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又分享道:“说到颜料,永璋给我献了一副他亲手描绘的丹青,里面的月亮画的很有些意思。”
一听是永璋亲手画的画,德亨来了兴趣,道:“在哪里?拿来我看看?”
弘晖笑道:“就在外间挂着呢,你都不留意的吗?”
德亨起身:“你墙上画总是换来换去,有什么好留意的。我去看看。”
弘晖无语了一瞬,道:“你去看吧,我试试也能不能用这油墨画出点什么来。”
弘晖铺纸拿笔,站在案前开始构思作画,全然忘了密折的事情了,还道:“你怎么不多弄几种颜色出来?”
嫌弃一种颜色太单调了。
德亨向外走:“这种油墨得现调才好用,我就拿个样儿来给你看看。”意思是拿来给你过眼瘾的,不是给你作画用的。
苏小柳端着点心盘子进来,见到德亨笑道:“皇上,王爷,该用点心了。”
德亨站住脚去看,见今儿上的点心是玫瑰酥、鲜花饼、桂花糕、芝麻脆四种。
苏小柳见他住脚看,就放下托盘,从后面宫女捧着的托盘里捡了湿毛巾给德亨擦手。
德亨一边巾擦手一边跟他拉家常道:“皇上说这里新挂了副画?是哪一副?”
苏小柳笑指着正面墙上挂着的一副中秋圆月图,道:“就是那副,是二阿哥中秋赏月家宴进上的,皇上命挂了在这里。”
新近就换了这一副新画,德亨想看的应该是这一幅。
德亨捏了一颗芝麻脆踱步去到那幅画前看,见画的是夜色下,荡漾的湖水中一轮圆月,而天上只有朦朦胧胧的月光,真正的圆月只在画布边缘露出一个浅浅的月牙,全貌被投映在了水中。
挺有新意和巧思。
除了巧思之外,落笔也很细腻灵动,便赞道:“二阿哥的画技越发精进了。”
苏小柳笑道:“王爷不知,这画儿另有奇妙之处。”
德亨挑眉:“哦?”
苏小柳:“这湖中的月亮,在夜里才最好看,像是会放光一样。”
弘晖在内间笑道道:“那是在颜料里加了萤石粉,在晚上看,那水里的月亮像是在放宝光。虽不如你这个会变色,但也很不错了。”
苏小柳更是赞不绝口道:“能将萤石粉调出会放宝光的颜料,奴才也只在这幅画上见过。”
德亨:……
德亨凑近了这画,仔细看那湖里的月亮,还上手去触摸,这感觉……
德亨将芝麻脆全塞嘴里,伸手将这画取了下来,苏小柳忙上手帮忙取画,还问道:“王爷要做什么?”
德亨没有回他,命令道:“将门窗都关上,拉上窗帘。”
苏小柳以为他要在昏暗中观赏这幅画,但也不用摘下来吧?
苏小柳应声去关窗拉窗帘,窗帘是两层的,外层不透光,内层白纱,两层都拉上,内室一下子暗到需要点灯的程度。
弘晖早在德亨说拉窗帘时候就问道:“怎么了?”
窗帘拉上,德亨换着角度观看这副画,在昏暗中,水中的月亮有如有了生命一般,在流动的水波纹中盈盈放光华。
德亨的心沉了又浮,浮了又沉,嚼在嘴里喷香的点心此时也说不出什么滋味儿来了。
弘晖拿着笔走了过来,和他一起看这月亮,笑道:“是不是认为这画的颜料调制精妙,忍不住想挖人才了?”
德亨:“这是永璋自己调的?”
弘晖:“他说,这是他身边一个伺候的宫女调的。”
德亨:……
“挂回去吧。”
这反应明显不对啊。
弘晖将手里的笔交给苏小柳,拿过德亨手里的画仔细看,拧眉道:“到底怎么了?这画颜料有问题?是去年失窃的那一批?”
德亨:“不是。”
弘晖:……
让苏小柳点了烛火,弘晖就坐德亨身边,在烛火映照下沉默看画。德亨不说,他也不催。
果然,没一会子,德亨自己忍不住了,道:“你不知道,自从知道是范玉柱盗窃了颜料后,我就命阿尔松阿明察暗访实验室参与研制颜料的人,看有没有内鬼。”
弘晖:“不是说颜料是在宝泉局失窃的?”
德亨:“是调制颜料的手法。我见过印刷的盗、版纸币,若非是实验室下调制颜料的老师傅,很难有那样高超的水平,。”
弘晖是知道不同的调制方法、手法调制出来的颜料差别有多大的,且各家都有密藏,轻易不外传,德亨实验室调制颜料的手法更是特殊,外人无从习得。
问道:“找出来了吗?”
