,荤素都有。
  杜思苦这边远远的就闻着香了,这是排骨汤?
  袁秀红侧头瞧了一眼,离得远,看不清桌上有什么菜,只知道摆了大半桌子,那边好像还上了酒。
  袁秀红皱了皱眉,她不喜欢酒味。
  “思苦,我们吃完赶紧走吧。”袁秀红道。
  “嗯。”
  杜思苦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她等会要去趟图书馆 ,查一查资料。最近下雨,拖拉机培训班上不了课 ,她决定把拖拉机故障的修理方法用自己的方式写出来,让人一看就懂的。
  当然,这内容肯定是总结过她以前的经验以及一些私货。
  比如,若干年后拖拉机往哪个方向发展。
  等把拖拉机的小本子写出来,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她就去总务那边跟顾主任说一说,看不能印个十本,发给来学习的同志。
  正想着。
  拖拉机班的学生文佳玉过来了,她脸上笑盈盈的,“杜同志。”她从口袋里抓了一把喜糖放到杜思苦的手里。
  然后又抓了一把放到袁秀红的手里,“下个月我结婚,有空过来喝喜酒啊。”
  “恭喜啊,到时候一定去。”杜思苦笑着问,“在哪办?”
  “就在咱们食堂,请几个相熟的朋友同事。”文佳玉眉眼弯弯,很是开心。
  包海平的家里人特别好,一家人相亲相爱,她觉得要是嫁到这样的家里,日子应该不坏。
  “几号?”
  “12月5号。”文佳玉笑着。
  文佳玉才说了一会话,就有人喊她了,她跟杜思苦说了一声就过去了。
  真好。
  杜思苦由衷的为文佳玉高兴,这样努力生活踏实过日子的人,谁不喜欢?
  外头。
  余凤敏把织好的围巾挂到了朱安的脖子上,这长度正好。
  “这是哪买的?”朱安喜滋滋的问。
  “我织的!”余凤敏骄傲的扬起了下巴。
  朱安笑得格外开心,他从背后拿出了一封信,放到了余凤敏的手上。
  余凤敏拆信的时候,他脸都红了。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
  杜思苦的毛衣终于在一周后织好了,也穿到了身上。她织的是大版的毛衣,袖口跟下摆是收紧的。
  虽然是平针,但是看着挺不一样的。
  杜思苦套毛衣的时候,余凤敏就在旁边看了又看,“你这衣服,怎么跟我们织的不一样?”
  杜思苦脱下毛衣,“你试试?”
  余凤敏就把外套跟自己的新毛衣脱下了,然后把杜思苦的毛衣穿在了身上,这一穿,她就发现哪不一样了。
  “你这袖子好舒服。”
  余凤敏毛衣的袖子都是紧紧的贴在手上的,穿衣服的时候还要拉一下扯一下,有时候手臂那里没穿好,就难受。
  杜思苦:“就是织大一个号。”
  多用点毛线。
  余凤敏爱不释手,可想着杜思苦就这么一件新衣服,终于是把毛衣脱了下来,还给杜思苦。之后,她还拿了纸跟笔出来,把杜思苦织的针数记下来,回头拿给她姐,让她姐把她的新毛衣织大一点。
  当天晚上,余凤敏就回家了。
  又过几天,余凤敏就穿上了跟杜思苦一样宽松款式的毛衣,可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