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确定弘晖新帝身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大行皇帝治丧。
比照康熙帝大丧之礼,命正在遵化给太皇太后修陵的果郡王允礼,顺道将大行皇帝皇陵一起修了。
啥,大行皇帝陵寝开工没两年,还缺进度?
没关系,可以先将大行皇帝梓宫和太皇太后一起,存放寿皇殿。
没事儿,皇叔你慢慢修,务必将帝陵修的富丽堂皇的,朕可是大孝子,不会亏待了先帝。
十二皇叔允祹可是治丧的行家,先后送走了康熙帝、佟佳皇贵太妃,太皇太后丧仪也是他在办理,现在,先帝的丧仪,您顺道也办了吧。
内务府、礼部、钦天监将全力配合您,您悠着些,别累坏了自己。
什么?
大行皇帝梓宫还没选好?
是金丝楠木木料不够了吗?
还在海上飘着?
那……
将皇祖父给二伯允礽预备的万年吉木挪用了吧,反正他以后也用不到了。
总不能让大行皇帝遗体“裸”着吧,圣祖给废太子预备的万年吉木可是皇帝规格,挪用过来,正正好。
然后就是挑选明年改元的年号。
弘晖忙着亲自抄写册封皇太后的金文,让辅政王大臣德亨、衍潢、允禩、允祥先挑选着,等他写完再看。
跟太皇太后一样,给先帝治丧,要回紫禁城。
大行皇帝梓宫停灵养心殿,弘晖就重新启用乾清宫,左右弘德殿和昭仁殿已经进入重新修缮中,他在乾清宫正殿处理政务,晚上回毓庆宫休息。
就跟先帝刚登基那会子一样,不是新帝一登基,新帝的老婆孩子就一窝蜂的入住皇宫的,需要慢慢的、一件一件的处理。
皇后仍旧住瑞王府,永华、永璋两个仍旧住南三所,其他儿子女儿也仍旧住王府,一切尚未有变动。
按说德亨是要回国公府为母亲治丧,然后守孝三年的。
但现在这个时候怎么能离得了他,跟先帝刚登基那会子晾着他不同,新帝简直一刻钟都离不了他,所以,很多时候,他与新帝一起,夜宿毓庆宫。
但他三不五时的还是要抽出时间来,回国公府一趟,择吉日为母亲出殡,入土为安。
新帝为纳喇太妃亲写祭文,以半子的身份写了挽联,每天都命人去府上代为祭奠茶酒,极尽哀思。
让旁人挑不出错处来。
只道新帝仁义厚爱,是个尊老爱弟有孝悌之心的人。
嗯,挺好。
弘德殿,冲撞了新帝的名讳,应该避讳改名,还有,新帝的兄弟们,弘字辈儿的,都要改名。
您给挑一个吉字吧,咱们好修改玉牒。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某人的影响,弘晖对此十分不以为意,道:
“‘弘’乃是常用之字,乍然改之,实为不便。且朕与兄弟们和睦友爱,‘弘’字更是皇祖父为我等幼辈精心挑选之吉字,万没有因朕之故,就夺了皇祖父爱孙之心意。着:无需改动,诸皇、宗室兄弟,仍用‘弘’字为名。”
弘德殿还叫弘德殿,也不用改。
众人:……
别人不说,弘昇、弘历等这次谢恩真真是真心实意,任谁,都不愿意一朝将用了小半辈子的名字给改了。
弘字多好啊,这可是圣祖精心为他们挑选的,他们还要圣祖保佑他们王爵永存呢,嘻嘻。
允禩等皇叔们却是脸色奇臭无比,看着小辈们不说嫉妒吧,反正就是不顺眼。
凭什么我们改了,你们不改?
弘晖试探提道:“要不,朕下一道诏书,恢复诸位王叔旧字?”
旧字,胤。
允禩惊喜:“可以吗?”
允祥斩钉截铁道:“不行。”
允禩瞪他。
允祥道:“现在不是时候,皇上刚登基,二十七天大孝尚未过,您就改弦易辙,实在不妥。”
那好吧,弘晖可是要做大孝子的,确实不好一登基就将先帝改避讳的命令给推翻了。
弘晖折中道:“等大孝过了,若遇盛事,或者王叔们立了大功,再寻机改过来也不迟。”
于是,允禩的心气儿也顺了。
真心觉着,新朝新气象,就是好。
改不改的,他要的是这份尊荣。
第410章
礼部、钦天监合力拟的可做年号吉字有天、乾、元、皇、昊、宸、隆、盛、泰、兴、和、宁、永、长、景、文、宁、德等, 德亨的眼睛扫过乾、隆两字,道:
“我觉着都好,可以任选两个字组合, 你们觉着呢?”