德亨:“到现在都没有。研究员当中他们自己都在猜,到底是谁有傲人天赋,竟隐而不发,做鼠辈勾当。”
弘晖笑:“是你手下人能说出来的话。”
德亨手下中很有一批单纯可爱的人,他们的脑子跟常人长的不一样。
弘晖想了想,问苏小柳道:“二阿哥身边那个宫女,是什么出身来历来着?”
苏小柳:“是内务府汉军包衣出身,来历……”看了德亨一眼,道:“奴才记得,那位宫女,是二阿哥从国公府带回来的,在二阿哥身边伺候有三四年了。”
国公府?
弘晖和德亨对视一眼,德亨道:“我没印象。”
弘晖道:“去查一查。”
苏小柳知道干系重大,叫来自己新进收的徒弟近前伺候,自个儿亲自去内务府查花名册,二阿哥身边伺候的宫女,身份来历都是有详细记录的。
弘晖:“你怀疑这个宫女吗?”
德亨摇头,道:“不,我好奇的是她调制颜料的手法是从哪里学来的。先不说这个了,你不是说有密折吗?”
弘晖一拍脑门,去御案上取了一本密折给他看。
德亨拉开窗帘,在日光下看密折,是陕甘总督、现驻扎四川成都府的岳钟琪密报,川地民间,有谣言惑众,屡禁不止。
他从七月初一次事件开始说起。
七月初,他在成都府城内体察明情时候,忽有一名为卢宗汉者,沿街叫喊:“岳公爷带领川陕兵马,欲行造反!”号召听到此话的百姓小民,“从岳钟琪谋反”。
岳钟琪:!!!
我哪儿敢啊!我没有!!
岳钟琪命四川提督黄庭桂将人拿下,然后飞报朝廷,跟雍正帝表明心迹,“臣不敢檄讯,又不敢隐匿”,请皇上处置。
收到密折后,雍正帝晓谕内阁:“数年以来,在朕前谗僭岳钟琪者多……甚至有谓岳钟琪乃岳飞之后,意欲修宋、金之报复者……奸邪之徒,造作蜚语,谗毁大臣,其罪可胜诛乎?”
跟朝廷众臣表明谣言不可信的态度。
给岳钟琪回复密折:朕信你。
后来雍正帝驾崩,卢宗汉也被当做疯子砍了头,新帝登基,岳钟琪照例上了贺表,同时给新帝表忠心。
川陕位置险要,是西北最后一道防线,是朝廷联络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的大本营。
如今青海王公罗布藏丹津蠢蠢欲动,身为川陕总督,岳钟琪感受了风雨欲来的压迫,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川地又有传他乃岳飞之后、要为宋明复仇的谣言,他不敢怠慢,立即又给新帝上了密折。
密折中详细说了七月份之事,也附了先帝批示,就是怕新帝不知情,朝中有小人谗言,让他和新帝之间起了误会。
这也是他作为封疆大吏的谨慎周到之处了。
岳钟琪是汉人。
自从康熙十九年,复设川陕总督以来,因此职的重要性,康熙帝将之定例为满缺,就是必须由旗员担任,比如年羹尧。
年羹尧在雍正元年留京入内阁,川陕总督换人做,雍正帝点了岳钟琪。
为什么呢?
因为他文武全才,曾在征西北战役中屡建奇功?
还是因为他在川陕之地任职多年,熟悉军政要务,能顺利接年羹尧的班?
都不是,是因为岳钟琪非科甲出身,没有朋党。
岳钟琪除了忠于他这个皇帝,没有其他倚仗。
康熙末年,朋党、贪腐严重,太子党(谋复立)、八爷党、四爷党、十四爷党、科甲党、同乡党(以江浙党为代表)等等,似乎只要是官场中人,有相同之处,两两就可以结为一党,相互串联包庇了。
康熙朝结束,刚登基的雍正帝要想在满朝文武中挑选出不结党、不徇私的廉洁之人太难了,遇到一个岳钟琪,还挑什么满汉啊,只要忠于他这个皇帝,就都是他的好臣子。
朱轼廉洁刚直,这一点在打击贪腐中太重要了,雍正帝同样简其任为满缺,为户部满尚书。
岳钟琪也知道自己的长处,所以他在雍正帝那里密折是三天一小报,五天一大报,有军政要务自然要报,若无,那就报地理人情,报粮食物价,报天气变化。
总之,一定要让雍正帝从全方位的感觉到他这个皇帝是全然掌控着川陕要地和他岳钟琪本人的。
一听是永璋亲手画的画,德亨来了兴趣,道:“在哪里?拿来我看看?”
