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而白水村全村人口三百有余。除去那些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老人、因各种琐事缠身而脱不开身需留在家中的、以及过于年幼的孩童,最终举手响应的共计五十七个成人、十个孩童;
里头甚至还包括了乔家二房、也就是山梅爹娘两口子,以及乔家三房的大宝跟二宝。
大宝二宝爹娘都没举手,派自家两娃娃出来,摆明了就是跟着占其他人便宜。
乔里正脸上先就挂不住了,斥责起乔老三:“你这是打的什么主意?大伙都在为了村子好、齐心协力准备去冰雪嘉年华,你们俩夫妻自己躲在后面享清闲,把孩子推出来?他俩能干个啥?胡闹!”
乔老三在家本就是只管自己吃饱穿暖,从不担事儿的赖皮,眼下当众被兄长吼了也不恼,眼神瞟向老婆王氏,示意她出马。
王氏在家就打过腹稿,眼下回应的倒是不紧不慢:“大哥这话说的我可就不爱听了,啥叫享清福。那你们长房的出去的出去、分家的分家,年岁的时候家里不得留个人?爹娘那么大岁数,不得有人照顾着?更何况我家娃娃咋了?村里的娃娃报名的少吗?我家大宝都十一了,咋就不能算?再说了,我们只能算半分儿,我还觉得亏了呢,出于好心才想着给村里出份力,大哥你可别冤枉好人呐。”
说罢,双手抱在胸前,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
把乔里正噎得插不上话,气得直指乔老三,“老三,你就不说句?”
乔老三一脸赖皮相,“我说啥,我说啥也不顶用,我能说啥。”
叶氏气不过刚想开口,被萧容按下了,毕竟现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这种毫无意义的嘴仗,更何况白水村其他人家的眼神里,已经对乔家三房的厌恶愈深。
苏榛听了一会儿,也只是笑了笑。总之加上萧家三口以及苏榛姐弟、符秀才,白水村参与年岁市集的总人数达到了七十三口。
六十二个成人、十一个孩童。
这一数字倒是与苏榛同符秀才在下午商议时所做的预计差不多。
有几家不参加,是因为想自己单干。
对于想单干的,苏榛当然也不拦着。摆摊不像围猎,起码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人家自己有志向、有能力,就自己去租摊子也是行的。
但单干的也想跟着再听听集议,可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怕苏榛轰人。
苏榛也看出了他们的顾虑,笑意吟吟的回应,“大家尽管来听,不管是一起干还是单干,都是白水村的人,有什么想法都能在这儿交流,多个人多份力,指不定还能给大家都带来新思路呢。”
听到苏榛这话,想单干的几家脸上也露出了惊喜与感激的神情。
其中一个憨厚壮实的陌生脸汉子挠了挠头,咧着嘴笑着谢过:“苏娘子这番话可真是敞亮!那咱就厚着脸皮听一听,跟苏娘子多取取经。”
旁边一个稍显精明的妇人也跟着附和:“是啊是啊,咱听着,要是有啥能帮上忙的,也绝不藏着掖着。”
苏榛笑着点头,即是跟预想一致,分配起来就容易多了,便接过符秀才还回来的话筒,先是站起来、笑意吟吟地谢过了大家的信任、又再次补充描述了一下冰雪嘉年华的筹备近况,最后切入正题:“也许有些乡亲心里犯嘀咕,摆摊而已,为啥不是自家想摆啥就摆啥,非要大费周章集合起来统一安排呢。其实这次跟去东市或者草市摆摊大不相同,冰雪嘉年华将是一个汇聚八方来客、热闹非凡的大场合。游人形形色色,需求多种多样。
大家想想看,咱们村的人擅长的事儿其实都差不多,要是都各自带着相似的特产和手工艺品去,力量太过分散,根本无法在那么多摊位中脱颖而出。更何况每家现有的东西,根本也不足以支撑十五日的售卖;
倘若大家都卖一样的,那么为了把东西卖出去,大家可能会互相压价,到最后,咱们辛苦做出的东西只能贱卖,每个人都赚不到钱。”
李家奶奶声若洪钟的配合:“是这么个理儿。”
丽娘也立刻应着:“哎呀,那可不行,咱可不能白忙活。”
苏榛继续:“但要是咱们团结起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跟咱一起围猎是一个道理,各司其职,擅长做吃食的就做吃食,擅长手工艺的就做手工,擅长吆喝的就负责招揽客人。
