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137节
朱安在讲台边喝水。
之前他真不知道一直讲话会这么累。
今天是扫盲班的第一节课,顾主任也来了,他不光听了朱安的课,还观察着下面学习的那群人的反应。
还不知道今天大家学得怎么样,吸收了多少知识。
朱安看到杜思苦了,他拍了拍正在看备课本的顾主任,往门口指了指。
“小杜。”
杜思苦都走到门口了,正准备回女工宿舍休息呢,结果硬是被顾主任叫过去了 。
没想到顾主任也在呢。
她在后排,谁也没看到。
顾主任问杜思苦:“你觉得今天的课有什么改进的吗?”
杜思苦看了眼朱安:“我觉得是这样,要不要给老师配个大喇叭,或者,下次扫盲班人不要这么多。咱们挑选一下,零基础的一个班,他们从头学习。认字的再一个班,或者上过学但想学东西的,分到技术班。”
分开学。
人的学习能力是一样的。
“这怎么分呢?”顾主任问。
“考试啊,我们出套试卷,或者跟小学那边借一套。”杜思苦对这事很上心。
她想了想,“咱们不是有五个教扫盲班的老师吗,大家抽个空聚一聚,商量一下这以后的课怎么上。”
顾主任:“我回去想想。”
大家都不是一个部门的,想聚到一起,得想个办法。
或者,下班时间。
顾主任道:“要不明天中午一起吃个饭?”大家认认。
杜思苦:“主任,我明天中午得回家。”跟三哥说拖拉机培训班的事。
当然,明面上的理由是,“我去看看我爷爷。”
顾主任:“行,那就把时间改改。”
小杜的脑子好使,有她在,事情就好办一些。
“主任,厂里有自行车吗?”杜思苦:“能不能借我用用,就明天中午。”要是没车,她只能请一点假了。
可顾主任说她的假没了。
顾主任:“自行车被二车间的借去了,现在没有了,这样吧,你提前一小时走。”
“好。”
时间不早了,很快就散了。
杜思苦回去的路上一直在琢磨顾主任的话,自行车被二车间的人借走了,不会是舒师傅吧。
次日。
派出所。
杜得敏被放出来了,外头的阳光格外的刺眼。
杜家没来人。
路丽珍昨天晚上就走了,她丈夫送钱过来了。
小郑也是。
杜得敏没人管。
早上小程他大哥程继明过来把钱的窟窿填上了,杜得敏跟小程这才出来。
“哥,你管她做什么。”小程拽着程继明,不让他哥过去。
“放手。”程继明是知道弟弟的德性的,这次肯定又是弟弟犯事,连累别人了。
他走到杜得敏身边,“同志,你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我送你去卫生所看看?”
又问,“还是送你回家?”
回家?
回什么家,她哪有家。
杜得敏摇头,“我不回家。”不回杜家。
她没家。
杜得敏这次是真没想到,她爸跟大哥会这么狠心,不管她。
不就是六十块钱吗。
她难道还比不上六十块钱吗?
杜得敏走了两步,只觉得天眩地转,整个人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这两天杜得敏在派出所没吃东西,派出所每餐都送了饭,只是她没胃口,一口没吃。
这会可能是饿。
“同志,同志?”
第56章 056
……
铁路家属大院。
杜爷爷一大早就起来了, 穿上了只有过年才会穿的中山装,还把帽子给找了出来,一大早就穿得整整齐齐的。
今天要去照相馆拍全家福。
儿子孙子们都回来了。
杜爷爷跟吃了大补丸似的, 精神百倍。
“老三,你去把老四接回来, 坐公交车去,快一些。”杜爷爷大方的给杜家老三拿了车费, 早餐的费用, 零花钱,足足给了五块钱。
“爷爷, 你是不是给错了?”杜家老三数了又数,这可是五块钱啊。
谁家零花钱这么多?
“拿着!”杜爷爷没给错。
这钱就是给老三的,老三这几天忙里忙外的, 他都看在眼里。
都是好孩子。
“那我去了。”杜家老三收了钱,就往外头走, 路过沈家的时候, 往院里看了一眼,沈哥的自行车不在。
是不是骑着上班去了?
这几天杜家事情多, 也顾不上别人。
老三吃腻了食堂的早饭,决定去外头买的别的吃, 他记得隔着两条街有一家卖的面特别好吃,汤底说是骨头熬的。
杜家, 屋里。
杜母跟杜父因为于月莺的事发生了争执。
“月莺今天不能走,这太急了,跟贺家约好11号相看的, ”杜母直接说了, “这事是我应的, 要是月莺走了,我怎么跟贺家交待?”
