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161节
  这不是不满意是什么?
  要是相中了,于月莺怎么会走呢。
  杜母道:“早上我回来就没看到她了,到时候见了人,我再问问。”
  贺母:“你昨天晚上没探探她口风?”
  杜母:“我家老大下午的火车,我哪顾得上她啊。”
  贺母又在这边东拉西扯了一下。
  杜母陪着聊了一会,后来看活太多,实在是没空唠嗑,“小蒋,我这边忙着,就先不跟你说了。”
  转头去厨房切肉洗菜去了 。
  贺母在厨房门口站了一会。
  等半天也没等到杜母说留饭的话,她端着手里的咸萝卜丁,“黄姐,这萝卜丁我就放你桌上了。”
  “好。”
  贺母放下咸萝卜丁出来,看了看门口正在打瞌睡的杜奶奶,等了一会,不见老人醒,她就走了。
  回家的路上她想着,等会到了饭点,让珠儿(小女儿)给杜家送点煮豆子。
  这送东西,总不能不回一点东西吧。
  机修厂。
  宋良带着一身脏污的工作服,直接去找了丁总工,他等了好一会,才见到人。
  衬衣半湿半干,上面的污迹更明显了。
  “丁总工让你进去。”
  宋良进了丁总工的办公室。
  “坐。”丁总工看到宋良的衣服,愣了愣,这人怎么穿成这样就过来了?
  他是知道宋良的,技术科从外头挖过来的人才。
  国内顶级学府毕业的,技术过硬。
  “丁总工,是这样的。”宋良问,“您认识行政处的丁婉吗?”
  丁总工皱眉,不悦的看着宋良。
  这人怎么回事?
  想从丁婉那攀上他?
  宋良简单的说了一下丁婉跟他几次碰面,每次都弄得很不愉快,他指了指身上的工作服:“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了,我不明白她跟我有什么深仇大恨。她这样很影响我工作,丁总工,您能跟她好好谈谈吗?”
  宋良不是个计较的人,但是这丁婉有些越界了。
  “小宋,小丁年纪小,你别跟她一般计较。”丁总工态度软了下来。
  宋良:“我只是不希望下次去食堂吃饭,再弄成这样。”
  他在厂里工作,不可能不去食堂吃饭。
  他总不能因为不想见丁婉连饭都不吃吧。
  “我会好好说她的。 ”丁总工拍了拍宋良的肩,“这套工作服我看很难洗出来了,我给你批个条子,你去仓库那边再领一套新工作服。”
  “丁总工,不用了,衣服能洗出来。”宋良道,“您忙,我就先走了。”
  这衣服加点洗衣粉,加点小苏打,泡一泡,应该就能干净了。
  宋良走了。
  丁总工脸色难看。
  他站了很久。
  五金厂。
  舒师傅三人到了后,就去了机器故障的车间,花了三个小时,把机器修好了,后来让五金厂的人自己试了一下。
  机器确实没有问题了。
  “不愧是机修厂的技术员。”五金厂的人确实佩服。
  这个机器他们自个折腾了三天,原以为是个小毛病,结果越修越坏,现在都不能启动了。
  要不是机修厂的人过来,只怕下午这机器还不能开工呢。
  舒师傅跟五金厂的人一阵互棒。
  因为修完已经中午了,舒师傅三人就在这边吃了饭。
  早上一直在舒师傅在跟五金厂的这位主任说话。
  吃饭这会,杜思苦突然开口了。
  “原主任,我们听说您这边还跟自行车厂有合作?”
  五金厂的主任姓原,四十多,年轻的时候长得不错,现在发福了,尤其是肚子那块,皮带都扣不住了。
  原主任看向杜思苦:“是有这么回事?”
  “你们这边生产车轮吗?”杜思苦问。
  “当然有。”原主任笑着问杜思苦,“你是不是想买自行车配件,自己装一装?”他们这边倒是可以供货。
  杜思苦道:“那你们这边可以做那种比二八大杠小一点的车轮吗?”
  要是这边能做,他们机修厂以后制作女式自行车,那车轮这边也可以跟五金合作。
  这样还省下买设备的成本。
  原主任没明白:“你这是想?”
  杜思苦脑子飞快转动。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索性说开。
  不然这五金厂的原主任受到启发,抢先一步制作女工自行车,那她可就亏大了。
  杜思苦道:“是这样的,我们机修厂打算开一条自行车的生产线,你们这边正好也生产这些配件,兴许以后我们两个厂可以合作。”
  原主任吃惊的看着杜思苦。
  这女同志这么年轻,竟然负责机修厂新生产线的事,这是哪个厂领导家的?
  “这事,你能做主?”他问。
  杜思苦指着舒师傅:“这事舒师傅正在筹备。”至于是厂里筹备,还是私人筹备,那就只能意会了。
  “舒师傅,”原主任抓住舒师傅的手,紧紧握住,“等会吃完您去看看我们生产的自行车配件车间吧。我们可是跟自行车厂合作三年了,东西齐全得很。”
  要是能把机修厂的订单拿下,他们五金厂的业务可以扩大一倍。
  舒师傅:“客气客气。”
  他看向杜思苦,这家伙还真是敢说啊!
  八还没一撇呢。
  之前是谁拦着他说不上报的?
  舒师傅心里在打鼓。
  杜思苦道:“原主任,我们先吃,吃完再去参观,这事不急,一下午的时间长着呢。”很快她又说,“不过我们机修厂自行车生产线的事你可要保密,还有其他厂也在争取我们的合作呢,要是不小心漏了消息,只怕这边的合被人截胡啊。”
  “您放心,这事我一定保密!”原主任指天发誓,“在咱们签合同之前,我谁也不会说!”
  杜思苦点点头。
  那就行了!
  “我也不会说。”旁边,大猛一本正经的点头。
  原来厂里打算开一条自行车生产钱啊!
  大猛陷入沉思,怎么他什么事都不知道呢?
  铁路家属大院。
  杜父是从火车站回来的,他怕露馅,特意花了钱又买了一张去松县的火车票。
  要是杜母去火车站查,能查着票。
  这样于月莺的事就圆上了。
  杜有军跟杜爷爷只比他晚一会。
  杜家刚开饭。
  贺家的珠儿就拿着一碗煮豆子过来了,“杜叔,这是我妈让我送过的。”贺珠十六岁,初中没读完不肯去了,有二年了,她年纪小,出去找工作也不合适。
  贺母就想着等女儿十八岁,看是找个工作,还是找个婆家。
  杜家人多,把桌子坐满了。
  杜母站起来,“老三,你把碗接一接。”她又跟贺珠儿说,“回头我把碗给你们送回去。”
  杜母寻思贺母是看到厨房的肉了,特意让贺珠儿过来送东西,就是想过来蹭顿饭。
  平常就罢了,可今她要给儿子送行。
  这外人,自家人都不好说话了。
  就在杜母犹豫要不要回屋去拿个碗把桌上的菜夹一些,给贺珠儿的时候,贺珠儿开口了,“婶子,我妈说让我留在这边吃饭。”
  杜家屋里突然安静了。
  这人还真不客气。
  杜二就不爱听这样的话,他回头,笑眯眯的说,“回家跟你妈说,我家中午饭煮少了,下回再来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