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在这场博弈中有对错吗?
  在许轻舟看来,站在不同的立场而言,他们都是对的。
  因为他无法去否认苍月曹的那句话,历来变法,注定了是一场腥风血雨,而且最终又有几人得善终。
  可是变法本身是对的,于后世而言,即便有错,也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归根结底,这是新的理念,和旧的思想之间的一次大碰撞。
  同样也是财富权利的一次大洗牌。
  他挑了挑眉,在看向这个苍苍白发的老头时,眼神里的厌恶少了很多,竟是带着一丝悲悯,点点同情。
  “说到底,魏公不相信圣上,仅仅只是因为她是女人罢了。”
  从魏国公的话语中可以确定一件事情,他很认可苍月心吟的能力,因为他说了,苍月心吟迟早有一天,会强于他,所以他才动了杀心。
  既然认可了能力,却还是不相信他能变法成功,归根结底,可不就是苍月心吟是个女儿身吗?
  苍月曹愣了一下,眼中恍惚了片刻,遂坦然承认。
  “是的,只是因为她是女人罢了,而且她始终只是一个没有任何灵根的女子,她又能活多久呢?一百年吗?呵……”
  第174章 托付。
  许轻舟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背景下,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
  何况还是这帝王之家呢。
  却在此时,不料魏公话锋一转,眼底竟是带着一丝欣慰,九分释然。
  那一刹那,许轻舟甚至怀疑是夜太深,故此看花了眼。
  可是苍月曹接下来的一番话,让他有了更不一样的感触。
  苍月曹说: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圣上遇到了先生。”
  “山水不足重,重在遇贵人,若有贵人助,逆风亦可行万里。”
  “先生便是贵人。”
  目光错过许轻舟,又一次看向了那桌案上的草稿,话音继续,目色沉沉,透着毋庸置疑。
  “即便她是女子,也可成大事。”
  说完在许轻舟的错愕中,魏国公执弟子礼,深深一揖到地。
  “苍月和圣上,老夫就一并托付给先生了。”
  恍惚中,许轻舟看到了一个他认定的坏人,居然站的比自己还高。
  苍月曹一共拜了他三次,第一次,初相识,为求他而来。
  第二次,为自己求一条生路而拜。
  是求生。
  第三次,却是为苍月而拜。
  是托付。
  他的内心是复杂了,神色难免动容。
  苍月曹自顾自起身,低沉道:
  “先生留步,老朽告辞了。”
  说完门“吱呀”一声被打了开来。
  一缕月光自天上落下,顺势钻进了房中,洒在了地面之上。
  晚风微袭,跃堂而过,惹得十六烛火错落,惊起一片波澜。
  残光跑出屋外,照映在了门口石阶上,向前延伸。
  天上的光,皎皎无瑕,铺成一片银。
  地上的烛,光彩溢目,照出满屋黄。
  二者交汇之处,谁又分得清,这是明月高照,还是孤灯独燃。
  许轻舟只知道,那一日,苍月曹,踩着热光而去,伴着冷光远行....
  苍月曹走了,一直从屋中,走到院中,又走出了院门外,未曾回头。
  许轻舟自是目送,许久收回目光,深呼吸,舒缓眉梢,微微仰头,凝望皓月,满天星河,又轻轻压眉,侧看烛火,稿纸半屋。
  低声呢喃。
  “所以,今日你来,是为自己求一条生路,还是替苍月找一大道呢?”
  “难不成,我真看错你了。”
  一时之间,竟是真假难辨,善恶难分,对错难论。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
  院外。
  苍月曹带着麟离去,周虚和张平却是愣在原地,始终目送....神色各异,满是不解。
  回想刚才,苍月曹临走之时,对二人说的话句[好好跟着忘忧先生,让老夫有生之年能看到先生的世界。]
  直到苍月曹彻底的离开了南城别院,张平方才吐槽道:
  “这老东西,是不是讽刺我们呢?”
  周虚摇了摇头,否认道:
  "不是,应该是被先生的魅力给折服了吧。"
  张平似懂非懂,茫然点头。
  “嗯,先生真牛,连这老东西都服了,难得啊。”
  周虚笑笑。
  “苍月曹在怎么老谋深算,心思深厚,始终只是一个人罢了,人岂能胜过仙呢...”