又说,“你知道大富她妈那人,死了丈夫之后要强得很,我再食言,她以为我瞧不起她家呢。”
杜父头疼:“你自己瞧瞧你娘家那于月莺干的那叫什么事,得敏在派出所的事,老三都知道要瞒着,她倒好,张口就跟两老说,我爸我妈什么情况她不知道啊?”
要不是手边有药,估计他爸又要倒下了。
这姑娘心眼不好。
杜母:“那是有口无心,你一个大男人,跟小辈计较什么。”
杜父:“你自己摸着良心想想,她去过医院几回?”
“后来不是去送饭了吗。”杜母糊弄着,“老杜,她是乡下长大的,见识浅,不懂人情事故。咱们就跟别小辈计较这事了,行吗?”
杜父:“要是你爸在医院,你哥进了派出所,你爸这会受不得刺激,她回头就跟你爸说你哥的事,你怎么想?”
算了不是一两句话的事。
这个比方一出,杜母不说话了。
杜父想到贺家,到底是退了一步,“最迟把车票改到明天,等会你就去跟贺家说,咱们家人都回来了,家里住不下,小于要回老家了,要是贺家这相看的时间能改到下午,那就见见。要是改不了,那就算了。”
那就是缘份不够。
杜母想了想,答应了:“行。”
哎呀,她得去找小朱,买肉的事!
去迟了可就没有好肉了。
两个儿子多久没回来了,怎么也得熬锅排骨汤给孩子们喝啊!
杜母顾不上跟杜父说话了。
出门就往杜奶奶屋里走,“妈,你这边还有肉票吗?”
杜有军正帮着杜奶奶坐轮椅,听到这话,从手上掏出了十斤肉票,递给杜母:“嫂子,这些你拿着。”
杜母又惊又喜:“有军,你哪来的这么多肉票啊!”赶紧收了。
这下不用去找小朱了,有肉票,直接去肉摊那买就行了!
“部队福利好,往常除了往家里寄的那些,我们自己也留了一点。”杜有军笑着说。
他跟媳妇是双职工,大女儿结婚了,小儿子今年也参军了。
之前他真不知道一直讲话会这么累。
今天是扫盲班的第一节课,顾主任也来了,他不光听了朱安的课,还观察着下面学习的那群人的反应。
还不知道今天大家学得怎么样,吸收了多少知识。
朱安看到杜思苦了,他拍了拍正在看备课本的顾主任,往门口指了指。
“小杜。”
杜思苦都走到门口了,正准备回女工宿舍休息呢,结果硬是被顾主任叫过去了 。
没想到顾主任也在呢。
她在后排,谁也没看到。
顾主任问杜思苦:“你觉得今天的课有什么改进的吗?”
杜思苦看了眼朱安:“我觉得是这样,要不要给老师配个大喇叭,或者,下次扫盲班人不要这么多。咱们挑选一下,零基础的一个班,他们从头学习。认字的再一个班,或者上过学但想学东西的,分到技术班。”
分开学。
人的学习能力是一样的。
“这怎么分呢?”顾主任问。
“考试啊,我们出套试卷,或者跟小学那边借一套。”杜思苦对这事很上心。
她想了想,“咱们不是有五个教扫盲班的老师吗,大家抽个空聚一聚,商量一下这以后的课怎么上。”
顾主任:“我回去想想。”
大家都不是一个部门的,想聚到一起,得想个办法。
或者,下班时间。
顾主任道:“要不明天中午一起吃个饭?”大家认认。
杜思苦:“主任,我明天中午得回家。”跟三哥说拖拉机培训班的事。
当然,明面上的理由是,“我去看看我爷爷。”
顾主任:“行,那就把时间改改。”
小杜的脑子好使,有她在,事情就好办一些。
“主任,厂里有自行车吗?”杜思苦:“能不能借我用用,就明天中午。”要是没车,她只能请一点假了。
可顾主任说她的假没了。
顾主任:“自行车被二车间的借去了,现在没有了,这样吧,你提前一小时走。”
“好。”
时间不早了,很快就散了。
杜思苦回去的路上一直在琢磨顾主任的话,自行车被二车间的人借走了,不会是舒师傅吧。
次日。
派出所。
杜得敏被放出来了,外头的阳光格外的刺眼。
杜家没来人。
路丽珍昨天晚上就走了,她丈夫送钱过来了。
小郑也是。
杜得敏没人管。
早上小程他大哥程继明过来把钱的窟窿填上了,杜得敏跟小程这才出来。
“哥,你管她做什么。”小程拽着程继明,不让他哥过去。
“放手。”程继明是知道弟弟的德性的,这次肯定又是弟弟犯事,连累别人了。
他走到杜得敏身边,“同志,你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我送你去卫生所看看?”
