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虞铮笑道:府里的事,妾自然义不容辞,您只管吩咐。进了宫,还是要王妃您操心啊。您也是辛苦,不过这也没法子
  柳氏笑了笑:你呀。
  不过这话她爱听。
  虞妹妹什么时候也有自己的孩子呢?白侧妃笑了笑:那时候府上就热闹了。
  虞铮嗔怪的看白氏:白姐姐今日不要与我说话,我生气呢。
  白氏一愣:这是为何?
  虞铮哼了一下:大王多久没去我那了,昨儿好不容易去了。你还不知道大王?他一贯没话说,沉默寡言,就是问也问不出个话来的。结果今早起身,张嘴就叫了一声如意!
  白氏听着,脸上的笑意就止不住。
  真真是,大王以为在白姐姐那歇着呢?虞铮又哼了一下。
  柳氏笑出声:这就是大王的不是了。
  白氏脸红起来:定是你编排!
  虞铮只是白了白侧妃一眼。
  下面侍妾们也捧场的笑了笑。
  大王心里,一心一计的在意白侧妃呢。慕容氏也笑道。
  早请安散了,柳氏好笑道:虞氏是真会捧着白氏。
  您是说,她乱说的?月桃疑惑。
  倒不一定是乱说的,可人早上睡迷了,有时候叫错了人也可能。你瞧,白氏不就信了?柳氏摇摇头。
  月桃笑起来:也是,人家要说,她也得信。自打有了身孕,白侧妃自信多了。
  这倒是不意外,别说是她,我有了身孕也自信。柳氏摸摸肚子:如今咱们府上孩子还不多呢。
  月桃皱眉:白侧妃到底还是得宠的,要是她生下小公子只盼着咱们大王别偏心。
  不会偏到哪里去的。柳氏扶着月桃的手,靠在软乎乎的榻上:只要她们安分些,我都容得下。谁家没有妾室呢?白侧妃虽然有时候脑子不够用,可也不算什么大的威胁。至于虞氏,她到底没有娘家,身子也不算顶好。她们两个谁哄着谁都行。虞氏是个聪明人,她也没打算欺瞒我,这就行。等我生下儿子,等我儿子站稳了,她们谁生都无妨。
  是,奴婢明白。月桃道。
  她只是想起自家王妃初初嫁给大王那会子,也盼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
  只是一年年下来,王妃也不那么想了。
  以前是聚少离多,如今是位高权重。
  由不得他们能夫妻恩爱了,这太奢侈了。
  此时的宫中,太后正在与独孤钺单独说话:你是怎么想的?
  独孤钺总结了一下:去西河。
  太后拍了他一下:你倒狠心!
  祖母去吗?独孤钺问。
  太后又拍了他一下:老娘不去!老娘好不容易成太后了,还不在这宫里头享福?做什么跟你回西河去?
  独孤钺就笑,也不说话了。
  太后叹口气:你想好了?这条路不好走。我疼你,可你二哥也是我亲孙子,我不能只疼你一个,你知道吗?
  独孤钺看着太后,这有什么不明白呢?
  他于是点头:知道。
  我怕他不能容你,不能容你的兄弟们。但是我也并不想看见你对他下杀手。这话,我与他不能说,与你却要说。祖母也难,并非非黑即白,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太后拉着他的手,轻轻的拍。
  祖母,我去西河。独孤钺其实想说,等齐王做了太子,他会放过我吗?
  只是这话,他不能说,也不想说。
  祖母希望自己做太子,可如今他做不了这个太子。
  但是,他本就不是个随波逐流的人,原本不想的时候,那就无所谓。
  既然他已经决定了,就也不会回头了。
  祖母内心何尝不明白?
  祖母担心齐王当了太子或者将来做了皇帝会残害兄弟。
  可祖母作为祖母,又怎么能说你亲自来篡你哥哥的位?
  十指有长短,再偏心,也不能一个孙儿视为珍宝,另一个孙儿就死生不论吧?
