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你能不能吃完饭再说。”
“不能。“
“你饭喷我碗里了。”
方沅安静了。
吃完饭,两人轮流洗了澡,便回房睡觉,这其实不是赵怀砚第一次和方沅一起睡。
上次两人从水库回来后,便各自回了家。
但没过一会,赵奶奶却带着赵怀砚去了方家,赵怀砚脸上还破了一块皮,问方沅能不能让赵怀砚和他一起睡。
方沅自然没意见,但却好奇为啥赵怀砚要来和他一起睡还有他脸上的伤是怎么回事。很快,他便知道了为什么。
赵爷爷赵奶奶除了赵英兰一个女儿外,还有两个儿子。赵怀砚的两个舅舅都不是好相处的,他们觉得赵英兰都20多岁了还赖在家里吃白食。
好不容易出去了,结果嫁妆没带回来,还平白无故又生了个吃白食的。
他们都是自己养儿子,怎么赵英兰就让赵家老两口养呢。
好在当初赵英兰没在村里待多久就带着赵怀砚走了,不然赵怀砚那俩舅舅准要天天上门闹。
所以在知道赵怀砚回村了后,他们便开始三天两头的回赵家闹。
幸运的时候,赵怀砚在学校,碰不着他们。要是不走运便像上次一样。所以刚刚在听到方奶奶的话的时候,方沅才会一脸厌恶的样子。
肯定是那俩不做人的东西又上门来了。
说实话,方沅从小到大都没和人一起睡过,突然身边躺了个人,能睡得着才怪。
“赵怀砚。”方沅突然叫了一声。
没人回应。
这么快就睡着了吗?方沅不死心,又叫了一声。
过了一会,黑暗中响起赵怀砚的声音,他说我在。
“那你怎么不出声啊?”方沅动了动腿,然后踢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倏地把腿收了回来。
“在等你说话。”在安静的夜晚,赵怀砚的声音异常清晰。
“但是我在等你答应我啊,你不应声,我怎么知道你在不在听。”方沅说。
直到快睡着了,方沅才迷迷糊糊的听见赵怀砚说知道了。
第二天早上,赵怀砚没吃早饭,便回了赵家。
方沅有点不高兴。
早餐明明都准备好赵怀砚的份了,结果方沅醒来,人早就不见了,也不知道跑那么快干嘛,赶着去投胎啊。
他气鼓鼓的咬着嘴里的包子。
“元宝,怀砚还没起来吗?”方奶奶看到只有方沅一个人,关心道。
“人早走了。”方沅狠狠嚼着嘴里的包子,好像嚼着赵怀砚一样。
一点良心都没有。
“走了?是不是咱们家吃太晚了啊。”方奶奶丝毫不觉得赵怀砚的行为有什么问题,竟然还觉得是自家吃饭太晚了,赵怀砚等不及才走的。
方沅差点就笑了。
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早饭后,方爷爷让方沅去镇上买点扫墓要用的黄纸、香烛等等。
出了门,方沅刚骑上方爷爷从李大伯家借来的自行车,后座突然一沉。
方沅转头看去,赵怀砚正坐在后座上。
“你上来干嘛下去下去。”方沅使劲晃晃自行车,想把赵怀砚抖下去。
“我姥姥说让我和你一起去。”赵怀砚纹丝不动的坐在后座上,语气淡淡地说。
“看在赵奶奶的份上,就载你一程。”方沅恶声恶气地说。
赵怀砚把赵奶奶都搬出来了,他自然无法再拒绝,只好认命的骑着自行车走了。
到镇上的时候,两人脸色都有点难看,从村里到镇里的山路又远又不好走,还有不少陡坡。
自行车是两人换着骑过来的,但也累的够呛。
这会本就是上班的高峰期,今天又因为清明节的缘故,熙熙攘攘的人群占据了整个街道。
空气中传来阵阵各种早餐的香味,方沅吃过早饭,还是被诱惑到了,随着喉结滚动,他不由吞了吞口水。
“煎饼果子,好吃的煎饼果子哎,快来看一看,瞧一瞧咯”方沅顺着声音望过去,就看见一个戴着红色围裙的大叔在卖力的吆喝着。