又问,“还是送你回家?”
回家?
回什么家,她哪有家。
杜得敏摇头,“我不回家。”不回杜家。
她没家。
杜得敏这次是真没想到,她爸跟大哥会这么狠心,不管她。
不就是六十块钱吗。
她难道还比不上六十块钱吗?
杜得敏走了两步,只觉得天眩地转,整个人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这两天杜得敏在派出所没吃东西,派出所每餐都送了饭,只是她没胃口,一口没吃。
这会可能是饿。
“同志,同志?”
第56章 056
……
铁路家属大院。
杜爷爷一大早就起来了, 穿上了只有过年才会穿的中山装,还把帽子给找了出来,一大早就穿得整整齐齐的。
今天要去照相馆拍全家福。
儿子孙子们都回来了。
杜爷爷跟吃了大补丸似的, 精神百倍。
“老三,你去把老四接回来, 坐公交车去,快一些。”杜爷爷大方的给杜家老三拿了车费, 早餐的费用, 零花钱,足足给了五块钱。
“爷爷, 你是不是给错了?”杜家老三数了又数,这可是五块钱啊。
谁家零花钱这么多?
“拿着!”杜爷爷没给错。
这钱就是给老三的,老三这几天忙里忙外的, 他都看在眼里。
都是好孩子。
“那我去了。”杜家老三收了钱,就往外头走, 路过沈家的时候, 往院里看了一眼,沈哥的自行车不在。
是不是骑着上班去了?
这几天杜家事情多, 也顾不上别人。
老三吃腻了食堂的早饭,决定去外头买的别的吃, 他记得隔着两条街有一家卖的面特别好吃,汤底说是骨头熬的。
杜家, 屋里。
杜母跟杜父因为于月莺的事发生了争执。
“月莺今天不能走,这太急了,跟贺家约好11号相看的, ”杜母直接说了, “这事是我应的, 要是月莺走了,我怎么跟贺家交待?”
又说,“你知道大富她妈那人,死了丈夫之后要强得很,我再食言,她以为我瞧不起她家呢。”
杜父头疼:“你自己瞧瞧你娘家那于月莺干的那叫什么事,得敏在派出所的事,老三都知道要瞒着,她倒好,张口就跟两老说,我爸我妈什么情况她不知道啊?”
要不是手边有药,估计他爸又要倒下了。
这姑娘心眼不好。
杜母:“那是有口无心,你一个大男人,跟小辈计较什么。”
杜父:“你自己摸着良心想想,她去过医院几回?”
“后来不是去送饭了吗。”杜母糊弄着,“老杜,她是乡下长大的,见识浅,不懂人情事故。咱们就跟别小辈计较这事了,行吗?”
杜父:“要是你爸在医院,你哥进了派出所,你爸这会受不得刺激,她回头就跟你爸说你哥的事,你怎么想?”
算了不是一两句话的事。
这个比方一出,杜母不说话了。
杜父想到贺家,到底是退了一步,“最迟把车票改到明天,等会你就去跟贺家说,咱们家人都回来了,家里住不下,小于要回老家了,要是贺家这相看的时间能改到下午,那就见见。要是改不了,那就算了。”
那就是缘份不够。
杜母想了想,答应了:“行。”
哎呀,她得去找小朱,买肉的事!
去迟了可就没有好肉了。
两个儿子多久没回来了,怎么也得熬锅排骨汤给孩子们喝啊!
杜母顾不上跟杜父说话了。
出门就往杜奶奶屋里走,“妈,你这边还有肉票吗?”
杜有军正帮着杜奶奶坐轮椅,听到这话,从手上掏出了十斤肉票,递给杜母:“嫂子,这些你拿着。”
杜母又惊又喜:“有军,你哪来的这么多肉票啊!”赶紧收了。
这下不用去找小朱了,有肉票,直接去肉摊那买就行了!
“部队福利好,往常除了往家里寄的那些,我们自己也留了一点。”杜有军笑着说。
他跟媳妇是双职工,大女儿结婚了,小儿子今年也参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