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249节
休假不难,可难的是进机拖拉机厂找人。
杜思苦上回去拖拉机厂被扣在保卫科一天,这事她还记得着呢。
“你在这做什么?”声音从后面传来。
宋良!
杜思苦听声音就知道了,她转过头,“你不是回家里拿东西吗?”她问。
“刚才去了趟三车间。”宋良看了看杜思苦,“你找我有事?”
杜同志没事不会找他。
字贴集的事吗?
他要出差,这是厂长决定的,他没办法控制。
“是有件事,是这样的。”杜思苦把三哥的事说了一下,“你找了拖拉机厂,能帮我看看吗?”
宋良:“没问题。”
杜思苦提醒:“保卫科的那个陈队长查人查得很严的。”
陈队长。
宋良想起来了,上回去拖拉机厂开会的时候,那陈队长问他的事问得很仔细,他当时还以为自己因为留洋归来又被盯上了。
还好不是。
“你哥去了哪个部门知道吗?”
杜思苦想了想:“不确定,可能是保卫科。”二叔的那个熟人就是保卫科的科长。
如果不出意外,三哥应该在保卫科。
“好,我知道了。”宋良道:“我去了就帮你问问。”
“谢谢。”
杜思苦脑子里灵光了一下,还有件事,“对了,我们车间的肖哥好像被葛老带到拖拉机厂了,要是你见着他了,跟他说一声,凤同志说她没对象,上回那个是她哥。”
“好。”宋良点头。
虽然不知道这位肖哥跟凤同志又是哪个。
事情托出去了。
杜思苦舒服了。
两人聊了一会,之后,宋良就回筒子楼了,而杜思苦则是拿着字贴集去了总务那边,这字贴集的事得跟顾主任说一下。
再者,宋良出差,这字贴集的事看顾主任能不能交给别人。
要是实在没人接手,杜思苦只能费点劲自己干了。
铁路食堂。
午饭过后,于月莺洗碗的时候摔了三个碗,还把手割伤了,食指破了点皮,之前在流血,这会已经止住了。
于月莺捂着受伤的手指找了朱婶:“朱婶,我想下午去卫生所拿点药。”
朱婶看着于月莺的小伤口,“食堂的柜子里有药,我去给你拿。”抹点红药水就没事了,长一晚上伤口就能好。
下午,朱婶让于月莺去休息了。
没一会,跟于月莺住一块的秋姨就找到了朱婶,“朱妹子,我觉得这小于干活不行。”
朱婶道:“她以前没上过班,你是长辈,就多教教她。”
秋姨本来憋了一肚子的话,可听到朱婶这样说,还能怎么办呢?
只能道,“我倒是愿意教,就怕她不愿意学。”
那小于洗个菜磨磨蹭蹭的,还有那刚才摔坏的三个碗,没那么巧的事,怎么能摔三个呢。
朱婶道:“秋姐,我知道你辛苦,这孩子是杜哥那边的亲戚,说是让我帮衬帮衬,我也不好拒绝。”
她半句都没提儿子跟于月莺的事。
食堂的人也不知道她跟于月莺的关系,只当是个普通远房亲戚。
朱婶把于月莺放到身边,一是想瞧瞧这姑娘的性子,二来呢,因为贺家的闹得大,光脚不怕穿鞋的,她可不想儿子像贺大富一样,被人盯上,那老赌棍全家上阵,轮流在贺家闹着。
听说介绍人张婆子都躲到亲戚家去了,不敢见贺母。
于月莺敢送她家醉酒的卫东回来,又当街抱着,这姑娘胆大。
朱婶不想拿儿子的前程跟名声赌。
现在于月莺在她眼皮子底下,这姑娘爱偷奸耍滑,朱婶都看着呢,先放在身边,把人稳住,半年后,要是于月莺还是这性子,朱婶肯定是有办法冶这丫头的。
“秋姐,我前面那条街有个姓陈的,工作调动到外省去了,说是不回来了,想把老屋给卖了。屋子不大,就两间,是个小平房,带个小院子,你要是瞧得上,等回头我带你去陈家看看。”朱婶笑着说。
秋姨听到这话把围裙解下放旁边一扔,“那还等什么,走啊!”
