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465节
这给銮驾去南海子行宫留出了更加充裕的时间,让康熙帝很满意。
看德亨给的仪程,康熙帝觉着时间有些紧凑,但想到这是德亨让人呈上来的,康熙帝就放下了疑虑,改为相信他。
如今看来,还未到晌午就出了北京城了,下一步就是移驾南海子,康熙帝可以肯定,就算路上行驶的慢一些,也能在下午未时半前赶到。
康熙帝还是低估了此次车驾行驶的速度。
从永定门到南海子南红门直线距离十公里,銮驾直接从南海子北门大红门入,沿着大道直线通行,向东绕过行宫营地,到达朱雀门前。
用时约一个半时辰,三个小时,中途康熙帝休息了两刻钟,此后銮驾再无停顿。
在行宫东门青木门外暂停,青木门外早安排了供应,给康熙帝、妃嫔、公主等诰命贵妇们更衣用,德亨收到消息,立即骑马过来迎驾。
康熙帝在青木门更衣完,整理了衣冠,站在门前青砖地上前后踮脚,深呼慢吸,闭眼养神。这是一种养生小方法,出行长时间坐车后用来调理四肢气血循环特别管用。
整整半年未至南海子,此次再来,给康熙帝的整体感觉就是稳定加轻松,从安定门到行宫的路定是大修过,康熙帝本能的开始计算花费。但想到这全部都是德亨包办的,花的不是他的银子,他就不心疼了。
对德亨来说,银子好像从来都不是问题。
德亨跳下马,礼道:“皇上,臣来迎驾。”
康熙帝睁眼,看他头戴双眼孔雀翎,上身黄马褂,内里是超品贝勒补服,帽子下露出的白里透红的脸上汗珠滚动,想来应是热极了。
康熙帝问道:“都准备好了?”
德亨回道:“是,再有一刻钟就是吉时,诸国使臣皆以列队等候,请皇上起驾。”
康熙帝不再多言,道:“准。”
德亨看向衍潢和隆科多,衍潢道:“乐队已经加入銮仪卫。”
德亨点头。
这是之前说好的,康熙帝正式出场会有奏乐。因为场面铺的太大,为了能让銮驾始终有音乐相随,加入乐队就是必须的。
音乐曲目,就是最常见的太平大乐。演奏方式重新排练过,以便于携带的各种大小号角、笛、手风琴、琵琶等弦乐为辅助,鼓、锣、唢呐开道,有指挥倒行在乐队最前头,指挥乐队演奏、行列整齐,十分的有声势。
隆科多道:“如此,我先入青木门去朱雀门侯驾,接下来都交给两位了。”
隆科多向銮驾叩头,带着心腹迅速遁入青木门,从行宫内部去朱雀门做最后的检查。
德亨和衍潢并列御马在最前,带领銮仪卫和身后浩荡车队向朱雀门行去。
朱雀门前,各国使臣、来宾,提前一个小时就被要求列队等候,主要是在维持秩序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最后二十分钟,德亨离开去迎驾前,见还有团伙队列不整齐,便下令,将这个团伙当众给捂嘴拖走了。
拖去哪里,还会不会出现,不得而知。
有的人注意到了,有的人没有注意到,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得知康熙帝已经到了,将在二十分钟后到达。
已经没有人有过多的精力去在意其他了,他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做最后的准备。
德亨将时间掌控的很准,在下午两点钟,带着銮驾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队伍停下,音乐停止,德亨做了个手势,礼炮轰鸣,结束,德亨向众人高声道:“有请大清国康熙皇帝陛下。”
銮仪卫分列而站,露出康熙帝所坐銮驾,车门打开,康熙帝从内走出,站在了车辕上。
德亨:“行礼!”
所有大使、来宾皆整齐行礼,就行自己国家面对国王、女王时最高礼节,有跪的,有单膝跪的,有弯腰伸腿鞠躬的……
銮驾离人群有一段距离,纵使康熙帝戴着老花镜,也不能看到远处的所有人,但所有人皆臣服、只有他一人高高在上的氛围是成功营造出来了。
九五至尊,理应如此!
