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171节
半夜想到这事,杜父就没合上眼。
“大哥,你听到我说话了吗?”杜得敏声音提高了一些。
杜父抬起头:“想迁户口就自己去办。”
语气不像从前了。
杜得敏怔了怔,她听出来了。
片刻后,她扭头去找杜奶奶,这才想起来,她妈说没胃口,不出来了,老四端了吃的给送到了屋里。
“哥,我不会啊。”杜得敏声音小了些。
杜父:“迁户口不会,离婚证倒是会办得很。”父亲去世这事,他思来想去,这源头还是在得敏身上。
他没法不这样想。
他一直忍着没对妹妹发脾气,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想让他对妹妹像以前那样,什么事都宠着让着,现在是不可能了。
杜得敏被这话刺得心里一痛,“大哥,”她忍了又忍,还是说了,“小郭去的是什么地方你们不是不知道,你们在这边过好日子,嘴皮子一动,让我跟着过去受苦。”
杜母:“好了好好,都少说两句,吃饭吧。”
这都多久的事了,怎么还提。
饭桌上就杜有胜家几口人跟杜得敏母女俩,杜有军现在住在招待所,他媳妇何三蓉来了之后,觉得杜家人多,地方不够住,就去招待所了。
杜有军前两天还在家里,这两天在家住着睹物思人,越住越难受,也搬到招待所了。
杜父放下筷子,“我吃好了,你们吃吧。”说着站起来便要回屋。
“哥!”杜得敏忽然又站了起来,“妈身子骨不好,现在腿脚不方便,我觉得还是让老四回来照顾比较好,老四勤快会干活,会照顾人。”
这前她跟杜奶奶说这事,老太太不同意,这会她又跟杜父旧事重提。
就想着早上老四那态度太气人了,想把老四的气焰压下去。
当孙女的照顾奶奶不是天经地义吗?
还说法律上规定老四没那责任。
杜父看向杜思苦。
他已经没了爸,就剩一个妈了。
杜思苦抬头:“姑姑,你怎么不照顾?冰棒厂的工作一向轻闲,当初你生孩子那年,不是休了一年吗?现在照顾奶奶请一个月的假,怎么请不到吗?还是说,你没这孝心啊。”
她着重强调,“奶奶可是你亲妈。”
怎么又把话扯到她身上了。
杜得敏眉头一皱,“这事不是这么说的,你才工作多久?这工作没了就没了,再找就是,我这再干几年,都能内退了。”
内退之后,只领退休金不用干活。
这能比吗?
杜思苦都懒得辩了。
小姑这人,别人的事都是小事,小姑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别人的工作再找就是了,小姑的工作那就是排面他们前面的。
杜思苦扭头跟杜母说:“妈,我听到小姑跟奶奶说,想分这房子,还想让爸跟你贴钱把这价补给她。”
杜母本来劝架的人,脸一下子就黑了下来,“得敏,老爷子说了,以后你就住冰棒厂那边就行了。这家姓杜,以后是你哥跟我当家,怎么照顾妈我们会安排的。”
还打房子的主意!
杜母都不想说杜得敏,这几天连老四连五都忙前忙后的,这杜得敏呢,每天不是抱着杜奶奶痛哭,就是累着了在屋里休息。
杜得敏没想到自己悄悄跟杜奶奶说的事,被杜思苦揭破了,脸一阵红一阵白的。
杜二诧异的看着小姑。
以前小姑在家里可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从不谈钱的事。
现在变化挺大。
也是,姑父没了,小姑又搬出去住,这柴米油盐都得花钱啊。
杜父不想听她们吵,直接回屋了。
至于他妈那边,等有军过来,他们再把妈送到医院看看,看医生怎么说。
杜父一走,杜得敏没了靠山,倒是老实的吃起了饭。
快下桌时,她看到杜文,突然起起来:“杜文,二嫂都回来了,你媳妇怎么没回来?”
杜母:“吃饭还堵不上你的嘴。”
杜文她媳妇怀孕了,没满三个月,胎不稳,这会在安胎呢。别说老爷子没了,就算是亲爹没了,也不能回来。
两个结婚三年多了,好不容易怀上的,再来回折腾,把这孩子折腾没了,让他儿子绝后啊?
杜思苦赶紧把饭吃完,下桌避到院里去了。
没一会,老五也跟过来了。
“以前没觉得小姑这么烦人啊。”老五悄悄跟杜思苦说。
杜思苦:“小姑以前那是有人帮着负重前行,没觉得生活苦吧。”所以能风花雪月。
现在,杜爷爷没了,姑父也前了前姑父,以后小姑就知道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了。
下午。
杜有军过来了,跟杜父商量明天头七祭祀要准备的东西。
家里缺的,等会要去买。
屋里,杜得敏睡完午觉,听到外头二哥说话的声音,她赶紧出来了,“二哥,爸把咱们家房子留给了大哥。”
这事二哥知道吗?