  所以,该不说的话,就不说了。
  不必急于一时。
  父皇今日觉得齐王最合适,这没有错。但是父皇来日定然会后悔的。
  要说了解自家人,终究还是自家人。
  过年,父皇也才五十有一,还有时间。
  假如他一定会输,那他也无话可说,决定争的那一天,他就明白,输了就必死无疑。
  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
  也罢,既然你决心已定,想去就去。太后无法叫独孤钺做太子,但是要说叫独孤钺去西河,太后有把握。
  立齐王,陛下总也会觉得亏待了晋王,太子只有一个。
  那另一个嫡子要求去西河,陛下会允准的。
  年后,你父皇就会立太子,这件事不能拖了。你也可以安顿起来,宣布立储后,大典也会很快,等他的册封礼结束了,你就可以去了。只是你这一走,你自己知道意味着什么。
  独孤钺对她笑,点点头:嗯。
  太后有些难过:也好,这样也好。
  如果这件事不能改变,就离开京城,可能在齐王眼中也就没那么刺眼了吧?
  太后也知道,这个孙子心里是要争的。
  她什么都不能劝,她也要静观其变。
  看看齐王做了太子之后,是否真的合适,是否真的合格。
  她也有家族,有故旧。
  齐王是她的亲孙子,可等他成了太子,就不一定不再是了。
  独孤钺回府的时候,坐在马上看着京城。
  其实这里还是不太熟悉,他并不感伤,他只是想这一走,要几年能回来?
  西河是故土,这里才是他的家。
  不过回到西河,他可以做许多事。
  回府的时候他想,之前说带东君去西河,只带她。
  这回要食言了啊。
  不过到时候可以带她去西河很多地方看看。
  这也也算弥补吧。
  第132章 决定
  独孤钺身边是有厉害人的。
  比如说李将军,以及李将军的大哥。
  他大哥身子不好,所以并没有上过战场,却是个十分厉害的人物。
  如今相当于是晋王府谋士之一。
  虞铮给出的方向,他们之前都提过。
  并不是虞铮就比谋士都厉害,她的眼界主要是放眼曾经世界看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但是当代杰出的谋士们,他们没有看过那么多历史,也能给出相当犀利的谋划。
  那才是真本事。
  所以,独孤钺不可能只听虞铮说要去西河,就决定去西河。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一个要做大事的人,只听从自己身边一个人的说法就决定了一切,都不科学。
  就算是汉之张良,几次三番把汉高祖拉到了正确的路上,但是他也不是汉高祖唯一的计谋来源。
  兼听则明,做主子的自己要果决。
  所以对于独孤钺来说,虞铮的一些计谋是值得参考,但绝不是最终决策。
  这才该是一个英明的主子该具备的素养。
  并且这个时代的男人们,不可能只听自己妾室的一句话,就决定未来的生死。
  不过好一点的是,虞铮如今说话独孤钺会听。
  要是白氏来提这些意见,可能独孤钺不会去听。
  独孤钺也给了虞铮说的权力,或者说,独孤钺把虞铮摆在一个远比妾室更高的位置上,这就很好了。
  不是说她越过柳氏,而是她有一部分越过了后院。
  发展向了与后院截然不同的方向。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独孤钺回府后,想了想之后还是去了正院。
  柳氏是他妻子,理应与他夫妻一体。
  恩爱不恩爱,那不是必要的。但是一体同心是必要的。
  他做好了决定,肯定是要告诉王妃一声,也要叫她静心安排。何况,独孤钺对柳氏这一年多以来的作为很满意,她的能力足以叫他安心。所以也对她有更多期待,她不是一个只懂得后院琐事的女人。
  这一点非常好。
  柳氏听完后,心跳有些快:咱们这一走
  她想说,我们还能回来吗?
  柳家如今全都在京城,虽然西河是故土,可亲人都在京城了。
  独孤钺没有说的那么深,但是柳氏仔细想想,也知道这一条路只怕必须走。
  陛下会不会同意?如果如果年后立储,那储君又会不会同意?
  对于储君来说,这是不是放虎归山?
  我不反对他,他不阻拦我。对独孤钺来说,这是个交易。