康熙帝很满意,道:“平身。”
“平身”这两个字被嗓门洪亮的唱仪官从远而近传唱三声,所有人都听到了。
虽然语言不通,但在迎驾前,这些人都被礼部官员教导了他们需要做的基本礼仪和熟悉了流程,至少“平身”这两个字他们是听懂了,这是礼毕、可以起身了的意思。
接下来,就是康熙帝乘坐銮驾从他们列队出来的道路上穿过,一共两百米。
因为是夏季,且是已经步入大暑节气,康熙帝的銮驾就选用了可以四面开窗的玉车,德亨的预备是只开左右两侧窗户,好让两列来宾看清皇帝仪容。
但康熙帝临时决定将四面窗都打开,他在中端坐,好让所有人都能看见他。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德亨开两窗的安排主要是安保考虑,维/稳嘛,但开四窗也不是问题,开就开吧。
将警戒再提高一分,只要安全走过那两百米距离,到了朱雀大门就可以了。
如果康熙帝愿意,他可以从马车窗口和人群互动,挥挥手什么的。
但是,怎么说呢,德亨怀疑,康熙帝到底有没有睁眼看两列人群,他就跟一尊会喘气的菩萨雕像一般,左手如意,右手串珠,一动不动的穿过这两百米距离,到了朱雀门前,入门。
康熙帝会从朱雀门内上城楼,接下来,是阅兵。
此前阅兵都是在西面的放鹰台,这次改为在朱雀门。
古往今来,阅兵大体就两样,一样展示士兵素质,一样展示武器精良。
足足一个时辰,炮声不断,穿着不同甲衣的八旗建锐嘶吼声不断,这两个小时,基本没有停歇的巨大声响,和如有实质感受到的土地震颤,震的观礼的外洋来客脸色发白,冷汗涔涔。
有几个经不住的甚至捂着胸口倚靠在了别人的身体上,不知道是不是心脏病犯了。
德亨着意观察疑似士兵的鄂罗斯、英、法和葡萄牙、西班牙人员,发现他们全程紧绷到僵硬的躯体和神情,对此阅兵效果很满意。
可以说,超出了他的预期。
德亨对康熙帝和所有站在门楼上一起阅兵的诸王大臣们笑道:“阅兵的意义就在于震慑,我八旗建锐做到了。”
衍潢勾了勾唇角,骄傲的扬起了下巴,下面的都是他训练出来的兵。
康熙帝看着下面的大炮和士兵,眼神有些发直,听了他的话回过神来,看了他好几眼,对他招了招手,让他低下头来。
德亨疑惑的弯腰,将耳朵凑过去,就听康熙帝问他道:“你不会将朕的国库给掏空了吧?第三第四季度的八旗禄米要发放了。”
德亨:……
德亨非常想怼一句:就算不举办这次盛典,下半年的八旗禄米也不一定能如期发放。您还当国库很丰满吗?
德亨用手掌挡住了嘴,在康熙帝耳边道:“您忘了,大批两淮盐商还关在大牢里呢。”
之前说了,南海子行宫只是竣工了,地板、墙体也已经装修好了,剩下的就是往里面填家具摆件,并不是说可以拎包入住了。
而这些软装修,才是最耗费的。
真是多亏了那一大批跟在胤祉屁股后头搞德亨的两淮盐商,衍潢一边审案子一边派人抄家,两淮老家、北京私宅,半年所抄全部都填了这座行宫。
这一点康熙帝是知道的,只是对抄家所得上,可能有所低估。
康熙帝恍然,道:“倒是给了你一个巧宗。”
话里调侃,心下更加满意、甚至是愉悦了,说到底,还不都是他这个皇帝的?