杜有军:“遗书我看过了。”
他当然知道。
以后他也不会回来长住,这房子留给大哥他没意见,他媳妇也没意见。
杜得敏:“可是爸的那些钱……”
杜有军沉下脸:“那是留给妈的,老人的一点棺材本,你少惦记。”
老人年纪大了,得有点钱防身,才会心安。
多大的人了,又不是没工作,没赚工资,怎么还盯着老人手里的那点东西。
杜得敏就知道二哥不待见他。
她憋着气回屋了。
杜得敏走后,杜有军跟杜父道:“大哥,以后你别惯着她,人不经事长不大。”
父亲离世这事,杜有军如今想起来也是火大。
爸身体都那样了,那天在卫生所杜得敏还跟爸吵……
算了。
他以后也不在这边,眼不见心不烦。
转眼就到了十六号。
祭祀用的饭菜酒水都准备好了。
晚上,杜爷爷以前坐的主位,摆上了一碗白米饭,筷子坚着插在上面。
纸钱也早早就备好了。
屋里点上了香炉,把纸钱放在盆子里烧着。
杜家人都在。
连不怎么露面的何三蓉这次都来了,今天也歇在这。
天晚了,不好走夜路,今天晚上就凑一晚得了。
老四跟老五也不想睡上下铺了,两人去了杜母那屋,母女俩三人挤在一起。
刚才烧纸钱的时候,纸钱在火盆里打转,像是有风带着转着圈的飞了起来。
烧完。
杜家人早早的睡了。
头七要回避休息。
睡不着也要躲进被窝。
“姐,你睡着了吗?”
“还没呢。”
“妈,你呢?”
“睡觉,不要说话了。”
老五是在中间,她妈跟她姐在旁边,她才安心。
次日。
杜文跟杜二一早就起来了。
杜二是早上八点的火车票,他是昨天晚上跟家里人说的,杜文定的是九点的火车票,之前就改签好的。
杜思苦本来想着早起骑自行车去机修厂的,可是天太黑了,又是阴天。
没敢起早。
等天亮了,屋里人都起来了,她才起来。
“大哥,你听到我说话了吗?”杜得敏声音提高了一些。
杜父抬起头:“想迁户口就自己去办。”
语气不像从前了。
杜得敏怔了怔,她听出来了。
片刻后,她扭头去找杜奶奶,这才想起来,她妈说没胃口,不出来了,老四端了吃的给送到了屋里。
“哥,我不会啊。”杜得敏声音小了些。
杜父:“迁户口不会,离婚证倒是会办得很。”父亲去世这事,他思来想去,这源头还是在得敏身上。
他没法不这样想。
他一直忍着没对妹妹发脾气,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想让他对妹妹像以前那样,什么事都宠着让着,现在是不可能了。
杜得敏被这话刺得心里一痛,“大哥,”她忍了又忍,还是说了,“小郭去的是什么地方你们不是不知道,你们在这边过好日子,嘴皮子一动,让我跟着过去受苦。”
杜母:“好了好好,都少说两句,吃饭吧。”
这都多久的事了,怎么还提。
饭桌上就杜有胜家几口人跟杜得敏母女俩,杜有军现在住在招待所,他媳妇何三蓉来了之后,觉得杜家人多,地方不够住,就去招待所了。
杜有军前两天还在家里,这两天在家住着睹物思人,越住越难受,也搬到招待所了。
杜父放下筷子,“我吃好了,你们吃吧。”说着站起来便要回屋。
“哥!”杜得敏忽然又站了起来,“妈身子骨不好,现在腿脚不方便,我觉得还是让老四回来照顾比较好,老四勤快会干活,会照顾人。”
这前她跟杜奶奶说这事,老太太不同意,这会她又跟杜父旧事重提。
就想着早上老四那态度太气人了,想把老四的气焰压下去。
当孙女的照顾奶奶不是天经地义吗?
还说法律上规定老四没那责任。
杜父看向杜思苦。
他已经没了爸,就剩一个妈了。
杜思苦抬头:“姑姑,你怎么不照顾?冰棒厂的工作一向轻闲,当初你生孩子那年,不是休了一年吗?现在照顾奶奶请一个月的假,怎么请不到吗?还是说,你没这孝心啊。”
她着重强调,“奶奶可是你亲妈。”
怎么又把话扯到她身上了。
杜得敏眉头一皱,“这事不是这么说的,你才工作多久?这工作没了就没了,再找就是,我这再干几年,都能内退了。”
内退之后,只领退休金不用干活。
这能比吗?
