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01节
大伯娘都没眼看了,见别人不笑话反而夸张氏学得快也就不说啥了。
沈宁让裴母小火慢烧,两根谷秸即可。
如今天凉,不需要蒲扇扇风,等豆浆凉到了一定温度表面就会慢慢凝结形成一层油皮。
张氏惊呼起来,“哇,真的,真的!”
三婶儿四婶儿本来也要惊呼的,见她这样都笑起来,“俺们真是开眼了啊,镇上这油皮卖可贵呢,今儿咱也会了。”
沈宁拿了两根洗干净的细梃杆儿,就是高粱穗上那截光溜溜的杆子。
她用两根梃杆挑着油皮,拎起来,另外一根顺势刮下来刮掉多余的豆浆,然后将其搭在草棚子顶端的木棍儿上。
过了一会儿,另外一张油皮形成。
她将梃杆儿交给张氏,“大嫂,你试试。”
张氏激动得手都在发抖,接过去,屏住呼吸,弯腰趴在锅上,小心翼翼地探出梃杆儿,有点不敢。
沈宁鼓励她,“不怕的,你从底下挑进去,直接捅到对面再挑起来就好。”
张氏将梃杆儿插/进去,手一抖,不小心将油皮捅破了,“哎呀。”
沈宁笑道:“没事儿的,你做的很好,退回来重新插。”
张氏憋着一口气,脸都憋红了,也可能是被豆浆的热气熏的。
第二次好歹成功了,豆皮却黏连了。
沈宁:“很好,直接挂起来。”
三婶儿:“要晒干不?我给放外面一会儿太阳晒晒。”
沈宁:“三婶儿,不能晒,要挂在屋子里阴干,这东西很薄,一晒就坏。”
三婶儿吓得忙放回去。
这时候小珍珠和小鹤年也打着哈欠起来了。
小珍珠兴奋地跑过来,“我也要玩儿!”
张氏吁了口气,差点憋死她,让她喘口气。
她顺势递给小珍珠。
小鹤年帮忙搬了板凳过来踩着。
小珍珠听沈宁说了要点,小手捏着梃杆儿,快准狠地插/进去,一下子就把豆皮提起来,手稳得很,一点都不抖。
众人都惊呆了,“这孩子……也太会干活儿了吧?”
这手,这是天生的揭豆皮的手啊。
沈宁却觉得闺女这手真是天生的手术刀手啊,小小年纪就这么稳。
张氏忍不住跟小珍珠请教怎么才能揭这么好。
小珍珠打个哈欠,“首先你不能慌,更不能怕它,你得趁它不注意,唰就给它逮起来。”
大家又笑,这孩子,真有趣。
小珍珠为了跟小鹤年显摆,叫他也来挑。
小鹤年也稳稳地挑起来,压根儿没有难度。
大伯娘等人看看自己的手,这是人手吗?还不如一个七岁孩子?
不行不行,都得试试。
大伯娘有长嫂包袱,倒是一下子就挑起来了。
张氏下一个也挑起来了。
裴母也挑起来了。
三婶儿把豆皮挑成卷了,她都没明白自己怎么挑的。
沈宁笑道:“三婶儿手艺独到,再好好卷卷瞅着像笋,到时候切开炒着吃、炖汤,都可香呢。”
三婶儿又得意了。
四婶儿挑了好几次才挑成功。
终归都是劳动妇女,平时做饭做家务下地一把好手,一开始紧张,后面放松下来便都成功了。
沈宁:“咱自家吃无所谓大小,要是卖的话最好大小一样,这就得用平底锅,不能用咱这样的,到最后油皮越来越小。”
大家伙儿发现还真是这样。
可买口新的平底锅多少钱呢?
再说真要做这个生意,一口锅哪够?
指定得好几口锅呀,钱!!