德亨笑道:“着实是凑巧。”
康熙帝:“罢了。”对接下来的安排,就算再靡费,康熙帝也都平常心了。
盛典仪程都是经过他审核过的,他可是知道,接下来还有很多节目。
阅兵结束,康熙帝站在朱雀门楼上,礼部官员念了一段长长的祝文,然后,中场休息。
下一个仪程,是晚宴,也是国宴,入更、也就是晚七点开始。
现在是下午四点半左右,所有人都会有一个很好的休息和准备时间。
第329章
国宴在羲和大殿举行, 内外一共摆了九十九桌,大殿内部三十三桌,大殿走廊和殿前广场六十六桌。
这是有座位的, 例如仆从等没座位的,另有他处宫殿等提供饭食。
羲和大殿不可谓不大,因为是夏季,为了通风散热, 也是为了方便内外一体,让坐在殿外的人也能清晰的看到殿内场面,普天同庆,大殿所有门窗都是敞开的。
按说,纵使整座行宫都做好蚊虫消杀,但这毕竟是野外,还是狩猎行宫,草木、野兽巢穴等众多, 大殿门窗都打开, 蚊虫扰人定是避免不了的。
但但凡入次大殿的人,就会发现, 不仅没有蚊虫所扰,大殿里还充盈着微弱淡薄的薰衣草花香,舒缓来者紧绷、躁动的情绪,让人心情愉悦。
放眼四顾,并不见大量的薰衣草等花卉摆放,那这花香从何而来呢?
从大殿中半空水晶灯上众多燃烧的蜡烛中来。
非常常见的工艺, 将薰衣草精油、驱虫草药粉末搅拌入蜡油中, 凝固成模, 点燃之后, 自然熏香,蚊虫拒绝靠近。
大殿中灯火通明,不亚白昼,对比之下,大殿之外稍有晦暗,却也别有风味。
不过,今日天公作美,一轮圆月当空而挂,洒下舒朗清晖,照亮人间繁华。
殿前广场左右而立的索罗杆石坨上,插上杆柱,挑下一串十二盏白灯笼来,大殿屋檐、廊下、灯台上也都挂着、立着各色宫灯,既增色,又增亮。
曾经拜访过德亨的西北汉子们席位在东侧走廊、大格扇窗下,视野极佳,抬眼就能看到内殿情况,低头就能俯视广场上的动静。
这让他们被人羡慕嫉妒恨之外,他们自己也受宠若惊、战战兢兢。他们以为的参加国宴,只是能在末席有个座位,谁曾想,竟是这样绝佳到烫屁股的“金座”。
能在广场上有个座位的,爵位、官品都在四品以上,而他们,除了白身就是商贾,座位却在他们之上。
既然给了,让出去是不可能的,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同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唯恐被逮到错处,让人看了笑话。
开宴时间快到了,有资格参宴的基本都已经在自己座位上坐定,就等大人物陆续到场了。
就算是在这样的日子里,胤禔、胤礽、胤祉三个也没有被老爷子放出来,所以,倒数第二波入场的,就是以胤禛为首的众位皇阿哥们。
他们从正面大门而入,所到之处,所有人都起立垂手弯腰,恭敬等他们通过。
胤禛迈着四方步,目不斜视,带着弟弟们从人群中穿过,迈上台阶,步入大殿。
胤禵眼尖的看到右手边站着的熟人们,瞥了一眼,脚步顿都没顿一下,直入大殿。
通过今天下午的阅兵,胤禵已经明白之前老爹说的,他还要用德亨是什么意思了。
扪心自问,这种恩威并施、展示强大又不失善意的盛典,他自己是做不来的,估计其他人也都做不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人家凭本事,目中无他这个十四爷又怎么了。
胤祄带着十六岁的胤祎和一串十一岁、十岁、八岁、六岁的弟弟们走在最后,这些是康熙帝最小的孩子了。
胤祄也看到了这些西北汉子,停下脚步,笑眯眯问道:“听说你们现在的位子是端平贝勒特地向皇上请来的?你们面子可真够大的。”
胤祎和小豆丁们都好奇的看着这些人,看的为首之人臊的脸堂通红,说不出话来。
他们坐在首位,就是以能说会道镇定持重能压大场面出名,现在呢,他哑火了。