杜思苦都懒得辩了。
小姑这人,别人的事都是小事,小姑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别人的工作再找就是了,小姑的工作那就是排面他们前面的。
杜思苦扭头跟杜母说:“妈,我听到小姑跟奶奶说,想分这房子,还想让爸跟你贴钱把这价补给她。”
杜母本来劝架的人,脸一下子就黑了下来,“得敏,老爷子说了,以后你就住冰棒厂那边就行了。这家姓杜,以后是你哥跟我当家,怎么照顾妈我们会安排的。”
还打房子的主意!
杜母都不想说杜得敏,这几天连老四连五都忙前忙后的,这杜得敏呢,每天不是抱着杜奶奶痛哭,就是累着了在屋里休息。
杜得敏没想到自己悄悄跟杜奶奶说的事,被杜思苦揭破了,脸一阵红一阵白的。
杜二诧异的看着小姑。
以前小姑在家里可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从不谈钱的事。
现在变化挺大。
也是,姑父没了,小姑又搬出去住,这柴米油盐都得花钱啊。
杜父不想听她们吵,直接回屋了。
至于他妈那边,等有军过来,他们再把妈送到医院看看,看医生怎么说。
杜父一走,杜得敏没了靠山,倒是老实的吃起了饭。
快下桌时,她看到杜文,突然起起来:“杜文,二嫂都回来了,你媳妇怎么没回来?”
杜母:“吃饭还堵不上你的嘴。”
杜文她媳妇怀孕了,没满三个月,胎不稳,这会在安胎呢。别说老爷子没了,就算是亲爹没了,也不能回来。
两个结婚三年多了,好不容易怀上的,再来回折腾,把这孩子折腾没了,让他儿子绝后啊?
杜思苦赶紧把饭吃完,下桌避到院里去了。
没一会,老五也跟过来了。
“以前没觉得小姑这么烦人啊。”老五悄悄跟杜思苦说。
杜思苦:“小姑以前那是有人帮着负重前行,没觉得生活苦吧。”所以能风花雪月。
现在,杜爷爷没了,姑父也前了前姑父,以后小姑就知道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了。
下午。
杜有军过来了,跟杜父商量明天头七祭祀要准备的东西。
家里缺的,等会要去买。
屋里,杜得敏睡完午觉,听到外头二哥说话的声音,她赶紧出来了,“二哥,爸把咱们家房子留给了大哥。”
这事二哥知道吗?
杜有军:“遗书我看过了。”
他当然知道。
以后他也不会回来长住,这房子留给大哥他没意见,他媳妇也没意见。
杜得敏:“可是爸的那些钱……”
杜有军沉下脸:“那是留给妈的,老人的一点棺材本,你少惦记。”
老人年纪大了,得有点钱防身,才会心安。
多大的人了,又不是没工作,没赚工资,怎么还盯着老人手里的那点东西。
杜得敏就知道二哥不待见他。
她憋着气回屋了。
杜得敏走后,杜有军跟杜父道:“大哥,以后你别惯着她,人不经事长不大。”
父亲离世这事,杜有军如今想起来也是火大。
爸身体都那样了,那天在卫生所杜得敏还跟爸吵……
算了。
他以后也不在这边,眼不见心不烦。
转眼就到了十六号。
祭祀用的饭菜酒水都准备好了。
晚上,杜爷爷以前坐的主位,摆上了一碗白米饭,筷子坚着插在上面。
纸钱也早早就备好了。
屋里点上了香炉,把纸钱放在盆子里烧着。
杜家人都在。
连不怎么露面的何三蓉这次都来了,今天也歇在这。
天晚了,不好走夜路,今天晚上就凑一晚得了。
老四跟老五也不想睡上下铺了,两人去了杜母那屋,母女俩三人挤在一起。
刚才烧纸钱的时候,纸钱在火盆里打转,像是有风带着转着圈的飞了起来。
烧完。
杜家人早早的睡了。
头七要回避休息。
睡不着也要躲进被窝。
“姐,你睡着了吗?”
“还没呢。”
“妈,你呢?”
“睡觉,不要说话了。”
老五是在中间,她妈跟她姐在旁边,她才安心。
次日。
杜文跟杜二一早就起来了。
杜二是早上八点的火车票,他是昨天晚上跟家里人说的,杜文定的是九点的火车票,之前就改签好的。
杜思苦本来想着早起骑自行车去机修厂的,可是天太黑了,又是阴天。
没敢起早。
等天亮了,屋里人都起来了,她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