她这辈子就缺个住的地方!
这些年也攒了些钱,小平房,两间屋子,不算大,她应该能买下,实在不行,跟同事们借点!
多少年的老同事了,不至于这点忙都不帮。
“现在就去?”朱婶傻眼了。
“是啊,咱们趁着休息这会去瞧瞧,”秋姨拉着朱婶就往外走,“朱妹子,你可真是我大贵人啊!”
至于月莺,早就被秋姨忘到脑后了。
这要是买了自个的房子,那就能搬出宿舍了,哪还用跟这小丫头挤在一起哟。
机修厂。
下午,三点。
杜母千辛万苦的找到了机修厂,她没想到机修厂离拖拉机厂这么远,她还以为中午能过来的。等车就花了不少时间,没有直达的。后来她就一边问一边走,幸好没下雨。
这不,走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了。
杜母找了大门口保卫科的人,“同志,我找杜思苦,你能帮我传个话给她吗?”
“有介绍信吗?”保卫科的同志问。
“我来得急,没带,”杜母赶紧说,“我不进去,我就是给她送衣服的,我是她亲妈。您帮我跟她说一声。”
保卫科的同志听到这话倒是松了口气。
原来只是送衣服啊。
前几回杜思苦的家人来找她,都是送坏消息的,他还以为这次也是一样呢。
“这样,您把衣服放在这边,回头我给她送过去。”保卫科的同志道。
啊?
杜母愣了半天,“我好不容易来一趟,想见见闺女,您通融通融行吗?”
她摸摸肚子,“我走了大老远的路,这午饭都没吃呢。”说完话,这肚子也跟着咕咕叫了起来。
保卫科的同志想了想,去旁边问吴队长了。
“你去把小杜叫来吧 。”吴队长还挺有人情味,“记得跟她说,她妈来送东西午饭都没吃。”
保卫科的同志去了。
一车间。
“我妈来了?”杜思苦皱着眉,“为了给我送衣服,午饭都没吃?”
送衣服?
破袄子?
难不成是新买的衣服?
“对,她没介绍信,在门口等着没进来。”保卫科的同志说。
“谢谢同志。”
杜思苦现在跟着禇老学习,现在禇老不在,没人安排任力,全靠她自觉。这会杜母来了,保卫科又来通知了,杜思苦肯定要去一趟。
她倒要看看,杜母送了什么衣服过来。
杜思苦去食堂看了一圈,大下午的,压根就没什么菜了,还是彭大厨把自己的两个大馒头给让了出来。
这馒头是彭师傅特意留的,他准备馒头中间切个口子,夹点咸菜鸡蛋,这一口咬下去,别提多有滋味了。
“既然你妈来了,还饿着肚子,就让给你了。”
“谢谢彭师傅。”
彭大厨还帮杜思苦把馒头热了一下,之后用油纸包着,杜思苦拿着热乎乎的馒头,谢了又谢,这才去了机修厂大门口。
“妈。”
杜母看到杜思苦,赶紧就往大铁门这边走,“你可算出来了,外头吹可把我吹死了。”
杜思苦:“这大老远的你送什么衣服啊。”她虽是这样说,但还是把馒头递了过去,“热乎的,趁热吃。”
杜母是饿狠了,接过馒头就大口大口啃了起来,竟然没噎着。
杜思苦顺手把杜母手里的小包裹拿了出来,解开一看,一个打满补丁的破袄子,颜色旧得发白,里面的棉花都结成块了。
大老远的过来,就送这衣服?
杜思苦把衣服展开,甩了一下,一层细灰扑了出来。
杜母拿着热乎馒头退后几步,“我这吃着呢,你抖什么衣服啊。”脏东西都抖到大馒头上了。
杜思苦:“你大老远过来就为了送这件破衣服?”