胤祄见他如此,笑笑,跟他们、也是跟所有注意他们这边的人道:“我听说了其中缘由,西北大捷,粮草、兵马搬运上你们有大功,可以说,没有你们出力,西北也不会这么快大捷,这几个位子你们也担得起。你们尽管坐,谁不服,让他去找我。”
看德亨给的仪程,康熙帝觉着时间有些紧凑,但想到这是德亨让人呈上来的,康熙帝就放下了疑虑,改为相信他。
如今看来,还未到晌午就出了北京城了,下一步就是移驾南海子,康熙帝可以肯定,就算路上行驶的慢一些,也能在下午未时半前赶到。
康熙帝还是低估了此次车驾行驶的速度。
从永定门到南海子南红门直线距离十公里,銮驾直接从南海子北门大红门入,沿着大道直线通行,向东绕过行宫营地,到达朱雀门前。
用时约一个半时辰,三个小时,中途康熙帝休息了两刻钟,此后銮驾再无停顿。
在行宫东门青木门外暂停,青木门外早安排了供应,给康熙帝、妃嫔、公主等诰命贵妇们更衣用,德亨收到消息,立即骑马过来迎驾。
康熙帝在青木门更衣完,整理了衣冠,站在门前青砖地上前后踮脚,深呼慢吸,闭眼养神。这是一种养生小方法,出行长时间坐车后用来调理四肢气血循环特别管用。
整整半年未至南海子,此次再来,给康熙帝的整体感觉就是稳定加轻松,从安定门到行宫的路定是大修过,康熙帝本能的开始计算花费。但想到这全部都是德亨包办的,花的不是他的银子,他就不心疼了。
对德亨来说,银子好像从来都不是问题。
德亨跳下马,礼道:“皇上,臣来迎驾。”
康熙帝睁眼,看他头戴双眼孔雀翎,上身黄马褂,内里是超品贝勒补服,帽子下露出的白里透红的脸上汗珠滚动,想来应是热极了。
康熙帝问道:“都准备好了?”
德亨回道:“是,再有一刻钟就是吉时,诸国使臣皆以列队等候,请皇上起驾。”
康熙帝不再多言,道:“准。”
德亨看向衍潢和隆科多,衍潢道:“乐队已经加入銮仪卫。”
德亨点头。
这是之前说好的,康熙帝正式出场会有奏乐。因为场面铺的太大,为了能让銮驾始终有音乐相随,加入乐队就是必须的。
音乐曲目,就是最常见的太平大乐。演奏方式重新排练过,以便于携带的各种大小号角、笛、手风琴、琵琶等弦乐为辅助,鼓、锣、唢呐开道,有指挥倒行在乐队最前头,指挥乐队演奏、行列整齐,十分的有声势。
隆科多道:“如此,我先入青木门去朱雀门侯驾,接下来都交给两位了。”
隆科多向銮驾叩头,带着心腹迅速遁入青木门,从行宫内部去朱雀门做最后的检查。
德亨和衍潢并列御马在最前,带领銮仪卫和身后浩荡车队向朱雀门行去。
朱雀门前,各国使臣、来宾,提前一个小时就被要求列队等候,主要是在维持秩序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最后二十分钟,德亨离开去迎驾前,见还有团伙队列不整齐,便下令,将这个团伙当众给捂嘴拖走了。
拖去哪里,还会不会出现,不得而知。
有的人注意到了,有的人没有注意到,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得知康熙帝已经到了,将在二十分钟后到达。
已经没有人有过多的精力去在意其他了,他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做最后的准备。
德亨将时间掌控的很准,在下午两点钟,带着銮驾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队伍停下,音乐停止,德亨做了个手势,礼炮轰鸣,结束,德亨向众人高声道:“有请大清国康熙皇帝陛下。”
銮仪卫分列而站,露出康熙帝所坐銮驾,车门打开,康熙帝从内走出,站在了车辕上。
德亨:“行礼!”
所有大使、来宾皆整齐行礼,就行自己国家面对国王、女王时最高礼节,有跪的,有单膝跪的,有弯腰伸腿鞠躬的……
銮驾离人群有一段距离,纵使康熙帝戴着老花镜,也不能看到远处的所有人,但所有人皆臣服、只有他一人高高在上的氛围是成功营造出来了。
九五至尊,理应如此!