几个妇女相视一笑,大伯娘道:“先别想那些,把该做的做好,其他的以后再说。”
能学会做豆腐、豆花、揭油皮这就是多大的本事呢。
三婶儿四婶儿也纷纷说是这样。
张氏又好奇一锅豆浆能揭多少油皮。
沈宁笑道:“这跟锅大小、浆子厚薄有关系,大嫂回头试试看,到时候告诉我们。”
揭油皮的豆浆不能太厚也不能太稀,否则油皮就会过厚或者过薄,都不算好。
张氏笑道:“成,以后我每天磨浆子琢磨,等我琢磨明白一准儿告诉你们。”
等她们把一锅豆浆揭完,那边豆腐和豆腐皮也都压好了。
看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成品,众妇女们激动得很。
沈宁拿刀切了让她们尝尝味道。
每个人尝一块,“香!”
沈宁笑,生豆腐有啥好吃的,这是劳动的香味儿罢了。
学会了,张氏就迫不及待回去刷熟练度,等点成功了要送给阿宁品品。
俩婶子没有石磨,凑豆子一起学。
各人把小砂锅搬去,一人守着一个就点呗。
反正阿宁给了那么多卤水呢,随便用。
吃过早饭,沈宁和裴母继续磨浆子,要做后面两锅等外村人来换。
早上大家来拿豆腐的时候沈宁告诉她们大伯娘三家会了,接下来她还会教几家,到时候可以就近换豆腐,不是非得来她家。
高里正一直没来,估计是去监督秋收了。
沈宁就让俩孩子跑一趟儿,去给陶氏送信儿,问她现在要不要学做豆腐。
两小只蹬蹬跑去高家。
正好在门口碰到今儿休学在家的高进禄,田氏的小儿子。
秋天昼夜温差大,高进禄又好动调皮,跟着哥哥们爬树掏鸟窝,天热把薄棉袄脱掉又被风呲结果就重感冒。
这几天不去读书,他挺高兴的,但是大夫不让吃肉,整天让他喝狗屁苦药,还不给他加糖。
哥哥们又因为被他连累挨骂都不带他玩儿,他心情越发不好。
昨晚上他们都去看热闹,就不许他去!!!
他真要气死的。
恰好看到小珍珠和小鹤年,想到爷爷总拿他俩批评他,他登时来了斗志,“喂,小哭包和小傻子干啥来呢?”
小珍珠已经学会小鹤年那个反击逻辑了,大声喝问:“小傻子骂谁?”
高进禄:“骂你!”
小珍珠就叉腰笑。
小鹤年也低头笑。
高进禄回过味儿来,“混蛋,我揍你!”
他握着拳头比划了两下,又觉得这样没有气势,便佯装朝着两人冲过来。
他本意就是吓唬一下,并非要真打人,无奈小珍珠是真想揍他。
这人总骂他们,她早就想打他了!
以前她不敢,现在爹说了,谁要是欺负他们就打回去,对方家长找上门他会理论回去的。
只见她迎面跑过去,快接近的时候迅速蹲下,出腿,“乓铛”一声,就把高进禄给绊了个狗啃屎。
高进禄还懵呢,怕丢人,一咕噜爬起来,发现嘴巴很疼,抬手一摸,妈呀,一手血。
他原本寻思就摔一跤,不想哭的,毕竟他都启蒙了,先生日日强调读书人的气度,他也不好意思哭闹不是?
可这都一手血了,不哭能对得起他吗?
他哇就哭上了。
这一哭不要紧,感觉嘴里有石头,他嚼了嚼吐出来,竟然是他的大门牙!
“哇——”
这下哭得撕心裂肺,“你赔,你赔,你赔!”
嘴巴还漏风,呜噜呜噜说不清,说得像一飞一飞一飞。
小珍珠也吓一跳,寻思完蛋,闯祸了,爹娘不会揍她吧?
小鹤年捂脸,珍珠最近真的有点得意忘形,尤其自打爹牵她小手以后,她每天臭屁说这就是爹疼娘爱的感觉。
由于小珍珠还没换牙,不懂这颗牙的使命,高进禄一直怕疼舍不得碰,所以一直不掉,现在正好磕下去了。
小鹤年虽然也没掉,他知道得多,所以并不怕。
但是他想逗小珍珠,吓唬她,谁让她总吓唬他呢?
