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除了音乐和建筑之外,德格里还擅长绘画意大利人有不擅长绘画的吗他是萨日格的油画老师,国公府中许多关于德亨的肖像画,就是出自他的手。
德亨给穆景远和德格里下帖子,绘图师白晋也慕名而来。
前两年,他才完成康熙帝嘱托的《皇舆全图》,如今已经是六十多奔七十的人了,算是半养老状态了,德亨没想劳动他的。他自己来了,德亨自然热烈欢迎。
既然是同时收到帖子,尚廉、黎炳、梁茂林、李望、伊凡、凯瑟琳、安德森就一起坐上马车,在仆从的引导下,来小园做客。
从南海子到昆明湖这一段路,早上出发,骑马的话,两个时辰就能到,坐车的话,要慢一些,加上路上有个凯瑟琳,大家要体谅女士,所以,到达小园时候,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
正好符合欧洲人待客时间。
在路上时候,凯瑟琳就一直在惊呼:
“路边都是农田吗?”
“每一座房子里都有人吗?”
“上帝,我们走了多久了,真的不是在一个地方打转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房子。”
“哦,上帝,那里是集市吗?”
“哦,上帝,这里的每一个人身上都穿着衣服,脚上都穿着鞋子,头上都带着帽子……他们是平民吗?”
等到了小园,凯瑟琳已经不能呼吸了:“莉莉,莉莉,快拿我的鼻烟壶来,哦,上帝,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我都要不能呼吸了……”
尚廉四人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位据说是一位伯爵的洋人小姐,通晓拉丁语的梁茂林问安德森:“你们欧洲人很少吗?还是这位小姐对人过敏?”
看着据说已经是小园范围内一排排排列整齐、高大漂亮的砖瓦屋,和人流车马不断、可以称得上拥挤的小园集市,安德森也很受惊吓。
只不过,相比于凯瑟琳小姐擅于情绪表达,他更擅于情绪隐藏。
安德森努力镇定道:“是的,呃、我是说,其实,在大城市里,人还是很多的。”
“呵呵。”是伊凡在笑。
安德森讪讪。
他也算是走南闯北,走过很多欧洲国家了,但没有一个城市,是像眼前这样一下子齐聚这么多人的。
上帝,这得有好几千人吧?
瑞典和鄂罗斯的战场加起来,也就这么多人吧?
或许更多?
而据给他们介绍的人说,这只是一个依靠德亨的小楼而形成的一个小村落而已。
这是欺负他没见识吗?哪个国家的小村落是这样的?
反正安德森是没见过的。
而且还是一个?他可不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地方,还有不只一个这样的村落?
已经见识过北京城繁华的伊凡自然不会这么没见识。
如今的他已经是大公了,他绅士的伸出手臂,让凯瑟琳挽住,拍了拍她衣裙袖子只到手肘之下裸露出来的白皙小臂,安抚道:“这里是贝勒王德亨的领地,能有这么多人聚集,正说明了他的富有。”
伊凡他们已经知道德亨晋升了爵位,在欧洲,大公之上,就是亲王,但德亨不是亲王,不能随便叫,贝勒又太难理解了,他们就以贝勒王作称呼。总之,不能再叫大公了,似乎是给人叫低了。
其实,他们更想坐车穿过集市,去到主人的城堡的,但凯瑟琳要求暂停,因为这里有房舍,她要更衣补妆,以最完美客人的形象出现在主人面前。
伊凡自然是要满足女士要求的。
凯瑟琳听了这话,再看周围熙攘的人群和集市上琳琅满目的货品,眼神就变了,不再是受惊一样的恐慌,而是……欣赏。
如果这里的一切都是贝勒王德亨的财富,那么,看到这么多的金币,她的确不应该惊慌失措。
那样会显的她太没见识了,像个乡巴佬一样。
这是她绝对不能允许的。
她深呼吸,给自己打气。
她挺直了腰背,抬起了下巴,骄矜道:“原来如此。那么,我应该换一身更漂亮的裙子去,我有一套苹果绿的,还有一套珍珠白的,它们都是我的珍爱,要穿哪一套,非常难以抉择,公爵大人,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伊凡微笑:“愿意效劳。”
第322章
等伊凡再次见到德亨, 跟第二次在恰克图相见一样,仍旧是第一眼未能认出来。
同样的,德亨上前两步, 张开双臂,笑眯眯道:“伊凡,这么多年未见,不来一个拥抱吗?”
伊凡恍惚了一下, 似乎多少年以前,也有一个少年,也是在这个时节,在广阔青绿的草原上,向他张开双臂,问他:“伊凡,这么多年未见,不来一个拥抱吗?”
