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侍卫们时刻关注着各方,他们就是来保护虞侧妃的。
  所以他们偶尔扫过来,看见虞侧妃在流泪,也只能赶紧扭头。
  唉,这种事。他们当然知道自己来做什么的,虞侧妃全家都在这里没了命,再来这里,她怎么不伤心?
  有句话叫近乡情更怯。
  虽然这里不是她的乡,可全家人的命都留在了这里,比乡更令人怯吧?
  虞铮此时并没有想那么多,她的脑海里,都是当年那一天的琐事。
  这么多年,她好像什么都记不得了。但是来到这里,她就事无巨细的想起了那一日的事。
  甚至她想起当年母亲头上还戴了步摇。她还说这是要进城见人了,娘带了这么好看的步摇吗?
  她母亲就笑着说可不是,这一路辛苦了,好歹要像个样子。
  她还记得,父亲那天也早早的打理好自己。还特地换了一身亮眼的衣裳。
  奶娘还因为她女儿非要换红袄子把孩子给骂了。
  大嫂说好歹到了城里,歇一天也是好的,马车虽然好,可也颠簸的受不住,把她弄吐了。
  二姐姐说到了这里,距离回老家可不远了,只是想想高凉人生地不熟的。
  大哥哥就说没什么不熟的,都是族人,他是跟着大伯父回去过一次的。
  直到马车到了城中预备好的住处,外头有人来请,虞铮才回神。
  梅雨给她把脸上的泪擦了,又补上一些粉:侧妃,外头有本地官家女眷。
  虞铮笑了笑:好。
  当年帮助过虞铮的那位刺史全家早已不知所踪。
  如今的刺史,是朝廷新任的。
  来的是他的夫人,当然也是独孤钺一早传话的结果。
  晋王府的女眷来了,纵然只是个侧妃,级别也不低,她总要来的。
  这位夫人过来扶着虞铮下了马车,笑盈盈的请安。
  虞铮扶着她起来:姐姐多礼了。
  宋夫人忙道:妾身岂敢,娘娘这一路辛苦,想必劳累,快请进去歇息。
  我只是侧妃,不敢当一声娘娘,姐姐客气了。虞铮笑了笑。
  那宋夫人忙改口:是,虞侧妃快请。
  这位侧妃为人和善,宋夫人心想能这么老远来办事,还带着侍卫亲兵,想必是晋王很宠爱的人了。
  她不能慢待了。
  她身后还有其他几家官员家里的女眷,都一起跟着。
  虞铮早在下车的那一刻,就收拾起心情。
  她是来给家人迁坟的,但是她身为晋王府的侧妃,此行不可能不跟本地官员打交道。
  她是女子不好直接跟官员往来,但是他们的家眷她肯定是要见的。
  她并不想与她们说起自己的家人,所以她不会在这些人面前露出悲伤的表情。
  但是有些话,她不想提起来,别人也要提起来。
  宋夫人就道:之前我家大人就已经派人去查过了,这一年多来,一直都打听着。只是实在没有找到虞侧妃您的兄姐。照着画像也找过,实在是没有。至于之前的山匪,您倒是不必太担心,他们都死了。
  虞铮有些疑惑:何以能证明他们全死了?
  宋夫人有些犹豫,还是道:先前,割芝麻的队伍进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清风谷那边山上的山匪们就是为了抵抗他们,全战死了。过后有人统计过,那片山头一个活人也没有。
  之前对虞家下手的那批人,也不是一个都没抓到,那时候世道就乱了,杀了朝廷官员,他们被抓到就是个死。
  但是到底趁乱跑了的才是大头。
  当年那位刺史虽然是虞稻台生前好友,但是处境也不见得多好。
  能帮着虞铮把虞家下葬,已经是不容易,不可能再那么尽心尽力的帮忙剿匪了。
  报仇二字从来就不是那么容易,虞铮成为虞侧妃,算是有点能力的时候,她也没有办法叫人在千里之外剿匪。
  她这一次来,也有这个想法,想要知道会有什么办法。
  可她甚至还没提起这件事,就得知仇人大概全死了。
  还是以这样惨烈,甚至可以说可歌可泣的方式
  她一瞬有些不知如何说起:我真没想到。
  许多人都没想到,那些年世道不好,那些匪徒无恶不作。截杀了虞家也不是他们做下的第一起恶事。他们大概是厌恶官府的人,第二年,有个国子监的官员告老,经过清风谷,一样被截杀了满门。这之前,他们也做下不少恶事。另一个年岁大一些的女眷道。
  她的夫君当年就在这里做官,只是一直不得升迁。
  如今新朝了,官职还是那个官职。
  她叹道:当年,刺史是想要剿匪的,可他又没有兵权,手里那几个官兵管一下城里还行,去剿匪不够用。何况,年年缺粮年年欠饷谁乐意去?