沈宁让裴母小火慢烧,两根谷秸即可。
如今天凉,不需要蒲扇扇风,等豆浆凉到了一定温度表面就会慢慢凝结形成一层油皮。
张氏惊呼起来,“哇,真的,真的!”
三婶儿四婶儿本来也要惊呼的,见她这样都笑起来,“俺们真是开眼了啊,镇上这油皮卖可贵呢,今儿咱也会了。”
沈宁拿了两根洗干净的细梃杆儿,就是高粱穗上那截光溜溜的杆子。
她用两根梃杆挑着油皮,拎起来,另外一根顺势刮下来刮掉多余的豆浆,然后将其搭在草棚子顶端的木棍儿上。
过了一会儿,另外一张油皮形成。
她将梃杆儿交给张氏,“大嫂,你试试。”
张氏激动得手都在发抖,接过去,屏住呼吸,弯腰趴在锅上,小心翼翼地探出梃杆儿,有点不敢。
沈宁鼓励她,“不怕的,你从底下挑进去,直接捅到对面再挑起来就好。”
张氏将梃杆儿插/进去,手一抖,不小心将油皮捅破了,“哎呀。”
沈宁笑道:“没事儿的,你做的很好,退回来重新插。”
张氏憋着一口气,脸都憋红了,也可能是被豆浆的热气熏的。
第二次好歹成功了,豆皮却黏连了。
沈宁:“很好,直接挂起来。”
三婶儿:“要晒干不?我给放外面一会儿太阳晒晒。”
沈宁:“三婶儿,不能晒,要挂在屋子里阴干,这东西很薄,一晒就坏。”
三婶儿吓得忙放回去。
这时候小珍珠和小鹤年也打着哈欠起来了。
小珍珠兴奋地跑过来,“我也要玩儿!”
张氏吁了口气,差点憋死她,让她喘口气。
她顺势递给小珍珠。
小鹤年帮忙搬了板凳过来踩着。
小珍珠听沈宁说了要点,小手捏着梃杆儿,快准狠地插/进去,一下子就把豆皮提起来,手稳得很,一点都不抖。
众人都惊呆了,“这孩子……也太会干活儿了吧?”
这手,这是天生的揭豆皮的手啊。
沈宁却觉得闺女这手真是天生的手术刀手啊,小小年纪就这么稳。
张氏忍不住跟小珍珠请教怎么才能揭这么好。
小珍珠打个哈欠,“首先你不能慌,更不能怕它,你得趁它不注意,唰就给它逮起来。”
大家又笑,这孩子,真有趣。
小珍珠为了跟小鹤年显摆,叫他也来挑。
小鹤年也稳稳地挑起来,压根儿没有难度。
大伯娘等人看看自己的手,这是人手吗?还不如一个七岁孩子?
不行不行,都得试试。
大伯娘有长嫂包袱,倒是一下子就挑起来了。
张氏下一个也挑起来了。
裴母也挑起来了。
三婶儿把豆皮挑成卷了,她都没明白自己怎么挑的。
沈宁笑道:“三婶儿手艺独到,再好好卷卷瞅着像笋,到时候切开炒着吃、炖汤,都可香呢。”
三婶儿又得意了。
四婶儿挑了好几次才挑成功。
终归都是劳动妇女,平时做饭做家务下地一把好手,一开始紧张,后面放松下来便都成功了。
沈宁:“咱自家吃无所谓大小,要是卖的话最好大小一样,这就得用平底锅,不能用咱这样的,到最后油皮越来越小。”
大家伙儿发现还真是这样。
可买口新的平底锅多少钱呢?
再说真要做这个生意,一口锅哪够?
指定得好几口锅呀,钱!!