弘晖笑道:“就在外间挂着呢,你都不留意的吗?”
德亨起身:“你墙上画总是换来换去,有什么好留意的。我去看看。”
弘晖无语了一瞬,道:“你去看吧,我试试也能不能用这油墨画出点什么来。”
弘晖铺纸拿笔,站在案前开始构思作画,全然忘了密折的事情了,还道:“你怎么不多弄几种颜色出来?”
嫌弃一种颜色太单调了。
德亨向外走:“这种油墨得现调才好用,我就拿个样儿来给你看看。”意思是拿来给你过眼瘾的,不是给你作画用的。
苏小柳端着点心盘子进来,见到德亨笑道:“皇上,王爷,该用点心了。”
德亨站住脚去看,见今儿上的点心是玫瑰酥、鲜花饼、桂花糕、芝麻脆四种。
苏小柳见他住脚看,就放下托盘,从后面宫女捧着的托盘里捡了湿毛巾给德亨擦手。
德亨一边巾擦手一边跟他拉家常道:“皇上说这里新挂了副画?是哪一副?”
苏小柳笑指着正面墙上挂着的一副中秋圆月图,道:“就是那副,是二阿哥中秋赏月家宴进上的,皇上命挂了在这里。”
新近就换了这一副新画,德亨想看的应该是这一幅。
德亨捏了一颗芝麻脆踱步去到那幅画前看,见画的是夜色下,荡漾的湖水中一轮圆月,而天上只有朦朦胧胧的月光,真正的圆月只在画布边缘露出一个浅浅的月牙,全貌被投映在了水中。
挺有新意和巧思。
除了巧思之外,落笔也很细腻灵动,便赞道:“二阿哥的画技越发精进了。”
苏小柳笑道:“王爷不知,这画儿另有奇妙之处。”
德亨挑眉:“哦?”
苏小柳:“这湖中的月亮,在夜里才最好看,像是会放光一样。”
弘晖在内间笑道道:“那是在颜料里加了萤石粉,在晚上看,那水里的月亮像是在放宝光。虽不如你这个会变色,但也很不错了。”
苏小柳更是赞不绝口道:“能将萤石粉调出会放宝光的颜料,奴才也只在这幅画上见过。”
德亨:……
德亨凑近了这画,仔细看那湖里的月亮,还上手去触摸,这感觉……
德亨将芝麻脆全塞嘴里,伸手将这画取了下来,苏小柳忙上手帮忙取画,还问道:“王爷要做什么?”
德亨没有回他,命令道:“将门窗都关上,拉上窗帘。”
苏小柳以为他要在昏暗中观赏这幅画,但也不用摘下来吧?
苏小柳应声去关窗拉窗帘,窗帘是两层的,外层不透光,内层白纱,两层都拉上,内室一下子暗到需要点灯的程度。
弘晖早在德亨说拉窗帘时候就问道:“怎么了?”
窗帘拉上,德亨换着角度观看这副画,在昏暗中,水中的月亮有如有了生命一般,在流动的水波纹中盈盈放光华。
德亨的心沉了又浮,浮了又沉,嚼在嘴里喷香的点心此时也说不出什么滋味儿来了。
弘晖拿着笔走了过来,和他一起看这月亮,笑道:“是不是认为这画的颜料调制精妙,忍不住想挖人才了?”
德亨:“这是永璋自己调的?”
弘晖:“他说,这是他身边一个伺候的宫女调的。”
德亨:……
“挂回去吧。”
这反应明显不对啊。
弘晖将手里的笔交给苏小柳,拿过德亨手里的画仔细看,拧眉道:“到底怎么了?这画颜料有问题?是去年失窃的那一批?”
德亨:“不是。”
弘晖:……
让苏小柳点了烛火,弘晖就坐德亨身边,在烛火映照下沉默看画。德亨不说,他也不催。
果然,没一会子,德亨自己忍不住了,道:“你不知道,自从知道是范玉柱盗窃了颜料后,我就命阿尔松阿明察暗访实验室参与研制颜料的人,看有没有内鬼。”
弘晖:“不是说颜料是在宝泉局失窃的?”
德亨:“是调制颜料的手法。我见过印刷的盗、版纸币,若非是实验室下调制颜料的老师傅,很难有那样高超的水平,。”
弘晖是知道不同的调制方法、手法调制出来的颜料差别有多大的,且各家都有密藏,轻易不外传,德亨实验室调制颜料的手法更是特殊,外人无从习得。
问道:“找出来了吗?”