康熙帝很满意,道:“平身。”
“平身”这两个字被嗓门洪亮的唱仪官从远而近传唱三声,所有人都听到了。
虽然语言不通,但在迎驾前,这些人都被礼部官员教导了他们需要做的基本礼仪和熟悉了流程,至少“平身”这两个字他们是听懂了,这是礼毕、可以起身了的意思。
接下来,就是康熙帝乘坐銮驾从他们列队出来的道路上穿过,一共两百米。
因为是夏季,且是已经步入大暑节气,康熙帝的銮驾就选用了可以四面开窗的玉车,德亨的预备是只开左右两侧窗户,好让两列来宾看清皇帝仪容。
但康熙帝临时决定将四面窗都打开,他在中端坐,好让所有人都能看见他。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德亨开两窗的安排主要是安保考虑,维/稳嘛,但开四窗也不是问题,开就开吧。
将警戒再提高一分,只要安全走过那两百米距离,到了朱雀大门就可以了。
如果康熙帝愿意,他可以从马车窗口和人群互动,挥挥手什么的。
但是,怎么说呢,德亨怀疑,康熙帝到底有没有睁眼看两列人群,他就跟一尊会喘气的菩萨雕像一般,左手如意,右手串珠,一动不动的穿过这两百米距离,到了朱雀门前,入门。
康熙帝会从朱雀门内上城楼,接下来,是阅兵。
此前阅兵都是在西面的放鹰台,这次改为在朱雀门。
古往今来,阅兵大体就两样,一样展示士兵素质,一样展示武器精良。
足足一个时辰,炮声不断,穿着不同甲衣的八旗建锐嘶吼声不断,这两个小时,基本没有停歇的巨大声响,和如有实质感受到的土地震颤,震的观礼的外洋来客脸色发白,冷汗涔涔。
有几个经不住的甚至捂着胸口倚靠在了别人的身体上,不知道是不是心脏病犯了。
德亨着意观察疑似士兵的鄂罗斯、英、法和葡萄牙、西班牙人员,发现他们全程紧绷到僵硬的躯体和神情,对此阅兵效果很满意。
可以说,超出了他的预期。
德亨对康熙帝和所有站在门楼上一起阅兵的诸王大臣们笑道:“阅兵的意义就在于震慑,我八旗建锐做到了。”
衍潢勾了勾唇角,骄傲的扬起了下巴,下面的都是他训练出来的兵。
康熙帝看着下面的大炮和士兵,眼神有些发直,听了他的话回过神来,看了他好几眼,对他招了招手,让他低下头来。
德亨疑惑的弯腰,将耳朵凑过去,就听康熙帝问他道:“你不会将朕的国库给掏空了吧?第三第四季度的八旗禄米要发放了。”
德亨:……
德亨非常想怼一句:就算不举办这次盛典,下半年的八旗禄米也不一定能如期发放。您还当国库很丰满吗?
德亨用手掌挡住了嘴,在康熙帝耳边道:“您忘了,大批两淮盐商还关在大牢里呢。”
之前说了,南海子行宫只是竣工了,地板、墙体也已经装修好了,剩下的就是往里面填家具摆件,并不是说可以拎包入住了。
而这些软装修,才是最耗费的。
真是多亏了那一大批跟在胤祉屁股后头搞德亨的两淮盐商,衍潢一边审案子一边派人抄家,两淮老家、北京私宅,半年所抄全部都填了这座行宫。
这一点康熙帝是知道的,只是对抄家所得上,可能有所低估。
康熙帝恍然,道:“倒是给了你一个巧宗。”
话里调侃,心下更加满意、甚至是愉悦了,说到底,还不都是他这个皇帝的?
