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157节
杜母热情的把贺大富拉进了屋里,连大儿都给撇在旁边了。
杜老三都傻眼了,刚才是谁急着让他去找大哥的。
他妈变脸可真快。
“哥,你怎么把贺大富带来了?”杜老三问。
“昨天贺大富本来该跟表妹相看的,也怪我,当时叫了卫东拉煤去纺织厂,没想到贺大富一块去了,这亲事黄了。”杜文说道,“这事我挺过意不去的。”
所以把贺大富叫到家里来,吃个饭。
屋里。
杜母精神百倍的给贺大富介绍着:“大富,这是于月莺,我妹妹家的女儿。本来我跟你妈还说这缘份浅呢,没想到今天就见上了。”
她又喜气洋洋的跟于月莺说,“月莺,你瞧瞧,大富不差吧,高高大大的,看看,结实是很,是个干活养家的人。”
两年轻人可算是见上了。
贺大富瞧了于月莺好几眼。
于月莺低下头,像是害羞。
心里却是嫌弃。
这贺大富跟个熊似的,哪哪都比不上沈江。
杜母把贺大富安排在了于月莺的身边。
于月莺看到贺大富满是老茧的手,更嫌弃了,这手上怎么还有黑印子,是没洗干净吗?
这顿饭,杜母都没顾上吃,就在那做媒了 。
等吃完饭。
杜母亲自送贺大富走,路上还问:“大富,你觉得我家月莺怎么样?”
贺大富点点头:“我觉得行!”
回头就让他妈来杜家提亲。
他妈怎么不早点说这姑娘长得招人喜欢呢。
杜母脸都笑开花了:“那可太好了,成了也是一桩美事啊。”
次日。
杜二出门的时候,去了趟派出所,说是问路,顺手把举报信放到了一个显眼的位置。
没过多久。
两个派出所的民警就着举报上的地址,找到了杜家。
“两位同志,你们是?”
“查户口的。”
作者有话说:
大家不要急。
第63章 063
……
“同志, 怎么突然要查户口?”
“我们接到举报,你们这边有个黑户。”派出所的同志表情很严肃,“请你们配合检查。”
杜爷爷一早带着杜有军出门了。
昨天晚上他想过了, 老三想学拖拉机,他趁着还有口气, 给老三想想办法。
杜母一大早去了老卫家,她去找朱婶了。
朱婶家有个亲戚在肉联厂, 杜母这会肉票不够用, 想着看能不能走走朱婶的关系,多花点钱买点肉。
老大下午的火车票。
老五上学去了。
老三在屋里看书, 昨天小唐她们送来的拖拉机的书。
这本是新的,还没看过。
他听到动静,出来了 。
杜父正在跟派出所的两位同志交谈。
杜家老三走近。
就听杜父问:“所有人都在查吗?”
“是的。”民警同志问, “你们家现在有几口人?”
“现在住着十个人。”
杜父道:“家里常驻的有六个,有三个是回家探亲的, 还有一个是, 家里的亲戚。”
刚才派出所的同志一说查户口,他就想到了老二昨天办的事, 老二昨天去派出所,把于月莺的户给销了。
昨天销的户, 今天派出所的人就找来了。
这事肯定是老二干的,儿子是什么德性杜父还是知道的。
“四个外来户?”民警同志立刻开始写, “叫什么名字,有介绍信吗?”
足足四个外来户,那有黑户的可能性极大。
他们得查仔细了。
隔壁。
于月莺在帮刘芸晒衣服。
刘芸纳闷, 这于月莺怎么又过来了?
听隔壁黄姐说这小于要回老家了, 昨天的车票, 怎么还没走?
“小于,我这没什么事了,你要不先回去吧。”刘芸道。
她不想跟于月莺走得太近。
于月莺长得不算差,她家沈洋才失恋,刚缓过来,要是被这小于趁虚而入,那刘芸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于月莺抿嘴一笑:“刘姨,我回去也没什么事,我就是觉得跟您投缘,想多跟您聊聊天。”
刘芸道:“我等会有事,要出门一趟。”
于月莺接话:“我陪您去。”
是买菜吗?
这事她熟啊。
这人怎么听不懂话呢?
刘芸直接说:“我等会去亲戚家,中午不回来,你去了不方便。”
再听不懂,她就只能锁门赶人了。
“那您先忙,我就先回去了。”于月莺其实很想问沈江的事,沈江还在沈家吗?
可这会时机不好。
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刘姨脸色一下子就变得好差。
“瑶瑶,你收拾好了吗,咱们去你二婶家。”刘芸去屋里找女儿了。
女儿想要去商场当销售员,她这个当妈的只能找亲戚帮忙了。
帮不帮得上的,总得试试。
于月莺往杜家走。
进了屋,她看到杜家来了两位民警同志,正在跟杜父说什么,还拿着笔在记东西。
于月莺以为是杜小姑偷东西的事还没结案,又来问了。
就没在意。
“进门的那位是?”
“叫于月莺,是家里的亲戚,来了有一阵了。”杜父说道。
杜父知道于月莺的户口被销了,也知道于月莺会被民警同志带走。
可是他什么都没说。
不想说。
为什么?
昨天杜母摄合了于月莺跟贺大富,要处对象,这于月莺就得留在城里,住在杜家。
杜父不愿意。
他爸这情况受不得刺激,于月莺又是个嘴上没轻没重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不该说。
他不放心留这样的人在家里。
那是他亲爸,可比一个外人亲多了。
民警同志叫住了于月莺,“同志,我们这边按例查户口,你的身份证明跟介绍信拿过来的一下。”
查户口的?
