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439节
萨日格上前挽住锦绣胳膊,笑嘻嘻道:“嫂子,这么早啊,让我哥独守空房,你也舍得?”
德三顿时瞪大了眼睛,眼珠子在姐姐和锦绣身上转来转去。他是听说两人打小儿就认识的,只是,这么亲密的吗?
居然能开这样的玩笑。
纳喇氏扶额扭头不忍直视女儿,说道:“你这是什么话,看不让你嫂子笑话。”
萨日格噘嘴:“嫂子才不会笑话我呢,额娘见面就挑我理儿,越发不待见我了。”
纳喇氏咬牙:“你哥回家了,让他管教你,你看我还再多说一句话不?”
“略略略,我哥才舍不得管教我呢……”
母女两个跟天桥底下说相声似的斗嘴,锦绣坐在两人中间,噙着微笑听着,不插一嘴。
一个婆婆,一个小姑子,帮嘴谁都不合适。
一时间有仆妇来报,说是管事和管事娘子们都集齐了,请夫人和二格格去理事。
萨日格眼睛一眯,就要发作,今天什么日子不知道吗?是故意的还是无知蠢笨?眼里还有没有锦绣这座府内真正女主人!
纳喇氏横她一眼,伸出手,锦绣忙起身上前送上手腕,纳喇氏握住她,拍拍她的手背,对萨日格道:“走吧。”
新年新气象,趁着祭灶神的大日子,该让奴才们认认新主子了。
德隆带着圣旨去福山和锦绣做交接,事务庞大繁琐,并不是一时半刻几天旬月就能交接完的,直到腊月初,她才带着宝儿回京。
因为德亨处境特殊,她带着儿子回京之后,只去永和宫和雍王府请过一回安,娘家都没回,就带着儿子窝在国公府德亨的小院内闭门不出,更是让小福和赵香艾等心腹回自己家,静待后续。
纳喇氏不理解这些,她想将府中掌家权交给儿媳妇,让内外所有人都不敢小瞧她,也是全德亨的脸面。
但锦绣拒绝了,是做给康熙帝看,也是做给所有人看。
夫荣妻贵是不假,夫祸妻辱更是伦常,德亨圈了,她就得压着,不能露头。
若是德亨真有罪,需要她这个妻子去救,自然另说,但现在不是康熙帝要保他吗,她这个做妻子的,自然要配合。
现在德亨解禁了,还跳过镇国公、固山贝子两大爵位等级,功封多罗端平贝勒,锦绣自然也不需要再避让,从今天开始,就要参与府中事务,更是要出门交际了。
陈嬷嬷就是知道如此,所以跟锦绣说,她早就备下赏钱,供锦绣打赏用了。
打赏,即为宣示权威,今日是锦绣的重头戏。
德三看着府上三个女人说走就走了,都没人理他一下,好生没趣,就对小幺儿陶顺儿嘟囔道:“我这个三爷当的真没意思,都没人正眼看我一下。”
陶顺儿笑嘻嘻道:“阖府都拿您当眼珠子捧着,您还不满意呢?”
德三:“我不是说这个,唉呀说了你也不懂,白瞎。”
“切,我之前是不懂,昨儿我问过我姐了,她一说,我就懂了。”陶顺儿煞有介事道。
陶顺儿的姐姐,就是鸣晓,这些年一直跟在锦绣身边帮手,自也是跟着她回京,见到陶顺儿这个好几年不见的亲弟弟,自是有无限疼爱,陶顺儿有不明白的,她都耐心讲给他听。
说到鸣晓,德三神情软了三分,更是抱怨道:“再见,姐姐也不如以前疼我了。”
鸣晓和陶顺儿的母亲刘佳氏,也就是陶牛牛的二婶,是德三的乳母,陶顺儿是德三的奶兄弟,在德三小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里,德三和陶顺儿两个,都是鸣晓带着的。
德三自是不只陶二婶一个乳母,也不只陶顺儿一个奶兄弟,但他就是喜欢陶顺儿,更喜欢鸣晓。
德三不止一次的撒泼打滚要鸣晓跟他,但鸣晓死活不肯,每次他问为什么,鸣晓就说,她是大爷的奴婢。
每次都气的德三捶着胸口哑口无言,鸣晓跟着德亨和锦绣走的时候,德三在自己院子里一连哭了好几天呢。
德三闷声闷气问道:“姐姐说我什么了?”