伊凡不再犹豫, 他露出诚挚的笑容, 一把抱住这个已经身高已经跟他一样高的挚友,感慨万千道:“德亨, 好久不见。”
两人捶着对方的脊背和肩膀,伊凡惊叹:“德亨,你比上次见,更加强壮了。”
德亨哈哈大笑,道:“伊凡,我能将之当做赞美吗?”
伊凡:“当然, 非常诚挚的赞美。”
眼睛却是不住的扫视他光秃秃的脑壳, 那眼神, 惊奇、惊异、难以置信来回轮换, 简直了。
德亨抹了把脑壳,问道:“怎么了吗?”
伊凡已经知道大清的发型就是这样的了,但他还是忍不住道:“你…说实话,我还是更怀念你长头发的样子。”
真的,他发自内心的感觉,德亨,就应该是那样的,恣意飞扬、自由不羁,骑着骏马,拿着马鞭,眼睛长在头顶上,用鼻孔喷视他的每一个对手。
那一身红衣,那一头黑发,热烈的如同草原上无法扑灭的烈火,爆裂到能够焚烧一切敌人和叛逆。
而现在,当年的少年长成了雄壮的男人,红衣没了,头发也没了,气质也大变样,变成了一个他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人。
伊凡一共见过德亨三次,好像每一次都截然不同。
第一次是他据说已经十岁伊凡总觉着应该更小,像个会发光的瓷娃娃,带着侍从们去看他的稀奇,并在无意间当然,伊凡现在已经知道了,当年德亨肯定是故意且带着巨大图谋的改变了他的未来。
第二次是在七年后的恰克图谈判场,那个掌控全局的少年给他们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促使了一个新的国家从鄂罗斯独立出去,而新的女王,就是他的姐姐,卓克陀达一世。
第三次就是再次七年后的现在,已经完全成年的男人,将几乎整个欧洲都聚集在了他的北京,伊凡有感,这一次,一定会再有不同寻常、铭记历史的大事件发生。
成年的德亨,一身宝蓝色、前胸后背贴银色正蟒补子的朝服,石青色皂底绣蟒纹朝靴,后脑勺垂下辨了三节的发辫只到后脖颈肩颈处,辫尾系着银丝发带,长长的珠玉和银色流苏弥补了发辫长度上的不足。
德亨没有戴顶戴花翎朝帽,这是一场隆重但并不算是正式的会面,若不是伊凡如今是大公,而他又带了一个凯瑟琳伯爵来,德亨连补服都不会穿。
相比于其他男人的半秃瓢,从头顶向下剃发,德亨的头发从后脑勺开始剃,只留下巴掌大的一团头发垂下,编成发辫,这让他从正面看上去,就是完全秃头的样子。
让凯瑟琳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瞪大了本就很大的深邃蓝色眼睛。
啊,这跟她在画像上看到的红衣少年完全不一样!
虽然她知道,已经七年年过,昔日的红衣少年一定已经成长为高大英俊的男人,跟少年时候样貌会有变化,但是,这跟她想象中的差别也太大了。
凯瑟琳是彼得皇帝的外孙侄女。
彼得皇帝的弱智哥哥伊凡五世和鄂罗斯贵族之女一共生了五个女儿,第一、第二女早夭,第三女名叫叶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
这位鄂罗斯罗曼诺夫王室公主,嫁给了普鲁士王国梅克伦堡公国的大公卡尔-奥利波德,并生下两女,长女就是凯瑟琳。
论理,凯瑟琳是大公之女,她应该被叫做凯瑟琳公主,但是,此次出使大清,普鲁士王国派遣了自己的使团,并不包括这位公主。
而凯瑟琳公主又很想来中国,她就拜托了伊凡,让她能够加入鄂罗斯使团,一起来中国。
凯瑟琳继承了母亲叶卡捷琳娜在鄂罗斯的身份,被叔祖父彼得皇帝授予伯爵爵位。所以,此次明面上,报给大清理藩院的名号就是凯瑟琳女伯爵。
凯瑟琳为什么主动提出来中国?
