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罗爱曜的机车靴踩在近水的泥地上,是那些钓鱼佬们在砖石步道旁踩出的野路。罗爱曜确信湖中央就是刚才那异象显现的坐标,其投影范围大概也就是整片湖面的大小,然而异象出现时间过短,短到甚至这些钓了一天鱼的老头们都没有察觉。
罗爱曜拨开水草,往湖水中去,脚下是湿软的泥地,人工湖多年也培养出了丰美的水生植物,踩在脚下有绒绒的质感。罗爱曜施了隔水的法术,即便全身都没入水里,干爽照旧,但罗爱曜没走几步就感觉到了旁人的视线,百米开外的钓鱼老头正冷眼看过来,并没打算阻止罗爱曜或是打电话通知警察,就只是望着他,仿佛罗爱曜是什么好笑的年轻人。罗爱曜想了想,确实鲁莽了,但这鲁莽本身也有含义,说明罗爱曜站在岸边也会暂时被障眼,打乱了他行事的一贯节奏。换平常罗爱曜绝对不会自己下水。
这样想着,罗爱曜俯身拨了拨湖水,几次翻掌间,鎏金红莲自莲芯缓缓生出莲瓣,莲瓣随波舒展,在罗爱曜的眨眼间定型成撞座。以撞座为中心,横生中带,竖生钟筒,一座梵钟从无到有,铭文随流水缓慢浮现于钟身。梵钟好像压根没有重量一般悬于水下,罗爱曜轻推,梵钟便在夕阳的粼粼波光中潜入水中,往湖心荡去。
身为佛子,罗爱曜拥有数不清的法器。如若当初他顺利涅槃,这些法器就会流入人世,作佛子的“龙天耳目”,也就是作信众的传声筒,接受信众的课诵和功德,或是佛子法力的显现,代替佛子下世,为信徒除魔护心,或是作守护庇佑。画像、佛像也是类似的公用,因为佛子未离人世,所以不必使用这些替代。一些信徒家会供奉佛子像,但他们并不间接使用佛子的法力,而是希求佛子直接降世、完成心愿。
眼前的湖面非常正常,不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正常。罗爱曜在此处留了梵钟以作提醒,法器也可以作为现身的坐标,下次如果再有此类动静,罗爱曜可直接抵达这里。
现在正是下班的时间,趁夕阳无限好,有情侣、学生或者游人绕湖散步,罗爱曜忽觉无聊,心想刚才就应该把施霜景从小吃摊抓走按在机车后座,有个人陪着解解闷也好。
罗爱曜上岸,环湖绕了一圈,他不觉得这里是某个仪式性场所。不论佛、道还是其他教,仪式需要在特定时段由特定的个体或团体来组织进行,有着某种灵性或社会的目的,就像佛子自己举行仪式所需要的庄严道场的法器,是以佛子为住持,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在特定时间施行的一系列动作。罗爱曜看不出眼前的安宁中暗藏什么目的。
那种紧张感没有消失,反而以某种自适应的方式嵌入了罗爱曜的状态。罗爱曜一边警惕,一边准备收手、打道回府。
他走回自己的机车旁,戴上头盔,正准备原路返回励光厂,可当他踩上机车的脚踏时,他突然感觉到脚底的触感很不同。不是地面与金属脚踏的区别,而是某种“落地”感。罗爱曜摘下头盔,双脚都踩回地面,他仔细地踏了几步,意识到从刚刚开始,他的脚上一直是踩在湖水泥地的触感,没有下陷,但湿漉漉,不干脆。
罗爱曜再次望向升仙湖,此时夜幕降临,路灯照过树隙,人人都像影子,在湖畔蚁行,夜色好像为他们披上黑色的雨衣,阴影有如噩运,一步一步踏实了,像口香糖牢牢地嵌在鞋底,人人便带着影子回家。罗爱曜漠然地欣赏这幽静而无害的异常感,这不是类似符文或咒语的东西,比这些刻意的东西更轻巧、不可捉摸。
罗爱曜再踩了踩地面。这种影响与地理位置有关,或许也与地面和地下空间有关。与无辜路过的人有关。某种广域的、不挑选对象的、不希求某个确切结果的影响,好像经过了抑制。当罗爱曜发现这异象时,这异象也发现罗爱曜,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
一路步行,罗爱曜漫不经心地观察周围的建筑与人群,不远处的地铁站站口亮光忽然吸引了罗爱曜的注意力。
这一地铁站的人流量并不多,再往北开一站就是地铁一号线的终点站。升仙湖站是地面建筑,楼体大片大片的玻璃如蝉翼,晚上亮灯后则像萤虫。罗爱曜进站,下楼,乘客寥寥,罗爱曜在想,他要往市内方向坐,还是往终点站方向坐?