几个妇女相视一笑,大伯娘道:“先别想那些,把该做的做好,其他的以后再说。”
能学会做豆腐、豆花、揭油皮这就是多大的本事呢。
三婶儿四婶儿也纷纷说是这样。
张氏又好奇一锅豆浆能揭多少油皮。
沈宁笑道:“这跟锅大小、浆子厚薄有关系,大嫂回头试试看,到时候告诉我们。”
揭油皮的豆浆不能太厚也不能太稀,否则油皮就会过厚或者过薄,都不算好。
张氏笑道:“成,以后我每天磨浆子琢磨,等我琢磨明白一准儿告诉你们。”
等她们把一锅豆浆揭完,那边豆腐和豆腐皮也都压好了。
看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成品,众妇女们激动得很。
沈宁拿刀切了让她们尝尝味道。
每个人尝一块,“香!”
沈宁笑,生豆腐有啥好吃的,这是劳动的香味儿罢了。
学会了,张氏就迫不及待回去刷熟练度,等点成功了要送给阿宁品品。
俩婶子没有石磨,凑豆子一起学。
各人把小砂锅搬去,一人守着一个就点呗。
反正阿宁给了那么多卤水呢,随便用。
吃过早饭,沈宁和裴母继续磨浆子,要做后面两锅等外村人来换。
早上大家来拿豆腐的时候沈宁告诉她们大伯娘三家会了,接下来她还会教几家,到时候可以就近换豆腐,不是非得来她家。
高里正一直没来,估计是去监督秋收了。
沈宁就让俩孩子跑一趟儿,去给陶氏送信儿,问她现在要不要学做豆腐。
两小只蹬蹬跑去高家。
正好在门口碰到今儿休学在家的高进禄,田氏的小儿子。
秋天昼夜温差大,高进禄又好动调皮,跟着哥哥们爬树掏鸟窝,天热把薄棉袄脱掉又被风呲结果就重感冒。
这几天不去读书,他挺高兴的,但是大夫不让吃肉,整天让他喝狗屁苦药,还不给他加糖。
哥哥们又因为被他连累挨骂都不带他玩儿,他心情越发不好。
昨晚上他们都去看热闹,就不许他去!!!
他真要气死的。
恰好看到小珍珠和小鹤年,想到爷爷总拿他俩批评他,他登时来了斗志,“喂,小哭包和小傻子干啥来呢?”
小珍珠已经学会小鹤年那个反击逻辑了,大声喝问:“小傻子骂谁?”
高进禄:“骂你!”
小珍珠就叉腰笑。
小鹤年也低头笑。
高进禄回过味儿来,“混蛋,我揍你!”
他握着拳头比划了两下,又觉得这样没有气势,便佯装朝着两人冲过来。
他本意就是吓唬一下,并非要真打人,无奈小珍珠是真想揍他。
这人总骂他们,她早就想打他了!
以前她不敢,现在爹说了,谁要是欺负他们就打回去,对方家长找上门他会理论回去的。
只见她迎面跑过去,快接近的时候迅速蹲下,出腿,“乓铛”一声,就把高进禄给绊了个狗啃屎。
高进禄还懵呢,怕丢人,一咕噜爬起来,发现嘴巴很疼,抬手一摸,妈呀,一手血。
他原本寻思就摔一跤,不想哭的,毕竟他都启蒙了,先生日日强调读书人的气度,他也不好意思哭闹不是?
可这都一手血了,不哭能对得起他吗?
他哇就哭上了。
这一哭不要紧,感觉嘴里有石头,他嚼了嚼吐出来,竟然是他的大门牙!
“哇——”
这下哭得撕心裂肺,“你赔,你赔,你赔!”
嘴巴还漏风,呜噜呜噜说不清,说得像一飞一飞一飞。
小珍珠也吓一跳,寻思完蛋,闯祸了,爹娘不会揍她吧?
小鹤年捂脸,珍珠最近真的有点得意忘形,尤其自打爹牵她小手以后,她每天臭屁说这就是爹疼娘爱的感觉。
由于小珍珠还没换牙,不懂这颗牙的使命,高进禄一直怕疼舍不得碰,所以一直不掉,现在正好磕下去了。
小鹤年虽然也没掉,他知道得多,所以并不怕。
但是他想逗小珍珠,吓唬她,谁让她总吓唬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