陶顺儿“咳”了一声,绘声绘色道:“我姐说:三爷就是小孩子脾气,跟大爷撒娇呢,他既想和大爷亲近,心里又有怨,想记恨,又不敢,更不愿,只得这样别别扭扭的说些别苗头的话,引人注意罢了。”
德三:…!!!
德三如被踩了尾巴的猫咪一般瞬间炸毛,紫涨了脸蛋儿吼道:“谁撒娇呢,谁撒娇呢!!我想跟他亲近?他一走这么多年不回家,额娘每每想他想的哭,都是我在跟前孝敬,我跟他亲近的着吗我咳咳咳咳!”
那啥,十四岁的少年,刚进入变声期,嗓子经不起这样费力使用,说急了就口水呛着自己了。
本还有几分气势的,一咳全没了。
“怎么了这是?刚才我在院门外听到谁吵架了?”德亨抱着儿子进来,看到两人,就好奇问道。
院子里仆妇丫鬟们跪了一地:“请贝勒爷安,贝勒爷吉祥,请小阿哥安,小阿哥吉祥。”
德三和陶顺儿都吓了一跳,德三讷讷,不知道刚才那话德亨有没有听到,陶顺儿则是大方好奇的打量德亨,小时候,德亨还抱过他呢,他有印象。
德亨握着宝儿的小手,道:“来,跟小叔打招呼,小叔早哇”
带着虎头帽玉雪可爱的小宝儿虽然才一岁半,话已经说的很流利了,操着小奶音笑哈哈打招呼:“肖虚草哇!!”
牙没长齐,咬字还有些含糊,但不妨碍听的人明白意思。
德三脸蛋儿红红,手急急忙忙在身上找东西,嘴上道:“小宝儿,你也早,这是,这是……”
陶顺儿从他腰后的折扇上拽下一个羊脂白玉弯钩吊坠儿,塞他手里。
德三松了口气,将吊坠儿塞进小宝儿乍着的小手里,道:“这是小叔今天给你的见面礼。”
德亨笑的不行,道:“我听说,你见宝儿一次,就给他一次见面礼?你有多少东西够这样送的?”
德三眼神躲闪,哼哼唧唧道:“都是从库里拿的,反正都是你的,我拿来送你儿子,也算是借花献佛了。”
德亨笑道:“那你什么时候送他一个你自己的礼物?”
德三疑惑不解的看向德亨,一时没听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德亨一手搭上弟弟肩头,问道:“三儿啊,今年几岁了?”
德三怒气喷涌,斜眼望天:“大概七老八十了吧!”臭大哥,他几岁了都不知道!
啊啊啊啊气死我了!!
德亨笑道:“我这是问句,不是不知道你几岁了,你是康熙四十七年六月二十八的生日,我可是年年亲自给你准备生辰礼的,也没听你说喜欢不喜欢?”
德三努力压住唇角,一脚点啊点的,抱臂装无所谓道:“也就那样吧。”
陶顺儿在旁撇嘴,他家三爷真是口是心非,哪次大爷的生辰礼不是先巴巴的盼上一两个月,收到后,再好好存起来,时不时的就要拿出来把玩,爱着呢。
德亨:“你十四了吧?”
陶顺儿:“嗯呐。”
德亨摇头:“老大不小了,该当差了。”
德三先是一愣,后是跟德亨一模一样的眼睛迸发出夺目的光彩,激动道:“你说什么?要我当差?”
德亨老神在在慢悠悠从胸腔里发出一声:“嗯?”