往终点站的车先来,罗爱曜迈入车厢,车厢内几乎已经没有乘客了,因为终点站的居民小区和配套比此站更少,住在终点站的乘客也就更少。车门缓缓关上,罗爱曜扶着长杆,玻璃车窗倒映出罗爱曜的脸,但因为罗爱曜并非此世的人,其面目在车窗倒影中更加模糊。
这场景让罗爱曜想起了他最初在施霜景眼前现身的场景,两回皆是地铁内。那时穿的是西装吧?这不重要。罗爱曜太久没有化身人形,试探地转变,知道西装是最妥帖的装束,但试了两回都没得个正眼。
不过为什么也是地铁呢?罗爱曜这才后知后觉地思考起来。
这种地下的穿梭场景中,异物却可以更轻易地侵入。非常柔软的空间与时间。在精神层面踩一踩这四维的环境,到处都是孔隙。
地铁即将到站,罗爱曜抬眼,地铁甬道漫长如肠,到站不像是出生而像排泄。罗爱曜不想用这样的比喻,但当他到站时,死气蔓延,这一瞬让罗爱曜以为自己是到了坟场。他随着乘客的零落脚步下车,车门关上,没有再上客,停留十秒后就往空荡的一侧继续驶去了。
罗爱曜再次回到地铁内,身影闪行,抵达车头所在的车厢,再一闪现,进入车头驾驶室。不分昼夜的幽暗轨行区两侧亮起白灯,驾驶室内无人,是自动驾驶系统在运行。地铁并没有回向驾驶,一路往前,不再能见到可以上下乘客的站台,而是无穷无尽的轨行区隧道。
在等待地铁停下的这段无尽时间中,罗爱曜没有任何危险感。他双手撑着驾驶台,倒在想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励光厂附近的地铁站也是终点站。最近不能让那小孩坐地铁。
第53章 旧日幸存者篇(五)
轨行区两侧的线缆经车灯照射反射出雪亮的银色,地上的钢轨与顶上的接触网亦是亮银色,地铁隧道在驾驶室车窗内呈一种不真实的泥乌主色调,只消盯上一会儿,人们便会觉得自己置身某种钢铁巨蛇的腹中。线缆、地轨和一切嶙峋的凸起都像内部的蛇骨,地铁连人带车一起通往巨蛇的消化器官。
罗爱曜坐在驾驶座前,愈发觉得无聊,这辆地铁是真实在运行还是他的错觉?再一个闪身,罗爱曜静立在轨道上,地铁远去,光亮随着地铁的离开而逐格消逝。地铁隧道没有想象中那般空旷骇人,罗爱曜感应着这一特异的空间,当最后一丝光从他面上退却时,那双蓝眼睛在暗黑里像吸光后散发微弱辐射光的宝石,在这一“柔软而多孔隙”的空间里呈现坚硬的质感。
罗爱曜不是人类,人类所具有的肉眼或是更高一级的天眼都不抵佛眼,如若有必要的话,世界在罗爱曜眼中是一层又一层的嵌套的世界。肉眼所见的是当前的情景,天眼可见某种不定的预期,佛眼会见因缘、业力业报与有情万物的执着,也就是在物质世界的表象中,可见情感、业缘的另一位面。罗爱曜并不常开佛眼,因为佛眼所见的世界复杂繁丽,开佛眼意味着动作的延续,需要有干预或者施法,这让罗爱曜有上班的感觉。
除此之外,佛眼又为虚空眼,摧破一切虚妄假象。开启佛眼时,周遭遁入空界,于修行之人而言是见到上界,如赠一场禅门顿悟,但于妖魔邪祟而言则是直见性命,看破本源,佛子不用以力降服,只需以空慑魔。
出于节省时间的目的,佛子开启佛眼。霎时间,由佛子脚下往前、往后铺就祭蓝色的虚空境界,因缘图像缓缓展开。在此通路中走过的众生相全部重叠堆砌,从当初施工的盾构工程与流汗的工人到他们的家庭生平或当初地铁工程报价、大型施工机器的每一任经手人,到凌晨时分成队进入轨行区检修的工程师和工人,到每一天乘车经过的人类与他们的工作、犹豫、彷徨以及众人在地铁隧道往复的人生。佛眼的空并非空无一物的空,而是和盘托出后所剩皆无的空。