  虞铮点头,这她不意外。堂堂皇太子亲征,都能因为缺粮饷缺衣裳,士兵没有战斗力导致他战死。何况是一个绥州呢?
  又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宋夫人她们说虞侧妃累了,坐着说了一句话就都走了。该预备的都预备好了,虞铮住着的这一处,是宋家私产,一处小别院。
  虞铮带来的奴婢少,所以都是宋夫人给安排的。
  迁坟的事,明日一早就去。
  日子也是看好了的,迁坟不是随便的事。
  众人走后,虞铮躺在了榻上闭上眼。
  梅雨和青霜对视一眼,默契的一个人守着,另一个赶紧出去准备膳食。
  侧妃心情不好,可不能耽误了饮食。
  这一夜,虞铮以为自己睡不着的。结果她躺下去,竟然睡得还不错。
  只是一晚上的梦纷乱无比,早上醒来,好似什么都记得,但只是一个转眼,就什么都记不得了。
  只是依稀觉得梦中好似有种熟悉的馨香。
  这一日她换上了素服,要迁坟的一切,都在绥州本地预备好了。
  都是独孤钺之前派人来置办的。
  给虞家有品级,诰命的几位长辈,预备的是楠木棺材。
  其余人都是松柏木。
  第147章 阴阳两隔
  不过依照年岁,都是不同的花纹雕刻。
  按着老规矩,没有成婚的男女是不能入祖坟的。但是虞家如今明确在世的只有虞铮了,所以她做了决定,不管男女,就是几岁的孩子,一样都入祖坟。
  想必族中人也不会阻拦。
  她想过了,要是他们阻拦,她就重新选一块地方。
  反正就在高凉,距离虞家祖辈的坟墓不远就行。
  本来他们这一支就已经离开家乡多年了,不是非要回那个祖坟。
  只要归回了故土就好。
  到了虞家人埋骨之地,虞铮老远就看见,最前面几座坟前,居然有些供奉的痕迹。
  有些平整的石头,下面压着纸钱,纸钱看起来也经历过风雨,已经有些烂了。
  那缝隙还看得出烧过的痕迹,甚至还有蜡烛的痕迹。
  虞铮有些愣怔。
  梅雨道:是有人来祭拜过了?梅雨也知道,自家侧妃或许还有亲人在,激动起来。
  虞铮轻轻笑了笑:或许是当年留在绥州的人。她曾经的侍女,还有那些活着的仆人。她当年放了他们自由。
  虞铮没有多想,走近了,看了许久,然后跪在了当年匆匆立下的墓碑前。
  这里有八十座坟。
  她当年没有条件,没有办法,只能把父母家人先埋在这里。
  就连墓碑都不敢写明了是谁,就怕出事。
  如今再来看,只有凄凉二字。
  风吹的有些厉害,虞铮跪在那,眼泪洒在了地上的黄土上,瞬间就被有些干涸的大地吸收了,好似从来没有过。
  不过还有第二滴,第三滴。
  虞铮在心里叫她的亲人,母亲,父亲,祖母,哥哥姐姐,伯父伯母叔叔婶婶。
  她以为自己可以坦然面对的。
  这些年,她不愿意说这些事,因为这世上谁没有谁都能活。
  她虞铮没了亲人也活下来了。
  可是如果她的亲人都还在呢?
  她愿意此时与亲人只在小小的高凉县过日子,或许父亲最终会觉得不必叫她再去京城了,就找个理由与齐家退婚。
  她最终就在高凉县,或者周边找个富庶人家的儿子成亲。
  不必谋划什么,就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时常见自己的亲人,父母能安享晚年,兄弟姐妹各有各的出息。
  可是
  哪里有什么如果?
  逃过了这一劫,那后面的战乱呢?
  她不知道,她只是觉得自己想象不到那个如果后面会如何。
  但是再如何,也比自己看见亲人们血淋淋的尸体更好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