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第一第二问,直指吏治革新,表现了雍正帝当下最紧迫的诉求。
  考生们点灯熬蜡,奋笔疾书,在下午六点钟,结束考试,交卷离场。
  主考官收取试卷,就地封存,德亨带领侍卫们,将试卷护送至文华殿,这次殿试安保任务,他就完成了。
  接下来阅卷,文华殿守卫,交给领侍卫内大臣马武负责。
  阅卷大臣马奇、嵩祝,带领六部九卿和翰林院等阅卷官们,对所有试卷一一进行评阅。
  雍正帝亲自坐镇文华殿,有读着好的文章,会传给雍正帝阅览,初步拟定名次后,也会给雍正帝审核。
  然,雍正帝是不会干坐着等人给他递卷子的,题是他自己出的,他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作答,他自己才明白,所以,他在文华殿内四处走动,心血来潮就抽取一份试卷,自己阅读。
  众阅卷官:……
  咱就说,要咱们何用!
  反正,这是雍正朝第一次科举,是恩科,雍正帝摆足了重视的态度。
  参加殿试的贡士超过200名,一天肯定是阅不完的。
  雍正帝可以随意来往,其他所有阅卷官都不能离开,直到将所有试卷都定好名次,皇帝点出一甲、二甲、三甲之后,才能走出文华殿。
  雍正帝读了一天卷子,有些头昏脑涨,他看的二三十份卷子中,有的言之有物,但总归缺了点味道,大多都是务虚空谈,堆砌辞藻,阅之乏味之作。
  雍正帝出了文华殿,顺脚去了内阁。
  内阁这边,允祥和允禩兄弟两个,再加上一个年羹尧和其他在旗阁老们,对着两份奏折品读。
  允禩边读边笑:“……八旗兵丁饷银、甲米发放,在于公信力,公信力在于监察,监察在于公平、公正、公道……哈哈,你们说,八旗有这个东西吗?”
  允祥无奈道:“八哥,我们的目标是做到,不是质问。”
  允禩:“呵呵,老十三,怪不得你能得皇上看重,原来是个天真无邪的性子。”
  允祥牙酸,他总觉着这位“八贤王”,性子是越来越阴阳怪气了。
  允禩问年羹尧:“亮工,你那份折子如何?”
  年羹尧总结道:“户部该头疼了。”
  允祥道:“给我看看……唔,盖官舍,翻修北京城……这前一个可行,后一个,难。”
  允禩拿过来仔细看过,道:“没什么难的,德亨向来能随机应变,变废为宝,在咱们看来难的,经他之手,说不得就简单了。眼见的京郊即将涌现大批量灾民,至少劳工是不缺的。至于钱粮嘛,这不佟佳氏吐出来许多嘛,足够了。”
  允祥发愁道:“明年赋税若是收不足量,这些就是救命的钱粮,不能随便动用。”
  允禩:“这就是你户部的事了。”
  允祥:……
  “你们在说什么呢?”雍正帝带人进来。
  “皇上。”
  众人起身请安,允禩撇撇嘴,跟着起身。
  雍正帝摆摆手,让他们免礼,自己在中间座上坐下,将每人手里一份折子,再次问道:“你们在议什么?”
  允禩将手里的折子合上,敲打着手掌心,不语,允祥道:“是德亨上了两份新折子,咱们正在说呢。”
  “哦?德亨上新折子了?拿来跟朕看看。”雍正帝自己都不知道,他这一瞬间体现出来的面部表情和说话的语气,是惊喜的。
  年羹尧心中暗叹,到底谁说皇帝薄情的,这位皇帝,可是比别人想象中的更重情。
  只是看对谁罢了。
  允祥将自己手里那份被允禩讽刺过的关于八旗银米发放的折子递给雍正帝,雍正帝打开,认真看了起来。
  众人陪坐。
  雍正帝看完,跟允禩一个疑问:八旗,有公平、公正、公道一说吗?