因为向往。
凯瑟琳的老师约翰,被中国的康熙皇帝授予了男爵爵位,曾经协助大公德亨进行橡胶化学实验,制造出了橡胶轮胎。
后来,德亨去了黑龙江和西伯利亚,曾经邀请约翰通行,并保证在黑龙江给他建造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实验室,可以让他尽情进行化学研究。
但在大清已经待够了的约翰准备回自己的母国普鲁士,德亨也没难为他,赋予他足够的身份和金银,并派遣了一队卫兵亲送至莫斯科,再由范毓馪派遣商队护送,让他风光回普鲁士王国。
德亨给穆景远和德格里下帖子,绘图师白晋也慕名而来。
前两年,他才完成康熙帝嘱托的《皇舆全图》,如今已经是六十多奔七十的人了,算是半养老状态了,德亨没想劳动他的。他自己来了,德亨自然热烈欢迎。
既然是同时收到帖子,尚廉、黎炳、梁茂林、李望、伊凡、凯瑟琳、安德森就一起坐上马车,在仆从的引导下,来小园做客。
从南海子到昆明湖这一段路,早上出发,骑马的话,两个时辰就能到,坐车的话,要慢一些,加上路上有个凯瑟琳,大家要体谅女士,所以,到达小园时候,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
正好符合欧洲人待客时间。
在路上时候,凯瑟琳就一直在惊呼:
“路边都是农田吗?”
“每一座房子里都有人吗?”
“上帝,我们走了多久了,真的不是在一个地方打转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房子。”
“哦,上帝,那里是集市吗?”
“哦,上帝,这里的每一个人身上都穿着衣服,脚上都穿着鞋子,头上都带着帽子……他们是平民吗?”
等到了小园,凯瑟琳已经不能呼吸了:“莉莉,莉莉,快拿我的鼻烟壶来,哦,上帝,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我都要不能呼吸了……”
尚廉四人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位据说是一位伯爵的洋人小姐,通晓拉丁语的梁茂林问安德森:“你们欧洲人很少吗?还是这位小姐对人过敏?”
看着据说已经是小园范围内一排排排列整齐、高大漂亮的砖瓦屋,和人流车马不断、可以称得上拥挤的小园集市,安德森也很受惊吓。
只不过,相比于凯瑟琳小姐擅于情绪表达,他更擅于情绪隐藏。
安德森努力镇定道:“是的,呃、我是说,其实,在大城市里,人还是很多的。”
“呵呵。”是伊凡在笑。
安德森讪讪。
他也算是走南闯北,走过很多欧洲国家了,但没有一个城市,是像眼前这样一下子齐聚这么多人的。
上帝,这得有好几千人吧?
瑞典和鄂罗斯的战场加起来,也就这么多人吧?
或许更多?
而据给他们介绍的人说,这只是一个依靠德亨的小楼而形成的一个小村落而已。
这是欺负他没见识吗?哪个国家的小村落是这样的?
反正安德森是没见过的。
而且还是一个?他可不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地方,还有不只一个这样的村落?
已经见识过北京城繁华的伊凡自然不会这么没见识。
如今的他已经是大公了,他绅士的伸出手臂,让凯瑟琳挽住,拍了拍她衣裙袖子只到手肘之下裸露出来的白皙小臂,安抚道:“这里是贝勒王德亨的领地,能有这么多人聚集,正说明了他的富有。”
伊凡他们已经知道德亨晋升了爵位,在欧洲,大公之上,就是亲王,但德亨不是亲王,不能随便叫,贝勒又太难理解了,他们就以贝勒王作称呼。总之,不能再叫大公了,似乎是给人叫低了。
其实,他们更想坐车穿过集市,去到主人的城堡的,但凯瑟琳要求暂停,因为这里有房舍,她要更衣补妆,以最完美客人的形象出现在主人面前。
伊凡自然是要满足女士要求的。
凯瑟琳听了这话,再看周围熙攘的人群和集市上琳琅满目的货品,眼神就变了,不再是受惊一样的恐慌,而是……欣赏。
如果这里的一切都是贝勒王德亨的财富,那么,看到这么多的金币,她的确不应该惊慌失措。
那样会显的她太没见识了,像个乡巴佬一样。
这是她绝对不能允许的。
她深呼吸,给自己打气。
她挺直了腰背,抬起了下巴,骄矜道:“原来如此。那么,我应该换一身更漂亮的裙子去,我有一套苹果绿的,还有一套珍珠白的,它们都是我的珍爱,要穿哪一套,非常难以抉择,公爵大人,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伊凡微笑:“愿意效劳。”
第322章
等伊凡再次见到德亨, 跟第二次在恰克图相见一样,仍旧是第一眼未能认出来。
同样的,德亨上前两步, 张开双臂,笑眯眯道:“伊凡,这么多年未见,不来一个拥抱吗?”
伊凡恍惚了一下, 似乎多少年以前,也有一个少年,也是在这个时节,在广阔青绿的草原上,向他张开双臂,问他:“伊凡,这么多年未见,不来一个拥抱吗?”
