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她原来最想和林春杏一起开这个小铺子,现在可以,但却又不行了。
她都能想象如果她们铺子开起来,王氏来闹事会如何?那会把她们这姐妹情都给弄没了的。
她半晌没说话,林春杏道:“你不乐意啊?”
林春杏也没伤心,只说道:“你怎么还让姐姐说着了呢?她说酱料铺子以后可能各个县城都会开,那柴掌柜只有一个,肯定会派信任的人去管,而现在你们铺子里的这些人将来都是元老,好好做,说不定以后都能去做分铺的掌柜!”
“姐姐说你不会来,我还和姐姐打赌说你会来的。”
林青青想到柴行昱和张晴晴还有三宝她们,很好的掌柜的,很好的姐姐,还有三宝她们也很好,但她最珍惜和林春杏的这段姐妹情,就让这段感情一直这么干净美好。
而且,她知道,林春杏刚才说的这话,也是特意说给她听的。
林春桃想到她可能会为难,还给带了这样的话给她,这就是告诉她,就算不去跟着林春杏开汤粉铺子,那就在酱料铺子也会有出息的。
她深吸一口气说道:“春杏,汤粉铺子我啥也没做过,卖酱料我已经习惯了,抱歉啊。而且你开铺子这么大的事儿,要找个熟手帮你,我怕给你拖后腿。”
这话出来,林春杏笑道:“有啥抱歉的,那我们就各自努力!”
林春杏说着还比了个俏皮的手势,林青青眼眶有些酸涩,却笑着应下:“好!”
第132章
正事儿说定,俩人又坐在院子里闲聊了一会儿。
林青青得知林春杏她们家舅舅都来帮忙掰玉米,家里有些忙,她也不好一直拉着林春杏聊天,只道:“你们忙着我就不跟你多聊了,明天你忙完早的话过来铺子里玩,我们中午那会儿也不怎么忙。”
林春杏笑着应下,林青青起身告辞。
送走了林青青,林春杏轻叹一息,回灶屋里去准备东西。
早上林春桃醒了半盆面,现在都已经发酵好了。
吃过午饭后大舅他们就准备去地里,林春桃把蒸馒头的事儿交给了林春杏,喊着裴英,跟着大舅他们一起下地了。
林春杏是要在家先做卤香鸡蛋的,*等着鸡蛋煮熟时,她恰好可以把面给揉一揉,把馒头给做出来放到蒸笼上。
等着林春桃和大舅他们做到晌午回来时,院子里飘满了卤香鸡蛋的醇香味和馒头的香甜气息。
徐盛吞了吞口水,感觉这也太香了,闻着这香气有些要升天的感觉。
舅娘她们在地里剥玉米壳,裴英和大舅他们几个男人背玉米回来,等着他们把玉米背上楼放好下来,林春杏从灶屋里探出头来和舅舅们打了个招呼,随后说道:“馒头快好了,大舅你们歇会儿吃个晌午。”
裴英道:“那我回去喊舅娘她们去。”
俩人这么说着,但大舅他们也不听安排。
“刚吃了饭这么会儿还不饿,我们再回去掰一趟。”
说着话也不管林春杏喊,迅速的出了院门,林春杏只得喊道:“姐夫,你跟我姐说一声呀,喊着舅娘她们一起回来。”
裴英应了一声快速跟着去了。
他们回到地里时,舅娘她们已经剥满几背篓了,裴英带了林春杏的话去,林春桃便和舅舅他们说道:“这会太阳太大了,这一趟一起回歇一下吃个晌午再回来。”
大舅娘听着林春桃这话,还抬头看了看天空,天空很蓝,云朵很低,太阳也大但已经没有炎炎夏日里的那么热了,她看了看地里的这些玉米,和林春桃说道:“这也不算热,趁着天气好,赶紧收,中午吃那么饱现在还不饿,晌午晚点吃。”
林春桃刚想劝说,旁边的舅舅们附和道:“就是,现在已经不算热了,先掰,弄完饿了再回去吃晌午。”
林春桃没办法,只得依着他们,一直忙到了申时她们还不回,林春桃便让裴英把馒头带来,又带了两葫芦水,在地里洗洗手,直接吃。
馒头里面林春桃放了一点点荞麦面,颜色就不是那么白了,也不算特别显眼,但发酵得好,掰开一看就知道这馒头做得很松软,麦香味也很浓郁,闻着就很香。
徐盛之前背玉米回去闻到味道就馋了,这会儿也有些饿了,拿到馒头便迅速喂入嘴中,香软不说,竟然还是甜的!