可能是喊的太用力了,额头上还有一层薄汗,方沅看了看他面前的摊子,中间是摊煎饼的炉子,周围摆放着粉浆和各式各样的配菜,看着还不错,便骑着自行车过去了。
看见方沅过来,这位大叔的眼神一下变了,像饿狼突然看见肉一样,眼睛里泛着光,热情的笑着问:“看看想吃点什么,可不是我吹,我们家的煎饼果子可是这条街最好吃的”。
方沅看着眼前这人憨厚的笑,粗略地扫了眼有些什么,然后点了份原味的,说了句不要香菜。
听见方沅的要求,大叔爽快的应了下来,并没有因为方沅点了最便宜的而改变态度,脸上依旧是憨厚的笑。
他利落的舀了勺粉浆倒在炉子上,打鸡蛋、加配菜,很快一份热乎的煎饼果子就交到了方沅手里,还贴心的说了句:“刚做好的热乎着呢,小心不要烫伤了嘴啊。”
方沅点了点头,朝着大叔微微笑着说“谢谢叔叔,从兜里拿出五块钱递了过去”。
“给你。”方沅把煎饼果子递给赵怀砚,在路上的时候,他听到赵怀砚的肚子叫了。
“谢谢。”赵怀砚伸手接了过去,也不问为什么给他。
方沅到觉得这样正好,不然弄得场面多尴尬。
卖黄纸和香烛的店铺有点偏僻,破落的房子和坑坑洼洼的路,墙上贴着各式各样的广告单,有健身、赌博等等,还有隐晦的黄色广告,上面标着联系方式和地址。
自行车一抖一抖的,颠簸的让方沅有点难受,索性停了车下来,刚想对赵怀砚说点什么,就看到他早就干脆利落的从后座上下来了,正慢悠悠的跟在后面。
方沅“啧”了一声,“你倒是享受。”
“还可以。”赵怀砚咽下嘴里的煎饼果子,淡淡道。
方沅顿时有种有劲无处使的感觉,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扭头推着自行车往前走。
第6章 清明
“老板,来五叠黄纸、三捆香和一捆红烛。”进了店里,方沅对坐在门口的老板说。
“50块钱。”老板把东西递给方沅后,问了句要不要鞭炮。
方沅摇了摇头,老板也不强求,点了点头便径直坐回了凳子上。
从头到尾赵怀砚一句话都没说,仿佛忘记了自己来的目的。
“你怎么不说话,你不是也要买吗?”方沅不解的问。
赵怀砚像是这才反应过来一样,对老板说:“麻烦再拿一份和他一样的,谢谢。”
方沅有点怀疑赵怀砚是不是在路上饿傻了,不然怎么会反应那么慢啊。
买完东西,两人没在镇上多留,骑着自行车回了村里。
老人大多对祭祀先祖看得比较重,尤其是方沅爷爷他们这一辈,每年清明方爷爷都会带着方沅上山祭祀。
“元宝啊,等会你要仔细瞧着,不然以后你要是弄错了,祖先就不会保佑你了。”在去太爷爷的坟的路上,爷爷叮嘱道。
“知道啦,您就放心吧。”方沅听这句话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每年爷爷都要说一遍,想忘记都难。
太爷爷的坟修在方家老宅后面的山上,距离方家现在的位置有点远。走完大路后,又拐来拐去的走了好久山路才到。
一年没打理,整座坟都被草掩住了,只留了个坟头在外面。
方爷爷把手里提着的蛇皮袋子放到地上,拿上镰刀便开始割草,利落又果断,没过一会便收拾得差不多了。
“元宝,把鸡提过来。”
方沅提起地上被捆住脚的鸡,朝方爷爷走了过去。
“这杀鸡啊一定要干脆利落。”方爷爷边说,边拿起刀往鸡脖子上狠狠割了一刀,鲜血喷涌而出,溅在了墓碑上和地上。放完血,方爷爷把鸡丢在一边,开始上香、烧纸、磕头。等方爷爷磕完头从地上站起来,方沅马上照做了一遍。
“元宝,你多给你太爷爷烧点纸,这样他才会保佑你。”
方沅点点头,跪在地上烧了好一会黄纸才起来。做完这一切,两人便前往下一个地方。
“元宝!你们怎么才来。”方沅老远便看见大奔在招手。
“先去我太爷爷那了。”方沅解释说。
“哈哈哈…,忘了咱俩太爷爷不在一个地了。”大奔挠了挠头,又接着说:“赵怀砚刚刚才走。”
“你撞见他了?”