德亨笑道:“着实是凑巧。”
康熙帝:“罢了。”对接下来的安排,就算再靡费,康熙帝也都平常心了。
盛典仪程都是经过他审核过的,他可是知道,接下来还有很多节目。
阅兵结束,康熙帝站在朱雀门楼上,礼部官员念了一段长长的祝文,然后,中场休息。
下一个仪程,是晚宴,也是国宴,入更、也就是晚七点开始。
现在是下午四点半左右,所有人都会有一个很好的休息和准备时间。
第329章
国宴在羲和大殿举行, 内外一共摆了九十九桌,大殿内部三十三桌,大殿走廊和殿前广场六十六桌。
这是有座位的, 例如仆从等没座位的,另有他处宫殿等提供饭食。
羲和大殿不可谓不大,因为是夏季,为了通风散热, 也是为了方便内外一体,让坐在殿外的人也能清晰的看到殿内场面,普天同庆,大殿所有门窗都是敞开的。
按说,纵使整座行宫都做好蚊虫消杀,但这毕竟是野外,还是狩猎行宫,草木、野兽巢穴等众多, 大殿门窗都打开, 蚊虫扰人定是避免不了的。
但但凡入次大殿的人,就会发现, 不仅没有蚊虫所扰,大殿里还充盈着微弱淡薄的薰衣草花香,舒缓来者紧绷、躁动的情绪,让人心情愉悦。
放眼四顾,并不见大量的薰衣草等花卉摆放,那这花香从何而来呢?
从大殿中半空水晶灯上众多燃烧的蜡烛中来。
非常常见的工艺, 将薰衣草精油、驱虫草药粉末搅拌入蜡油中, 凝固成模, 点燃之后, 自然熏香,蚊虫拒绝靠近。
大殿中灯火通明,不亚白昼,对比之下,大殿之外稍有晦暗,却也别有风味。
不过,今日天公作美,一轮圆月当空而挂,洒下舒朗清晖,照亮人间繁华。
殿前广场左右而立的索罗杆石坨上,插上杆柱,挑下一串十二盏白灯笼来,大殿屋檐、廊下、灯台上也都挂着、立着各色宫灯,既增色,又增亮。
曾经拜访过德亨的西北汉子们席位在东侧走廊、大格扇窗下,视野极佳,抬眼就能看到内殿情况,低头就能俯视广场上的动静。
这让他们被人羡慕嫉妒恨之外,他们自己也受宠若惊、战战兢兢。他们以为的参加国宴,只是能在末席有个座位,谁曾想,竟是这样绝佳到烫屁股的“金座”。
能在广场上有个座位的,爵位、官品都在四品以上,而他们,除了白身就是商贾,座位却在他们之上。
既然给了,让出去是不可能的,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同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唯恐被逮到错处,让人看了笑话。
开宴时间快到了,有资格参宴的基本都已经在自己座位上坐定,就等大人物陆续到场了。
就算是在这样的日子里,胤禔、胤礽、胤祉三个也没有被老爷子放出来,所以,倒数第二波入场的,就是以胤禛为首的众位皇阿哥们。
他们从正面大门而入,所到之处,所有人都起立垂手弯腰,恭敬等他们通过。
胤禛迈着四方步,目不斜视,带着弟弟们从人群中穿过,迈上台阶,步入大殿。
胤禵眼尖的看到右手边站着的熟人们,瞥了一眼,脚步顿都没顿一下,直入大殿。
通过今天下午的阅兵,胤禵已经明白之前老爹说的,他还要用德亨是什么意思了。
扪心自问,这种恩威并施、展示强大又不失善意的盛典,他自己是做不来的,估计其他人也都做不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人家凭本事,目中无他这个十四爷又怎么了。
胤祄带着十六岁的胤祎和一串十一岁、十岁、八岁、六岁的弟弟们走在最后,这些是康熙帝最小的孩子了。
胤祄也看到了这些西北汉子,停下脚步,笑眯眯问道:“听说你们现在的位子是端平贝勒特地向皇上请来的?你们面子可真够大的。”
胤祎和小豆丁们都好奇的看着这些人,看的为首之人臊的脸堂通红,说不出话来。
他们坐在首位,就是以能说会道镇定持重能压大场面出名,现在呢,他哑火了。
胤祄见他如此,笑笑,跟他们、也是跟所有注意他们这边的人道:“我听说了其中缘由,西北大捷,粮草、兵马搬运上你们有大功,可以说,没有你们出力,西北也不会这么快大捷,这几个位子你们也担得起。你们尽管坐,谁不服,让他去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