罗爱曜沿轨道一路前行,这段路并不是这条地铁的规划道路,但人们仍会通过,无人感到异常。按理说罗爱曜也并不该误入这段不存在的道路,除非这是故意的。
故意的?罗爱曜讨厌这种刻意,也讨厌别人做局的时候将他也划进去,当设计好的某种景观或人物。罗爱曜继续向前走,昏黑的轨行道里,带有水腥味的地下风穿堂而过,气温比地面更低,佛子右眼开启佛眼,左眼则是最普通的人眼,两相对比,这样效率更高。
在不知多久之后,罗爱曜的佛眼找见了端倪。
人的因缘与生平是连续的,如一张一剪刀从头剪到尾的折叠剪纸,抖落开来是完整的一生。但在眼前这一不自然的通道中,罗爱曜看见的众生相有非常细微的残缺。其残缺程度几乎可以被忽略,就是在很偶然的一天坐上这班地铁,被偷走了几分钟,而这几分钟内几乎什么都不会发生。在这张抖开来缤纷繁华的人生剪纸上,有几枚小洞、小小洞。成千上万的人在模糊的空间里被偷走一点点时间。这些小洞、小小洞重叠上他人正常的人生,幸好佛眼精妙得以发觉。这柔软而多孔隙的地下空间,这不值一提的时间。
罗爱曜拨开水草,往湖水中去,脚下是湿软的泥地,人工湖多年也培养出了丰美的水生植物,踩在脚下有绒绒的质感。罗爱曜施了隔水的法术,即便全身都没入水里,干爽照旧,但罗爱曜没走几步就感觉到了旁人的视线,百米开外的钓鱼老头正冷眼看过来,并没打算阻止罗爱曜或是打电话通知警察,就只是望着他,仿佛罗爱曜是什么好笑的年轻人。罗爱曜想了想,确实鲁莽了,但这鲁莽本身也有含义,说明罗爱曜站在岸边也会暂时被障眼,打乱了他行事的一贯节奏。换平常罗爱曜绝对不会自己下水。
这样想着,罗爱曜俯身拨了拨湖水,几次翻掌间,鎏金红莲自莲芯缓缓生出莲瓣,莲瓣随波舒展,在罗爱曜的眨眼间定型成撞座。以撞座为中心,横生中带,竖生钟筒,一座梵钟从无到有,铭文随流水缓慢浮现于钟身。梵钟好像压根没有重量一般悬于水下,罗爱曜轻推,梵钟便在夕阳的粼粼波光中潜入水中,往湖心荡去。
身为佛子,罗爱曜拥有数不清的法器。如若当初他顺利涅槃,这些法器就会流入人世,作佛子的“龙天耳目”,也就是作信众的传声筒,接受信众的课诵和功德,或是佛子法力的显现,代替佛子下世,为信徒除魔护心,或是作守护庇佑。画像、佛像也是类似的公用,因为佛子未离人世,所以不必使用这些替代。一些信徒家会供奉佛子像,但他们并不间接使用佛子的法力,而是希求佛子直接降世、完成心愿。
眼前的湖面非常正常,不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正常。罗爱曜在此处留了梵钟以作提醒,法器也可以作为现身的坐标,下次如果再有此类动静,罗爱曜可直接抵达这里。
现在正是下班的时间,趁夕阳无限好,有情侣、学生或者游人绕湖散步,罗爱曜忽觉无聊,心想刚才就应该把施霜景从小吃摊抓走按在机车后座,有个人陪着解解闷也好。