于月莺心里有些疑惑,但还是去西屋拿了身份证明跟暂住户口,交给了民警同志。
杜老三都傻眼了,刚才是谁急着让他去找大哥的。
他妈变脸可真快。
“哥,你怎么把贺大富带来了?”杜老三问。
“昨天贺大富本来该跟表妹相看的,也怪我,当时叫了卫东拉煤去纺织厂,没想到贺大富一块去了,这亲事黄了。”杜文说道,“这事我挺过意不去的。”
所以把贺大富叫到家里来,吃个饭。
屋里。
杜母精神百倍的给贺大富介绍着:“大富,这是于月莺,我妹妹家的女儿。本来我跟你妈还说这缘份浅呢,没想到今天就见上了。”
她又喜气洋洋的跟于月莺说,“月莺,你瞧瞧,大富不差吧,高高大大的,看看,结实是很,是个干活养家的人。”
两年轻人可算是见上了。
贺大富瞧了于月莺好几眼。
于月莺低下头,像是害羞。
心里却是嫌弃。
这贺大富跟个熊似的,哪哪都比不上沈江。
杜母把贺大富安排在了于月莺的身边。
于月莺看到贺大富满是老茧的手,更嫌弃了,这手上怎么还有黑印子,是没洗干净吗?
这顿饭,杜母都没顾上吃,就在那做媒了 。
等吃完饭。
杜母亲自送贺大富走,路上还问:“大富,你觉得我家月莺怎么样?”
贺大富点点头:“我觉得行!”
回头就让他妈来杜家提亲。
他妈怎么不早点说这姑娘长得招人喜欢呢。
杜母脸都笑开花了:“那可太好了,成了也是一桩美事啊。”
次日。
杜二出门的时候,去了趟派出所,说是问路,顺手把举报信放到了一个显眼的位置。
没过多久。
两个派出所的民警就着举报上的地址,找到了杜家。
“两位同志,你们是?”
“查户口的。”
作者有话说:
大家不要急。
第63章 063
……
“同志, 怎么突然要查户口?”
“我们接到举报,你们这边有个黑户。”派出所的同志表情很严肃,“请你们配合检查。”
杜爷爷一早带着杜有军出门了。
昨天晚上他想过了, 老三想学拖拉机,他趁着还有口气, 给老三想想办法。
杜母一大早去了老卫家,她去找朱婶了。
朱婶家有个亲戚在肉联厂, 杜母这会肉票不够用, 想着看能不能走走朱婶的关系,多花点钱买点肉。
老大下午的火车票。
老五上学去了。
老三在屋里看书, 昨天小唐她们送来的拖拉机的书。
这本是新的,还没看过。
他听到动静,出来了 。
杜父正在跟派出所的两位同志交谈。
杜家老三走近。
就听杜父问:“所有人都在查吗?”
“是的。”民警同志问, “你们家现在有几口人?”
“现在住着十个人。”
杜父道:“家里常驻的有六个,有三个是回家探亲的, 还有一个是, 家里的亲戚。”
刚才派出所的同志一说查户口,他就想到了老二昨天办的事, 老二昨天去派出所,把于月莺的户给销了。
昨天销的户, 今天派出所的人就找来了。
这事肯定是老二干的,儿子是什么德性杜父还是知道的。
“四个外来户?”民警同志立刻开始写, “叫什么名字,有介绍信吗?”
足足四个外来户,那有黑户的可能性极大。
他们得查仔细了。
隔壁。
于月莺在帮刘芸晒衣服。
刘芸纳闷, 这于月莺怎么又过来了?
听隔壁黄姐说这小于要回老家了, 昨天的车票, 怎么还没走?
“小于,我这没什么事了,你要不先回去吧。”刘芸道。
她不想跟于月莺走得太近。
于月莺长得不算差,她家沈洋才失恋,刚缓过来,要是被这小于趁虚而入,那刘芸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于月莺抿嘴一笑:“刘姨,我回去也没什么事,我就是觉得跟您投缘,想多跟您聊聊天。”
刘芸道:“我等会有事,要出门一趟。”
于月莺接话:“我陪您去。”
是买菜吗?
这事她熟啊。
这人怎么听不懂话呢?
刘芸直接说:“我等会去亲戚家,中午不回来,你去了不方便。”
再听不懂,她就只能锁门赶人了。
“那您先忙,我就先回去了。”于月莺其实很想问沈江的事,沈江还在沈家吗?
可这会时机不好。
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刘姨脸色一下子就变得好差。
“瑶瑶,你收拾好了吗,咱们去你二婶家。”刘芸去屋里找女儿了。
女儿想要去商场当销售员,她这个当妈的只能找亲戚帮忙了。
帮不帮得上的,总得试试。
于月莺往杜家走。
进了屋,她看到杜家来了两位民警同志,正在跟杜父说什么,还拿着笔在记东西。
于月莺以为是杜小姑偷东西的事还没结案,又来问了。
就没在意。
“进门的那位是?”
“叫于月莺,是家里的亲戚,来了有一阵了。”杜父说道。
杜父知道于月莺的户口被销了,也知道于月莺会被民警同志带走。
可是他什么都没说。
不想说。
为什么?
昨天杜母摄合了于月莺跟贺大富,要处对象,这于月莺就得留在城里,住在杜家。
杜父不愿意。
他爸这情况受不得刺激,于月莺又是个嘴上没轻没重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不该说。
他不放心留这样的人在家里。
那是他亲爸,可比一个外人亲多了。
民警同志叫住了于月莺,“同志,我们这边按例查户口,你的身份证明跟介绍信拿过来的一下。”
查户口的?
于月莺心里有些疑惑,但还是去西屋拿了身份证明跟暂住户口,交给了民警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