这样一来,咱们不仅做的东西好,还能借由划一的宣扬之法,让咱白水村整个的招牌声名远扬。只有招牌打响了,咱们才能在这嘉年华里赚得盆满钵满,给咱们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明年怕是不少集市还得主动来请咱们去呢。”
总归人多力量大,只要有带头的,大伙儿心里就踏实。
苏榛见没人反对,便继续说着:“眼下一共是七十三人参加,我们便分组安排,划分出多种类型的摊子。
前期筹备,第一是咱们长虚山特产区组,包括野味干货、皮毛制品、手工艺品三大类。按照每种类型设两摊、每摊设两人来计算,六个摊子一共需要十二人;
这十二人的分工,就是把各家捕获的野味儿先统计登计、统一在咱村里做个半加工。比如哪些需要腌制风干、哪些需要剁碎做馅儿、哪些是需要炖煮,全部规置清楚;
第二就是皮毛制品组,可能大伙儿也知道李奶奶家已经召集了四位针娘在做了。人手肯定是不够的,不止是擅女红的人手不够。硝皮子、缝皮革之类的也需要个把子力气,有男丁想报名的也可以,一共需要再招十人;
第145章
苏榛继续说着:“第三是手工组,会木匠活儿、铁匠活儿的优先报名,另外谁家有好看的木头、打猎收集的骨头,我都收。若是会些简单的骨雕、编织也成。总之手巧的,不论男女都成,到时候会摆四个摊子,这组需要八人;
第四是美食组,这也将是最大的一组,需要至少二十人。除了要卖之前在贮木场卖过的肉类、山珍类吃食,还会加上专门的烤制美食摊、烘焙糕饼摊以及糖水甜品摊,一共至少设十至十二个摊位。
第五是后勤保障组,到时候负责帮着做摊子的摆放、以及运输、搬动。需要体力好、力气大的,十人左右。
第六是交易服务组。由咱们村熟悉买卖流程、算数清晰的来,这是个流动行程的组,前期没有太多的事务,但年岁市集开始了,这个组要负责处理找零、记账的事儿,并且所有的帐目也得跟嘉年华的筹备组汇总。
第七是妙趣童创组,顾名思议是孩子们。
第八是文宣组,负责文案以及绘制推广画贴,需要识字以及有些绘画功底的。
以上就是前期筹备需要的人手,八个小组,有意向的可以马上在符秀才这儿报名。”
见大伙开始盘算了,苏榛又补充:“是可以重复报名的,比如皮毛制品组前期专做针线活儿,但年岁集开始之后摆摊无需太多人手,对其他组有兴趣的就可以填补进去,赚两份银子。”
大伙儿一听,就是能者多劳且多赚的意思呗,个个兴奋的恨不得把六个组的名全报上。
还是符秀才耐心制止并引导,每人只能报名两组,根据自己最擅长、最感兴趣的来报。
这下可热闹了,报名的桌子周边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不远处一边盖围墙一边偷听的柳师傅也喊了句:“苏娘子,若是到时候人手不够,我们能报名不?”
“只要墙盖完了,当然能啊!欢迎。”苏榛笑着应了。
按工期来看,年前是肯定能竣工的。
其实不用柳师傅说,苏榛本也就存了请他们帮忙的心思的。但她一直没提,是因想着人家兴许惦记回家过年呢。
眼下即是主动报名了,当然好!那便又能多出四个能干的人手,总队伍变成七十七人,比围猎的人还多出一半!
苏榛一方面欢喜、一方面压力也起来了。
整个报名环节差不多用了小半个时辰才结束,符秀才登记都登得满面红光,腰杆挺得更直了。
可惜大部分人都欢喜的同时、也有小部分不和谐声音。比如乔家那几只、以及跟乔老太太同性子的少数。
有些是嫉妒,因为自家去不了。也有些是无论如何不相信苏榛会让利,生怕少拿钱。
好在有乔里正在镇场子,还有李家奶奶以及榛娘的好友们在帮着说话,那些人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最多不过翻几个白眼罢了。
苏榛懒得答理,趁着报名的功夫跑回灶间喝点儿热水润润喉,毕竟方才一直喊着说话,外头又那么冷,嗓子都快发干了。
也就这么会儿功夫,盛重云便也悄无声息的跟进来了。也不说话,轻轻的环了苏榛的腰,静静的抱着她。
灶间里暖烘烘的,柴火噼里啪啦地燃烧着,苏榛一方面担心有人推门进来,一方面也实在贪恋这依偎的感觉。
她也没想到盛重云外表冷漠,眼下竟是如此跟脚的性子。
直到听到外头动静像是报完名了,苏榛才脸色微红的轻轻推开他,点了下他的额头,也没说什么便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