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149节
  一些学习学坏脑子的家伙。
  他要是那群孩子的爹妈,非拿棍子抽上一顿不可。
  杜思苦:“那您这边可以多多注意安全。”学生们是最冲动的年纪,被口号迷了眼,六亲都不认的。
  吴队长点点头,他心里有数。
  杜思苦心事重重的回了宿舍。
  外地学生?
  找人的?
  最近外地来的,她认识的好像只有一个人,宋良,《六零年代工人日常》的男主角。
  从书名看,讲的是工人的日常生活。
  也没什么特别的。
  到了宿舍。
  杜思苦刚进门,余凤敏就迫不及待的跟她分享了一个新鲜消息,“思苦,你知不知道,上次顶了庞月虹工作的倒霉蛋,今天去扫盲班上课了。”
  叫什么来着。
  “庞……”
  袁秀红:“庞清燕。”
  那天庞清燕去仓库拿工作服了,上面有名字。
  “对,叫庞清燕。”余凤敏告诉杜思苦,“她声音特别小,讲课的时候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
  好多人觉得庞清燕特别有意思,故意逗她。
  庞清燕扫盲课讲到一半,捂着脸跑了。
  班里的人笑得倒成一片。
  这老师真害羞。
  庞清燕现在住女工宿舍这边。
  余凤敏消息灵通得很。
  刚才余凤敏跟袁秀红就聊过这事,她们觉得庞清燕的性子不适合去扫盲班当老师。
  袁秀红刚才下楼打水的时候,看到庞清燕是哭着回来的。
  不出声只抹泪,生怕别人看到。
  “秀红,你那膏药还有吗?”
  第60章 060
  ……
  “有是有, 但是不多了。”袁秀红问,“是不是你奶奶要用?”上次在医院,她就给杜奶奶贴过膏药。
  年纪大了后骨头就变脆了, 这身体用了七十多年,有些毛病是正常的。
  “是, 我奶奶说你的膏药管用,只认准你了。”杜思苦道, “你这边缺什么材料, 我去帮你买。”
  袁秀红的都是手工膏药,跟外头卖的不一样。
  厂卫生所那边还有些药材, 不过不够,剩下缺的袁秀红写下来了,把纸递给杜思苦。
  薄荷, 全蝎,蜈蚣。
  后面两个也是药?
  杜思苦还是记下来了, 她问了袁秀红, 药材的话去中药店或者药材收购站买。
  “去药材收购站的话,要身份证明跟介绍信, ”袁秀红以前陪爷爷去过,“还有准备袋子。”最好是安全一点的, 有时候药材收购站的蜈蚣是活的。
  杜思苦:“这事不急,我最近请次数有点多, 等下周有假了,我再去。”
  袁秀药这边还有一些膏药,五份总是有的。
  “你爷爷怎么样了?”
  “二叔跟我哥他们回来后, 爷爷精神好多了。”
  就是小姑这边有些问题。
  这是家里的事, 杜思苦如今离得远, 也懒得管。
  她自个的事都忙不过来呢。
  余凤敏听她们说完,终于忍不住问了,“思苦,你是不是也要教扫盲?”
  扫盲班的年纪有大有小,尤其是年纪大的,油滑得很,还爱嘴上调侃女同志,可不好教。
  杜思苦:“对,我是周三教。”
  她打了一个哈欠,准备等会洗洗就睡了。
  今天也是累。
  早上回家,中午拍全家福,下午还去了纺织厂,尤其是贺大富,冷不丁的冒出来,吓人一跳。
  “你可得好好准备啊,庞清燕今天就被他们气走了。”余凤敏也是为杜思苦担心。
  “放心。”杜思苦脑子里闪过考试,这个先放放,可以先让教,然后抽查上讲台,让他们在背出来,或者在黑板上写出来。
  她这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可不是白上的。
  余凤敏决定下周三去听听杜思苦的课。
  到时候杜思苦要是应付不来,她就帮杜思苦骂他们。
  上回她从食品厂回来后,二车间的人好像知道她爸是革委会的了,对她很客气,平常也不敢开她玩笑。
  她要学什么,那些人都愿意教。
  请假的时候,上面也批得快。
  “我去接水了。”杜思苦拿着暖水瓶跟盆子去了楼下。
  今天太累了。
  等会得早点睡。
  铁路家属大院。
  杜母跟于月莺回家,家里没人,去厨房一看,里头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中午做的菜多,人也多,早就吃完了。
  “月莺,我去拿面粉出来,你调一调,烙两个饼吧。”杜母实在是没有力气了,屋里有什么吃的?
  中午老四从隔壁端回来的麻花。
  杜母一看盘子,吃完了。
  那十多根呢,谁吃的?
  杜母只好猛灌水,然后拿了碗从屋里舀了面粉出来,让于月莺加水调一调,加点盐,把炉火……
  炉子下午没人管,火熄了。
  今天真是事事都不顺。
  杜母拿着调好的面糊,带着于月莺去了隔壁家,借炉子饹个饼。
  至于沈家的那个铁锅,下午的时候已经还回去了。
  沈家。
  刘芸一家已经吃过饭了,因为沈洋前一阵一蹶不振,沈家二儿子沈江担心大哥,最近周末放假还会回家了。
  沈洋最近一直住家里。
  他分的房子隔壁都是以前的同事,他不想听到那些风言风语,还是等过一阵事情平息了,再看吧。
  刘芸这会在聊小女儿沈瑶工作的事,“老沈,你们铁路还缺不缺播音员?你看咱们家瑶瑶形像多好啊。”
  使劲暗示。
  刘芸的小闺女,沈瑶,跟杜思苦是初中同学,高中在一个学校,但不是一个班。
  沈瑶跟杜思苦交情一般,两家隔壁住着,杜思苦在家什么样沈瑶清楚得很,她瞧不上杜思苦做派,天天干活,手都干粗了。
  她以前找杜思苦聊过杂志上的新式衣服,布料啊,发油之类的,杜思苦一句话都接不上。
  沈瑶后来就不找杜思苦了。
  聊不到一起。
  沈瑶跟杜思苦一样,六月学校没课之后一直闲着,不过她朋友多,老爱出门找朋友们玩,闲不下来。
  有时候还会去二叔家住段时间,透透气(二叔家条件好,地方大)。
  老沈:“铁路的播音员早就满了,哪轮得到咱们。”
  沈瑶也不想去当播音员,播音员费嗓子。
  她自己有想法:“妈,我想去商场当销售员。”听说商场的销售员可以用员工价买衣服。
  商场销售员,这可不好进。
  商场福利待遇好,这也是个铁饭碗啊。
  刘芸为难了:“跟你爸说。”她是没法子的。
  老沈也没办法。
  他铁路局的跟商场不搭边啊。
  正聊着,杜母带着于月莺在外头喊了一声,刘芸听到声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