“对啊,和他姥爷一起来的。不过我看脸色不太好。”
脸色不好?又被赵爷爷骂了吗?方沅脸色浮现出一丝担忧。他正想再问点什么,便听到大奔他爸说:“大奔!走了。”
“元宝,我得先走了,不然我爸要骂我了。”大奔一听他爸叫他了,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又和方爷爷告了别,便快步走了。
方沅站在原地,脑子里萦绕着大奔的话。
“元宝,怎么了。”他回过神来,就看到爷爷站在自己面前。
“不能。“
“你饭喷我碗里了。”
方沅安静了。
吃完饭,两人轮流洗了澡,便回房睡觉,这其实不是赵怀砚第一次和方沅一起睡。
上次两人从水库回来后,便各自回了家。
但没过一会,赵奶奶却带着赵怀砚去了方家,赵怀砚脸上还破了一块皮,问方沅能不能让赵怀砚和他一起睡。
方沅自然没意见,但却好奇为啥赵怀砚要来和他一起睡还有他脸上的伤是怎么回事。很快,他便知道了为什么。
赵爷爷赵奶奶除了赵英兰一个女儿外,还有两个儿子。赵怀砚的两个舅舅都不是好相处的,他们觉得赵英兰都20多岁了还赖在家里吃白食。
好不容易出去了,结果嫁妆没带回来,还平白无故又生了个吃白食的。
他们都是自己养儿子,怎么赵英兰就让赵家老两口养呢。
好在当初赵英兰没在村里待多久就带着赵怀砚走了,不然赵怀砚那俩舅舅准要天天上门闹。
所以在知道赵怀砚回村了后,他们便开始三天两头的回赵家闹。
幸运的时候,赵怀砚在学校,碰不着他们。要是不走运便像上次一样。所以刚刚在听到方奶奶的话的时候,方沅才会一脸厌恶的样子。
肯定是那俩不做人的东西又上门来了。
说实话,方沅从小到大都没和人一起睡过,突然身边躺了个人,能睡得着才怪。
“赵怀砚。”方沅突然叫了一声。
没人回应。
这么快就睡着了吗?方沅不死心,又叫了一声。
过了一会,黑暗中响起赵怀砚的声音,他说我在。
“那你怎么不出声啊?”方沅动了动腿,然后踢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倏地把腿收了回来。
“在等你说话。”在安静的夜晚,赵怀砚的声音异常清晰。
“但是我在等你答应我啊,你不应声,我怎么知道你在不在听。”方沅说。
直到快睡着了,方沅才迷迷糊糊的听见赵怀砚说知道了。
第二天早上,赵怀砚没吃早饭,便回了赵家。
方沅有点不高兴。
早餐明明都准备好赵怀砚的份了,结果方沅醒来,人早就不见了,也不知道跑那么快干嘛,赶着去投胎啊。
他气鼓鼓的咬着嘴里的包子。
“元宝,怀砚还没起来吗?”方奶奶看到只有方沅一个人,关心道。
“人早走了。”方沅狠狠嚼着嘴里的包子,好像嚼着赵怀砚一样。
一点良心都没有。
“走了?是不是咱们家吃太晚了啊。”方奶奶丝毫不觉得赵怀砚的行为有什么问题,竟然还觉得是自家吃饭太晚了,赵怀砚等不及才走的。
方沅差点就笑了。
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早饭后,方爷爷让方沅去镇上买点扫墓要用的黄纸、香烛等等。
出了门,方沅刚骑上方爷爷从李大伯家借来的自行车,后座突然一沉。
方沅转头看去,赵怀砚正坐在后座上。
“你上来干嘛下去下去。”方沅使劲晃晃自行车,想把赵怀砚抖下去。
“我姥姥说让我和你一起去。”赵怀砚纹丝不动的坐在后座上,语气淡淡地说。
“看在赵奶奶的份上,就载你一程。”方沅恶声恶气地说。
赵怀砚把赵奶奶都搬出来了,他自然无法再拒绝,只好认命的骑着自行车走了。
到镇上的时候,两人脸色都有点难看,从村里到镇里的山路又远又不好走,还有不少陡坡。
自行车是两人换着骑过来的,但也累的够呛。
这会本就是上班的高峰期,今天又因为清明节的缘故,熙熙攘攘的人群占据了整个街道。
空气中传来阵阵各种早餐的香味,方沅吃过早饭,还是被诱惑到了,随着喉结滚动,他不由吞了吞口水。
“煎饼果子,好吃的煎饼果子哎,快来看一看,瞧一瞧咯”方沅顺着声音望过去,就看见一个戴着红色围裙的大叔在卖力的吆喝着。
可能是喊的太用力了,额头上还有一层薄汗,方沅看了看他面前的摊子,中间是摊煎饼的炉子,周围摆放着粉浆和各式各样的配菜,看着还不错,便骑着自行车过去了。