德隆摇头了,叹道:“兄弟啊,你什么都好,就是起名上面, 太过马虎草率了。你看看你给永琏、永璜的起的名儿,一个大宝,一个二宝,虽说弘旦一开始的名字不是你取的,但想也知道你取不出什么寓意好的名儿。”
德亨不赞同道:“贱名儿好养活,我都没起狗蛋儿这样的呢,他们就知足吧。”
德隆心有余悸:“那算来大宝二宝算是好的了?”
允禩、允祥听兄弟俩谈话听的直摇头,拿起笔来圈了几个字, 送去弘晖案头。
衍潢和德亨坐的近, 德亨看到他圈了天、乾、隆、盛四个字,德隆看到了, 也拿笔圈了乾、元、隆、和四个字。
德亨瞳孔微微收缩,随意道:“你们重了两个字。”
衍潢:“乾乃周易第一卦……”
德隆接口:“象征君主、天、阳、刚健。”
德亨:“那你们怎么不直接选‘天’字?”
德隆嘿嘿:“这不乾字看着就不一般吗?”
他们不管是学满字还是学汉字都是从“天”开始学起,总觉着这个天字用烂了,不如乾字听着高大上。
德亨:“那这个‘隆’字……”
衍潢:“兴盛、昌和、繁荣。两字组合在一起,意为‘天道昌隆’,君主成天受命, 开创繁荣盛世。”
德隆念道:“乾隆, 乾隆, 听着就很洪亮顺口是不是?”
允禩听到他们的这些话, 也笑道:“乾隆这个年号当真是好,开阔浩大,浩浩汤汤,不过,隆字还有极盛之意。”
允祥笑道:“其他字也很不错,德亨,你嘱意哪几个?”
德亨:“还是让皇上选吧,我觉着都好,挑花眼了。”
弘晖放下笔,拿起几人选的字,刚才几人对话他也都听到了,道:“乾隆两字固然好,不过,朕念着,像是在念别人的年号。”
允禩忙道:“这是上天示警,与君主不合,那万万不能用这两个字了。”
嗯,其实,说迷信,允禩比雍正帝不遑多让,似乎康熙帝的儿子们都挺迷信的,或多或少的都曾在府上养过喇嘛、道士什么的,像是老大、老三、老八三个,都因术士获罪。
允禩是很信冥冥中的感应的,既然弘晖这个皇帝自己说感觉不对,那就绝对不能用这个年号。
弘晖笑道:“不过,这两个字所寓示确实很不错,”他在“天”字上划了一个红圈,道:“大俗即大雅,大道至简,天比乾字更煌煌大势,”又在“盛”字上画上红圈,对允禩笑道:“方才八叔说隆字还有极盛之意,您话未尽,所谓盛极必衰,太过了。”
弘晖自己可以说“盛极必衰”这个词,允禩不能,这刚新朝呢,你就说寓意极强的话,这不给自己给旁人找不痛快吗,所以,他刚才属于未尽之语。
允禩笑道:“皇上博学多才,气度恢弘,我等不及。”拍了一记马屁。
嘿,咱叔侄心有灵犀啊。
衍潢和德隆也连声道,是我们没想到这一层了,果然不适合用那两个字。
弘晖:“不过,你们挑的寓意是极好的,是朕心中所期望的。”
又问德亨道:“天盛二字如何?”
他刚才看出来了,德亨或许真的挑花眼了,不知道挑选哪两个吉字,但不喜欢“乾隆”这个年号是肯定的。他要是赞同衍潢和德隆,会直接说出来,而不是避重就轻。
他也不喜欢。
他刚才说的是真实感觉,并不是托词,他对“乾隆”这两个字像是隔了一层膜,属于选谁都不会选这两个字的存在。
不得不说,他跟德亨心有灵犀了。
果然,德亨眼中异彩连连,真心赞叹道:“比‘乾隆’二字更好。”
果然有天命之说,这不,换一个皇帝当,人皇帝自己都觉着,“乾隆”年号听着像是在说别人,不是在说自己。
弘晖笑了起来,道:“那就用‘天盛’二字做新朝年号。”
允祥捋须笑说“天盛”两字的好处,道:“盛字更合皇上生辰。”
弘晖是三月二十六的生日,盛字下方的“皿”字,有“四”之形,成于四月,可不就是“盛”字吗,三四月又是草木生发逐渐鼎盛之时,弘晖的“晖”字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盛”字,从各方面来说,都与新帝相合。
德亨是想不到这么复杂的,但只要弘晖不选乾隆这两个字,他就都同意。
比照康熙帝大丧之礼,命正在遵化给太皇太后修陵的果郡王允礼,顺道将大行皇帝皇陵一起修了。
啥,大行皇帝陵寝开工没两年,还缺进度?