德三立即站直了身体,恭敬弯腰行礼:“哥,大哥,亲哥,亲亲好哥哥……”
“哥,哥,好哥哥……”宝儿正是学舌的年纪,听到德三一个接一个的哥,就跟着学了起来。
德亨一手儿子,一手弟弟,牵着人往堂屋里带,笑道:“你先与我说说,你想当什么差事?”
“士农工商,文武百业,我觉着我都能行,我不挑的。”德三大言不惭。
听的跟着的陶顺儿直翻白眼儿。
德亨惊叹道:“这么厉害,看来我有一个天才弟弟,嗯,我想想……这样吧,你先跟我身边做个小厮吧。”
德三顿时瞪圆了眼睛,难以置信到不会说话了:“啊哈?!”
德亨挑眉:“你以为做我的小厮很简单吗?跟进随出,眉高眼低……你要是连一个小厮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文武百业,不过是大话罢了。”
德三顿时踌躇满志:“你放心吧,我一定能做好的!”
他才不是说大话。
他有这样一个哥,又有那样一个姐,没道理他就是废物吧?
少年德三此时此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第304章
祭灶时间在晚上戌时, 今天又是“交年”第一天,也就是大小衙门封印的第一天,上衙的、值班的、听命的大老爷小衙役们都放了假, 要准备年货过年了。
是以,四九城城门内各种菩萨天王庙前都开了庙会,这些庙会会一直持续到元宵节,这个年, 才算是结束了。
因为今年年景好,虽然有灾,但人没饿着,还打了大胜仗,普天之下,安乐宁和,这北京城的年味儿,就更足了。
安定门内有孔庙、柏林寺、报恩寺、财神庙、关帝庙这几个庙宇, 尤其是孔庙和柏林寺这两个香火比之其他庙宇更加鼎盛几分的, 自打更末开城门起,这香火啊, 就没停过。
雍王府右手孔庙,左手柏林寺,被这两家香火夹在中间,真真乃是仙宇飞檐隐约现,九重宫阙开天门。
啧啧啧,要不说潜龙在渊呢。
陶牛牛和芳冰自也是放出来了, 德亨给两人放了假, 让他们回自己家过小年, 好好休息几天, 张大奎还是做萨日格的护卫,陪着她北京城内外各大铺子巡视,另有心腹小福等也都各自成家,都在自家忙活着过年,德亨身边,放眼一看,除了一个鸣晓,竟是没人了。
鸣晓也不能跟他出门,她得在府上给锦绣做帮手,还得照看宝儿。
今儿叶勤也有的忙,他得忙着给亲朋好友写信,还得去老公府请安,老公府的老国公夫人似是不大好了,不知道能不能撑得过这个年,务尔登还在任上,他得多照应一二,必要时候,他得去做安排。
更是没得空闲。
老公府那边德亨会去,但不是今日,今日首要的一个,是去雍王府磕头请安。
好在,他今日新收了一个小厮,暂可使唤一二。
小厮就要有小厮的样儿,德亨让德三换上陶顺儿的衣裳,跟他一起去雍王府。
走在熙攘拥挤的街道上,德亨笑道:“好久没见到这么多人了。”
德三好奇:“听说福山是一等一的富庶港口,人不多吗?”
德亨:“不一样,福山港都是来去匆匆的客商,过年这几天,就会尤其清静,不像是北京城,这里家家户户,都是长住久居之主,就算一年到头在外奔走的,过年,也会回来与家人团聚。”
德三长长“哦”了一声,眼尾扫着德亨,似是再说:寻常百姓都明白的到底,偏你这个聪明绝顶的不明白,真是有够笨的!
德亨拿扇子敲他狐皮暖帽一记:“腹诽我什么呢?”
德三委委屈屈:“没呢,我哪敢啊。”
德亨道:“我不回家,自有不回家的道理。以后啊,你就要在我手下讨生活了,就不是阿玛额娘手心里的乖宝宝了,你且珍惜这年前年后这几天安逸日子吧。”
德三只听懂了一句话:“哥,你是不是以后都不走了?”