罗爱曜上岸,环湖绕了一圈,他不觉得这里是某个仪式性场所。不论佛、道还是其他教,仪式需要在特定时段由特定的个体或团体来组织进行,有着某种灵性或社会的目的,就像佛子自己举行仪式所需要的庄严道场的法器,是以佛子为住持,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在特定时间施行的一系列动作。罗爱曜看不出眼前的安宁中暗藏什么目的。
那种紧张感没有消失,反而以某种自适应的方式嵌入了罗爱曜的状态。罗爱曜一边警惕,一边准备收手、打道回府。
他走回自己的机车旁,戴上头盔,正准备原路返回励光厂,可当他踩上机车的脚踏时,他突然感觉到脚底的触感很不同。不是地面与金属脚踏的区别,而是某种“落地”感。罗爱曜摘下头盔,双脚都踩回地面,他仔细地踏了几步,意识到从刚刚开始,他的脚上一直是踩在湖水泥地的触感,没有下陷,但湿漉漉,不干脆。
罗爱曜再次望向升仙湖,此时夜幕降临,路灯照过树隙,人人都像影子,在湖畔蚁行,夜色好像为他们披上黑色的雨衣,阴影有如噩运,一步一步踏实了,像口香糖牢牢地嵌在鞋底,人人便带着影子回家。罗爱曜漠然地欣赏这幽静而无害的异常感,这不是类似符文或咒语的东西,比这些刻意的东西更轻巧、不可捉摸。
罗爱曜再踩了踩地面。这种影响与地理位置有关,或许也与地面和地下空间有关。与无辜路过的人有关。某种广域的、不挑选对象的、不希求某个确切结果的影响,好像经过了抑制。当罗爱曜发现这异象时,这异象也发现罗爱曜,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
一路步行,罗爱曜漫不经心地观察周围的建筑与人群,不远处的地铁站站口亮光忽然吸引了罗爱曜的注意力。
这一地铁站的人流量并不多,再往北开一站就是地铁一号线的终点站。升仙湖站是地面建筑,楼体大片大片的玻璃如蝉翼,晚上亮灯后则像萤虫。罗爱曜进站,下楼,乘客寥寥,罗爱曜在想,他要往市内方向坐,还是往终点站方向坐?
往终点站的车先来,罗爱曜迈入车厢,车厢内几乎已经没有乘客了,因为终点站的居民小区和配套比此站更少,住在终点站的乘客也就更少。车门缓缓关上,罗爱曜扶着长杆,玻璃车窗倒映出罗爱曜的脸,但因为罗爱曜并非此世的人,其面目在车窗倒影中更加模糊。
这场景让罗爱曜想起了他最初在施霜景眼前现身的场景,两回皆是地铁内。那时穿的是西装吧?这不重要。罗爱曜太久没有化身人形,试探地转变,知道西装是最妥帖的装束,但试了两回都没得个正眼。
不过为什么也是地铁呢?罗爱曜这才后知后觉地思考起来。
这种地下的穿梭场景中,异物却可以更轻易地侵入。非常柔软的空间与时间。在精神层面踩一踩这四维的环境,到处都是孔隙。
地铁即将到站,罗爱曜抬眼,地铁甬道漫长如肠,到站不像是出生而像排泄。罗爱曜不想用这样的比喻,但当他到站时,死气蔓延,这一瞬让罗爱曜以为自己是到了坟场。他随着乘客的零落脚步下车,车门关上,没有再上客,停留十秒后就往空荡的一侧继续驶去了。
罗爱曜再次回到地铁内,身影闪行,抵达车头所在的车厢,再一闪现,进入车头驾驶室。不分昼夜的幽暗轨行区两侧亮起白灯,驾驶室内无人,是自动驾驶系统在运行。地铁并没有回向驾驶,一路往前,不再能见到可以上下乘客的站台,而是无穷无尽的轨行区隧道。
