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两人默默吃完了烤苕皮,苏榛却不急着离开,磨磨蹭蹭的收拾,目光时不时瞟向门口方向。
  萧寒酥很好奇:“苏姐姐在等谁?”
  话音刚落,门外果然传来脚步声,苏榛心下一松:成了,那份酸辣苕皮送出去的可不止是为了人情。
  来人果然是张掌柜。
  “苏娘子,却不知你做的那个叫什么?用什么做的?肯定也不是面粉啊,口感软糯,调味还特别的不样,可是京城哪家老字号的特色美食?”张掌柜开门见山。
  “那吃食是我府上的独创、京城也没有,但稍后跟您说,方才用了您的灶台发现有点问题。不如,掌柜的您坐下聊?”苏榛不急不徐的先让了座,这个“关子”她非卖不可,毕竟她要谈的事情更赚。
  张掌柜下意识坐了下来,差点忘了自己是主、对方才是客。且也是个急性子,又问:“苏娘子认为灶台有何问题?”
  “您这后厨面积虽然大,但被六大灶台完全占了多半,且布局、高度都不合理。”苏榛说着。
  张掌柜怔了下,“这……也不影响什么吧。”
  “掌柜的且看。”苏榛指着地面上的油污、以及墙面烟垢,“后厨动线错误,导致厨子们在工忙之时撞来撞去、手忙脚乱,如果我没猜错,地上的油污是因为盘碗碟子时常被失手摔碎导致。而整间客栈一到饭时就全是油烟味儿,半日都散不掉,且三个大灶都不断火,整日燃着炭柴,花费不会少。甚至,墙面黑灰有些竟已碳化,应是后厨走过水。万幸是大概没出过大岔子,否则……”
  张掌柜万万没想到这年纪尚小的苏娘子竟会说出这么一番话,观察力又这么的强。
  心中愈惊,却也无奈回答:“客栈最多时住客近两百,没这些灶台肯定是不行啊,没办法。至于苏娘子说的‘动线’,却是何意?”
  “厨房讲究三区协作、定点操作。”苏榛声线清脆、不急不徐,格外引得人想倾听下去,“布局上面,三边之和合理,一日两餐可节约至少三成时间、三成精力。且厨子在站立不动时,左右手可以运动的舒适度也不同。灶头前,无论炒、煎、洗、切、蒸或仅是温水,都有讲究。打碎盘碟、浪费炭银事小,走水安全是大啊。并且,客栈的贵客众多,天天被迫闻二手油烟,不妥吧。”
  “这……二手油烟?这说法倒是贴合,只不过能有法子避免?”张掌柜忍不住问。
  “当然。”苏榛不再卖关子,直接回答:“可将后厨改为‘七星灶’,不用风箱,烟道用负压装置排烟。灶分两区,前面烹调,后面烧柴。甚至还比现有六灶多出一灶,大灶头做菜的时候,主火的余温可以传进小灶,小灶温水、供暖就足够,一年下来节约至少一半儿的炭银。”
  “七星灶?我听都没听过,苏小娘子可会?”张掌柜眼睛一亮。
  可问完就在心里骂了句自己真多余,这苏小娘子虽然是流放而来,但贵女出身,怎么可能会搭灶……
  “会!”苏榛眼睛黑亮,此刻更是笑弯了,“我可以出图纸,请工人来做。”
  张掌柜:“……!!!”
  “您出钱便是。”苏榛的重点只有这句。
  苏榛瞧得出张掌柜的瞠目结舌,但七星灶这种东西在未来压根不是什么稀奇的,靠负压原理去排油烟的厨房,清朝富商胡雪岩家都有。
  苏榛有幸,生来便站在千年历史文化的巨人肩膀上,此时拿来卖钱,又汗颜又莫名小骄傲。
  “要多少银子?”张掌柜问着,他问的自然是搭灶费用。图纸想都不敢想,人家一定也不会卖。
  古代的“知识产权”掌握在世家权贵手中,所以张掌柜认为图纸就是出自苏小娘子府上,是人家安身立命的东西。
  “不瞒掌柜的,具体需要多少银钱,我现在也不清楚,需要根据白川府的物价、人工费核算了再跟您说。总归您也不是急用,且等我安顿好。另外,再说我方才做的那个吃食,是用番薯做的,叫酸辣烤苕皮。”
  “番薯?那竟然是番薯做的!”张掌柜心中大乐,番薯他多啊,又便宜又好买,通常就是穷苦人家拿来当主粮在用,他万万想不到会做成一道菜。
  “对,番薯做的。而且如果没有加肉的话,只用蒸煮方式会耗时更短,片刻即熟。并且苕皮保存得当、再配合干燥剂封装的话,至少能放数月之久。尤其适合行商在赶路的时候带着,可比每日啃干粮好多了。另外,我还可以附做调料包,随吃随煮,不比厨子做的差。”
  张掌柜愈发心念大动,满脑子响起了铜板进箱清脆的声音,“姑娘打算什么时候大量做?”