  不得不说,这份奏折,跟雍正帝殿试第一、第二道策问核心重合了:表面忠诚,实则营私;敷衍塞责,贪图安逸。
  别说八旗了,就是整个朝廷,包括雍正帝自己,都不能拍着胸脯说,能做到公平、公正、公道。
  太过理想化了。
  若是真有人能做到,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积弊要除了。
  不,德亨自己应该是做到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兵丁追捧他,甚至引的他旗兵丁艳羡。
  “风气……移风易俗,培养公正廉洁之风,何其艰难……”雍正帝叹道。
  “哦,这里面提出,给官兵加薪,提高补贴待遇,过年过节发福利,给老、病、残、有功之家,发慰问礼金…十三,你觉着可行吗?”雍正帝放下折子,问道。
  允祥道:“皇上,您漏看了一点,发福利的前提是,精简八旗,给非兵丁之家,放旗。”
  雍正帝想也不想,道:“不可能,放旗是在动摇我皇朝根基。”
  允祥:“日益繁重的八旗闲人,确实正在消耗大量国库,拖垮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不是德亨提出来,允祥也想不到这一层。只能说,德亨总是想的那么长远,如果看不到他看到的,真的很难跟上他的脚步。
  看一眼雍正帝,允祥感觉到了为难,是掩耳盗铃,还是直面可能,真的很难选。
  雍正帝还是坚持道:“八旗乃是我皇朝根基,绝对不能动摇。朕正在寻求增产增库之良策,国库丰盈了,供养八旗兵丁自不是问题。”
  雍正帝这样一说,允祥又觉着不是问题了。
  只是,真的能行吗?用一国,供养一群人?
  雍正帝放下手中折子,问道:“还有一本呢?”
  不是说有两本吗?
  允禩将手里的递给他,雍正帝看他一眼,打开看起来。
  这一本是关于修建兵丁官舍和翻修北京城的……
  看不到的时候,雍正帝在等什么时候能看到,等真的能看到了的时候,雍正帝又不懂了。
  他是要革新,他是要除弊,但是,德亨这种革新法,跟全部推翻有什么区别?
  给闲散旗人放旗,只余八旗兵丁,他怎么不说,散了大清国呢?
  旗人没有了,他这个雍正帝,要做谁的皇帝!
  允禩觑着雍正帝脸色,问道:“皇上可有疑问?”
  雍正帝:疑问多了去了。
  他收起两本和建图书馆差不多厚的奏折,起身,道:“朕带回去仔细阅读,你们自便。”
  “是。”
  送走雍正帝,允禩懒懒道:“晚来天欲雪,爷先走一步,你们自便。”
  允祥:……
  允祥问年羹尧道:“亮工,你认为德亨之法可行吗?”
  年羹尧:“臣不好断言。”
  允祥:“皇上面前定有奏对的,你回府后可好好想想,是附议,还是反对,总要有个说法。”
  年羹尧:“……是。”
  雍正帝回了养心殿,将这两份奏折,再加上建图书馆那一份,仔细又读了一遍,还圈圈点点的批改,思考再三,让御膳房上茶上点心,然后让苏培盛亲去毓庆宫请德亨来。
  这个点儿了,就算出宫,也该回来了吧?
  德亨今日没有出宫,他也不是天天都有事儿的,他是老板,开的薪资丰厚,职场前景远大不可估量,自有大批量能干牛马为他做事。
  德亨来的很快,快到御膳房的点心刚送来,他就到了。
  德亨行礼问安,眼神一个劲儿向长桌上的点心上瞟,多到要特地摆长桌,莫不是把整个皇宫的点心都弄来了?
  这是要做什么?
  雍正帝招呼道:“过来坐。今儿个得闲,叫你来,咱们爷儿两个说说话。”
  德亨心下狐疑,在他下首找了个座位坐下,看着雍正帝,等他开口。
  得闲?
  您不是在文华殿阅卷吗?怎么就得闲了?
  雍正帝:……
  雍正帝笑道:“今儿个没见到永琏?他往日里都是哪里有热闹跑去哪里玩儿,朕还以为会在文华殿看见他呢。”
  德亨道:“这几日我都拘着他在毓庆宫,不让他跑出来添乱。”
  雍正帝:“小孩子能添什么乱,你不要太拘着他,将他拘的畏首畏尾的,不是什么好事。”
  德亨:“……是。”
  雍正帝指着点心桌上一盘点心,吩咐道:“将这盘子雪胖子送去给永琏,就说他这几天跟着阿玛学习辛苦了,这是朕奖赏他的,鼓励他再接再厉,勤读不怠。”
  苏培盛:“喳。”
  然后亲手将那盘雪白白胖乎乎的“雪媚娘”装进食盒里,交给一个小太监,让快送去毓庆宫给永琏小阿哥。
  德亨唇角抽了抽,他怎么记得,这是他今天让御茶膳房做的点心?
  雪媚娘不是宫廷御贡的点心,德亨想吃,需要单独点。宫中御茶膳房有多处,养心殿外就有一个,专门供皇帝的,南三所隔壁一个,专供南三所和乾清宫侍卫的。
  毓庆宫有自己的小厨房,但德亨要是想吃点新鲜的,会去南三所隔壁的大御茶膳房点,离的近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他点的量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