德亨笑问:“你很想我在家啊?”
德三顿时瞪大了眼睛,眼珠子在姐姐和锦绣身上转来转去。他是听说两人打小儿就认识的,只是,这么亲密的吗?
居然能开这样的玩笑。
纳喇氏扶额扭头不忍直视女儿,说道:“你这是什么话,看不让你嫂子笑话。”
萨日格噘嘴:“嫂子才不会笑话我呢,额娘见面就挑我理儿,越发不待见我了。”
纳喇氏咬牙:“你哥回家了,让他管教你,你看我还再多说一句话不?”
“略略略,我哥才舍不得管教我呢……”
母女两个跟天桥底下说相声似的斗嘴,锦绣坐在两人中间,噙着微笑听着,不插一嘴。
一个婆婆,一个小姑子,帮嘴谁都不合适。
一时间有仆妇来报,说是管事和管事娘子们都集齐了,请夫人和二格格去理事。
萨日格眼睛一眯,就要发作,今天什么日子不知道吗?是故意的还是无知蠢笨?眼里还有没有锦绣这座府内真正女主人!
纳喇氏横她一眼,伸出手,锦绣忙起身上前送上手腕,纳喇氏握住她,拍拍她的手背,对萨日格道:“走吧。”
新年新气象,趁着祭灶神的大日子,该让奴才们认认新主子了。
德隆带着圣旨去福山和锦绣做交接,事务庞大繁琐,并不是一时半刻几天旬月就能交接完的,直到腊月初,她才带着宝儿回京。
因为德亨处境特殊,她带着儿子回京之后,只去永和宫和雍王府请过一回安,娘家都没回,就带着儿子窝在国公府德亨的小院内闭门不出,更是让小福和赵香艾等心腹回自己家,静待后续。
纳喇氏不理解这些,她想将府中掌家权交给儿媳妇,让内外所有人都不敢小瞧她,也是全德亨的脸面。
但锦绣拒绝了,是做给康熙帝看,也是做给所有人看。
夫荣妻贵是不假,夫祸妻辱更是伦常,德亨圈了,她就得压着,不能露头。
若是德亨真有罪,需要她这个妻子去救,自然另说,但现在不是康熙帝要保他吗,她这个做妻子的,自然要配合。
现在德亨解禁了,还跳过镇国公、固山贝子两大爵位等级,功封多罗端平贝勒,锦绣自然也不需要再避让,从今天开始,就要参与府中事务,更是要出门交际了。
陈嬷嬷就是知道如此,所以跟锦绣说,她早就备下赏钱,供锦绣打赏用了。
打赏,即为宣示权威,今日是锦绣的重头戏。
德三看着府上三个女人说走就走了,都没人理他一下,好生没趣,就对小幺儿陶顺儿嘟囔道:“我这个三爷当的真没意思,都没人正眼看我一下。”
陶顺儿笑嘻嘻道:“阖府都拿您当眼珠子捧着,您还不满意呢?”
德三:“我不是说这个,唉呀说了你也不懂,白瞎。”
“切,我之前是不懂,昨儿我问过我姐了,她一说,我就懂了。”陶顺儿煞有介事道。
陶顺儿的姐姐,就是鸣晓,这些年一直跟在锦绣身边帮手,自也是跟着她回京,见到陶顺儿这个好几年不见的亲弟弟,自是有无限疼爱,陶顺儿有不明白的,她都耐心讲给他听。
说到鸣晓,德三神情软了三分,更是抱怨道:“再见,姐姐也不如以前疼我了。”
鸣晓和陶顺儿的母亲刘佳氏,也就是陶牛牛的二婶,是德三的乳母,陶顺儿是德三的奶兄弟,在德三小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里,德三和陶顺儿两个,都是鸣晓带着的。
德三自是不只陶二婶一个乳母,也不只陶顺儿一个奶兄弟,但他就是喜欢陶顺儿,更喜欢鸣晓。
德三不止一次的撒泼打滚要鸣晓跟他,但鸣晓死活不肯,每次他问为什么,鸣晓就说,她是大爷的奴婢。
每次都气的德三捶着胸口哑口无言,鸣晓跟着德亨和锦绣走的时候,德三在自己院子里一连哭了好几天呢。
德三闷声闷气问道:“姐姐说我什么了?”