没关系,可以先将大行皇帝梓宫和太皇太后一起,存放寿皇殿。
没事儿,皇叔你慢慢修,务必将帝陵修的富丽堂皇的,朕可是大孝子,不会亏待了先帝。
十二皇叔允祹可是治丧的行家,先后送走了康熙帝、佟佳皇贵太妃,太皇太后丧仪也是他在办理,现在,先帝的丧仪,您顺道也办了吧。
内务府、礼部、钦天监将全力配合您,您悠着些,别累坏了自己。
什么?
大行皇帝梓宫还没选好?
是金丝楠木木料不够了吗?
还在海上飘着?
那……
将皇祖父给二伯允礽预备的万年吉木挪用了吧,反正他以后也用不到了。
总不能让大行皇帝遗体“裸”着吧,圣祖给废太子预备的万年吉木可是皇帝规格,挪用过来,正正好。
然后就是挑选明年改元的年号。
弘晖忙着亲自抄写册封皇太后的金文,让辅政王大臣德亨、衍潢、允禩、允祥先挑选着,等他写完再看。
跟太皇太后一样,给先帝治丧,要回紫禁城。
大行皇帝梓宫停灵养心殿,弘晖就重新启用乾清宫,左右弘德殿和昭仁殿已经进入重新修缮中,他在乾清宫正殿处理政务,晚上回毓庆宫休息。
就跟先帝刚登基那会子一样,不是新帝一登基,新帝的老婆孩子就一窝蜂的入住皇宫的,需要慢慢的、一件一件的处理。
皇后仍旧住瑞王府,永华、永璋两个仍旧住南三所,其他儿子女儿也仍旧住王府,一切尚未有变动。
按说德亨是要回国公府为母亲治丧,然后守孝三年的。
但现在这个时候怎么能离得了他,跟先帝刚登基那会子晾着他不同,新帝简直一刻钟都离不了他,所以,很多时候,他与新帝一起,夜宿毓庆宫。
但他三不五时的还是要抽出时间来,回国公府一趟,择吉日为母亲出殡,入土为安。
新帝为纳喇太妃亲写祭文,以半子的身份写了挽联,每天都命人去府上代为祭奠茶酒,极尽哀思。
让旁人挑不出错处来。
只道新帝仁义厚爱,是个尊老爱弟有孝悌之心的人。
嗯,挺好。
弘德殿,冲撞了新帝的名讳,应该避讳改名,还有,新帝的兄弟们,弘字辈儿的,都要改名。
您给挑一个吉字吧,咱们好修改玉牒。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某人的影响,弘晖对此十分不以为意,道:
“‘弘’乃是常用之字,乍然改之,实为不便。且朕与兄弟们和睦友爱,‘弘’字更是皇祖父为我等幼辈精心挑选之吉字,万没有因朕之故,就夺了皇祖父爱孙之心意。着:无需改动,诸皇、宗室兄弟,仍用‘弘’字为名。”
弘德殿还叫弘德殿,也不用改。
众人:……
别人不说,弘昇、弘历等这次谢恩真真是真心实意,任谁,都不愿意一朝将用了小半辈子的名字给改了。
弘字多好啊,这可是圣祖精心为他们挑选的,他们还要圣祖保佑他们王爵永存呢,嘻嘻。
允禩等皇叔们却是脸色奇臭无比,看着小辈们不说嫉妒吧,反正就是不顺眼。
凭什么我们改了,你们不改?
弘晖试探提道:“要不,朕下一道诏书,恢复诸位王叔旧字?”
旧字,胤。
允禩惊喜:“可以吗?”
允祥斩钉截铁道:“不行。”
允禩瞪他。
允祥道:“现在不是时候,皇上刚登基,二十七天大孝尚未过,您就改弦易辙,实在不妥。”
那好吧,弘晖可是要做大孝子的,确实不好一登基就将先帝改避讳的命令给推翻了。
弘晖折中道:“等大孝过了,若遇盛事,或者王叔们立了大功,再寻机改过来也不迟。”
于是,允禩的心气儿也顺了。
真心觉着,新朝新气象,就是好。
改不改的,他要的是这份尊荣。
第410章
礼部、钦天监合力拟的可做年号吉字有天、乾、元、皇、昊、宸、隆、盛、泰、兴、和、宁、永、长、景、文、宁、德等, 德亨的眼睛扫过乾、隆两字,道:
“我觉着都好,可以任选两个字组合, 你们觉着呢?”