在等待地铁停下的这段无尽时间中,罗爱曜没有任何危险感。他双手撑着驾驶台,倒在想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励光厂附近的地铁站也是终点站。最近不能让那小孩坐地铁。
第53章 旧日幸存者篇(五)
轨行区两侧的线缆经车灯照射反射出雪亮的银色,地上的钢轨与顶上的接触网亦是亮银色,地铁隧道在驾驶室车窗内呈一种不真实的泥乌主色调,只消盯上一会儿,人们便会觉得自己置身某种钢铁巨蛇的腹中。线缆、地轨和一切嶙峋的凸起都像内部的蛇骨,地铁连人带车一起通往巨蛇的消化器官。
罗爱曜坐在驾驶座前,愈发觉得无聊,这辆地铁是真实在运行还是他的错觉?再一个闪身,罗爱曜静立在轨道上,地铁远去,光亮随着地铁的离开而逐格消逝。地铁隧道没有想象中那般空旷骇人,罗爱曜感应着这一特异的空间,当最后一丝光从他面上退却时,那双蓝眼睛在暗黑里像吸光后散发微弱辐射光的宝石,在这一“柔软而多孔隙”的空间里呈现坚硬的质感。
罗爱曜不是人类,人类所具有的肉眼或是更高一级的天眼都不抵佛眼,如若有必要的话,世界在罗爱曜眼中是一层又一层的嵌套的世界。肉眼所见的是当前的情景,天眼可见某种不定的预期,佛眼会见因缘、业力业报与有情万物的执着,也就是在物质世界的表象中,可见情感、业缘的另一位面。罗爱曜并不常开佛眼,因为佛眼所见的世界复杂繁丽,开佛眼意味着动作的延续,需要有干预或者施法,这让罗爱曜有上班的感觉。
除此之外,佛眼又为虚空眼,摧破一切虚妄假象。开启佛眼时,周遭遁入空界,于修行之人而言是见到上界,如赠一场禅门顿悟,但于妖魔邪祟而言则是直见性命,看破本源,佛子不用以力降服,只需以空慑魔。
出于节省时间的目的,佛子开启佛眼。霎时间,由佛子脚下往前、往后铺就祭蓝色的虚空境界,因缘图像缓缓展开。在此通路中走过的众生相全部重叠堆砌,从当初施工的盾构工程与流汗的工人到他们的家庭生平或当初地铁工程报价、大型施工机器的每一任经手人,到凌晨时分成队进入轨行区检修的工程师和工人,到每一天乘车经过的人类与他们的工作、犹豫、彷徨以及众人在地铁隧道往复的人生。佛眼的空并非空无一物的空,而是和盘托出后所剩皆无的空。
罗爱曜沿轨道一路前行,这段路并不是这条地铁的规划道路,但人们仍会通过,无人感到异常。按理说罗爱曜也并不该误入这段不存在的道路,除非这是故意的。
故意的?罗爱曜讨厌这种刻意,也讨厌别人做局的时候将他也划进去,当设计好的某种景观或人物。罗爱曜继续向前走,昏黑的轨行道里,带有水腥味的地下风穿堂而过,气温比地面更低,佛子右眼开启佛眼,左眼则是最普通的人眼,两相对比,这样效率更高。
在不知多久之后,罗爱曜的佛眼找见了端倪。
人的因缘与生平是连续的,如一张一剪刀从头剪到尾的折叠剪纸,抖落开来是完整的一生。但在眼前这一不自然的通道中,罗爱曜看见的众生相有非常细微的残缺。其残缺程度几乎可以被忽略,就是在很偶然的一天坐上这班地铁,被偷走了几分钟,而这几分钟内几乎什么都不会发生。在这张抖开来缤纷繁华的人生剪纸上,有几枚小洞、小小洞。成千上万的人在模糊的空间里被偷走一点点时间。这些小洞、小小洞重叠上他人正常的人生,幸好佛眼精妙得以发觉。这柔软而多孔隙的地下空间,这不值一提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