  苏榛继续说着:“等我办完落户的事儿,安下心好好做。毕竟是吃进了口的东西,务必要干净、安全。”
  “对,要干净安全。”张掌柜认真点头,他开客栈自然也是最重视这两项,苏榛言简意赅说进了他心里,“想必苏娘子已经有了计划,但说无妨。”
  第7章
  “张掌柜为人爽快,我便不与您客套。”苏榛条理清晰:“其实这苕皮的制作方法倒是不难。但制皮、干燥、加工、包装都需要人手,您另外再请人专门做它压根不值当,成本高了利润就薄了,卖不出去还得压着货,这笔帐您自会算,我不多说。所以,我的想法是倘若您有兴趣,我来提供货源,您只负责销售便是。至于利润,我们可以做成阶梯式分成,比如基础分成是二成,但倘若您这里销量达到了一个约定数字,可增加分成比例到二成半甚至三成,您看如何?”
  苏榛一边说、张掌柜便一边在心里盘算了,卖得好他赚、卖得不好他也不亏,哪怕没人买,仅供客栈客人食也成啊。
  冬季是淡季,能多一项营生何乐而不为,便立刻拍板,“成,但也要看价格是否合适。并且,小娘子要是跟别家也供货,那价格……”
  苏榛抿嘴一笑,明明瘦得脱相,眸子却因这一笑灿若晨星,“价格绝对不会比您这里的低,我哪怕自己出去摆摊,也会跟您的价格一致。”
  旁听的萧寒酥瞥了她一眼,心道以后也得规定她,同样不可随意对别人笑。
  “成,那就这么说定了!”张掌柜拍板。
  “反正今晚我也住这儿,要不要我连夜做一些,权当明日住客的早食?主要是可以顺便收集客人的意*见、也看看口味需要哪些改进,您这儿南来北往的都有,肯定要求也高。”苏榛又说着。
  “早食价钱多少?”
  “食材我得先跟您后厨买,您给我个进货价。做出来的素汤酸辣苕皮,我收十文一碗,多加一枚煎蛋配则为十三文;加荤肉菇的每份我收十七文。”
  张掌柜心中默默盘算,行商们路上虽苦,但舍得住他家客栈的,往日住客的早食钱也差不多是要这些、甚至还要高个几文。
  苏小娘子人虽聪明,给的价格倒是实在的,比客栈自己请人做的成本低多了,想来人家赚的完全就是个辛苦钱。
  念及如此,心中对这苏小娘子的评价更是又好了几分,便立刻赞同:“行,后厨的食料,您只给个成本价即可。至于干菇都是伙计们自己采晒的,山里多得是,那一筐就送您用了。”
  “送我?这……”苏榛怔了一下,她虽然不知道如今市场上的干菇卖价几何,但平白拿人家东西总归心里不舒服。
  “苏娘子莫要推辞,送也不过送那一小筐罢了,往后您再来买,我也是要收银钱的。”张掌柜快人快语,手一挥,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那多谢您。”苏榛便不再多说,却也决定多做几碗出来,免费送给店里的伙计吃。
  一直在旁边没言语的萧寒酥问:“不知明日早食要多少碗?”
  张掌柜边盘算边说:“客栈目前天号、地号房已经住满,人号空了些,加上通铺房、柴房和马圈住的,另外加上客栈伙计也是包食的,总数一共约一百七十余人。不过肯定有人舍不得买,便不必都做。做一百三十碗吧,其中二十碗全素、二十碗带煎蛋、大荤的要九十碗。”
  “好,那我连夜备菜,争取明早就能上了您的菜单。只不过早食就吃烤苕皮不大合适,我想做成带酸辣汤的,配您客栈里原本就在卖的面饼或是馒头都成。”苏榛记了数,已经开始心算需要多少食材。
  “苏娘子辛苦,只不过也不必非上早食菜单,暮时也是一样的。”
  苏榛但笑不语,张掌柜便也不多劝,马上又安排厨房小厮过来称了番薯、肉,调料和配菜等具体事宜。
  苏榛全程跟着掌眼,丁是丁卯是卯,绝不占一文便宜、也不吃一文的亏。除了食材,苏榛沉淀番薯粉还需要麻纱布。客栈常年做蒸食,白麻布多得是,一匹一百五十文,苏榛用不了那么多,只扯了约二十尺,计价三十文。
  帐核清,张掌柜本来想派些伙计来帮忙打杂,但苏娘子不开口,他便懂得起。
  毕竟这苕皮做法跟七星灶一样,是人家的。步骤、调料、做法想必都有不外传的部分。便又寒喧了几句,就回房去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