  张平挑眉,赞同道:
  “也对。”
  南城别院外——
  行进的苍月曹在临近马车前停了下来,扭过头,看着麟,说道:
  “麟,我要走了。”
  没来由的一句话,听得麟愣一下,目光迟疑,不明其中真意。
  “你走吧,别在跟着我了,想去哪里便去哪里吧。”
  麟回过神来,明了了,魏公既然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他即便是在愚昧,也能听懂了。
  他眼神始终坚定,斩钉截铁道:
  “我不走,您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魏公又问:
  “即便我不是国公了,即便我一无所有吗?”
  麟憨憨笑道:
  “不会,您还有我。”
  魏国公亦笑出了声,眼中满是感激和欣慰,却又调侃道:
  “以后,你可不再是麟大人了。”
  麟无所谓的耸了耸肩,平静回应:“其实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车夫。”
  “呵呵,回府吧....”
  “好!”
  一夜春重,次日烟雨绵绵,下湿了江南,早朝如约举行。
  雨停之时,朝会渐入尾声。
  待一切事宜结束,准备宣布退朝之时。
  殿外却匆匆跑进一太监。
  “报,圣上,魏国公殿外听宣。”
  圣上压眉,众臣哗然。
  早朝已然结束,魏国公为何此时来了。
  而且魏国公进金銮殿,何时需要通报呢?
  再者,这段时间以来,魏国公一直告病家中,今日为何突然前来?
  他们猜不到,故此议论纷纷。
  苍月心吟同样想不通,却平静道:
  “宣。”
  “圣上谕,宣魏国公!!!”
  金銮殿外,有一长长石阶,共计九十九,取自九九归一之意。
  石阶两侧,羽林林立,暗处更有带刀护卫,暗中守护。
  金銮殿的屋檐之上。
  三位高手,周卿,张君,崔城就守在那上面。
  此时此刻,所有的羽林卫,护卫,乃至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金銮殿石阶之下。
  落在了那一人之上。
  只见今日魏国公,身着黑金蟒袍,头戴金冠,腰系白玉带,庄重肃穆。
  虽已然是知命之年,眉发皆白,看着却依旧神采奕奕。
  无愧老当益壮四字。
  他一步一步,走到石阶前,却又止步,摊开双袖,竟是在所有人的注视中。
  突然跪了下去,跪在了那湿透的地砖上。
  然后又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
  如此一幕,看呆了众人,看惊周卿....
  魏国公,六公之首,见皇不跪,带剑上殿,今日居然在殿外跪了,还拜了三拜。
  这让他们又怎么能不惊讶呢?
  张君的眉梢紧紧拧在一起,小声道:“这老东西,到底想干嘛?”
  周卿同样满脸肃穆,迷茫摇头。
  唯有崔城,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眸中浮现血丝.....
  魏国公继续上前,开始登长阶,一步一步。
  整个皇城内,此刻是安静的,将士们屏气凝神,太监们低首垂目,就这般看着魏国公一步步踏上了石阶。
  来到了大殿门坎前。
  世界只剩魏公的脚步声,轻轻回响。
  大殿之内,众臣侧目,翘首以盼,苍月心吟亦是凝视大殿之外。
  他们看着那老者踏上最后一台石阶,看到他停了下来。
  又看到他跪了下去,拜了三拜。
  他们的神色变得怪异,精彩异常,里面是不解,是茫然——
  即便是苍月心吟,眼中也只剩彷徨。
  他们很清楚,魏国公在干什么?
  三跪九拜,乃是古礼。
  他们只是看不懂,为何魏国公今日会如此,他到底想干什么?
  第175章 辞官
  三拜之后,魏国公起身,先正衣冠,再入殿中。
  苍苍老人,步伐沉稳。
  三尺门檐,半步跨之。
  群臣侧身,凝视来人。
  文臣作揖,弯腰而拜,武将握拳,低头致敬。
  齐呼:
  “我等见过魏公!”
  “我等见过魏公!!”
  虽已失势,不复当初,可他毕竟是国公,六公之首,三朝元老,于苍月礼制,见他当拜。
  魏国公目不侧视,步不踌躇,在武将文臣的拜见中,一直来到大殿中央,来到龙椅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