伊凡不再犹豫, 他露出诚挚的笑容, 一把抱住这个已经身高已经跟他一样高的挚友,感慨万千道:“德亨, 好久不见。”
两人捶着对方的脊背和肩膀,伊凡惊叹:“德亨,你比上次见,更加强壮了。”
德亨哈哈大笑,道:“伊凡,我能将之当做赞美吗?”
伊凡:“当然, 非常诚挚的赞美。”
眼睛却是不住的扫视他光秃秃的脑壳, 那眼神, 惊奇、惊异、难以置信来回轮换, 简直了。
德亨抹了把脑壳,问道:“怎么了吗?”
伊凡已经知道大清的发型就是这样的了,但他还是忍不住道:“你…说实话,我还是更怀念你长头发的样子。”
真的,他发自内心的感觉,德亨,就应该是那样的,恣意飞扬、自由不羁,骑着骏马,拿着马鞭,眼睛长在头顶上,用鼻孔喷视他的每一个对手。
那一身红衣,那一头黑发,热烈的如同草原上无法扑灭的烈火,爆裂到能够焚烧一切敌人和叛逆。
而现在,当年的少年长成了雄壮的男人,红衣没了,头发也没了,气质也大变样,变成了一个他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人。
伊凡一共见过德亨三次,好像每一次都截然不同。
第一次是他据说已经十岁伊凡总觉着应该更小,像个会发光的瓷娃娃,带着侍从们去看他的稀奇,并在无意间当然,伊凡现在已经知道了,当年德亨肯定是故意且带着巨大图谋的改变了他的未来。
第二次是在七年后的恰克图谈判场,那个掌控全局的少年给他们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促使了一个新的国家从鄂罗斯独立出去,而新的女王,就是他的姐姐,卓克陀达一世。
第三次就是再次七年后的现在,已经完全成年的男人,将几乎整个欧洲都聚集在了他的北京,伊凡有感,这一次,一定会再有不同寻常、铭记历史的大事件发生。
成年的德亨,一身宝蓝色、前胸后背贴银色正蟒补子的朝服,石青色皂底绣蟒纹朝靴,后脑勺垂下辨了三节的发辫只到后脖颈肩颈处,辫尾系着银丝发带,长长的珠玉和银色流苏弥补了发辫长度上的不足。
德亨没有戴顶戴花翎朝帽,这是一场隆重但并不算是正式的会面,若不是伊凡如今是大公,而他又带了一个凯瑟琳伯爵来,德亨连补服都不会穿。
相比于其他男人的半秃瓢,从头顶向下剃发,德亨的头发从后脑勺开始剃,只留下巴掌大的一团头发垂下,编成发辫,这让他从正面看上去,就是完全秃头的样子。
让凯瑟琳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瞪大了本就很大的深邃蓝色眼睛。
啊,这跟她在画像上看到的红衣少年完全不一样!
虽然她知道,已经七年年过,昔日的红衣少年一定已经成长为高大英俊的男人,跟少年时候样貌会有变化,但是,这跟她想象中的差别也太大了。
凯瑟琳是彼得皇帝的外孙侄女。
彼得皇帝的弱智哥哥伊凡五世和鄂罗斯贵族之女一共生了五个女儿,第一、第二女早夭,第三女名叫叶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
这位鄂罗斯罗曼诺夫王室公主,嫁给了普鲁士王国梅克伦堡公国的大公卡尔-奥利波德,并生下两女,长女就是凯瑟琳。
论理,凯瑟琳是大公之女,她应该被叫做凯瑟琳公主,但是,此次出使大清,普鲁士王国派遣了自己的使团,并不包括这位公主。
而凯瑟琳公主又很想来中国,她就拜托了伊凡,让她能够加入鄂罗斯使团,一起来中国。
凯瑟琳继承了母亲叶卡捷琳娜在鄂罗斯的身份,被叔祖父彼得皇帝授予伯爵爵位。所以,此次明面上,报给大清理藩院的名号就是凯瑟琳女伯爵。
凯瑟琳为什么主动提出来中国?
因为向往。
凯瑟琳的老师约翰,被中国的康熙皇帝授予了男爵爵位,曾经协助大公德亨进行橡胶化学实验,制造出了橡胶轮胎。
后来,德亨去了黑龙江和西伯利亚,曾经邀请约翰通行,并保证在黑龙江给他建造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实验室,可以让他尽情进行化学研究。
但在大清已经待够了的约翰准备回自己的母国普鲁士,德亨也没难为他,赋予他足够的身份和金银,并派遣了一队卫兵亲送至莫斯科,再由范毓馪派遣商队护送,让他风光回普鲁士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