看见方沅过来,这位大叔的眼神一下变了,像饿狼突然看见肉一样,眼睛里泛着光,热情的笑着问:“看看想吃点什么,可不是我吹,我们家的煎饼果子可是这条街最好吃的”。
方沅看着眼前这人憨厚的笑,粗略地扫了眼有些什么,然后点了份原味的,说了句不要香菜。
听见方沅的要求,大叔爽快的应了下来,并没有因为方沅点了最便宜的而改变态度,脸上依旧是憨厚的笑。
他利落的舀了勺粉浆倒在炉子上,打鸡蛋、加配菜,很快一份热乎的煎饼果子就交到了方沅手里,还贴心的说了句:“刚做好的热乎着呢,小心不要烫伤了嘴啊。”
方沅点了点头,朝着大叔微微笑着说“谢谢叔叔,从兜里拿出五块钱递了过去”。
“给你。”方沅把煎饼果子递给赵怀砚,在路上的时候,他听到赵怀砚的肚子叫了。
“谢谢。”赵怀砚伸手接了过去,也不问为什么给他。
方沅到觉得这样正好,不然弄得场面多尴尬。
卖黄纸和香烛的店铺有点偏僻,破落的房子和坑坑洼洼的路,墙上贴着各式各样的广告单,有健身、赌博等等,还有隐晦的黄色广告,上面标着联系方式和地址。
自行车一抖一抖的,颠簸的让方沅有点难受,索性停了车下来,刚想对赵怀砚说点什么,就看到他早就干脆利落的从后座上下来了,正慢悠悠的跟在后面。
方沅“啧”了一声,“你倒是享受。”
“还可以。”赵怀砚咽下嘴里的煎饼果子,淡淡道。
方沅顿时有种有劲无处使的感觉,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扭头推着自行车往前走。
第6章 清明
“老板,来五叠黄纸、三捆香和一捆红烛。”进了店里,方沅对坐在门口的老板说。
“50块钱。”老板把东西递给方沅后,问了句要不要鞭炮。
方沅摇了摇头,老板也不强求,点了点头便径直坐回了凳子上。
从头到尾赵怀砚一句话都没说,仿佛忘记了自己来的目的。
“你怎么不说话,你不是也要买吗?”方沅不解的问。
赵怀砚像是这才反应过来一样,对老板说:“麻烦再拿一份和他一样的,谢谢。”
方沅有点怀疑赵怀砚是不是在路上饿傻了,不然怎么会反应那么慢啊。
买完东西,两人没在镇上多留,骑着自行车回了村里。
老人大多对祭祀先祖看得比较重,尤其是方沅爷爷他们这一辈,每年清明方爷爷都会带着方沅上山祭祀。
“元宝啊,等会你要仔细瞧着,不然以后你要是弄错了,祖先就不会保佑你了。”在去太爷爷的坟的路上,爷爷叮嘱道。
“知道啦,您就放心吧。”方沅听这句话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每年爷爷都要说一遍,想忘记都难。
太爷爷的坟修在方家老宅后面的山上,距离方家现在的位置有点远。走完大路后,又拐来拐去的走了好久山路才到。
一年没打理,整座坟都被草掩住了,只留了个坟头在外面。
方爷爷把手里提着的蛇皮袋子放到地上,拿上镰刀便开始割草,利落又果断,没过一会便收拾得差不多了。
“元宝,把鸡提过来。”
方沅提起地上被捆住脚的鸡,朝方爷爷走了过去。
“这杀鸡啊一定要干脆利落。”方爷爷边说,边拿起刀往鸡脖子上狠狠割了一刀,鲜血喷涌而出,溅在了墓碑上和地上。放完血,方爷爷把鸡丢在一边,开始上香、烧纸、磕头。等方爷爷磕完头从地上站起来,方沅马上照做了一遍。
“元宝,你多给你太爷爷烧点纸,这样他才会保佑你。”
方沅点点头,跪在地上烧了好一会黄纸才起来。做完这一切,两人便前往下一个地方。
“元宝!你们怎么才来。”方沅老远便看见大奔在招手。
“先去我太爷爷那了。”方沅解释说。
“哈哈哈…,忘了咱俩太爷爷不在一个地了。”大奔挠了挠头,又接着说:“赵怀砚刚刚才走。”
“你撞见他了?”
“对啊,和他姥爷一起来的。不过我看脸色不太好。”
脸色不好?又被赵爷爷骂了吗?方沅脸色浮现出一丝担忧。他正想再问点什么,便听到大奔他爸说:“大奔!走了。”
“元宝,我得先走了,不然我爸要骂我了。”大奔一听他爸叫他了,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又和方爷爷告了别,便快步走了。
方沅站在原地,脑子里萦绕着大奔的话。
“元宝,怎么了。”他回过神来,就看到爷爷站在自己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