她把衣服往上比,“你觉得我还穿得上吗?”
杜思苦上回去拖拉机厂被扣在保卫科一天,这事她还记得着呢。
“你在这做什么?”声音从后面传来。
宋良!
杜思苦听声音就知道了,她转过头,“你不是回家里拿东西吗?”她问。
“刚才去了趟三车间。”宋良看了看杜思苦,“你找我有事?”
杜同志没事不会找他。
字贴集的事吗?
他要出差,这是厂长决定的,他没办法控制。
“是有件事,是这样的。”杜思苦把三哥的事说了一下,“你找了拖拉机厂,能帮我看看吗?”
宋良:“没问题。”
杜思苦提醒:“保卫科的那个陈队长查人查得很严的。”
陈队长。
宋良想起来了,上回去拖拉机厂开会的时候,那陈队长问他的事问得很仔细,他当时还以为自己因为留洋归来又被盯上了。
还好不是。
“你哥去了哪个部门知道吗?”
杜思苦想了想:“不确定,可能是保卫科。”二叔的那个熟人就是保卫科的科长。
如果不出意外,三哥应该在保卫科。
“好,我知道了。”宋良道:“我去了就帮你问问。”
“谢谢。”
杜思苦脑子里灵光了一下,还有件事,“对了,我们车间的肖哥好像被葛老带到拖拉机厂了,要是你见着他了,跟他说一声,凤同志说她没对象,上回那个是她哥。”
“好。”宋良点头。
虽然不知道这位肖哥跟凤同志又是哪个。
事情托出去了。
杜思苦舒服了。
两人聊了一会,之后,宋良就回筒子楼了,而杜思苦则是拿着字贴集去了总务那边,这字贴集的事得跟顾主任说一下。
再者,宋良出差,这字贴集的事看顾主任能不能交给别人。
要是实在没人接手,杜思苦只能费点劲自己干了。
铁路食堂。
午饭过后,于月莺洗碗的时候摔了三个碗,还把手割伤了,食指破了点皮,之前在流血,这会已经止住了。
于月莺捂着受伤的手指找了朱婶:“朱婶,我想下午去卫生所拿点药。”
朱婶看着于月莺的小伤口,“食堂的柜子里有药,我去给你拿。”抹点红药水就没事了,长一晚上伤口就能好。
下午,朱婶让于月莺去休息了。
没一会,跟于月莺住一块的秋姨就找到了朱婶,“朱妹子,我觉得这小于干活不行。”
朱婶道:“她以前没上过班,你是长辈,就多教教她。”
秋姨本来憋了一肚子的话,可听到朱婶这样说,还能怎么办呢?
只能道,“我倒是愿意教,就怕她不愿意学。”
那小于洗个菜磨磨蹭蹭的,还有那刚才摔坏的三个碗,没那么巧的事,怎么能摔三个呢。
朱婶道:“秋姐,我知道你辛苦,这孩子是杜哥那边的亲戚,说是让我帮衬帮衬,我也不好拒绝。”
她半句都没提儿子跟于月莺的事。
食堂的人也不知道她跟于月莺的关系,只当是个普通远房亲戚。
朱婶把于月莺放到身边,一是想瞧瞧这姑娘的性子,二来呢,因为贺家的闹得大,光脚不怕穿鞋的,她可不想儿子像贺大富一样,被人盯上,那老赌棍全家上阵,轮流在贺家闹着。
听说介绍人张婆子都躲到亲戚家去了,不敢见贺母。
于月莺敢送她家醉酒的卫东回来,又当街抱着,这姑娘胆大。
朱婶不想拿儿子的前程跟名声赌。
现在于月莺在她眼皮子底下,这姑娘爱偷奸耍滑,朱婶都看着呢,先放在身边,把人稳住,半年后,要是于月莺还是这性子,朱婶肯定是有办法冶这丫头的。
“秋姐,我前面那条街有个姓陈的,工作调动到外省去了,说是不回来了,想把老屋给卖了。屋子不大,就两间,是个小平房,带个小院子,你要是瞧得上,等回头我带你去陈家看看。”朱婶笑着说。
秋姨听到这话把围裙解下放旁边一扔,“那还等什么,走啊!”