陶顺儿“咳”了一声,绘声绘色道:“我姐说:三爷就是小孩子脾气,跟大爷撒娇呢,他既想和大爷亲近,心里又有怨,想记恨,又不敢,更不愿,只得这样别别扭扭的说些别苗头的话,引人注意罢了。”
德三:…!!!
德三如被踩了尾巴的猫咪一般瞬间炸毛,紫涨了脸蛋儿吼道:“谁撒娇呢,谁撒娇呢!!我想跟他亲近?他一走这么多年不回家,额娘每每想他想的哭,都是我在跟前孝敬,我跟他亲近的着吗我咳咳咳咳!”
那啥,十四岁的少年,刚进入变声期,嗓子经不起这样费力使用,说急了就口水呛着自己了。
本还有几分气势的,一咳全没了。
“怎么了这是?刚才我在院门外听到谁吵架了?”德亨抱着儿子进来,看到两人,就好奇问道。
院子里仆妇丫鬟们跪了一地:“请贝勒爷安,贝勒爷吉祥,请小阿哥安,小阿哥吉祥。”
德三和陶顺儿都吓了一跳,德三讷讷,不知道刚才那话德亨有没有听到,陶顺儿则是大方好奇的打量德亨,小时候,德亨还抱过他呢,他有印象。
德亨握着宝儿的小手,道:“来,跟小叔打招呼,小叔早哇”
带着虎头帽玉雪可爱的小宝儿虽然才一岁半,话已经说的很流利了,操着小奶音笑哈哈打招呼:“肖虚草哇!!”
牙没长齐,咬字还有些含糊,但不妨碍听的人明白意思。
德三脸蛋儿红红,手急急忙忙在身上找东西,嘴上道:“小宝儿,你也早,这是,这是……”
陶顺儿从他腰后的折扇上拽下一个羊脂白玉弯钩吊坠儿,塞他手里。
德三松了口气,将吊坠儿塞进小宝儿乍着的小手里,道:“这是小叔今天给你的见面礼。”
德亨笑的不行,道:“我听说,你见宝儿一次,就给他一次见面礼?你有多少东西够这样送的?”
德三眼神躲闪,哼哼唧唧道:“都是从库里拿的,反正都是你的,我拿来送你儿子,也算是借花献佛了。”
德亨笑道:“那你什么时候送他一个你自己的礼物?”
德三疑惑不解的看向德亨,一时没听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德亨一手搭上弟弟肩头,问道:“三儿啊,今年几岁了?”
德三怒气喷涌,斜眼望天:“大概七老八十了吧!”臭大哥,他几岁了都不知道!
啊啊啊啊气死我了!!
德亨笑道:“我这是问句,不是不知道你几岁了,你是康熙四十七年六月二十八的生日,我可是年年亲自给你准备生辰礼的,也没听你说喜欢不喜欢?”
德三努力压住唇角,一脚点啊点的,抱臂装无所谓道:“也就那样吧。”
陶顺儿在旁撇嘴,他家三爷真是口是心非,哪次大爷的生辰礼不是先巴巴的盼上一两个月,收到后,再好好存起来,时不时的就要拿出来把玩,爱着呢。
德亨:“你十四了吧?”
陶顺儿:“嗯呐。”
德亨摇头:“老大不小了,该当差了。”
德三先是一愣,后是跟德亨一模一样的眼睛迸发出夺目的光彩,激动道:“你说什么?要我当差?”
德亨老神在在慢悠悠从胸腔里发出一声:“嗯?”