德隆摇头了,叹道:“兄弟啊,你什么都好,就是起名上面, 太过马虎草率了。你看看你给永琏、永璜的起的名儿,一个大宝,一个二宝,虽说弘旦一开始的名字不是你取的,但想也知道你取不出什么寓意好的名儿。”
德亨不赞同道:“贱名儿好养活,我都没起狗蛋儿这样的呢,他们就知足吧。”
德隆心有余悸:“那算来大宝二宝算是好的了?”
允禩、允祥听兄弟俩谈话听的直摇头,拿起笔来圈了几个字, 送去弘晖案头。
衍潢和德亨坐的近, 德亨看到他圈了天、乾、隆、盛四个字,德隆看到了, 也拿笔圈了乾、元、隆、和四个字。
德亨瞳孔微微收缩,随意道:“你们重了两个字。”
衍潢:“乾乃周易第一卦……”
德隆接口:“象征君主、天、阳、刚健。”
德亨:“那你们怎么不直接选‘天’字?”
德隆嘿嘿:“这不乾字看着就不一般吗?”
他们不管是学满字还是学汉字都是从“天”开始学起,总觉着这个天字用烂了,不如乾字听着高大上。
德亨:“那这个‘隆’字……”
衍潢:“兴盛、昌和、繁荣。两字组合在一起,意为‘天道昌隆’,君主成天受命, 开创繁荣盛世。”
德隆念道:“乾隆, 乾隆, 听着就很洪亮顺口是不是?”
允禩听到他们的这些话, 也笑道:“乾隆这个年号当真是好,开阔浩大,浩浩汤汤,不过,隆字还有极盛之意。”
允祥笑道:“其他字也很不错,德亨,你嘱意哪几个?”
德亨:“还是让皇上选吧,我觉着都好,挑花眼了。”
弘晖放下笔,拿起几人选的字,刚才几人对话他也都听到了,道:“乾隆两字固然好,不过,朕念着,像是在念别人的年号。”
允禩忙道:“这是上天示警,与君主不合,那万万不能用这两个字了。”
嗯,其实,说迷信,允禩比雍正帝不遑多让,似乎康熙帝的儿子们都挺迷信的,或多或少的都曾在府上养过喇嘛、道士什么的,像是老大、老三、老八三个,都因术士获罪。
允禩是很信冥冥中的感应的,既然弘晖这个皇帝自己说感觉不对,那就绝对不能用这个年号。
弘晖笑道:“不过,这两个字所寓示确实很不错,”他在“天”字上划了一个红圈,道:“大俗即大雅,大道至简,天比乾字更煌煌大势,”又在“盛”字上画上红圈,对允禩笑道:“方才八叔说隆字还有极盛之意,您话未尽,所谓盛极必衰,太过了。”
弘晖自己可以说“盛极必衰”这个词,允禩不能,这刚新朝呢,你就说寓意极强的话,这不给自己给旁人找不痛快吗,所以,他刚才属于未尽之语。
允禩笑道:“皇上博学多才,气度恢弘,我等不及。”拍了一记马屁。
嘿,咱叔侄心有灵犀啊。
衍潢和德隆也连声道,是我们没想到这一层了,果然不适合用那两个字。
弘晖:“不过,你们挑的寓意是极好的,是朕心中所期望的。”
又问德亨道:“天盛二字如何?”
他刚才看出来了,德亨或许真的挑花眼了,不知道挑选哪两个吉字,但不喜欢“乾隆”这个年号是肯定的。他要是赞同衍潢和德隆,会直接说出来,而不是避重就轻。
他也不喜欢。
他刚才说的是真实感觉,并不是托词,他对“乾隆”这两个字像是隔了一层膜,属于选谁都不会选这两个字的存在。
不得不说,他跟德亨心有灵犀了。
果然,德亨眼中异彩连连,真心赞叹道:“比‘乾隆’二字更好。”
果然有天命之说,这不,换一个皇帝当,人皇帝自己都觉着,“乾隆”年号听着像是在说别人,不是在说自己。
弘晖笑了起来,道:“那就用‘天盛’二字做新朝年号。”
允祥捋须笑说“天盛”两字的好处,道:“盛字更合皇上生辰。”
弘晖是三月二十六的生日,盛字下方的“皿”字,有“四”之形,成于四月,可不就是“盛”字吗,三四月又是草木生发逐渐鼎盛之时,弘晖的“晖”字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盛”字,从各方面来说,都与新帝相合。
德亨是想不到这么复杂的,但只要弘晖不选乾隆这两个字,他就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