她这辈子就缺个住的地方!
这些年也攒了些钱,小平房,两间屋子,不算大,她应该能买下,实在不行,跟同事们借点!
多少年的老同事了,不至于这点忙都不帮。
“现在就去?”朱婶傻眼了。
“是啊,咱们趁着休息这会去瞧瞧,”秋姨拉着朱婶就往外走,“朱妹子,你可真是我大贵人啊!”
至于月莺,早就被秋姨忘到脑后了。
这要是买了自个的房子,那就能搬出宿舍了,哪还用跟这小丫头挤在一起哟。
机修厂。
下午,三点。
杜母千辛万苦的找到了机修厂,她没想到机修厂离拖拉机厂这么远,她还以为中午能过来的。等车就花了不少时间,没有直达的。后来她就一边问一边走,幸好没下雨。
这不,走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了。
杜母找了大门口保卫科的人,“同志,我找杜思苦,你能帮我传个话给她吗?”
“有介绍信吗?”保卫科的同志问。
“我来得急,没带,”杜母赶紧说,“我不进去,我就是给她送衣服的,我是她亲妈。您帮我跟她说一声。”
保卫科的同志听到这话倒是松了口气。
原来只是送衣服啊。
前几回杜思苦的家人来找她,都是送坏消息的,他还以为这次也是一样呢。
“这样,您把衣服放在这边,回头我给她送过去。”保卫科的同志道。
啊?
杜母愣了半天,“我好不容易来一趟,想见见闺女,您通融通融行吗?”
她摸摸肚子,“我走了大老远的路,这午饭都没吃呢。”说完话,这肚子也跟着咕咕叫了起来。
保卫科的同志想了想,去旁边问吴队长了。
“你去把小杜叫来吧 。”吴队长还挺有人情味,“记得跟她说,她妈来送东西午饭都没吃。”
保卫科的同志去了。
一车间。
“我妈来了?”杜思苦皱着眉,“为了给我送衣服,午饭都没吃?”
送衣服?
破袄子?
难不成是新买的衣服?
“对,她没介绍信,在门口等着没进来。”保卫科的同志说。
“谢谢同志。”
杜思苦现在跟着禇老学习,现在禇老不在,没人安排任力,全靠她自觉。这会杜母来了,保卫科又来通知了,杜思苦肯定要去一趟。
她倒要看看,杜母送了什么衣服过来。
杜思苦去食堂看了一圈,大下午的,压根就没什么菜了,还是彭大厨把自己的两个大馒头给让了出来。
这馒头是彭师傅特意留的,他准备馒头中间切个口子,夹点咸菜鸡蛋,这一口咬下去,别提多有滋味了。
“既然你妈来了,还饿着肚子,就让给你了。”
“谢谢彭师傅。”
彭大厨还帮杜思苦把馒头热了一下,之后用油纸包着,杜思苦拿着热乎乎的馒头,谢了又谢,这才去了机修厂大门口。
“妈。”
杜母看到杜思苦,赶紧就往大铁门这边走,“你可算出来了,外头吹可把我吹死了。”
杜思苦:“这大老远的你送什么衣服啊。”她虽是这样说,但还是把馒头递了过去,“热乎的,趁热吃。”
杜母是饿狠了,接过馒头就大口大口啃了起来,竟然没噎着。
杜思苦顺手把杜母手里的小包裹拿了出来,解开一看,一个打满补丁的破袄子,颜色旧得发白,里面的棉花都结成块了。
大老远的过来,就送这衣服?
杜思苦把衣服展开,甩了一下,一层细灰扑了出来。
杜母拿着热乎馒头退后几步,“我这吃着呢,你抖什么衣服啊。”脏东西都抖到大馒头上了。
杜思苦:“你大老远过来就为了送这件破衣服?”
她把衣服往上比,“你觉得我还穿得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