德三立即站直了身体,恭敬弯腰行礼:“哥,大哥,亲哥,亲亲好哥哥……”
“哥,哥,好哥哥……”宝儿正是学舌的年纪,听到德三一个接一个的哥,就跟着学了起来。
德亨一手儿子,一手弟弟,牵着人往堂屋里带,笑道:“你先与我说说,你想当什么差事?”
“士农工商,文武百业,我觉着我都能行,我不挑的。”德三大言不惭。
听的跟着的陶顺儿直翻白眼儿。
德亨惊叹道:“这么厉害,看来我有一个天才弟弟,嗯,我想想……这样吧,你先跟我身边做个小厮吧。”
德三顿时瞪圆了眼睛,难以置信到不会说话了:“啊哈?!”
德亨挑眉:“你以为做我的小厮很简单吗?跟进随出,眉高眼低……你要是连一个小厮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文武百业,不过是大话罢了。”
德三顿时踌躇满志:“你放心吧,我一定能做好的!”
他才不是说大话。
他有这样一个哥,又有那样一个姐,没道理他就是废物吧?
少年德三此时此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第304章
祭灶时间在晚上戌时, 今天又是“交年”第一天,也就是大小衙门封印的第一天,上衙的、值班的、听命的大老爷小衙役们都放了假, 要准备年货过年了。
是以,四九城城门内各种菩萨天王庙前都开了庙会,这些庙会会一直持续到元宵节,这个年, 才算是结束了。
因为今年年景好,虽然有灾,但人没饿着,还打了大胜仗,普天之下,安乐宁和,这北京城的年味儿,就更足了。
安定门内有孔庙、柏林寺、报恩寺、财神庙、关帝庙这几个庙宇, 尤其是孔庙和柏林寺这两个香火比之其他庙宇更加鼎盛几分的, 自打更末开城门起,这香火啊, 就没停过。
雍王府右手孔庙,左手柏林寺,被这两家香火夹在中间,真真乃是仙宇飞檐隐约现,九重宫阙开天门。
啧啧啧,要不说潜龙在渊呢。
陶牛牛和芳冰自也是放出来了, 德亨给两人放了假, 让他们回自己家过小年, 好好休息几天, 张大奎还是做萨日格的护卫,陪着她北京城内外各大铺子巡视,另有心腹小福等也都各自成家,都在自家忙活着过年,德亨身边,放眼一看,除了一个鸣晓,竟是没人了。
鸣晓也不能跟他出门,她得在府上给锦绣做帮手,还得照看宝儿。
今儿叶勤也有的忙,他得忙着给亲朋好友写信,还得去老公府请安,老公府的老国公夫人似是不大好了,不知道能不能撑得过这个年,务尔登还在任上,他得多照应一二,必要时候,他得去做安排。
更是没得空闲。
老公府那边德亨会去,但不是今日,今日首要的一个,是去雍王府磕头请安。
好在,他今日新收了一个小厮,暂可使唤一二。
小厮就要有小厮的样儿,德亨让德三换上陶顺儿的衣裳,跟他一起去雍王府。
走在熙攘拥挤的街道上,德亨笑道:“好久没见到这么多人了。”
德三好奇:“听说福山是一等一的富庶港口,人不多吗?”
德亨:“不一样,福山港都是来去匆匆的客商,过年这几天,就会尤其清静,不像是北京城,这里家家户户,都是长住久居之主,就算一年到头在外奔走的,过年,也会回来与家人团聚。”
德三长长“哦”了一声,眼尾扫着德亨,似是再说:寻常百姓都明白的到底,偏你这个聪明绝顶的不明白,真是有够笨的!
德亨拿扇子敲他狐皮暖帽一记:“腹诽我什么呢?”
德三委委屈屈:“没呢,我哪敢啊。”
德亨道:“我不回家,自有不回家的道理。以后啊,你就要在我手下讨生活了,就不是阿玛额娘手心里的乖宝宝了,你且珍惜这年前年后这几天安逸日子吧。”
德三只听懂了一句话:“哥,你是不是以后都不走了?”
德亨笑问:“你很想我在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