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134节
  他下意识认为,类似的方法早已传开。
  旁的不说,穿越小说都抄烂了。
  尤金花摇了摇头,羞愧道:
  “姨娘只是妇人,不如大郎懂得多。”
  这不是见识多广的问题,是商机……
  赵都安没想到,自己竟也有填补历史空白的机会,当即欣喜道:
  “姨娘附耳过来!”
  尤金花凑了过去。
  俄顷,继母好奇地忽闪大眼睛:
  “这般……真的可行?”
  赵都安笑道:
  “姨娘且命人买来硝石,在家中尝试即可。”
  他也没验证过,只在书中读过方法。
  若真能成,倒可趁三伏天发一笔横财。
  虽说最快的敛财方法是贪污,但赵都安最近得罪的人实在太多。
  他也想避避风头,若给人抓住贪腐的把柄,会很麻烦。
  尤金花将信将疑,但还是咬着嘴唇“恩”了一声。
  家里终归是大郎做主的。
  ……
  饭后。
  赵都安走出家门,只见院外大柳树下,早已停了一辆马车。
  驾车的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隶属于梨花堂的随从小吏,模样周正,办事利落。
  是赵都安给自己配的“专职司机”,姓王,赵都安习惯称呼为“小王”。
  “大人!”
  车夫小王恭敬行礼,继而将一张小凳摆在车下,又掀开半扇车帘。
  赵都安满意上车,慵懒道:
  “走吧,去衙门。”
  距离抓捕内鬼,已经过了两日。
  那日辞别张衍一后,赵都安下午去了一趟诏衙,料理后事。
  得知余下的六名缉司,已解除禁足,回归率领各堂锦衣,以两名内鬼为突破口,力求一鼓作气,扩大战果。
  赵都安却深知见好就收,不能吃独食的道理。
  最大的功劳他已拿下,余下的汤,便没去抢。
  如此一来,反倒令张晗,海棠等人意外,承了他的情一般。
  此外,赵都安也与马阎私聊,妥善处理了朱逵的后事,将其从逆党事件中摘出去,定了个因公殉职。
  至于更多的后续,因此案被移交“三法司”,马阎能做的,也只是在移交犯人前,努力试图从铁尺关二人口中,挖出更多情报。
  赵都安未曾插手。
  案子消息传开后,在京城官场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虽说赵都安竭力将功劳往马阎身上引。
  试图藏于幕后,维持自己无能的人设。
  但聪明人已觉察这位“梨花缉司”的不简单。
  “唉,以后再想继续用人设骗人,就难了啊。”
  赵都安长吁短叹,颇为遗憾。
  马车行驶中,很快进入了热闹的朱雀大街。
  赵都安闭目凝神,却察觉马车骤然减速。
  他撑开眼皮,隔着抖动的车帘问道:
  “怎么回事?路不好走么?”
  心中吐槽:都穿越了,还避不开京城早高峰堵车……
  车夫小王的声音传来:
  “大人,是对面有轿子在阻拦我们,好像是故意的。”
  翻译过来:他们的车被别了。
  赵都安挑起眉毛,没有大意。
  当即坐直身体,右手轻轻挑起车窗,探出半个头望去。
  只见热闹繁华的,足以容许三辆普通马车并行的大街上,他们的马车前头,赫然是一座六抬大轿。
  迎面走来。
  轿身颇大,描龙绘凤,顶部垂挂红色丝绸布幔,制式绝非寻常人家敢用。
  此刻轿子四周,共六名壮硕轿夫肩扛,步伐稳健,将这座大轿扛的稳稳当当。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大虞朝立国前,轿子这种以人力肩扛,远比马车更舒适稳当的座驾,就已流行。
  前朝官员,更是人手一台轿子,哪怕走几十步路,也要乘轿。
  等到大虞开国,太祖皇帝总结前朝教训,颁布律法,要求为避免滋生享乐之心,不思进取。
  大虞朝任何官员,皆禁止乘坐轿子。
  只有极少的特殊典礼中,允许短暂乘轿。
  虽六百年过去,许多地方也管束的并不严格,但在京城天子脚下,百官仍遵循古训。
  故而,反倒是民间的豪绅乘轿较多。
  但也最多二人抬,四抬已属少数。
  如这般六抬的,已触犯礼制,更遑论车身装饰,隐隐表明,轿子的主人身份尊贵。
  “让路看看。”赵都安平静说道。
  “是!”
  车夫小王调整缰绳,驾车尝试朝旁让路,给对方先走。
  然而那轿子却好似专门跟他们作对。
  无论往哪边走,也都同步挪移,稳稳拦在前头。
  迫使马车难以前行。
  赵都安眯起眼睛,已确定对方来者不善,他略一思忖,收回视线,说道:
  “停车。向对方表明身份,询问对方来历。”
  车夫小王应声,勒住缰绳,而见马车停了,那轿子也稳稳落地。
  “此处乃诏衙缉司赵大人车驾,敢问对面轿中何人?”小王开口道。
  轿内没有立即回答,倒是隐隐震动了几下,伴随喘息声,似乎内部不只一人。
  耳聪目明的赵都安脸色顿时古怪起来。
  旋即,又等了几息,才听对方一名轿夫道:
  “此乃云阳大***舆轿,还请赵使君出来说话。”
  大虞习俗,皇帝女儿称“公主”,姐妹称“***”,姑姑为“大***”。
  云阳公主?
  车厢内,赵都安目光一凝,心中暗道一声:
  果然!
  在京城,并非官身,且敢乘六抬舆轿,并与他有仇的。
  思来想去,也只有那位女帝的姑姑,驸马李叔平的妻子,名声颇为“放荡”的云阳公主了。
  此前,李浪被带出诏狱后,赵都安忙于捉内鬼,便也没再关注。
  还以为,看在女帝的面子上,这件事会就此揭过,但对方显然不准备忍气吞声。
  “大人?您看……”
  车夫小王隔着车帘请示。
  赵都安略一思忖,抬手持握车内佩刀,用刀鞘将车帘轻轻挑开。
  却并未下车,只盘坐在车厢内,朝对面望去,朗声道:
  “本官赵都安,大***有何指教?”
  此刻,周围也引来围观百姓,但见这架势,便知双方绝非简单人物。
  无须驱赶,便自觉远远旁观。
  一车一轿,周围竟骤然空出一大片区域。
  宽大舆轿内,又震动了几下,隐约传来男女交谈声。
  旋即,只见厚厚的轿帘内部,忽然探出一只男人的手。
  抓住帘子一角,缓缓掀开半扇。
  赵都安眼皮一跳,饶是以他的沉稳,也不禁愣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