德亨:“到现在都没有。研究员当中他们自己都在猜,到底是谁有傲人天赋,竟隐而不发,做鼠辈勾当。”
弘晖笑:“是你手下人能说出来的话。”
德亨手下中很有一批单纯可爱的人,他们的脑子跟常人长的不一样。
弘晖想了想,问苏小柳道:“二阿哥身边那个宫女,是什么出身来历来着?”
苏小柳:“是内务府汉军包衣出身,来历……”看了德亨一眼,道:“奴才记得,那位宫女,是二阿哥从国公府带回来的,在二阿哥身边伺候有三四年了。”
国公府?
弘晖和德亨对视一眼,德亨道:“我没印象。”
弘晖道:“去查一查。”
苏小柳知道干系重大,叫来自己新进收的徒弟近前伺候,自个儿亲自去内务府查花名册,二阿哥身边伺候的宫女,身份来历都是有详细记录的。
弘晖:“你怀疑这个宫女吗?”
德亨摇头,道:“不,我好奇的是她调制颜料的手法是从哪里学来的。先不说这个了,你不是说有密折吗?”
弘晖一拍脑门,去御案上取了一本密折给他看。
德亨拉开窗帘,在日光下看密折,是陕甘总督、现驻扎四川成都府的岳钟琪密报,川地民间,有谣言惑众,屡禁不止。
他从七月初一次事件开始说起。
七月初,他在成都府城内体察明情时候,忽有一名为卢宗汉者,沿街叫喊:“岳公爷带领川陕兵马,欲行造反!”号召听到此话的百姓小民,“从岳钟琪谋反”。
岳钟琪:!!!
我哪儿敢啊!我没有!!
岳钟琪命四川提督黄庭桂将人拿下,然后飞报朝廷,跟雍正帝表明心迹,“臣不敢檄讯,又不敢隐匿”,请皇上处置。
收到密折后,雍正帝晓谕内阁:“数年以来,在朕前谗僭岳钟琪者多……甚至有谓岳钟琪乃岳飞之后,意欲修宋、金之报复者……奸邪之徒,造作蜚语,谗毁大臣,其罪可胜诛乎?”
跟朝廷众臣表明谣言不可信的态度。
给岳钟琪回复密折:朕信你。
后来雍正帝驾崩,卢宗汉也被当做疯子砍了头,新帝登基,岳钟琪照例上了贺表,同时给新帝表忠心。
川陕位置险要,是西北最后一道防线,是朝廷联络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的大本营。
如今青海王公罗布藏丹津蠢蠢欲动,身为川陕总督,岳钟琪感受了风雨欲来的压迫,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川地又有传他乃岳飞之后、要为宋明复仇的谣言,他不敢怠慢,立即又给新帝上了密折。
密折中详细说了七月份之事,也附了先帝批示,就是怕新帝不知情,朝中有小人谗言,让他和新帝之间起了误会。
这也是他作为封疆大吏的谨慎周到之处了。
岳钟琪是汉人。
自从康熙十九年,复设川陕总督以来,因此职的重要性,康熙帝将之定例为满缺,就是必须由旗员担任,比如年羹尧。
年羹尧在雍正元年留京入内阁,川陕总督换人做,雍正帝点了岳钟琪。
为什么呢?
因为他文武全才,曾在征西北战役中屡建奇功?
还是因为他在川陕之地任职多年,熟悉军政要务,能顺利接年羹尧的班?
都不是,是因为岳钟琪非科甲出身,没有朋党。
岳钟琪除了忠于他这个皇帝,没有其他倚仗。
康熙末年,朋党、贪腐严重,太子党(谋复立)、八爷党、四爷党、十四爷党、科甲党、同乡党(以江浙党为代表)等等,似乎只要是官场中人,有相同之处,两两就可以结为一党,相互串联包庇了。
康熙朝结束,刚登基的雍正帝要想在满朝文武中挑选出不结党、不徇私的廉洁之人太难了,遇到一个岳钟琪,还挑什么满汉啊,只要忠于他这个皇帝,就都是他的好臣子。
朱轼廉洁刚直,这一点在打击贪腐中太重要了,雍正帝同样简其任为满缺,为户部满尚书。
岳钟琪也知道自己的长处,所以他在雍正帝那里密折是三天一小报,五天一大报,有军政要务自然要报,若无,那就报地理人情,报粮食物价,报天气变化。
总之,一定要让雍正帝从全方位的感觉到他这个皇帝是全然掌控着川陕要地和他岳钟琪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