馒头他吃过,有一点点酸味,但是面很香,所以他一直以为馒头都是这个味道的,没想到还能这么甜!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旁边的二舅娘就惊呼道:“春桃,你放糖进去啦?”
林春桃应道:“嗯,二舅娘,我放了一点。”
二舅娘:“你放了多少哟,一点酸味都没啦,这么甜。”
舅舅他们还没开吃,听着她们说话,甚是好奇,急急忙忙尝了一口,松软香甜,一点都不太像馒头的味道,更像是县城点心铺子里的点心。
之前就知道林春桃做吃的很舍得,手艺又好,没想到做个馒头都能出不一样的味道。
在地里坐着吃完晌午又继续掰了点玉米,临近黄昏时候才结束。
这一天,后山的两块地一块已经掰完,另一块地掰了五分之一左右。
吃过晚饭后,林春桃留他们在家住,他们没答应匆匆忙忙回家去了。
林春杏把和林青青谈的事情告诉了林春桃,林春桃笑着点了点头。
她对林青青没意见,但那王氏看着像是在疯魔的边缘,酱铺子的工钱不低,林青青继续卖酱也不错,王氏要是真入魔了去闹,那她也不会讨到什么好。
但若是和林春杏一起开铺子,王氏在铺子里闹一天,那她们买卖做不成不说,可能人还会生出嫌隙,就像现在这样,各做各的就挺好。
次日鸡刚叫,天色还很暗。
林春杏照常起床准备东西,林青青约好了跟她一起去县城,也早早爬起来。
院子里静悄悄的,林青青本以为谁也没起来,但没想到小灶屋里有微弱的火光,她过去一看,老太太蹲在灶台前添柴,锅里面烧着水。
“奶奶,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老太太回头看到林青青,她拍了拍手上的灰,起身去旁边舀了瓢水洗了手,后才去拿了几个鸡蛋出来。
“你这孩子,奶不起来你准备饿着肚子出门呀?”
“以前你爷他们去城里做活,都得吃碗糖水蛋,奶给你也煮一碗。”
林青青忙说道:“奶,我不吃。”
老太太没听她说,看了看锅中的水开始冒泡泡了,她去拿了糖罐过来,往锅中放入糖,等糖在水中化开,她才打入鸡蛋。
老太太的糖水鸡蛋煮得很饱满,林青青看着屋门口,迟迟不见王氏她们的身影,老太太道:“你爹去地里了,说给你拿点菜来带着去,他还给你装了点荞麦面和土豆,家里拿着点去省得你买。”
林青青有些恍惚,正欲开口就见林长华从夜色中钻进了院子,他低声问道:“娘,青青起了吗?”
林青青从灶屋里出来,轻声唤道:“爹,我起来了。”
林长华看着林青青怔了一瞬,随后道:“青青,我给你去拿了些菜来,你一会儿带着去,能吃几天。”
“好,谢谢爹。”
林青青吃了东西,老太太把菜摘了一下堆在一起,把粮食装进背篓里,再把菜放在上面,弄好之后,老太太才拿着小竹篮去拿了十几个鸡蛋在里面递给了林长华,回头和林青青说道:“一会儿你爹帮你背了送去。”
林青青看一下东西,也不算很重,她说道:“我背得动,就不麻烦爹跑一趟了。”
老太太和林长华听到这话都顿了顿,林青青反应过来,觉得俩人误会了她的意思,这点东西她确实背得动,但老太太和林长华却觉得林青青不想让他们知道会记住在哪儿。
林青青没解释,林长华也没坚持,他只道:“那我帮你送到春杏家那边。”
父女俩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林长华背着背篓走在前面,林青青走在后面。
父女俩沉默着,快到了林春桃家那边林长华才说道:“青青,你娘她这阵子也不好过,她的话你别放在心上。”
林青青淡淡的嗯了一声。
林长华沉默了片刻道:“她其实也可怜,你还不知道你大舅娘和你外婆上门来时的样子,你娘好几日没缓过来。”
林青青没接话,林长华说起王家人的荒唐,信什么大师,偏生就那么巧。
听到巧合这二字时,林青青笑了一声。
林长华回头看了过来,林青青看着林长华说道,:“爹,你信那是巧合啊?”
林长华眉宇微蹙,心底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涌上心头,但他却无话可说,无法反驳。
只得沉默着往前走去。
*
舅舅他们来帮你收玉米,昨日又没买什么菜,等着林春杏她们买了带回来有些晚,林春桃跟着一同去,买了菜她提前回来。
瞧见林长华送林青青过来,笑着打招呼:“二伯,你要送青青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